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32061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7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考试范围:必修二)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一、选择题1.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影响深远。这一耕作方式形成于A. 西周时期B. 春秋战国时期C. 秦汉时期D. 隋唐时期【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可以冶炼出铁,因此铁犁牛耕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故B项正确,A项错误;CD项晚于B项。2.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记载的魏晋南北朝农业生产工具只有三十多种,到元代,王帧农书中记载的农具已多达一百零五种,这些新式农具广泛利用了机械原理,据此可知我国古代农业A. 到元代发展到顶峰B. 利用近

2、代科技发展生产C. 经营方式发生改变D. 精耕细作模式日益完善【答案】D【解析】材料“农业生产工具只有三十多种”“农具已多达一百零五种”体现了生产工具的改进,而生产工具的改进是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完善的表现之一,故D项正确,C项错误;A项不符合史实;材料体现的是古代农具的改进,故B项错误。点睛:材料“农业生产工具只有三十多种”“农具已多达一百零五种”是解题的关键。3.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乾隆时丝织巨镇盛泽镇“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这说明明清时期的城市

3、A. 促进了经济重心南移B. 经济功能得到加强C.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 商业活动不受监管【答案】B【解析】“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丝织巨镇盛泽镇”说明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分工明确,体现出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故B项正确;南宋时期我国就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故A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的显著标志是雇佣关系的产生,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政府对于商业活动管理的信息,故D项错误。4.随着新航路开辟,世界海道大通,使得殖民地的财富,尤其是美洲的黄金、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西欧。这一状况A. 引发商业革命B. 导致西欧价格革命C. 促使世界市场雏形出现D

4、. 使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答案】B【解析】【详解】新航路开辟后,美洲金银大量涌入欧洲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金银贬值,物价上涨,在欧洲引发了价格革命,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势力的衰落,B正确;商业革命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市场的扩大、商品种类增多、商贸中心转移等方面,A排除;C属于商业革命的表现,排除;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就是资本主义萌芽,D排除。故选B。5.如图为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变化趋势图。对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 生产力的进步推动能源消费发生变化B. 世界各国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C. 煤炭消费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D. 传统能源价格高导致消费大幅下降【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变化

5、趋势图可知,1850年以来,受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木材、煤炭和石油三种能源的消费出现图中展示的状态,体现了生产力的进步推动能源消费发生变化,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世界各国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B项错误;煤炭消费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不是对材料整体的正确解读,C项错误;传统能源消费大幅下降并非因为其价格高导致,而是由于生产力进步导致的,D项错误。6.19世纪90年代起,英国的许多铁路公司由于互相竞争而合并,最后只剩下4家较大的公司。在航运业方面,美国银行家摩根用3400万英镑创立了英美大西洋商船托拉斯,垄断了大西洋航运,这一现象表明A. 生产集中促使传统交通工具消失B. 经济发展推动生产组织形式变化C

6、. 交通运输革新成为生产主要动力D. 自由贸易生产推动了生产的集中【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19世纪90年代起,英国的许多铁路公司由于互相竞争而合并,最后只剩下4家较大的公司。在航运业方面,美国银行家摩根用3400万英镑创立了英美大西洋商船托拉斯,垄断了大西洋航运”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许多铁路公司由于互相竞争而合并,在航运业方面大西洋商船托拉斯垄断了大西洋航运,这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下,生产力发展,垄断组织产生,B 正确;据材料没有体现传统交通工具消失和交通运输革新成为生产主要动力,A、C错误;据材料反映的是铁路运输部门,而不是生产部门,D错误。7.1861年,曾国藩在给咸丰帝的奏折

7、中提出:“购买外洋器物”让人学习仿造,一两年后,就可以“剿发逆,勤远略。”这表明曾国藩A.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B. 提出了切实的国家发展战略C. 未能认识到中外的实质差距D. 代表着时代前进的主要方向【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曾国藩认为,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在于器物,结合所学可知,曾国藩未能认识到中外的实质差距是制度问题。C正确;材料只是曾国藩的奏折,不能说明其实现了,A排除;结合所学可知,其做法是不可能完成国家独立、富强的,B排除;当时时代的方向是发展资本主义,而曾国藩主张维护封建制度,D排除。故选C。8.在洋务派创办官督商办企业的同时,中国社会还出现了一些主要由官僚、地主、

