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29399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上高二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命题人:朱安荣第卷(选择题共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龟(jn) 裂 谂(rn) 知 搭讪(shn) 量(ling)入为出B麻痹(p) 皈(gu) 依 炮(po)烙 瞠(chng)目结舌C笑靥(y) 聒(gu)噪 搭讪(shn) 拾(sh)级而上D巷(hng) 道 狙(j) 击 浸渍(z) 力能扛(gng)鼎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部署 恢弘 计日程功 缄口不语B妥帖坐阵郑重其事真知灼见C账目 悍卫 一筹莫展 和盘托出D发韧陷阱层峦叠嶂美轮美奂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 ( )微生物“偷渡”到太空并在空间繁殖,目前已成为载人航天领域一个 解决的严重问题。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 因为他的学识, 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大量转发的拜年短信,常常毫无个性和感情色彩,却沾染了现代人某种功利性、庸俗化的人际文化特色,因此很多人对节日期间的一些所谓短信 。 A亟待 既/又 不厌其烦 B亟待 不仅/还 不胜其烦 C急需 既/又 不胜其烦 D急需 不仅/还 不厌其烦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雅安地震救援难度很大,这是由于余震不断并且地形复杂造成的。专家呼吁,志愿者不要盲目前往灾区,以免造成交通压力。B. 剧组全体人

3、员经过一个月的精心策划,一部情节曲折的电影终于和广大观众见了面,大家对影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C. 2013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激励政策、调控政策和财政保障政策,这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D. 习近平访俄时强调,要坚定不移地发展两国战略伙伴关系,这不仅符合当今世界求和平、谋发展的时代潮流,也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被誉为“一部包罗万象的英国文化史”的牛津英国文学百科全书近日被我国引进,它集词典、史书和文论于一体,可同时用于翻查检索、阅读欣赏和学术研究等。B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是:生活方式的创新和生活内涵的变化,决定着

4、产业和产品的创新方向,反过来,这些新产业和新产品又成为提高生活品质的支撑。C日本共同社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一年来,在重大议题方面,中国坚持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为穷国、弱国呼吁,在危机应对中凸显顾全大局的姿态,为它赢得敬意。”D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曾说过这样一句警世的话:“评价一个国家的品格,不仅要看它培养了什么样的人民?还要看它的人民选择对什么样的人致敬?对什么样的人追怀?”6.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高老头病危,他要求再见女儿一面,但是两个女儿推三阻四,至死也没女儿来见他。在出殡时,他们派了两辆带有爵徽的空车跟在棺柩的后面。 高老头B. 探春提议凑份子给平儿过

5、生日,众人射覆、行令、划拳。没有贾母、王夫人的约束,玩个热闹。史湘云醉倒在青泥板上,芍药覆满全身。 红楼梦C. 孙权听说刘备已去西川,便想断其后路,吴国太怕伤害女儿,不准孙权妄动。孙权和张昭谎称吴国太病危,于是孙夫人带着阿斗离开荆州。赵云奋力拦截,从船上夺回阿斗。三国演义D. 子路向孔子问仁,孔子对仁的解释是“克己复礼为仁”。子路要孔子说出仁的条目和详情,孔子的回答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免疫系统为人体健康保驾护航已成为一种常识,然而,近年来的一系列重大发现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参与炎症反应、促进伤口愈合的免疫细

6、胞竟然与肿瘤的恶化息息相关,它们会促进肿瘤生长,帮助癌细胞转移到其他组织里面去。要理解炎症与癌症之间的关系,首先得弄清两个基本问题:机体如何对入侵者作出反应;当炎症反应持续时间过长,正常的伤口愈合过程怎样加速癌变进程。如果你不小心踩到一颗钉子,一些细菌会乘机从脚底钻入身体,但它们无法在人体内兴风作浪,因为一进入人体,细菌就会受到一群免疫蛋白和细胞的猛烈攻击。参与防御的免疫蛋白除了抗体外,还有30来种补体蛋白,它们可以导致病菌溶解,而病菌一旦溶解,人体内的吞噬细胞就会出动,将病菌的残余部分吞食掉。一旦遇到不速之客,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就会将它们整个吞下,消化掉。除了上述两种细胞,吞噬细胞还包括

