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六章 地貌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师用书.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32635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六章 地貌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师用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六章 地貌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师用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六章 地貌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师用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六章 地貌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师用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六章 地貌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师用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六章 地貌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师用书.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六章 地貌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师用书.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六章 地貌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师用书.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六章 地貌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师用书.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六章 地貌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师用书.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六章 地貌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师用书.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六章 地貌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师用书.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六章 地貌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师用书.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六章 地貌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教师用书.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一、河流侵蚀地貌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比较图中河流三段河谷AA、BB、CC的位置与三幅剖面图,它们的对应关系分别是AA对应,BB对应,CC对应。2河流在不同发育阶段的侵蚀类型、地貌特点。(1)初期:以下切侵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河谷深而窄,岸壁较陡,横剖面呈“V”形。(2)中期:下切侵蚀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道更为弯曲,河谷逐渐开阔。(3)后期:以侧蚀作用为主(沉积作用显著),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U”形。二、河流堆积地貌读图1、图2,完成下列问题。1在北半球,(平直的)河流右岸易发生侵蚀,左岸易发生堆积;南半球相反。2连线。3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

2、积。4图2中在A岸适宜建港口;在B岸适宜挖沙。(填字母)命题视角(一)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演绎法学习一、河流侵蚀地貌及形成1河流侵蚀方式:主要有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不同河段或河流的不同时期,河流侵蚀方式不同,地貌也不同,如图:2河谷的发育过程二、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及形成项目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分布山前河流中下游河口地区形成机制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流出谷口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搬运能力降低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水下堆积体河漫滩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泥沙堆积三角洲相连形成三角洲平原地貌

3、特点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地势平坦、宽广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图示三、地貌成因类题目思考方向和答题术语思考方向答题术语侵蚀地貌河谷、沟谷、峡谷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对河床及两岸的冲蚀形成的地貌喀斯特地貌可溶性石灰岩在含有CO2的流水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被溶蚀而形成的地貌风力侵蚀地貌风挟带的大量沙石对周围岩石的破坏作用形成的地貌,如风蚀蘑菇、风蚀城堡、戈壁等堆积地貌河流冲积扇河流流出山口,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挟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洪积扇)河口三角洲河流挟带大

4、量泥沙注入海洋,由于地势低平,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缓慢,大量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处堆积成三角洲风力堆积地貌风挟带的大量碎屑物质,在受到阻挡等作用下,风速降低,大量物质堆积而形成的地貌,如沙丘等冰川堆积地貌冰川挟带大量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冰川融化,大量物质在原地堆积而形成冰碛地貌,如东欧平原等典例(2017全国卷)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如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1)(3)题。(1)贺兰

5、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2)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降水较少山地相对高度较小河流较长风化物粒径较小A B C D(3)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 B土层浅薄C光照不足 D水源缺乏解题指导答案(1)C(2)B(3)B命题点全训题点(一)“蛇曲”的形成分析“蛇曲”是被河流冲刷所形成的像蛇一样蜿蜒的地质地貌,主要分布在开阔平坦且基底松软的河段,但黄河中游河段却在高山陡崖之间斗折蛇行,回环往复,发育出了密集的“蛇曲”地貌。下图示意山西省永和县黄河“蛇

6、曲”群的位置与景观。该区域内有多条东西向裂隙,两岸高出河面数十米的崖壁上,有明显的流水水平侵蚀痕迹。读图完成12 题。1与开阔平坦之地的“蛇曲”相比,此处形成“蛇曲”河道的关键是( )A黄河中游的岩层松软B中游水量丰沛,冲刷能力强C多条东西向裂隙发育D继承了古河道的原始形态2黄河中游永和县“蛇曲”群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地壳运动抬升流水沿裂隙流动侵蚀地壳运动岩层多处断裂河水侵蚀下切A BC D解析:1.C2.C第1题,蛇曲主要分布在开阔平坦且基底松软的河段,此处形成“蛇曲”河道与开阔平坦之地的“蛇曲”不同,排除A;黄河中游水量并不丰沛,排除B;黄河中游河段在高山陡崖之间斗折蛇行,回环往复,应是