8、买办和商人投资的企业,采用机器进行生产。这表明当时中国A. 开始出现近代企业B. 实业救国思潮盛行C. 政府放宽设厂限制D. 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化主要体现在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企业的出现及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材料中的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体现的是当时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D选项符合题意。鸦片战争后出现的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是中国最早的近代企业,A选项排除。实业救国思潮盛行是在甲午战争以后,B选项排除。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是在甲午战争之后,C选项排除。9.法国学者白吉尔认为: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

9、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促成“黄金时期”到来的主要原因有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新建厂矿和新增资本的快速增长“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反帝爱国运动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主要原因是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反帝爱国运动,正确;当时的民族工业部门主要是轻工业,矿产等重工业薄弱,新增资本的较少,错误。故答案为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10.“一五”期间建设的项目,特别是苏联援建的项目,主要配

10、置在东北地区、中部地区 和西部地区。150项中的106个民用工业企业,布置在东北50个、中部32个;44个国防企 业,布置在中西部地区35个,其中21个安排在四川、陕西两省。由此可见,该布局A. 意在强化东北地区工业中心地位B. 突出资源分布与军事需要的结合C. 照搬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D. 以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答案】B【解析】【详解】苏联援建的项目多布局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此布局一方面迎合了资源的分布,有利于发展,另一方面布局中部和西部地区也有利于维护国防安全,故选B;东北只是布局地区之一,没有体现中心地位,排除A;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该布局兼顾资源分布与国防安全,并

11、不仅仅是协调经济发展,排除D。故选B。11.新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村改革给城市改革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成功的经验”是指A. 多种经济责任制取代公有制B. 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统一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各方面积极性的充分调动【答案】D【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是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中心环节就是增强企业活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调动工人生产积极性,D正确;据所学可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是坚持土地公有制,A错误;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B错误;建立社

12、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1992年十四大提出,与材料信息不符,C错误。12.邓小平晚年曾遗憾地说,“我的一个大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以下对20世纪90年代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表述正确的是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新发展是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标志着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海浦东的开放,是中共中央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长远战略着眼,做出的重大决策,是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其在开放后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了拉动上海和长江流域新的经济增长点,故正确,选C。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标

13、志是内地沿江沿边城市的开发和开放,而不是浦东,故错误,排除ABD。13.近代以来轮船、火车和公共电汽车相继传入中国,对于最初接触到这些新式交通工具的中国人来说因其空间狭小而存在着巨大的心理障碍对“男女混杂”的担忧。上海电车初次运行的时候,因国人害怕不敢乘坐而生意冷淡。材料中的现象说明近代中国A. 交通业发展带有殖民色彩B. 交通近代化不可能实现C. 传统观念影响交通业发展D. 新式交通工具弊端太多【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近代中国一度“存在着巨大的心理障碍”和担忧“男女混杂”而“国人害怕不敢乘坐而生意冷淡”,可见传统观念影响交通业发展,故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新式交通工具是为列强侵略

14、扩张服务的,体现不出殖民色彩,故A不符合题意;实际上,近代中国交通近代化不断发展,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主要涉及近代国人对新式交通工具的心理抵触而非新式交通工具弊端太多,故D不符合题意。14.近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变迁,以下各项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孙中山发布改用阳历令 人们穿着列宁装是一种时尚西服开始传入中国 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建成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发布改用阳历令,废帝王纪年而为国家纪年,又推举阳历为国家历法,发生在1912年;新中国成立之初,穿衣打扮与政治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20世纪50年代人们穿

15、着列宁装是一种时尚,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20世纪40年代,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国门的被迫打开,西服开始传入中国,因此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1906年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建成,发生于1906年;综上所述,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C项正确;排除A、B、D项。15.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在一次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上,有人“出于崇高的共产主义感情和共产主义志向”,看到优秀的俄国共产党人竟然退却而嚎啕大哭,这说明当时的共产党人认为新经济政策()A. 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B. 是不符合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C. 有利于促进经济的恢复发展D. 是特殊时期被迫做出的暂时