7、自然杀伤细胞、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伤口的愈合除了要消灭入侵病菌,还需要血小板的参与:它们从充斥着血管的内间质层迁移至表皮破损处,使血液凝固。然后,在一些酶的作用下,大量蛋白质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将皮肤细胞固定下来。伤口开始结痂,皮肤又会长回原样,炎症战场也逐渐沉寂下来。不过,炎症反应有时并未真正停止。不仅是皮肤,任何组织都可能因为病原体、毒素或遗传损伤的存在而长期发炎,从而变成心脏病、癌症等疾病的“温床”。大量证据显示,慢性炎症与某些肿瘤的恶化有着密切的联系。1863年,德国著名的病理学家鲁道夫魏尔啸在恶性肿瘤中发现了免疫细胞;1978年,意大利的阿尔贝托曼托瓦尼在某些肿瘤附近,观察到

8、先天性免疫细胞有聚集的倾向;1986年,美国的癌症生物学家哈罗德F德沃夏克指出,癌症是“无法愈合的伤口”。 上世纪90年代末,英国的弗朗西丝鲍尔克威尔研究了人体内的一种蛋白分子。这种分子类似于激素,是一种免疫信号分子,在浓度较高时,可以杀死癌细胞,因此科学家把它叫做肿瘤坏死因子(TNF)。但是,当低浓度的肿瘤坏死因子长期滞留于肿瘤中时,却可能起到截然相反的作用。在一次试验中,鲍尔克威尔敲除了小鼠身上编码肿瘤坏死因子的基因,使它无法合成肿瘤坏死因子。试验结果令人惊讶:小鼠竟变成了癌症“绝缘体”!她回忆道:“这一结果在科学界引发了一场地震,所有把肿瘤坏死因子当作抗癌药物来研究的科学家都傻眼了,原本

9、的抗癌分子一下子变成了癌症加速剂。”新发现并非对传统观点的全盘否定。实际上,免疫系统是一把“双刃剑”。这个系统的细胞和分子网络的复杂程度仅次于大脑,而且存在自相矛盾之处:有时它对癌症亮“绿灯”,但有时它又亮“红灯”。有些先天性免疫细胞,比如自然杀伤细胞,的确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而其他免疫细胞,在平时都是消灭肿瘤的“正义之师”,只有当微环境处于炎症状态时,才有可能“助纣为虐”。而且,炎症反应并不是在所有器官中都会导致肿瘤的形成。关于炎症与通过血液扩散的癌症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确定。7下列对“免疫系统”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免疫系统是保护人体免遭细菌入侵的保障系统。B免疫系统复杂程度很

10、高,仅次于人脑的复杂程度。C免疫系统由免疫蛋白、自然杀伤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的。D炎症是免疫系统对抗入侵细菌而引发的人体生理反应。8下列对“免疫系统是一把双刃剑”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免疫系统既可以保护人体健康,又会危害人体健康,即可以杀死有害细胞,也会杀死健康细胞。B在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可以抑制杀死肿瘤;在炎症状态下,免疫系统又有可能加速肿瘤生长。C免疫系统中的肿瘤坏死因子浓度高时可以杀死肿瘤细胞,在浓度低时,又反过来被肿瘤细胞杀死。D炎症反应时间短,免疫系统就对肿瘤细胞亮“红灯”, 炎症反应时间长,免疫系统就对肿瘤细胞亮“绿灯”。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近年来,一系列

11、的重大发现推翻了人们对免疫系统作用的传统认识。B很早以前,科学家就在关注免疫细胞与肿瘤恶化之间的联系。C对于入侵的细菌,免疫细胞负责溶解,免疫蛋白质负责吞噬。D任何组织都可能因为病原体、毒素或遗传损伤的存在而长期发炎,并导致形成肿瘤。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2题。吴明彻,字通昭,秦郡人也。明彻幼孤,性至孝,年十四,感坟茔未备,家贫无以取给,乃勤力耕种。时天下亢旱,苗稼焦枯,明彻哀愤,每之田中,号泣,仰天自诉。秋而大获,足充葬用。及侯景寇京师,天下大乱,明彻有粟麦三千余斛,而邻里饥馁,乃白诸兄曰:“当今草窃,人不图久,奈何有此而不与乡家共之?”于是计口平分,同其丰俭,

