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版江苏高考选考人民版历史(专题史)一轮复习讲义:第32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26409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版江苏高考选考人民版历史(专题史)一轮复习讲义:第32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1版江苏高考选考人民版历史(专题史)一轮复习讲义:第32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1版江苏高考选考人民版历史(专题史)一轮复习讲义:第32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21版江苏高考选考人民版历史(专题史)一轮复习讲义:第32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21版江苏高考选考人民版历史(专题史)一轮复习讲义:第32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2021版江苏高考选考人民版历史(专题史)一轮复习讲义:第32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2021版江苏高考选考人民版历史(专题史)一轮复习讲义:第32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2021版江苏高考选考人民版历史(专题史)一轮复习讲义:第32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2021版江苏高考选考人民版历史(专题史)一轮复习讲义:第32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2021版江苏高考选考人民版历史(专题史)一轮复习讲义:第32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2021版江苏高考选考人民版历史(专题史)一轮复习讲义:第32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2021版江苏高考选考人民版历史(专题史)一轮复习讲义:第32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2021版江苏高考选考人民版历史(专题史)一轮复习讲义:第32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2021版江苏高考选考人民版历史(专题史)一轮复习讲义:第32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2021版江苏高考选考人民版历史(专题史)一轮复习讲义:第32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2021版江苏高考选考人民版历史(专题史)一轮复习讲义:第32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2021版江苏高考选考人民版历史(专题史)一轮复习讲义:第32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2021版江苏高考选考人民版历史(专题史)一轮复习讲义:第32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2021版江苏高考选考人民版历史(专题史)一轮复习讲义:第32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2021版江苏高考选考人民版历史(专题史)一轮复习讲义:第32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2021版江苏高考选考人民版历史(专题史)一轮复习讲义:第32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3页
2021版江苏高考选考人民版历史(专题史)一轮复习讲义:第32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3页
2021版江苏高考选考人民版历史(专题史)一轮复习讲义:第32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32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发明时间外传贡献纸西汉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东汉蔡伦独创“蔡侯纸”8世纪传到中亚,之后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纸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指南针战国时已有司南;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为明代郑和远航东非提供了条件;为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提供技术保证火药 唐末至宋初战争中已使用火药箭等12、13世纪传入阿拉伯国家,后传入西欧乃至世界各地将人类带入热兵器时代;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印刷术唐代已有雕版印刷技术,北宋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技术13、14世纪经波斯人传入西欧提高了印刷效率,推进

2、了文化的传播;为欧洲走出中世纪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评价三大发明这三种发明将全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都改变了,又从而产生了无数的变化:印刷术在文化;火药在战争;指南针在航海。历史上,没有任何帝国、宗教或显赫人物能比这三大发明对人类的事物有更大的影响力。弗兰西斯培根核心论点: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推动了西欧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1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汉字的起源中国最早的文字为甲骨文和金文字体的演变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人物及作品(1)秦代:李斯是著名的篆书家(2)东晋:王羲之被尊为“书圣”,代表作品为兰亭集序等(3)唐代:欧阳询、颜真卿和柳公权创立了楷书中欧体、颜体、柳体

3、;怀素和张旭的狂草别具魅力(4)北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一说蔡京),都以行书名世(5)元代:赵孟创赵体(6)明代:文征明和董其昌声誉最高2.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1)成熟: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2)分类以题材不同,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在表现技法上,又有工笔与写意的区别。山水画是中国画的精粹,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主要特点是“画中有诗”。3戏曲艺术(1)发展历程:宋代开始,曲子词、鼓子词、诸宫调等说唱形式发达起来,杂剧与南戏脱颖而出;元朝时,元杂剧形成;明代传奇

4、剧兴起。(2)京剧的形成与发展形成:清朝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道光年间,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又吸收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形成。艺术特点: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地位:较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中国戏曲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4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1)诗经概况: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三百多首诗歌。特点:句式以四言为主,或间以杂言,语言丰富多彩,音节和谐,艺术感染力很强。地位: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影响深广,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2)楚辞代表作品: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九章

5、。特点:句式较为灵活,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采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地位: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抒情浪漫风格的先河。(3)汉赋演变:从骚体诗演变而来的散文和韵文并用的文体。代表:司马相如、张衡等。特点:西汉赋作气势恢弘、辞藻华美;东汉小赋兴起,意境清新活泼。地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4)唐诗代表:“诗仙”李白(浪漫主义)、“诗圣”杜甫(“诗史”)。特点:名家辈出,流派众多,作品极为丰富。地位: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5)宋词代表:豪放派代表有苏轼、辛弃疾;婉约派代表有柳永、李清照。特点: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地位: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