7、多条东西向裂隙发育,利于侵蚀,C正确;古河道的原始形态不是原因,排除D。第2题,黄河中游永和县蛇曲群由多条东西向裂隙发育形成,故首先应是地壳运动岩层多处断裂,然后流水沿裂隙流动侵蚀,使河道加宽,随后地壳运动抬升,水流速度加快,河水侵蚀下切形成;故形成过程依次为。题点(二)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与特征分析进积和退积是断陷盆地处三角洲发育过程中的两种常见沉积方式,形成的三角洲多呈扇形,前缘沉积物粒径大小变化尤为明显。进积表示陆源物质供应速率快,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前延伸,前缘沉积物下细上粗;退积则相反。扇三角洲多发育在活动的构造区,是由邻近高地直接推进到稳定水体(湖或海)中的冲积扇。下图为某地扇三角洲及甲

8、处沉积层沉积物粒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据扇三角洲前缘甲处沉积物粒径变化特点推断( )沉积过程先进积后退积沉积过程先退积后进积河流搬运能力先增强后减弱河流搬运能力先减弱后增强A B C D4图中河流( )分汊多易改道流量不稳定多为地下暗河A B C D5图中扇三角洲( )A稳定水体水面上升则面积不断扩大B稳定水体水面下降则面积不断缩小C其形成条件是河流流出山口即进入水体D由扇顶到扇缘表层沉积物颗粒由小变大解析:3.D4.A5.C第3题,扇三角洲前缘甲处沉积物粒径早期自下而上由小到大,表明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前延伸,后期自下而上由大到小,表明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后退缩,说明沉积过程先进积后退积

9、,河流搬运能力先增强后减弱。D对。第4题,由于沉积严重,现有河汊易淤浅,流量减少,直至淤塞改道,所以流量不稳定,易改道。第5题,稳定水体水面上升则扇三角洲面积不断缩小,A错;稳定水体水面下降则扇三角洲面积不断扩大,B错;其形成条件是河流流出山口即进入水体,C对;流水沉积作用,先沉积大的再沉积小的,由扇顶到扇缘表层沉积物颗粒由大变小,D错。命题视角(二)河流阶地演绎法学习一、概念与结构因河谷底部的河流下切而被抬升到洪水位以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两侧的地貌,称为河流阶地。其结构组成如下图所示:二、成因分析1内力作用地壳抬升使得该地区河流海拔突然升高,在侵蚀基准面没变的情况下,水流的下切侵蚀力就会

10、剧增,导致阶地面露出、阶地坡形成。之后地壳间歇性地抬升,河流继续侵蚀、堆积过程,就出现多级阶地。(多级阶地以最新露出水面,即洪水位上第一级阶地为一级阶地,从下往上递增。一般来说,最上一级的阶地年代最老)2外力作用水流的侧蚀加宽了河道,使得流速变慢,河流挟带的沉积物就在河床发生沉积,在水底堆积满一层沉积物。后来由于气候变化、地壳抬升或者侵蚀基准面下降等因素,使得水流的下切侵蚀力剧增,这层堆积物被水流切开,形成阶地坡。水流继续往下侵蚀,两侧的堆积物就完全露出水面,高过洪水位,形成阶地面。然后河流继续重复侧蚀、堆积、下切侵蚀等过程,形成下一个阶地。(侵蚀基准面是河流下切侵蚀到最低点的水平面,一般以海

11、平面为准,局部地区以湖泊、河流汇水口、堤坝等基面为准)三、研究意义阶地是聚落选址的理想场所;有利于寻找矿产与合理布局建筑;河流阶地的特征可以反映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的形成。典例(2018全国卷节选)如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1)(2)题。(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AT0 BT1CT2 DT3(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AT3形成时期 BT2形成时期CT1形成时期 DT0形成时期解题指导第(1)题,图示河流有四级阶

