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_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3053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_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_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 文言文两则“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

2、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两小儿辩日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理文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复述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

3、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学前准备 1、读通读熟课文,注意文言文的断句。 2、思考课后习题。 3、搜集关于孔子的资料(生平、贡献、名言等)。 4、提出你不懂的问题。 5、多媒体、课件。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

4、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学时安排1学时学习过程一、背诵名言警句 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知道孔子吗?请讲一讲。 孔子他也说过许多精辟的话,直到今天还给我们深深地启迪,能背一两句吗?二、引入文章: 今天我们学的这则故事,可以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孔子。首先让我们来读一读文章,注意断句,把课文读通。三、解题 (一)师:题目是什么意

5、思呢? (二)生:两小儿讨论关于太阳的问题。 (三)根据题目,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四)师梳理一下问题,两小儿争辩的理由是什么?观点是什么? 四、解文(小组学习讨论两小儿争辩的理由是什么?观点是什么?朗读,汇报) (一)了解两小儿各自不同看法是什么? 1、师:两小儿对太阳有不同的看法,各自的看法是什么呢?把语句勾出来。 2、生勾画。 3、反馈。 4、师: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根据下面的注释理解这段话是什么意思?两小儿各自的意见到底是什么? 5、生反馈:一小儿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而到了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而到了中午的时候离人近。 6、师板书:日始近、日中远

6、、日始远、日中近(二)了解两个孩子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1、师:两个孩子争论的理由各自是什么呢?你们能找出这一段话吗? 2、孩子找句子。 3、反馈。 4、师:你们能根据下面的注释说说这一段话的意思吗?生分四人小组学习讨论。 5、反馈: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那么大,到了中午就像盘盂那么大,这不是远的事物小而近的事物大吗?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天气比较凉,而到了中午的时候就像把手放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热的事物感觉暖和一些而离得远的事物凉些吗?师板书:近大远小、远凉近热。(三)诵读 读出语气,读出韵味,读出对比的感觉。抽读,比赛读,读出互不相让的感觉。 6、你对这两个孩子的辩论有什么

7、评价、看法呢?生应了解到两个孩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敢于辩论的精神。(自以为有道理)(四) 你们能解答这个问题吗? 生自由发言,发表自己的观点。 师总结归纳: 1、远小近大的原因:A、早晨和中午的时候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由于视觉的误差。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则显得大。同样的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的太阳就显得小了。B、同一物体白色比黑色的显得大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的时候,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显得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

8、小些。 2、日初凉、日中热的原因:A、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待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B、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五)深入了解孔子,树立孔子形象。 1、师:孔子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呢?两个孩子又怎么样了呢? 2、生反馈:孔子不能回答,两个孩子笑着说,谁说孔子的知识又很多呢? 3、对孔子的回答,你们怎么想? 4、生:孔子那种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5、师总结。学无止境。 五、背诵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 一儿 一儿 日始近 日初远 (近大远小) (远热近凉) 日中远 日中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