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1.2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5(岳麓版必修1).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31253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1.2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5(岳麓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1.2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5(岳麓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1.2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5(岳麓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1.2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5(岳麓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1.2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5(岳麓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1.2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5(岳麓版必修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1.2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5(岳麓版必修1).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1.2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5(岳麓版必修1).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1.2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5(岳麓版必修1).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1.2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5(岳麓版必修1).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1.2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5(岳麓版必修1).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1.2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5(岳麓版必修1).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1.2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5(岳麓版必修1).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1.2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5(岳麓版必修1).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1.2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5(岳麓版必修1).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1.2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5(岳麓版必修1).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选择题1(2011湖南四市九校高三第一次联考)1975年12月,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竹简语书中,凡是“正”字都写成“端”字(如以矫端民心;毋公端之心),这一现象与我国封建社会的避讳制度有关。据此判断,这批竹简应属于下列哪一朝代( )A 西周B 明朝C 西汉D 秦朝【解析】D 本题考查秦朝政治制度。秦始皇,嬴姓,赵氏,名政(正),出于对秦始皇的避讳,故将“正”字都写成“端”字,因此答案选D。2(2011山东潍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马克思说,“哪里君主制的原则是天经地义的,哪里就根本没有人了。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并且和

2、人性是不相容的。”对该论述正确的理解是( )君主专制是最典型的“人治” 君主专制具有残暴性君主专制极大地压制“人性” 君主专制有害无利A B C D【解析】A 材料中马克思对君主专制进行了评价。马克思认为君主专制是最典型的“人治”、 具有残暴性、极大地压制“人性”。根据所学内容,君主专制一方面客观上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君主专制在封建社会后期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造成中国社会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本题中项说法正确,反映了马克思的主张,第项“君主专制有害无利”

3、说法错误,本题选A项。3、(2011湖南四市九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在阿房宫遗址出土的一块秦砖上,用小篆写了“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十二个字。其中“海内皆臣”这四个字最能表明秦朝( )A 经济繁荣B国家统一C 文化统一 D 百姓安居【解析】B本题考查秦朝统一全国。“海内皆臣”的意思是四海之内都臣服了,四海是指全国,因此“海内皆臣”表明秦朝实现了国家统一。4(2011浙江慈溪中学高三期中考试)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有一天,始皇帝外出,看见丞相车骑很多,认为不是好事。宫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丞相。丞相随即减少车骑数量。始皇帝大怒,说你们有人泄露我说的话!但没人敢承认。于是,秦始皇下诏,逮捕当时在场者,并全

4、部杀掉。这则小故事反映了什么问题?(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事无巨细,皇帝独裁 秦始皇猜忌、残暴的个性 副丞相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A B C D 【解析】B 本则材料选自人教版必修一“学思之窗”,秦始皇对于丞相车骑很多,认为不是好事,原因是秦始皇认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丞相作为百官之首,排场过大,有损皇帝的权威。这则故事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事无巨细,皇帝独裁;秦始皇猜忌、残暴的个性。本题选项,第项“副丞相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材料中无体现。5(2011浙江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政体指一个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也叫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5、1840年以前的中国古代的政体,主要包括( )A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B宗法制与中央集权制C郡县制度与行省制度 D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解析】A 本题涉及理念较新颖,有创新。回答本题需较好理解材料中“政体”的概念,B项中宗法制、C项中郡县制度与行省制度(地方行政制度)、D项中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社会制度),都不是政体。据此A项正确,1840年以前的中国古代的政体,主要包括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秦代以前主要是分封制,秦代以后中央集权制建立并完善起来。6(2011河南焦作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 “(楚庄王十六年)伐陈,杀夏征舒。已破陈,即县之。”“(韩桓惠王十年)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6、( )A楚国和赵国分别分封了陈国和韩国 B楚庄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C秦国在新征服的地方设立了郡县 D出现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并存的局面【解析】D 此题考查的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对于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春秋战国时期在仍然延续了西周的分封制度的同时,又在诸侯国内部建立了对地方管理的郡县制。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7(2011河南洛阳高三统考)法国著名学者雷奈格鲁塞的东方的文明写道“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周时已有的中国的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B实现了国家统一C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D创

7、立三公九卿制【解析】A 此题考查的是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周时已有,到秦朝时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应该理解为周朝的分封制就已经开始了集权的趋势,到秦朝发展为中央集权制度。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8(2011浙江宁波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秦峄山刻石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攻战日作,流血于野,自秦古始。”秦始皇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的措施是( )A攻打匈奴,修长城 B实行分封制C实行郡县制 D实行行省制【解析】C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十余年间,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先后五次远途巡视各地。公元前 219年,他出巡山东的峄山(峄山与泰山南北对峙,被誉为“岱