16、的妥协【答案】B【解析】【详解】“有人出于崇高的共产主义感情和共产主义志向”,看到优秀的俄国共产党人竟然退却而嚎啕大哭”表明当时的共产党人认为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是不符合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因此嚎啕大哭,由此可见这部分人在情感和态度方面不赞成新经济政策,不能理性的认识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根据以上分析可知B正确,排除A、C、D。16.美国的世界经济导报曾这样评价勃列日涅夫:“他确实是一位真正懂得经济的领导人,他的经济改革使苏联国力逐渐赶上了美国,虽然他想称霸世界而没有成功。”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主要措施是A. 优先发展农业B. 实行多党制C. 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

17、D. 加强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勃列日涅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改进工业管理,加强工业生产,综合国力大大增强,故D正确;赫鲁晓夫改革优先发展农业,一定程度上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故AC错误;戈尔巴乔夫实行了多党制,故B错误。17.1929年,美国将平均关税水平由40%提高至47%,对上千种产品提高或开始收取关税。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国纷纷出台报复性的高关税政策。这些国家的做法旨在A. 共渡经济危机B. 摆脱经济困境C. 整顿世界贸易D. 限制本国出口【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1929年经济危机期间,美国等资本

18、主义国家实行关税战,这些做法立意是要摆脱经济危机,故B符合题意;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关税战,加剧了经济危机,不利于共渡经济危机,故A不符合题意;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关税战造成世界贸易环境恶化,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中关税战是竞相提高进口关税,限制进口而助推出口,故D不符合题意。18.1933年,美国国会颁布紧急救济拨款法,授权政府招募失业者从事公路、堤坝、桥梁、公共建筑等公用事业建设和资源保护,该法案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公共事业水平以稳定社会秩序B 拉动国内就业以恢复社会经济C. 扩大政府支出以平息公众不满情绪D. 加强资源保护以合理配置资源【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招募失业者从事公路、堤坝

19、、桥梁、公共建筑等公用事业建设和资源保护”可以看出材料涉及的是以工代赈,其目的是解决就业问题,恢复社会经济,故B项正确。当时社会最突出的是失业问题,人们没有工作,无法维持温饱,提高公共事业水平也无济于事,排除A;扩大政府支出并不必然会平息公众不满情绪,也有可能会加剧社会的不满,排除C;D与A项同理,排除。【点睛】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考查以工代赈的目的,解题的关键是对“招募失业者从事公路、堤坝、桥梁、公共建筑等公用事业建设和资源保护”的分析理解,结合以工代赈的目的解答即可。19.面对经济危机时期严重失业问题,罗斯福说:“我们不仅要使失业者的肉体免遭饥寒,而且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他们自力更生的意志

20、,他们的勇气和决心。”以下新政措施当中最能体现罗斯福这一想法的是A. 颁布社会保险法B.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性指导C. 整顿银行金融系统D. 推行以工代赈的政策【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同时满足救济和“维护他们的自尊心,他们自力更生的意志,他们的勇气和决心”的是以工代赈,所以D项正确;颁布社会保险法意在缓和劳资矛盾;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性指导是为了解决产销矛盾;整顿银行金融系统是为了恢复金融秩序,ABC三项均不符合题目 “最能体现”要求,是错误的。20.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经济出现了一个持续稳定的高速发限时期,出现了所谓的“新经济”。克林顿“新经济”的特点是A. 实行“

21、国家干预与自由竞争”政策B. 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支柱产业C. 克服了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顽疾D. 市场成为经济发展主要动力【答案】B【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克林顿“新经济”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新的经济增长模式,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支柱产业,B正确;克林顿“新经济”指导思想是“宏观调控,微观自主”,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政府干预,A错误;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C错误;克林顿“新经济”高新技术成为经济发展主要动力,D错误。21.从1973年11月开始,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企业破产,工人失业,物

22、价大幅度上涨。为应对这次危机,西方国家采取的措施是A. 进行货币贬值抑制物价B. 兴建大型公共工程提供就业C.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 实行计划经济指导工业生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受石油危机等方面的影响,美国等国家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困境,凯恩斯主义失灵,为应对这次“滞胀”,西方国家采取了减少国家干预的措施,C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这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面对“滞胀”的困境和凯恩斯主义失灵,采取了减少国家对经济干预的措施,而不是货币贬值抑制物价,A项错误;兴建大型公共工程提供就业的措施符合罗斯福新政过程中采取的措施,这时期为应对“滞胀”的困

