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上语文教材解读我的战友邱少云_人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2662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语文教材解读我的战友邱少云_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六年级上语文教材解读我的战友邱少云_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六年级上语文教材解读-我的战友邱少云人教版一、教材说明这篇课文记叙了邱少云从隐蔽潜伏到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经过,赞颂了邱少云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课文先交代了这次战斗的目的和采取的方式;再讲“我们连”潜伏的环境、潜伏的要求及潜伏的情况;然后讲邱少云被烈火包围直至壮烈献身的过程;最后讲战斗的胜利及邱少云留给“我”的深刻记忆。课文的重点、难点在第六、七、八自然段。第六自然段着重说明,在烈火烧身之后,邱少云完全可以自救,别人也可以救他,但这样一来,整个潜伏部队会受到“重大的损失”,这次作战计划就“全部落空”。第七自然段借助“我”的心理活

2、动,反映了邱少云在烈火中受着怎样的煎熬,忍受着何等难以忍受的痛苦。第八自然段正面写邱少云在烈火中的伟大壮举在烈火烧身的半个多钟头里,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二、学习目标1.认识“伪、歼”两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邱少云自觉遵守纪律的伟大精神。阅读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要通过“我”的复杂的内心活动,去体会邱少云的伟大精神。下面分析心理描写。1“只要从火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就可以把身上的火扑灭。我趴在他附近,只要跳过去,扯掉他的棉衣,也能够救出自己的战友。”我们知道“他(邱少云)的棉衣已经烧着,火苗趁着风势乱窜,一团烈火把

3、他整个儿包住了”。情况万分危急,如不采取措施,烈火很快就会吞掉他的生命。是没有办法吗?不是!1文中的两句心理描写告诉我们,当时邱少云自己可以救自己,“我”也可以救他。但是邱少云没有那样做,“我”也不能那样做。2“但是这样一来这次作战计划就会全部落空。”这一心理描写,一方面说明了邱少云不去扑灭身上的火和“我”不能去救战友的原因;另一方面反映了在生死关头,英雄想到的不是个人安危,而是整个部队,整个作战计划。这体现了战士的高尚情操。3“我的心绷得紧紧的或者突然叫起来。”这两句说明了“我”对处在生死关头的邱少云的担心,生怕邱少云忍受不了烈火烧身的痛苦而暴露目标,使整个作战计划落空。“年轻”一词强调了“

4、跳起来”或“叫起来”的可能性。因为年轻,就缺少战斗经验,缺少各种风浪的磨炼,缺少忍受痛苦的意志。可见“我”的担心不是没有根据的。这一心理活动,烘托出了邱少云烈火烧身时那种令人难以忍受的危险处境。4“我不敢朝他那儿看火突然间熄灭了。”这一心理描写说明了“我”复杂、焦急而又矛盾的心情。邱少云是“我”的战友,烈火在吞没他活活的生命,“我”怎么忍心看呢?可是阶级的情、战友的爱,使“我”又忍不住不看。这体现了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同时反衬了邱少云忍受的巨大痛苦。5“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这里用了一个比喻句,写出了“我”内心痛苦的程度。痛苦的原因不仅仅是邱少云是“我”的战友,更主要的是他是一位严守纪律的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通过对以上几处心理活动的分析,邱少云的高大形象就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