8、南奇观”、“邹鲁秀灵”,为中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时,登高远望,激情满怀,对群臣说道“朕既到此,不可不加留铭,遗传后世。”李斯当即成文篆字,派人刻碑石于峄山之上。这就是著名的秦峄山刻石。峄山篆碑,正面、左侧面镌刻颂扬秦始皇功绩文字,背面刻秦二世诏书,立于峄山书门。文中论及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分封制,而导致战乱,秦代统一天下终于结束了战乱。结合所学,秦始皇为防止分封制导致天下纷争,实行了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9、(2011山东淄博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秦皇汉武等古代帝王都曾到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这表明,帝

9、王泰山封禅的主要用意在于( )A炫耀文治武功 B祭祀天地神祗 C神化君主统治 D报答天地之恩【解析】C “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大意是封建社会改朝换代以后,为了使天下太平,必定到泰山顶上祭天,到泰山南面的梁父山上祭地(梁父又作梁甫,山名,即梁父山),去答谢天帝之恩,表明作为皇帝“受命于天”,使百姓信服,向天帝报告天下太平,祭祀感谢诸神的功德。反映了封建帝王通过封禅,告诉百姓作为皇帝是至高无上的,主宰人间万民万物、君权是皇天授给的。10(2011郑州四中高三一调)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

10、者,不可胜数。”从这段材料所获得的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应是( )A争霸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B诸侯国之间互相厮杀C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 D分封制遭到破坏【解析】D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A、B选项只是表面现象而已,C项不能反映出来;诸侯争霸中的大国兼并小国,本质上反映了分封制遭到破坏。11、(2011浙江温州五校高三第二次联考)2010年央视电视剧神话中,主角易小川穿越时空来到秦朝。下列发生的情节可能符合当时历史事实的是( )A在铁匠那里买了把锋利的灌钢刀来防身B被秦始皇任命为九原郡刺史,监察辖区内官员C带领秦军,用火炮攻打岭南地区D人们把秦始皇统一全国的事迹画成壁画,予以纪念【解析】D 此题

11、考查的是对鉴别历史真伪能力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灌钢法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故A项错误;刺史这一官职最早出现在西汉汉武帝时期故应该排除B;火炮最早应用在军事上是在唐朝末年故应该排除C。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12(2011山东济宁一中高三第二次质检)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解析】A 西周的分封制在后期随着诸侯势力强大,出现诸侯之间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周天子的权威受到削弱,故“周之失,在于制”。 秦朝实行暴政,导致秦的迅速灭亡。

12、但秦的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制度,故B项正确。13(2011北京东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有学者认为“到战国时期,一些不同于西周礼制的新制度不但产生,而且已经相当成熟。”这个“新制度”是( )A封国制 B井田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解析】C 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沿革过程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战国时期的新制度指的应该是以郡县制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14 (2011福建六校高三第三次联考)毛泽东善读史书,对赢政很是赞赏,他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秦使分封制寿终正寝 B秦推行郡县制影响重大C皇帝制被后世采用 D三公九卿

13、制得以延续【解析】B 此题考查的是对秦朝政治制度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百代都行秦政制是指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推行郡县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15(2011东北师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试)柳宗元在封建论一文中说“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他得出“有叛人而无叛吏”的认识,是由于( )A分封制的确立 B郡县制的确立 C宗法制的确立 D三省制的确立【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郡县制。“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意思是当时可能出现叛乱,但是不会出现官吏作乱,因为秦统一后,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郡守、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命的,实现了对

14、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出现“吏畏于上”,不可能出现“叛吏”。这些都是郡县制严格管制的体现。16(2011辽宁铁岭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是地方政府服从中央政府的政策法令、地方官吏由中央政府任免的行政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央集权制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不可能存在于商品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B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建立中央集权制,从此中国历史进入黑暗时代C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所以说中央集权制至迟出现于战国时期D周分封制下的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所以分封制的实质就是中央集权制【解析】C 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

15、中央集权制度是指地方要绝对服从中央政府的领导,国家高度集权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国家就不可以采用,美国联邦制度就是借鉴了的中央集权制度故A项错误;秦朝统一后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被后来的朝代所采用中国封建社会达到了一个有一个的高度,中华文明为世界文明作出了突出贡献故B项错误;西周的分封制度虽然有集权趋势,但是过于松散,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权力并不是很大,所以才会造成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与战乱故应该排除D项。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17(2011东北师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试)考古是研究历史的重要途径,可以印证历史上的文字记载。考古工作者曾在湖北省云梦县秦汉古墓中出土了大量秦代竹简,其中一些竹简上刻着内容具体的