23、境主要采取了减少国家干预的措施,而不是兴建大型公共工程,B项错误;实行计划经济指导工业生产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加大政府干预经济力度后所形成的计划与市场结合、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共存的计划指导型经济模式,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22.从自由主义到凯恩斯主义,再到“混合经济”,西方经济政策的调整是A. 生产技术进步的表现B. 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妥协C. 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D.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协调【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在这三个经济政策中,自由主义偏重市场的作用,凯恩斯主义注重政府对经济的调控,混合经济注重市场和计划的结合。这些调整主要在对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进行协调,因此D选项正确。A

24、选项错误,这体现的是生产关系的调整,不是生产技术的进步;B选项错误,这些政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不是私有制和公有制形式的妥协;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不是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23.与20世纪上半期的震荡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进入相对稳定发展时期,促成现代化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 国际协调机制和组织的建立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整个国际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世界稳定发展,其内部的原因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促进

2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外部原因是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国际协调机制和组织,有利于稳定战后世界贸易秩序,正确,D项正确;战争会对经济造成破坏,美国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不是稳定发展的因素,错误,排除A、B、C项。24.“经济全球化”三大支柱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关贸总协定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的世界性经济组织,它们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题干中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世界银行,是关贸总协定,欧盟会旗,因此符合题意,B项正确,排除ACD。

26、故选B。25.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经济全球化进入到低速发展阶段;以英国退欧和特朗普胜选为标志,反全球化的趋势愈加明显,许多人把这种现象称为逆全球化。这说明A 区域集团化发展严重受阻B. 经济全球化并非一帆风顺C. 逆全球化现象日益严重D. 冷战思维意识依然存在【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由材料信息“经济全球化进入到低速发展阶段”“以英国退欧和特朗普胜选为标志,反全球化的趋势愈加明显”可知,经济全球化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西方国家诸多方面的阻碍,不可能一帆风顺,但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潮流,故B项正确;“区域集团化发展严重受阻”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逆全球化现象日益严重”有一定

27、的迷惑性,但这是材料的表面现象,且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故C项错误;“冷战思维意识依然存在”与材料主旨无关,故D项错误。第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宋朝的商品经济非常繁荣。新兴经济作物茶叶、甘蔗之类绝大部分进入市场。市场形成城市、镇市、草市三级金字塔型结构。在地方贸易网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江南、西北等几个较大的区域市场。海外贸易规模超出唐朝,朝廷在南方沿海港口设立了多处市舶司。民间开始出现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 在宋代两浙地区,农村市场快速发育和成长,广大农民越来越多地卷入到市场活动之中。在两浙地区,到北宋中期

28、,镇作为农村经济中心地位的意义已基本确立。南宋时期,不少镇的市场发展水平不仅赶上,甚至超过了所在县城。摘编自陈国灿宋代两浙路的市镇与农村市场材料三 西汉中叶,中国商人渡海到达印度半岛,购置当地奇珍。到了唐代,海外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广州设置了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宋代是我国海外贸易大发展的时期。当时同中国发生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多达数十个,进口货物在4000种以上,宋王朝在海外贸易方面的收入不断增加。宋高宗绍兴初,年收入占当时全部收入的1/20。宋代及其以后,海路已经取代陆路而成为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摘编自王嘉两宋海外贸易发展的社会基础(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商品经济繁荣的表

29、现。(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浙地区出现的经济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海外贸易的特点。【答案】(1)表现:农产品商品化;市场类型多样,商品流通范围扩大;纸币的出现与使用;海外贸易发达。(2)现象:农村市场快速发展;镇作为农村经济中心的地位确立。原因: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3)特点:海外贸易范围扩大;海外贸易额增加;海外贸易税收成为政府收入重要来源;海上贸易取代陆路贸易。【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新兴经济作物茶叶、甘蔗之类绝大部分进入市场”可知农产品商品化;根据材料一“市场形成城市、镇市、草市三级金字塔型结构”、“在地方贸易网的基础上,初步形成

30、了江南、西北等几个较大的区域市场”可知市场类型多样,商品流通范围扩大;根据材料一“海外贸易规模超出唐朝,朝廷在南方沿海港口设立了多处市舶司”可知海外贸易发达;根据材料一“民间开始出现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一”可知纸币的出现与使用。(2)现象:根据材料二“在宋代两浙地区,农村市场快速发育和成长,广大农民越来越多地卷入到市场活动之中”可知农村市场快速发展;根据材料二“在两浙地区,到北宋中期,镇作为农村经济中心地位的意义已基本确立”可知镇作为农村经济中心的地位确立。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现以上两个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两点:第一,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第二,商品经济的繁荣。(3)根据材料三“

