1、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轻巧夺冠20515-16苏教版(无)“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
2、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一、语言积累。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1、读拼音,写字词。(8分)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
3、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Mi jin jin zh ko轻( ) 边( ) 关( ) ( ) s chn yn pn pi( )像 ( )治 平( ) ( )2、照样子,换部首组字组词。(4分)例:炼-(练)-(练习)-(拣)-(挑拣)峻-( )-( )-( )-( )迎-( )-( )-( )-( )3、按要求写成语:8分(1)描写美好景象的: _ _(2)描写人物神态的: _ _(3)形容人非常多的: _ _(4)含有一对反义词的: _ _4、将括号里能跟
4、后边搭配的词画出来:3分(推动 推广)经验 (爱护 保护)环境 (鼓舞 鼓励)斗志(提高 增加)水平 (珍惜 爱惜)时间 (克服 改正)错误二、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6分例:海洋大得很,一眼望不到边。(1)今年夏天真热啊,_。(2)辽阔的草原那么大,_。(3)早晨的雾可真大呀,_。 三、按要求完成练习。(8分)、按顺序排列儿童节、国庆节、元旦、教师节:_、大家接待客人。(扩句)_、用坚 字组成四个不同的词,分别填入下面的括号里。地道里,离出口不远的地方,凿穿了( )的山石,挖了几个( )的洞。靠着地道这种( )的堡垒,冀中平原上的人民( )了敌后游击战争。四、填空。(14分)(1)在本册中,有
5、很多令你欣赏或敬佩的人物。他们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军需处长,_的哈尔威船长,_的毛主席,_的诺贝尔,_的球星福勒。(2)我们少先队员应该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_ 。(3) _ ,白铁无辜铸佞臣。读到这句话,我想到了抗金英雄_ 。(4)请写出你平时积累的有关学习方面的格言警句:_(5)课余,你一定读过不少描写春天的古诗,写一首你最喜欢的:_ , _ ._ , _.(6)课文赤壁之战选自我国的古典名著 ,我还知道的三国故事有_ _ _。(至少写出2个。)五:请找出这段话中写错的地方,然后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5分这学期,经过老师和我的努力,我终于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的光荣称号。我望着手中的奖
6、壮,不由得想:要不是张老师,幸勤地陪养我,我哪有今天呢?我一定忘怀不了您。六、阅读短文,完成作业。10% _一个寒冷的下午,我很晚回家,独自一个人吃午餐。小女儿已经吃过了,但看见我吃,小女快乐地凑在我身边,要我夹一块豆腐给她。啊!她高兴地叫了起来,妈妈,你的筷子好温暖啊!我愣了一下,才想起也许因为冷,菜都炖得滚烫的,筷子也就暖和(huo h)了。但对一双简单的筷子的温度竟表示这样由衷的愉快,这样惊天动地的欢呼,却是我所不曾体会的。世人只会赞美佳酿,赞美丰盛的筵(yn yn)席,赞美那是以称为伟大的东西,但一个3岁的小女孩却懂得享受一点点筷子尖端的温度,在一个寒冷的下午。我们曾经错过多少美好的事物!我们使自己失去了多少惊讶的欢乐!我们是被聪明弄得愚钝了。1、给短文加一个题目。(2分)2、在短文中找出两对意思相反的词写在括号里。(2分)3、划去短文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2分)4、 用 画出作者的感受。(2分)5、读了这篇短文,你最想说什么?(4分)_ _七、习作。(30分)题目:我爱我的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要表达自己真实、健康的情感字数在400 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