6、6)元曲代表作:关汉卿的名作感天动地窦娥冤。形式:散曲、元杂剧。地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和戏曲史上有特殊地位。(7)明清小说代表作: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等。特点: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地位:明清小说无论在思想性还是艺术成就方面都达到新的高峰,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由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句式严整的文言文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这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为适应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而出现的变化。【图解历史】四大发明及对世界的影响信息提取:造纸术为印刷术的产生和推广提供了必

7、要条件,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火药促使骑士阶层衰落;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印刷术成为科学复兴的手段,促进了人们精神的解放。【构图解史】中国古代科技信息提取: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强,主要服务于与农业相关的领域,天文学、农学、数学、医药学是古代科技的四大优势学科。以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为代表的四大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概念辨析】正确区分诗、词、曲(1)诗(主要指绝句和律诗):讲究严格的格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用韵规范。(2)词:句子长短参差不齐,便于抒发感情和歌唱。(3)曲:可雅可俗,更为生动活泼。【图解历史】古代中国文学的发展信息提取:从先秦的诗经、楚辞到汉赋、唐

8、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的表达形式越来越简单和直白,体现了逐渐平民化的趋势。【知识拓展】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1)诗经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为后来的现实主义诗歌提供了范例。(2)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手法被历代诗人不断学习和发展,成为我国诗歌创作特有的民族艺术特色。(3)诗经中民歌作品的巨大成就,确立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轻巧识记】中国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图解历史】汉字的演变及特点信息提取:汉字的发展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总体发展趋势是由繁到简,汉字不断趋于定型化、规范化。【构图解史】出神入化的书法艺术信息提取:书法艺术分为书法和篆刻两大体系,书法具

9、有审美和实用功能。魏晋时期,书法艺术进入自觉阶段,书法的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经历了由繁到简和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的趋势;有隶书、行书、草书、楷书成熟的四大字体。【辨析比较】中国和西方绘画的不同在绘画内容上,西方重写实、功利;中国重意境、非功利。在绘画技巧上,西方重物象,着意刻画,追求色彩表现力;中国则不重形似,而重淡逸、传神,往往以墨代彩,随心而欲。【图解历史】京剧的发展过程信息提取:乾隆末年的徽班进京是京剧起源的标志;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兼收并蓄,京剧的各种唱腔板式已初步具备,京剧正式形成;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教材补遗】脸谱的三大特点美与丑的矛盾统一,与角色的性格关系的密

10、切,程式化的图案。脸谱多种多样,红脸表现忠义耿直,白脸表现奸诈多疑,蓝脸表现性格刚直,黑脸表现性格严肃,金脸表现威武庄严,黄脸表现勇猛、暴躁,紫脸表现肃穆、稳重,银脸表现奸诈多疑或威武庄严,绿脸表现勇猛莽撞。重点一璀璨的明珠古代中国的科技【论点】(1)四大发明的传播:造纸术是最早传播到其他国家的,首先传入朝鲜和越南,随后传到了日本,后来传入西欧;大约在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由阿拉伯传入欧洲。在12、13世纪,火药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希腊和欧洲乃至世界各地。印刷术在11世纪传到东南亚诸国。(2)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对中国的影响对世界文明的影响造纸术有利于我国文

11、化事业发展和古典文化的保存纸张取代了羊皮纸和小牛皮纸,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推动欧洲文化普及和推广印刷术有利于文化传播和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欧洲社会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指南针有利于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但后来却成为迷信活动的工具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为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重要条件火药有利于提高古代军事技术,并方便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后来成为搞迷信、敬鬼神的工具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到一定作用;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史料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体系的突出特点是它极强的实用性由于它的极端实用性,一旦现实不提出直接的

12、要求,它就没有了发展的动力。而实用性科学眼光不够远大,为自己设定的发展空间是极小的,除非大一统的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由于中国政治的相对稳定,其独特的科学技术体系得以逐步完善和发展。近代,中国科技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摘编自吴国盛著科学的历程史料二在中国古代,天文和历法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天文学家和君主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是官方政府机构不可或缺的人员。古代史书中有着连续的有关日食、月食与星象变化的记录,并从政治角度解释这些现象。摘编自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史料解读】(1)史料一说明了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局限及影响。(2)史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天文和历法受到高度重视的原因。【问题思考】(1)据史料一概括