12、群盗闻而避焉,赖以存者甚众。及高祖镇京口,深相要结。明彻乃诣高祖,高祖为之降阶,执手即席,与论当世之务。明彻亦微涉书史经传,颇以英雄自许,高祖深奇之。太建四年,征为侍中、镇前将军,会朝议北伐,公卿互有异同,明彻决策请行。总统众军十三余万,发自京师,进逼寿阳,齐遣大将军皮景和率兵数十万来援,去寿阳三十里,顿军不进。诸将成曰:“坚城未拔,大援在近,不审明公计将安出?”明彻曰:“兵贵在速,而彼结营不进,自挫其锋,吾知其不敢战明矣。”于是躬擐甲胄,四面疾攻,城中震恐,一鼓而克,景和惶惧遁走,尽收其驼马辎重。会周氏灭齐,九年,诏明彻进军北伐,明彻军至吕梁,周徐州总管梁士彦率众拒战,明彻频破之,因退兵守城

13、,不复敢出。周遣上大将军王轨将兵救之。诸将闻之,甚惶恐,议欲拔军。适会明彻苦背疾甚笃,知事不济,遂从之,及至清口,众军皆溃,明彻穷蹙,乃就执。寻以忧愤遘疾,卒于长安,时年六十七。 (节选自陈书列传第三)10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感坟茔未备,家贫无以取给 给:衣食充足,丰裕B及侯景寇京师,天下大乱 寇:侵扰,劫掠。C颇以英雄自许,高祖深奇之 许:夸耀,自夸D适会明彻苦背疾甚笃 笃:忠厚诚实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每之田中,号泣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高祖为之降阶,执手即席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C群盗闻而避焉 纤歌凝而白云遏D因

14、退兵守城,不复敢出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1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吴明彻英雄本色的一项是 ( )每之田中,号泣,仰天自诉 公卿互有异同,明彻决策请行 计口平分,同其丰俭 躬擐甲胄,四面疾攻 兵贵在速,吾知其不敢战明矣 知事不济,遂从之A B C D第卷(共114分)四、(28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当今草窃,人不图久,奈何有此而不与乡家共之?(4分) (2)诸将咸曰:“坚城未拔,大援在近,不审明公计将安出?”(4分) (3)明彻穷蹙,乃就执。寻以忧愤遘疾(4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柳州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宦情羁

15、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1)通观全诗,是什么原因让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4分) (2)诗中的“共”和“乱”用得精当,耐人寻味,请作简要分析。(4分) 15.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1)丞相祠堂何处寻? 。 ,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2) ,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孟子梁惠王上)(4)吾尝终日而思矣, ;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5) ,水随天去秋无际。 ,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五、(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羊皮筏子划过的岁月安

16、福学在兰州穿城而过的古老黄河上,现代大都市的喧嚣中还保留着一幅令人心醉神迷的古老图画,它像是远古的图腾,又像是奶奶娓娓讲述的故事。这就是至今还保留在黄河上游地区的古老渡河工具羊皮筏子。而在黄河波涛上奋力挥动着船桨的筏子客们,他们那浓烈的西部口音、发达的高原胸肌,还有黑里透红的粗糙脸膛,都会在乘坐过羊皮筏子的人们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那博大、雄浑,甚至还有几分原始的画面,总会复去还来地令人心旌神摇。 除了老中青年的男性外,偶尔也会有中青年女性,操持着筏子客这古老的营生。在靖远的黄河岸边,我就曾遇到过一位漂亮的黄河女筏子客。这个双颊上有如盛开着艳丽桃花的黄河妹子,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豆蔻年华和青春