12、地,对应T0、T1、T2、T3四个平坦面,平坦面上的沉积物源于河流携带的砾石。由于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因此砾石还会继续在此沉积(或堆积),的面积仍在扩大。第(2)题,河流沉积物具有明显的分选性。通常,流速大,沉积物颗粒较;流速小,沉积物颗粒较。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说明形成时期沉积物颗粒最大,河流流速最快。答案(1)A(2)A命题点全训(2021辽宁高考)某内陆断陷湖位于松嫩平原南部,属于盐碱湖。下图为该湖中部区域一东西向剖面示意图。图中水域西侧盐度偏低,湖底有深厚的软泥层(当地居民称之为“酱缸包”)。据此完成12题。1东侧湖滩和台地比西侧宽,主要因为( )A西侧坡积洪积物较少B西侧

13、地壳运动以水平方向为主C东侧风力堆积物较多D东侧地壳相对下降的幅度较小2“酱缸包”的主要成因是( )A湖底低洼沉积物比较多B湖底淤泥的含盐量较低C地下涌泉使沉积物变软D入湖沉积物颗粒比较粗解析:1.A2.C第1题,由材料可知,该湖为断陷湖,湖的东西两岸的湖滩和台地主要是由沉积物构成,可知东西两岸的宽度差异主要是沉积物的多少而造成,排除B、D;该地位于东北,降水量相对较多,流水沉积明显大于风力沉积,C错误;该湖为断陷湖,湖滩和台地主要是沉积作用形成的,东侧洪积物较西侧多,因而东侧湖滩和台地比西侧宽,A对。第2题,由图可知,“酱缸包”主要分布在湖的西侧,西侧沉积物相对东侧要少,A错误;含盐量高低与

14、“酱缸包”形成关系不大,B错误;位于断层带,地下泉水丰富,喷涌而出,使沉积物被软化,形成软泥层,C正确;入湖沉积物颗粒比较细,D错误,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于河流两侧的地形称为河流阶地。一般情况下,阶地位置越高,年代越老。下图是北半球某河流平直河道段的河谷及两岸阶地的东西向剖面图。读图回答34题。3下列对河谷地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A该河流的流向为由北向南B流水的搬运作用形成了河流阶地C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D三个砂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acb4该地区的耕地和居住地适宜分布的地区及原因是( )A分布在河漫滩,离水源较近B分布在阶地,植被丰富C分布在阶地,土壤肥沃D分布在阶地

15、,地势较高解析:3.D4.C第3题,图中的河流西岸坡度平缓,且地层为砂岩层,以堆积作用为主,可知该河流该河段的流向为自南向北;阶地的形成是地球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图中的阶地不断增加,地壳运动以垂直运动为主;阶地位置越高形成年代越老。三个砂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acb。第4题,阶地有火山灰层,土壤肥沃;离水源地近,水源充足;且海拔较高,不易遭受洪水威胁;河漫滩,虽离水源较近,但易遭受洪水威胁;阶地只分布在砂岩层,土壤不够肥沃,不适合进行农耕;阶地地势太高,不方便取水。一、选择题拦门沙是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受径流与海洋共同作用形成。下图为我国华南某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示意图。据

16、此回答13题。1与甲时期相比,乙时期河口区( )A径流量大,来沙量多 B河流的堆积作用强C海水侵蚀作用强 D盐度低,水位高2由甲时期到乙时期,拦门沙( )A外坡受侵蚀 B高度降低C向外海推移 D体积增大3对河口拦门沙进行整治,产生的影响有( )A利于海水自净 B增强航行安全C阻碍鱼类洄游 D不利泄沙排洪解析:1.C2.A3.B第1题,甲时期的沙坎位置更偏向外海,说明河流径流作用更强,内侧粗泥沙为陆地径流流水侵蚀形成,外侧细泥沙为沉积形成,故沙坎向外海移动,而乙时期,沙坎离海岸近,且外侧为细泥沙,表明径流作用小于海流作用,证明河流流量减少,因此河流的堆积作用弱,带来泥沙减少,A、B错误;海流增强