13、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试答:(2)史料二中“在中国古代,天文和历法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哪一特点?试答:【提示】(1)特点:实用性强,不重视理论研究;发展空间狭小,动力不足。影响: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并影响西方文明进步;缺乏可持续发展动力并逐步落后于西方。(2)在中国古代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天文和历法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重视实用之学,如天文历算之学、农学、医学,强调实用技术,忽视抽象科学的特点。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地位与影响1特点(1)科技思想:注重实践,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2)科技内容:实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3)研

14、究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法。(4)科技使用: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遏制了科技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以及促进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2地位与影响(1)地位:13世纪前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世界,明清时期逐步走向停滞,未转化为近代科技。(2)影响:中国古代科技推动了古代农耕经济的发展,四大发明推动了西方向近代社会的转型。重点二雅俗共赏古代中国的文学【论点】(1)春秋时,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内容丰富,或间以杂言,现实感强。(2)战国时,楚辞的句式非常灵活,体现浪漫主义风格。(3)汉赋辞藻华丽、手法夸张,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宏的文化气度。(4)唐诗流派、诗人众多,既有浪漫主义的“诗

15、仙”李白,又有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5)宋词节奏优美,适应各阶层的需要,更加接近平民,休闲娱乐功能强。(6)元曲的语言通俗、幽默,句式灵活。(7)明清小说反映复杂丰富的社会生活,侧重于对社会风俗与人情世界的描绘。史料一中国诗歌在唐朝达到顶峰。仅据清代康熙年间所编的全唐诗所录,就有诗人两千二百多人,作品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共九百卷。作诗的人上自帝王、公卿、官僚,下至布衣,旁及僧、道,几乎遍及各个阶层。诗歌与唐人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一首好诗写出之后,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可以传到很多地方。除了传抄这种主要的传播方式外,还有传唱、题壁等多种方式,这些传播方式共同促使唐诗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中华文明史史料二

16、“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史料三明之中叶,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有两大主流:一、讲神魔之争的;二、讲世情的。清代的小说之种类及其变化,比明朝比较的(得)多,但因为时间关系,我现在只可分作四派来说一个大概。这四派便是:一、拟古派;二、讽刺派;三、人情派;四、侠义派。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史料解读】(1)史料一说明唐朝诗歌发展到顶峰,解读时注意从诗人数量、影响阶层及传播方式等角度归纳。(2)史料二中“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说明宋词具有世俗化的特点,其盛行源于

17、市民阶层娱乐的需要。(3)史料三说明明清小说具有种类繁多、思想内容复杂、体裁广泛、表现手法丰富、艺术水平高超等特点。【问题思考】(1)依据史料一概括诗歌在唐朝发展到顶峰的表现。试答:(2)综合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文学流传有何趋势。对此你有何认识?试答:【提示】(1)诗人和作品数量多;诗人身份广泛;与生活关系密切;传播速度快,传播方式多样。(2)趋势:从社会上层逐渐流传到下层民间(或逐渐世俗化、通俗化)。认识:文学体裁要更加适应社会大众的需要;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都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1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确立,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诗

18、歌方面,出现了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和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楚辞离骚。2秦汉: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民族间政治经济联系加强。汉赋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建安文学一扫浮丽文风,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4唐代: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造就了诗歌的辉煌;中唐以后,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政治黑暗,出现了大量表达人民痛苦、揭露统治阶级罪恶的作品。5宋元:话本、词、戏曲、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这一现象既反映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壮大,也反映了宋元时期阶级

19、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6明清:中国古代小说创作达到顶峰,数量多、题材多样、表现手法丰富,特别是反封建小说的增多,充分反映了封建社会逐渐衰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的时代特征。重点三书法、国画与国粹汉字艺术、中国画与京剧艺术【解读】中国汉字起源于六千多年前的“图画文字”。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文字。其演变脉络: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趋势是由繁到简;字形、字体逐渐规范化、稳定化;形成三大书体:楷书、草书和行书。【解读】图一属于文人画;图二属于年画;图三属于山水画;图四属于风俗画。【结论】中国古代绘画的特点和地位类型特点地位山水画