17、梦想,浸泡在爷爷那只能熏醉长天和落日的老酒壶里。她高举着桨橹,把三村六寨里的过河人渡过来又渡过去,她的眼神里,柔情与野性并存,装束中,古朴与时尚同在。乘坐在她驾驭的羊皮筏子上,你的心中会泛起许多联想与遐思:这片土地真费人啊,费男人也费女人,这个费就是过快地消磨人的青春;这条黄河也养人啊,养男人也养女人,这个养就是滋润与调养人的精神。在兰州穿城而过的黄河上,尽管早已有YAMAHA快艇劈波斩浪,尽管游弋着各种豪华游轮,可这里的羊皮筏子仍不知疲倦地上演着古老的童谣。老爷爷那背负着半个世纪人间沧桑的双肩,把一代又一代黄河人对生命的渴望与执著,都划向那令人情牵魂绕的黄河岸上。羊皮筏子上的西北妹子,也曾羡

18、慕都市少女的红唇短裙,曾眼热贵妇人在出租车里的高谈阔论,可她们至多也就是一声叹息。羊皮筏子上的哥哥只要望见晴空里的太阳停留在崖畔上,看到老辈人眯起昏昏的睡眼,一对有情人就又出现在黄河滩头或筏子上。正是这一代又一代的筏子客们,把现代都市边的风景一次又一次地摇向远古,把昨天荡气回肠的花儿调一遍又一遍地唱给未来。 这羊皮筏子上生生不息的古老岁月哟,伴着一泻千里的大黄河,牵着多梦多歌的季节,春种秋收,把所有的情爱与希冀都溶入永恒的老河口。不知疲倦的高原风也和他们一起辛劳,而他们共同忙碌的结果,就是想把苦日子扔进河里让它流走;黄黄的一河高原雪水冲刷着黄黄的一山黄土,黄黄的一串老日子装点着这一道黄黄的风景

19、线。爷爷的爷爷年轻时就划着这筏子运走了村里人的笑声;奶奶的奶奶年少时就乘着这筏子送走了山里人的叹息。 霓虹闪烁的都市里,官场、商场、情场,也许正上演着金戈铁马的战事;西部的天空下,旱塬、戈壁、窑洞,也许正吟唱着古老的情诗与歌谣;而额头长满褶皱的筏子客只管吸着几代人传下来的水烟锅子,凭着一身胆气和汗水,把原本平平淡淡的光阴,划出像平川上那一朵朵牡丹花一样光鲜的日月。 倒在筏子上的这把喝醉了几辈人的老酒壶还是那么古色古香,筏子客正是从这把酒壶里品出了活人的滋味;挥动在水面上这只劈波斩浪的旧船桨,放筏人正是从这桨声中听惯了风声水声和男女对歌的花儿声。他们对这个世界别无所求,就这样生生不息地放筏在滔滔

20、黄水之上,打从天上来,又划向天边去,让这现代都市边的远古风景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就这么田园牧歌般地悠然着,就这么波峰浪谷之间里颠簸着,就这么平淡从容地划过春秋,又送走冬夏 (选自光明日报2008年7月11日)16.文章第一段开头说“现代大都市的喧嚣中还保留着一幅令人心醉神迷的古老图画”,请说说这幅画为什么令人心醉神迷。(4分) 17.联系全文,谈谈第段中“可她们至多也就是一声叹息”这句话的含义和作用。(6分) 18.文章多处写到了“酒壶”、“水烟锅子”、“船桨”,这些意象有何共同点?作者写这些意象的用意是什么?(5分) 19.在传统文明不断受到现代文明冲击的今天,面对羊皮筏子这种古老、传统的运输工

21、具,有人在渴望它的改变,有人在期待它的延续。对此,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6分) 六、语言综合运用。(15分)20以“书是我的心灵导师,它指引了我的人生方向”为开头,以“每读完一本书,我就完成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为结尾,补写文段的中间部分,使之成为一个中心明确,结构完整的语段。补写部分要求使用引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不少于200字。(15分) 书是我的心灵导师,它指引了我的人生方向。 。每读完一本书,我就完成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七、作文(5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

22、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不穷呢?”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抄袭,不套作。不少于700字。上高二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答题卷 座位号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13(1) _ (4分)(2) _ _(4分)(3) (4分)14(1) _ _ (4分)(2) (4分)15(1) (2) (3) (4) (5) 16_ (4分)17 (6分)18 (5分)19 (6分)20(15分