31、宋代是我国海外贸易大发展的时期。当时同中国发生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多达数十个”可知海外贸易范围扩大;根据材料三“宋王朝在海外贸易方面的收入不断增加。宋高宗绍兴初,年收入占当时全部收入的1/20”可知海外贸易额增加、海外贸易税收成为政府收入重要来源;根据材料三“宋代及其以后,海路已经取代陆路而成为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可知海上贸易取代陆路贸易。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5世纪末到16世纪,一些勇敢的欧洲航海家克服种种困难,开辟了欧洲前往亚洲、美洲等地的航路,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在殖民扩张过程中,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但给遭到殖民侵略

32、的地区和人民却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灾难。在西欧殖民列强获得血腥财富的同时,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材料二 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救科书历史必修材料三 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开始了漫长的复关过程。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中国经过与世界贸易组织所有成员的艰苦谈判,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早期殖民扩张活动的重要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后期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地位,简要分析其原因。

33、(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做出的努力。【答案】(1)使世界各地联系日益密切;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促进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西欧资本主义提供资本原始积累;给被侵略的地区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破坏和灾难;给被侵略地区客观上带来了一些进步等。(2)世界贸易中心(世界工厂)。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较早确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等。(3)复关谈判;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解析】【详解】(1)影响:根据材料“开辟了欧洲前往亚洲、美洲等地的航路,世

34、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可归纳出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根据材料“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可归纳出促进欧洲资本主义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发展;根据材料“但给遭到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却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灾难”可归纳出给被侵略的地区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破坏和灾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也在客观上推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地区进步;根据材料“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可归纳出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2)地位:根据材料二中的示意图可知英国处于世界贸易的中心地位。原因:关于19世纪后期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中心地位形成可从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的确立及资本

35、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3)努力:根据材料“中国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可归纳出复关谈判;根据材料“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可归纳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其它努力如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二战后期,美国意欲按照其意志重建世界经济秩序。1944年7月,在美国倡议下,44个盟国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镇召开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会议建立的国际金融体系史称“布雷顿森林体系”,该体系实际上仍是一种金汇兑本位制,美元与黄金比价固定,1美元等于0.888671克黄金。体系建立之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只承

36、认美元是“自由兑换货币”。摘编自陈雨露、杨栋世界是部金融史材料二 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被正式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后第五种入篮货币,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第四季度末,人民币储备总额为1228.02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份额为1.23,较2016年同期增加0.15个百分点,是继美元(62.7)欧元(20.15)日元(4.89)英镑(4.54)加拿大元(2.02)和澳大利亚元(1.80)后的世界第七大储备货币。摘编自谈俊稳妥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1)根据材料

37、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的“意志”是什么,并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材料一相比,当今国际货币体系出现了怎样的新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答案】(1)意志:建立起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影响: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世界经济朝体系化、制度化和全球化方向发展。但这一体系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为其全球称霸创造了条件。(2)新特点:国际货币出现多元化趋势。背景:旧的国际货币体系已不适应国际形势的发展;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改革

38、开放促使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中国的信任和支持;中国为维护国家利益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努力。【解析】【详解】(1)第一问,根据材料“二战后期,美国意欲按照其意志重建世界经济秩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意志”指的是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第二问,根据材料“美元与黄金比价固定,1美元等于0.888671克黄金”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面对已崩溃的战后货币体系,这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并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为战后的货币关系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标准,这有利于世界经济朝体

39、系化、制度化和全球化方向发展。“体系建立之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只承认美元是自由兑换货币”可知,这一体系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为其全球称霸创造了条件等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2)第一问,根据材料“人民币被正式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后第五种入篮货币,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可知,当今国际货币体系出现国际货币多元化趋势;第二问,根据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今国际货币出现多元化趋势,说明旧的国际货币体系已不适应国际形势的发展;20世纪后半期,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发展趋势加强;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推行改革开放,促使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家地位的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中国的信任和支持;中国积极参与世界事务,发挥作为大国该有的作用,同时中国为维护国家利益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努力等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