20、讲究布局、气势雄壮、意境深远,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中国画的精粹人物画注重人物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即所谓的传神;善于运用长卷的形式,突破时空的限制,真实而细致地描绘现实生活的场景及人物活动;注重高度的笔墨技巧与技法的多样性中国传统绘画体系中,人物画占据主体地位文人画强调表现个性,集中体现画家多方面素养北宋后成为中国绘画的主要形式风俗画以人物故事和社会风俗为主题;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关古代人物画的一个代表史料一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黄调,统谓之乱弹班。(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史二下表反映的是中国戏曲与古代剧场的演

21、进。时代戏曲之代表表演区观众区说明春秋战国时期优伶贵族厅堂、殿庭、院落殿庭、座席、帐篷优伶大都为奴隶汉魏时期百戏百戏是歌舞杂技的融合;观众区的抬起隋唐时期歌舞歌台、舞台、乐棚神庙广场表演区的抬起宋元时期杂剧舞亭、乐亭、后台(准备区)神庙广场、瓦舍勾栏表演台加上屋顶;出现了固定的演出场所明清时期南戏、京剧、其他地方戏增加伴奏区神庙广场、街巷、会馆、城乡宗祠、酒楼、茶园前台加宽,后台加大摘编自罗德胤、秦佑国中国戏曲与古代剧场发展关系的五个阶段史料三京剧作为表演艺术的最大特点,在于虚实结合,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表演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则悠

22、扬委婉,声情并茂;武戏不以勇猛火爆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史料解读】(1)史料一反映了清代戏曲种类繁多。阅读史料时注意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理解其内容。“昆腔”与“京腔”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形成京剧。(2)根据史料二“戏曲之代表”“表演区”“观众区”“说明”四列来发现发展趋势,寻找依据。如根据第一列“戏曲之代表”得出发展趋势:戏曲日益完善、种类逐渐增多;宋元明清戏曲的相关元素日益完备,多种地方性剧种出现。第二列“表演区”表明的趋势:舞台更加完善;舞台区域功能分化更加明显,有舞亭、乐亭、后台、伴奏区等。(3)史料三概括了京剧的特点。【问题思考】(1)根据史料一、二,概括古代戏剧的发展趋势,并分

23、别指出其依据。试答:(2)据史料三概括京剧艺术的特点。试答:【提示】(1)趋势:戏曲种类日益丰富。依据:宋元时期为杂剧,明清时期则以多种地方戏为代表。趋势:舞台更加完备。依据:隋唐时期仅有简单的舞台,之后,前后台、伴奏区逐渐分开。趋势:专业化程度加强。依据:从百戏到杂剧,再到昆曲、京剧等;舞台的逐渐完备;演出场所从借助其他场地临时搭建,到有了固定场所。趋势:市民化趋势。依据:从仅有贵族观戏到城乡民众均可观戏;演戏场所从贵族庭院扩展到民间街巷。(2)虚实结合,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表演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则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武戏不以勇

24、猛火爆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研真题引领航向1(2018高考江苏卷T4)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命题点:元曲的特点A贴近生活,易受欢迎B寄情山水,意境悠远C句式整齐,语言精炼D内容丰富,包罗万象解析:选A。题干信息“少引圣籍,多发天然”“雅俗共赏”表明元曲能贴近大众生活,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寄情山水,B项错误;C、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2(2017高考江苏卷T5)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这种特点

25、可概括为()命题点:中国画的特点A天人合一B诗画合一C情景合一D知行合一解析:选C。材料“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说明文人画重在将人的主观情感和自然情景交融在一起,故C项正确。“天人合一”是董仲舒的思想,故A项错误;“诗画合一”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故B项错误;“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思想,故D项错误。3(2014高考江苏卷T3)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命题点:印刷术的发展A宰相

26、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解析:选C。解答本题注意两点:一是时间的变化:从五代后唐到宋朝;二是核心内容:印刷术的推广。宰相冯道生活于五代后唐时期,而雕版印刷早在唐朝初期就已出现,故A项错误。宋真宗景德二年是公元1005年,此时毕昇还未发明活字印刷术(10411048年发明),故B项错误。从材料提供的印刷品的数量逐年增多和印刷机构遍布全国各地,可知C项正确。依据“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可知D项错误。4(2015高考江苏卷T3)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