23、)21大作文(50分)700800上高二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答案1D(A 谂shn B 痹b C 拾sh)2A(B坐阵一坐镇 C悍卫捍卫 D发韧一发轫)3B(“亟特”比“急需”的书面语体色彩更浓。并且:许列关系;诞至:递进关系。“不厌其烦”意为“不嫌烦琐与麻烦”,这里应用“不胜其烦”,意为“烦琐、啰嗦得使人受不了”。)4.C(A“由于造成的”,结构杂糅。B另起炉灶,“剧组全体人员”没有谓语,下句转换成另一个主语“电影”。D“不仅也”,递进关系前后颠倒,语序错误。)5. A(B“反过来”前后是并列关系,且都已用了逗号,所以其前的逗号应改为分号。C本句中的引文只是说话人说的话的一部分,故

24、句号应置于引号外。D引号中的句子虽含有三个疑问词“什么”,但三个句子表达的都是陈述语气,所以前两个问号应改为逗号,第三个问号应改为句号。)6. D(不是子路,是颜渊)7C(“免疫系统”至少应包括免疫蛋白、免疫细胞、血小板和酶等物质。)8B(A“杀死健康细胞”在文中没有依据。C文章说是“助纣为虐”,并非“被肿瘤细胞杀死”。D文章说“有时”,而不是一定。)9B(A不符合文意。原文说“新发现并非对传统观点的全盘否定”。C关系颠倒了,应该是“免疫蛋白质负责溶解,免疫细胞负责吞噬”。D不符合文意,原文说“炎症反应并不是在所有器官中都会导致肿瘤的形成”)10D(笃,病情沉重)11C(A项中“之”分别为“动

25、词,到去”与“用在倒装的动宾之间,宾语前置的标志”;B项中“为”分别为“介词,为了”与“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可翻译成呢”C项中“而”均为“连词,表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D项中“困”分别为“连词,于是”与“介词,凭满、依靠”)12B(述说吴明彻因“天下亢旱”的哀愤之情;陈述吴明彻的仁爱之心;述说吴明彻听从诸将建议撤军)13(1)现在草寇盗贼横行,人都难以考虑长远,我们有这么多粟麦,为什么不和乡邻共同分吃?”(得分点为 “草窃”“图”“奈何”“共”)(2)诸将都说:“坚固的城池还没有攻下来,强大的敌援又在附近,不知明公怎样定计?”(得分点为“咸”“拔”“审”“安出”)(3)吴明彻力穷势

26、迫,只好就擒。不久因忧愤交加而得病。(得分点为 “穷蹙”“ 执”“寻”“以”)14(1)一是春天,雨后榕叶落满庭院,让人错以为秋风扫落叶。二是自己仕途不顺(被贬柳州),远离故乡,心中凄苦,虽是春日却感觉如秋天一般。(2)“共”字说明“凄凄”之感是双重的,是宦情的凄凄加上羁思的凄凄,突出其分量之沉重。“乱”字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心境,莺啼本无所谓“乱”,是听莺啼之人的心绪烦乱,所以才有“莺乱啼”的感受。 15.(1)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2)秦爱纷奢 奈何取之尽锱铢(3)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4)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5)楚天千里清秋 遥岑远目16博大、雄浑,甚至还

27、有几分原始。它与现代大都市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感到一种难得的纯净与原始的美。17她们偶尔羡慕城里人的富裕生活,感叹自己身处僻陋的乡村,有过片刻的消沉;但更多的是沉沦后的积极和从容,想通过自己的辛劳和忙碌让苦日子一去不复返。这句话写出了黄河妹子真实的人性和心理,赞扬了筏子客淳朴本分的生命状态。18古老。与羊皮筏子这一古老的营生相衬;体现黄河人对生命执著追求生生不息,代代相传。19要点:传统文明的延续与现代文明的发展本质上并无冲突之处。传统文明应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超然物外,不卑不亢。传统文明只有融入到现代文明之中才能为自己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言之成理即可)20.略21.写作提示: 第一、横