17、,海水的侵蚀作用较强,C正确;河口受海水影响更明显,盐度上升,D错误。第2题,从图中可读出,由甲到乙时期,拦门沙向内陆推移,高度升高,外坡由细泥沙变为粗泥沙,说明海水作用强,外坡受侵蚀,体积减小,A正确。第3题,整治拦门沙能够增强航行安全。读长江口分流沙洲洲头年平均5米等深线变化图,完成45题。420042007年等深线位置不断变化,原因最可能是( )A上游过度砍伐植被 B上中游大量修建水库C中游围湖造田 D全球变冷,海平面下降52014年2月,长江口遭受史上最长时间咸潮影响。下列应对咸潮的措施,最合理的是( )A加大地下水开采力度B申请三峡水库增加下泄流量C在入海口修建拦海大坝D投放化学药剂

18、降低海水盐度解析:4.B5.B第4题,影响河底深度的因素是泥沙的淤积程度,泥沙淤积越少,等深线数值越大。看图可知,5米等深线越来越靠近陆地(沙洲)部分,说明泥沙淤积越来越少,上中游大量修建水库可拦蓄泥沙,使下游泥沙淤积减少,故答案选B。第5题,三峡水库增加下泄水量可以减轻咸潮影响。其他三项措施均不合理。河漫滩是指位于河床一侧或两侧,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洪水的沉积作用形成,在洪水期才被河水淹没的河流滩地。下图为北半球某河流平直河段的河漫滩河床纵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6容易形成河漫滩的河段是( )A山区河流落差较大的河段B流量季节变化大、崎岖峡谷河段C平原水位季节变化小河段D流量季节变化大、地

19、势平坦河段7图中所示河段的流向为(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8若图中河床各处岩性相同,图中流水沉积作用最明显的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6.D7.B8.C第6题,流量季节变化较大,地势平坦的河段流水沉积作用强烈,河流滩地枯水期出露,洪水期被淹没,D正确。第7题,根据图中指向标可知,河流北岸受到泥沙淤积,南岸受到流水侵蚀,读材料已知,该河流位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故河流流向自西向东,故选B。第8题,若图中河床各处的岩性相同,根据河床形态,河道中水深的一侧,水流速度快,侵蚀能力强,河道中水浅的一侧水流速度缓慢,侵蚀作用弱,以堆积作用为主,由图可知,水流沉积作

20、用最明显的位置为丙,故选C。金沙江金江街段位于金沙江中游。下图为金沙江该河段河流阶地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9图示河段的河流流向最可能为(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北向南C自东北向西南 D自东南向西北10图示河流阶地形成之前,该地区可能发生的内力作用是( )A地壳运动 B变质作用C地震 D岩浆活动解析:9.A10.D第9题,图中箭头与河道垂直,指向东北方向,说明河道呈西北东南方向。读图可知,该河段河流西南岸的堆积地貌较对岸少,且河岸较陡,说明河流侧蚀作用显著,据此可判断,河流流向最可能为自西北流向东南。第10题,读图可知,金沙江该河段的基岩为玄武岩,属于喷出岩,因此河流阶地形成之前,最可能发生

21、过岩浆活动。二、非选择题11(2021全国甲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下图所示的我国祁连山脉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近气象站(海拔3 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 ,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1)说明冲积扇和山坡堆积物中砾石的差异及其原因。(2)分析分布在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的空间迁移过程。(3)说明冲积平原水分条件比山坡和冲积扇好的原因。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冲积扇以沙砾为主,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沉积作用具有分选性,故在此沉积的砾石分选较好

22、,流水在搬运过程中对水中的砾石有磨蚀作用,故沉积在此的砾石有一定的磨圆度。由图可知,山坡以角砾为主,表层有沙、粉沙,该处位于较陡的山坡,砾石主要由重力作用堆积在此,故砾石分选较差,未经流水的磨蚀,磨圆度较差。第(2)题,由图可知,除山坡外,粉沙还分布在冲积平原和冲积扇,沙、粉沙粒径小,流速减慢时在冲积扇和冲积平原沉积。该地区春季多大风,冲积扇地表干燥,地表沙粒被风吹起,风沙流沿山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后风速减慢,挟沙能力减弱,沙和粉沙便沉积在山坡上。第(3)题,由图可知,冲积平原地势较低,来自山坡和冲积扇的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均在此汇集,地下水位较高,为冲积平原提供水源;由图可知,冲积平原地表主要