27、,“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命题点:汉赋的特点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解析: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汉武帝时期,国家统一,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汉赋以气势恢弘、辞藻华美为主要特征,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契合了时代的文化需求,故A项理解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可知B项理解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可知D项理解正确,不符合题意。道家的无为思想在汉初盛行,汉武帝时期,随着大一统局面的巩固和发展,汉初“无为而治”

28、的思想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汉赋宣扬的是豪迈勇进的时代精神,故C项理解不正确,符合题意。练模拟能力提升1(命题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四大发明是我国之所以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西汉早期出现了“蔡侯纸”B武经总要记载了用地磁场磁化法制成的指南鱼C唐末战争中已经开始使用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D旌德县志是使用铜活字印制的最大的一部书解析:选B。北宋军事学著作武经总要中提到一种指南鱼,这种指南鱼用薄铁叶裁成,用地磁场磁化法使它带有磁性,然后让指南鱼浮于水面,就可以指向南方,故B项正确。2(命题点:中国古代科技特点)下图是古代中国科技成果分布

29、图,可以用来说明古代中国科技()A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B是传统经济特点的反映C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 D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解析:选B。在古代中国科技成果分布图中占主导地位的天文历法气象、地学等为小农经济服务的学科,这是传统经济特点的反映,故选B项。3(命题点:中国古代文学成就)明朝中后期,一批文人士子更多地使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言描写市民生活,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形象。文学领域的这种现象表明了()A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冲击B社会价值观重新整合C文学作品创作贴近生活D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解析:选C。材料“文人士子更多地使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言”说明文学作品创作贴近生活,故C项正确。4(命题点:

30、中国古代绘画特点)隋唐时期,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解析:选B。女史箴图是东晋顾恺之的绘画作品,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送子天王图是唐朝吴道子的绘画作品,故B项正确;山径春行图是宋代马远的绘画作品,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清明上河图是宋代张择端的绘画作品,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5(命题点:中国古代书法特点)下图的书法作品是苏轼寒食帖的局部,此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下列对其书体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笔画圆匀,庄严厚重 B字体方正,规范标准C随意挥洒,任情纵性 D行云流水,飘逸易识

31、解析:选D。行书行云流水,飘逸易识,故选D项;笔画圆匀,庄严厚重是小篆的特征,排除A项;字体方正,规范标准是楷书的特征,排除B项;随意挥洒,任情纵性是草书的特征,排除C项。6(命题点:古代戏曲艺术发展的原因)据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载:“昆腔之胜,始于商人徐尚志征苏州名优为老徐班。”随后扬州盐商竞相仿效,“大洪班”“德音班”“春台班”等相继组建。这说明()A昆剧发展步入专业化道路B戏剧发展根植于社会需求C市民文化决定着戏剧发展D商人资本开始渗入戏剧界解析:选B。材料体现商人纷纷组建昆腔戏班子,依据常识可知商人投资具有逐利性,商人纷纷组建戏班是因为市场的需求,这说明戏剧发展根植于社会需求,故选B项。(

32、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苏州模拟)1150年,造纸术传入西班牙后,又从那里传到了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所到之处,羊皮纸被取代。事实证明,造纸术的价值十分显著。造纸术的价值主要是()A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B变成了新教的工具C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 D迎来地理大发现时代解析:选C。材料提及造纸术传入欧洲后,“羊皮纸被取代”,其价值主要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故选C项;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排除A项;宗教改革兴起于16世纪,排除B项;造纸术与地理大发现关联不大,排除D项。2宋代以后,以地图为载体的知识类型形成了明确的发展脉络,这与唐代及其之前极低的地图留存率以及所载的知识缺乏传承形成了明显

33、的差异。这一“差异”的形成主要是因为()A造纸术的发明 B雕版印刷术的推广C指南针的应用 D活字印刷术的问世解析:选B。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代,宋代时普遍使用,雕版印刷术极大地促进文化的传播。据材料“宋代以后,以地图为载体的知识类型形成了明确的发展脉络,这与唐代及其之前形成了明显的差异”可知,这是雕版印刷术推广的结果,故选B项。3(2020江苏四市联考)下表是1600年前后中西方科学家关于科学研究方面的论述和方法。由此可知,此时中国()科学家论述方法伽利略没有它们(数学),人们就会在黑暗的迷宫中徒劳地徘徊在比萨斜塔演示自由落体定律,伽利略利用望远镜观察天文朱载堉凡天地造化,莫能远其数依凭象器测验