28、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据此,我们顺着原材料分析就会发现,由于越人赤脚走路、不戴帽子,那么鲁人到越国去必然会穷。这就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第二、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那么,我们对上述材料就会提出疑问,鲁人到越国去一定会穷吗?我们会认为正因为越人赤脚、披发,鞋帽就大有市场,就会得出鲁人未必会穷的结论。这就要求鲁人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改革。这种立意是一种发散性思维,能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写出新意,是寻求新思想

29、、提出新见解、阐发新理论的一种思维角度。第三、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联想,进行恰当的推理、延伸。我们就会设想:鲁人听了劝告之后,会有什么反应呢?去还是不去呢?去与不去各将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这就需要每个人作恰当的想象,从而得出“亏本生意做不得”,“无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观点。这种立意是顺向立意的更深一层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想象思维的进一步发挥,使学生能够进行恰当合理的逻辑推论,写出立意新颖 、主题深刻的文章来。第四、类比立意。就是通过联想,把材料的已知内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由此及彼地联系起来考虑,找出其中的相似点。这样,就可把材料内容与当前实际联系起来,进行类比

30、,这样从材料中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立意:办企业、做生意,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消费、风土人情等情况,也要根据需要与可能,那么就要求我们既要考虑动机与效益,又要扬长避短,才能生财有道。这种立意便于联系实际,提炼深刻、高远的主题,使作品富有浓郁的时代色彩和生活气息。【参考译文】吴明彻,字通昭,是秦郡人。吴明彻幼年成为孤儿,他本性最孝,十四岁那年,因感慨父母去世却没有坟地埋葬,家中又穷得无力筹办,就努力耕种。当时天下严重干旱,禾苗庄稼焦桔,吴明彻哀痛悲愤,每次到田里都大哭流泪,仰面向天诉说苦楚。到了秋天获得大丰收,足够满足生活及安葬之用。到侯景侵犯京城时,天下大乱,吴明彻有粟麦三千多斛,但邻居乡人却饥饿

31、不堪,于是就对各位兄长说:“现在草寇盗贼横行,人人难以考虑长久,为什么有这么多粟麦却不和乡邻共同分吃?”于是按人口平分,自己分得的这份跟邻居分得的同样多。盗贼听说了这件事,就躲避走开了。靠这些粟麦活下来的人有很多。等到高祖镇守京口时。高祖十分诚恳地与吴明彻邀约相交。吴明彻于是去拜见高祖,高祖特地亲自为他走下台阶迎接,拉着他的手坐在一起,与他商讨当世的根本大事。吴明彻又曾略微涉猎过一些史书经传,很有一股英雄自许的气概,高祖非常赏识他。太建四年,天子征召他为侍中、镇前将军,适逢朝廷商议北伐大事,公卿官员彼此意见不同,吴明彻力排众议,朝廷最终决定北伐,吴明彻自请出征。总领各路军马十三余万,从京城出发

32、,进军迫近寿阳,齐派遣大将军皮景和领兵数十万来救援,在距离寿阳三十里的地方,停兵不进。诸将都说:“坚固的城池还没有攻下来,强大的援兵又在附近,不知明公将怎样定计?”吴明彻说:“行军作战贵在快速,可是他们却搭建军营停止前进,自失锐气,我断定他们不敢作战,这是十分明显的了。”于是亲自穿戴盔甲,指挥四面急攻。城中军民震惊恐惧,擂鼓冲锋一次,就打下来了。皮景和惊慌恐惧奔走逃遁,(吴明彻)缴获了他的全部骆驼马匹和军用物资。适逢周氏灭掉了北齐,太建九年,朝廷下诏书命令吴明彻进军北伐,吴明彻行军至吕粱。北周的徐州总管粱士彦率部抵抗,吴明彻多次打败了他。粱士彦于是退兵守城,不敢再出战。北周派遣上大将军王轨领兵救援粱士彦,吴明彻的将领们听说了,非常恐惧,纷纷议论撤军,这时恰逢吴明彻苦于背部患了严重疾病,估计这次北伐成功不了,于是依从了建议,当退到清口时,官兵都已溃散,吴明彻力穷势迫,只好就擒。不久因忧愤交加而得病,死在长安,这年他六十七岁。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