23、由粉沙、黏土组成,颗粒较细,利于保水;该区域冬季寒冷,深层土壤冰冻时间较长,土壤水分不易被蒸发,利于蓄水。答案:(1)冲积扇:以沙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好,有一定的磨圆度;由流水搬运、沉积形成。山坡:以角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差(大小混杂),磨圆度较差(棱角分明);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海拔较高处可能有冰川作用)。(2)沙和粉沙物质主要来源于冲积扇。春季风力强劲。冲积扇地表干燥,地表沙粒易启动。风沙流沿着山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后风力挟沙能力减弱,沙和粉沙便沉积在山坡上。(3)地势较低,山坡和冲积扇流水在此汇集,(冲积扇前沿)地下水出露;地表物质颗粒较细,利于保水;深层土壤冰冻时间较长,利于蓄水。12(2

24、021湖南高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关洲河段位于长江中游,上距三峡坝址约100千米,属于弯曲双分汊河型。关洲岛把关洲河段分为南、北河道。某地理科研团队研究发现,1万年以来关洲岛地层沉积物颗粒从下部到上部呈现细粗细的分布,分别对应了该河段河道变迁的三个阶段。目前,关洲河段南、北岸分别为石质和土质河岸。下面两图分别为关洲河段河道变迁和地貌演化和关洲河段南、北河道年内流量分流比示意图。(1)根据关洲岛地层沉积物颗粒分布特征,指出关洲河段三个阶段的流速变化并分析该河段由单一型河道变为双分汊型河道的过程。(2)研究发现,关洲河段年内流量常出现南、北河道主次变更现象。据此推测关洲河段南、北河道的特

25、征。(3)有人认为未来关洲岛会向北相对移动,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河流流速大小与沉积物颗粒大小呈正相关关系,材料信息表明,1万年以来关洲岛地层沉积物颗粒从下部到上部呈现细粗细的分布,由此推断关洲河段三个阶段的流速变化为慢快慢(或先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关洲河段由单一型河道变为双分汊型河道的过程实际上是关洲岛的形成过程。第(2)题,图文信息显示,随着长江流量增加,南河道流量比重下降,北河道流量比重上升,表明随着长江水位提高,进入北河道的水流增长更快,其原因与南北河道的形态密切相关。由于北河道相对宽而浅,河岸较缓,水位上升时,河面宽度增长迅速,流量大,易于洪水期过

26、水;南河道相对窄而深,河岸较陡,枯水期因河道较深河水容易经该河道向下流动,而洪水期随着水位上升,河面宽度增长较小,通过洪水量增长不大。第(3)题,本试题为开放性试题,因此必须先明确地表明观点,不要模棱两可,然后针对表明的观点说出相应的理由。答案:(1)流速变化:慢快慢(先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变化过程:(早期,河漫滩地处河湾凹岸,与陆地相连)随着流速变快,流水侵蚀南岸河漫滩,夺车阳河下游河道东流,原河漫滩残余部分形成水下浅滩,随着南岸继续南迁,流速减慢,水下浅滩因泥沙沉积出露水面形成江心洲,河道演变为双汊型。(2)北河道相对宽而浅,河岸较缓,易于洪水期过水;南河道相对窄而深,河岸较陡,对枯水期进流更有利。(3)赞同。长江北岸(凸岸)继续淤积,向南扩展;上游水水库蓄水,减少洪水对北河道冲刷,北河道淤积大于侵蚀;上游水库蓄水拦沙使南河道冲刷严重,南河道侵蚀大于淤积,岸滩崩塌后退,关洲岛距离长江南岸越来越远。或不赞同。长江南岸为石质河岸,抗侵蚀能力较强;护岸工程建设,稳固长江南岸;上游水库蓄水拦沙,该河段冲淤平衡,关洲岛位置相对稳定;关洲岛南岸为凸岸,不断淤进,北岸为凹岸,不断蚀退,关洲岛距离长江南岸越来越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