34、天文,治历之本徐光启盖凡物有形有质,莫不资于度数在上海试种甘薯,在天津种水稻A.孕育了近代科学精神 B固守了传统经学的藩篱C徘徊于传统科学范式 D对外来文化的积极汲取解析:选A。近代科学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朱载堉和徐光启都以实验为方法去支撑他们的论述,故选A项;材料中实验的方法突破了传统经学的藩篱,排除B项;传统科学注重实用,以经验总结为主,但材料强调实验,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对外来文化的汲取,排除D项。4明代李时珍撰成的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清代康熙年间组织人力对疆土进行全面测量,绘成皇舆全览图,至今仍有很大参考价值;清代修建的圆明园,是我国名园的集锦和缩影,还吸收了西欧园

35、林建筑的风格。这些成就()A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受到了西方科技的影响 D促进了向近代社会转型解析:选B。材料“由朝廷颁行”“康熙年间组织人力”说明这些成就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政府的作用,与商品经济无关,排除A项;本草纲目是中医药著作,没有受到西方科技的影响,排除C项;本草纲目是对中医药的总结,皇舆全览图是对疆土进行测量绘成的,二者都与近代社会转型无关,排除D项。5(2020常州期末)李清照是宋代少有的女作家,靖康之难后,其诗词情感转为惆怅,并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名作佳句。这表明宋代()A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提

36、升 B政治局势影响诗词创作C李清照词由婉约转向豪放 D程朱理学逐渐深入人心解析:选B。根据“靖康之难后,其诗词情感转为惆怅”可知,北宋的灭亡影响到了李清照的诗词情感,故选B项;李清照诗词情感的转变并不能说明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并且随着理学的发展,女性日益受到束缚,排除A项;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少数豪放诗词并不能说明其创作风格由婉约转向豪放,排除C项;李清照诗词情感的转变与程朱理学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6(2020徐州抽测)小说故事,几乎篇篇都能打动听众。在勾栏、茶坊,听众们不仅自己认识了许多形象鲜明 人物,熟悉了许多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而且又通过他们的复述与改造,广为传播。这一现象的出

37、现是由于()A官场政治腐败 B通俗文艺繁荣C商品经济发展 D思想控制加强解析:选C。本题考查了明清小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文化丰富,通俗易懂的小说开始成为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由此推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繁荣。所以小说的兴起是由于商品经济发展,故选C项。7明清小说中,金榜题名后大权在握便铲奸除恶是主要题材,如著名的玉堂春遇难逢夫张廷秀逃生救父等。这传递出的信息是()A知识分子对科举制度的反思B商品经济对传统价值观的冲击C普通民众对政治清明的渴望D科举制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解析:选C。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民众对贪腐黑暗的厌恶与清明政治的渴望,与科举制无直接关联,故A项错误;同

38、理,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金榜题名后大权在握便铲奸除恶是主要题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传递出人们对政治清明的渴望,故C项正确;材料的主旨并非科举制对社会阶层流动的推动作用,故D项错误。8.2017年11月,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我们通过甲骨文可以()A了解商朝的社会历史 B研究书法发展的历程C确定中华文明的源头 D印证汉字是最早文字解析:选A。甲骨文是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往往记录殷商时期的社会历史,故A项正确;自觉的书法艺术始于魏晋时期,故B项错误;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成熟文字,不是中华文明的

39、源头,故C项错误;我们无法通过甲骨文印证汉字是最早的文字,故D项错误。9汉字“丁”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对这一演变过程解读合理的是()A总体的趋势是由繁到简 B反映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C已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 D衍生出个性化的书法艺术解析:选B。甲骨文中的“丁”字形状,说明商周时期建筑中主要使用竹钉、木锲等榫卯结构,篆书中的“钉”体现了“丁”的金属质地,则说明春秋战国至秦时期已经出现了金属钉子,因而汉字“丁”的变化反映了商周至秦朝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故选B项。10(2020江苏高考压轴卷)吴道子是唐代著名画家,其名作送子天王图取自佛教故事,描绘的是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的

40、故事(参下图)。对此相关解读最准确的是()A唐代佛教十分兴盛 B唐代市民文化繁荣C唐代中外文化交融加强 D唐代国家统一社会安定解析:选C。材料绘画虽然属于佛教题材,但不能代表唐代社会佛教传播程度,故A项错误;唐代市民文化繁荣带来通俗文学的发展,但材料绘画属于佛教题材,与市民需求无关,故B项错误;佛教题材在中国绘画中出现,反映出唐代中外文化交融加强,佛教传入中国,故C项正确;材料绘画属于佛教题材,不能反映社会政治状况,故D项错误。11宋代著名山水画家郭熙、范宽等人在绘画创作时重视对岩石的质地进行研究,同时对水的波纹、树叶的构成、甚至季节的变化都加以仔细观察分析。这表明宋代()A格物精神影响绘画创

41、作 B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C艺术形式的平民化趋势 D商品经济获得空前发展解析:选A。材料中宋代画家在绘画时,经过实地写生的观察训练,对每一类山,每一种岩石的质地、特征都做了研究,这是对大自然的“格物”精神,体现了格物精神影响绘画创作,故选A项。12清人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认为“作画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意古则古,庸则庸,俗则俗矣”。下列绘画作品中符合这一观点的是()解析:选B。材料“作画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意古则古,庸则庸,俗则俗矣”反映的是元明清时期写意画的特点,渔庄秋霁图属于写意画,故选B项;人物龙凤图为战国时期的帛画

42、,排除A项;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排除C项;和合献宝图是年画,排除D项。13(2020江苏省高考压轴卷)清人李渔闲情偶寄载:“(元杂剧)其事不取幽深,其人不搜隐僻,其句则采街谈巷议。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满足统治阶级宴乐需要 B适应市民阶层的诉求C更好体现社会教化功能 D社会环境的相对宽松解析:选B。根据材料“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代杂剧具有浓厚的世俗化、生活化的特征,更加适应市民阶层的诉求,B项正确。14(2020南京、盐城二模)乾隆南巡时,徽商曾

43、在扬州将自己所养的戏班供乾隆欣赏。其时徽班在长江与大运河码头,已有接触其他剧种的机会。乾隆六十大寿,徽班开始进京演出,逐渐形成一个新剧种。该新剧种的形成()A是官方民间共同影响的结果B促使徽派艺术成为通俗文化的主流C是乾隆皇帝大力提倡的产物D得到徽商重金扶持而使其闻名全国解析:选A。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该新剧种是京剧。“其时徽班在长江与大运河码头,已有接触其他剧种的机会”“乾隆六十大寿,徽班开始进京演出”表明京剧的形成受官方和民间的共同影响,故选A项。15中国传统戏曲的脸谱,是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式。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由此

44、可知京剧脸谱艺术()A折射出社会伦理秩序 B标志着京剧艺术成熟C注重人物的心理变化 D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解析:选D。“寓褒贬、别善恶”说明京剧借助表演形式宣扬善的一面,体现了京剧的社会教化功能,故选D项;材料没有体现三纲五常等社会伦理秩序,排除A项;仅由脸谱艺术不能看出京剧艺术成熟,排除B项;脸谱不能体现人物的心理变化,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古代具体学科科学家统计具体学科天文学数学医学农学(含博物学、本草学)地理制图学化学和炼丹术物理学工程水利、冶金等人数563662353361245中国古代科学家的主体是知识分子,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术传统一贯是重

45、文轻理,重书本轻实践。科学技术及其有关知识,不是被视为三教九流、旁门左道,就是被视为雕虫小技、奇技淫巧,而为士大夫知识分子所不齿。自古“君子动口不动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玩物”被认为是“丧志”,脱离实际是旧知识分子的通病。据杜石然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整理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答案:示例一观点:中国古代重视天文学、数学、地理制图学、工程水利及农学的研究。论述:中国古代学者进行科学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中国古代科技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天文学在古代深受统治者重视,一方面出于统治者政治需要,另一方面为农业生产服务;要制定精确的历法,需精于计算,数学亦伴随天文学发达起来;中国幅员辽阔,政府为有效管理国家,历来注意掌握地方的疆域沿革、山川形势等情形,导致了地理学的兴盛;古代中国是农业社会,决定了对农业发展的重视,从而导致对农学及水利工程的重视。(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二观点:中国古代科学家学科分布不均衡。论述:中国古代在医学、天文学、数学、工程水利和农学方面的发展较为突出,在物理、化学方面相对薄弱。中国古代具有经世致用的传统,学术传统一贯是重文轻理,重书本轻实践,导致科学技术研究倾向实用,缺乏抽象推理的研究。(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