16、田律。这一发现可以证实下列哪一史料的正确性?( )A“(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B史记“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始。”C诗经“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D“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对史料考古的研究,注意关键词“秦汉古墓”“秦代竹简”、“田律”。A项是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C诗经是春秋时期的;D项是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这样ACD都不符合,故选B。18(2011广东省六校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秦朝律文明确规定“盗徙封,赎耐。”(“封”,就是田间的阡陌、顷畔的地界。“耐”,古时的一种刑罚,即判处剃去鬚鬓x bn)。这突出表明( )A秦朝时可以通

17、过出钱来抵耐罪 B秦朝用严刑苛法治理国家C秦朝统治者严厉打击盗窃行为 D秦统治者维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权【解析】D 鬚鬓(x bn,指胡须和耳朵旁脸部头发)。根据材料可以了解到秦律规定如果侵占破坏田间地界,要被判处“耐” 刑,反映了秦律维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权,本题选D项,ABC三项与材料无直接联系。19(2011江门市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史学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传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应是指哪一时期(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解析】B 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对中华文明传承的不

18、同阶段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主义多民族国家,而且开创了影响后世的中央集权制度,秦朝以法家为统治思想;汉朝又先后以道家儒家为治国思想,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20(2011深圳高三第二次测试)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建立三公九卿制 C推行郡县制 D制定选拔官吏制【解析】C 本题考查郡县制的实行。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其领地内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西周后期,王权衰

19、弱,出现诸侯国争霸割据局面。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吸取此教训,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答案为C。21、(2011浙江杭州学军中学高三上学期中考试)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集权制度。关于下面的“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 B秦朝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C秦律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法制国家 D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解析】D 本题根据所学,ABD三项说法正确。秦统一全国后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并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史称“三公”;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有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

20、内史和少府,有人称之为“九卿”,据此A项说法正确。地方制度上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确定以郡县制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实现了地方权力向中央的集中,B项说法正确。三公九卿制度的实施,表明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并规定御史大夫负责监察部门,D项说法正确。“秦律”根本上讲是巩固地主阶级专政的工具,主要内容是保护封建基础,维护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法制国家”一说完全错误,本题选C项。22(2011浙江杭州学军中学高三上学期中考试) “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段材料涉及的政治制度有( )分封制

21、郡县制 皇帝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A B C D【解析】D 根据所学,秦统一国家后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确定以郡县制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实现了地方权力向中央的集中,废除原先实现的。“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县”隶属于郡。郡县制与周代以来“分土建邦”的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本题材料反映的正是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本题中这段材料涉及的政治制度有选D项,都有涉及。23(2011湖南雅礼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史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

22、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一时期应是( )A春秋战国 B秦汉 C隋唐 D宋元【解析】B此观点乃出自史家钱穆,他认为自秦统一中国后,秦汉帝国施行的许多措施,对后世影响很大。包括(1)确立中国版图的大致轮廓;(2)以华夏观点(例如政治力量所及、礼乐教化与否)重新划分华夷,扩大中华民族的范围;(3)创建中央集权式的皇帝体制,及帮助皇帝体制顺利运作的官僚系统,为往后两千年的中国政治体系奠定基础;(4)秦代统一文字、汉武帝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深刻影响无数中国人的生活与心理,故答案应为选项B。24(2011长沙一中高三

23、月考一)“二千年之政,秦政也。这里的秦政指的是( )A贵族政治B古代民主政治C古代官僚政治D以上三种政治的混合状态【解析】C 秦统一全国,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并随之建立起一套相适应的官僚体系来维系统治。25(2011徐州综合测试)秦峄山刻石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攻战日作,流血于野,自秦古始。”秦始皇针对上述问题,“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为使“兵不复起”所采取的措施是( )A攻打匈奴,修长城 B实行分封制 C实行郡县制 D实行行省制【解析】C根据材料可以容易理解到是针对分封制的弊端展开论述,秦统一国家后准备废弃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治,防止

24、诸侯混战的局面再出现。本题选C项。A项是秦朝的措施,但与本题无关;B项需要排除;D项是元朝的措施。26(2011聊城高三期中考) “六合之内,皇帝之士;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块纪功石刻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统一六国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解析】B 从材料“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说明秦始皇消灭六国、一统天下。27(2011长沙一中高三月考一)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建立于( )A公元前2世纪早期B公元前2世纪晚期C公元前3世纪早期D公元前3世纪晚期【解析】D 秦统一全国的时间是公元前221年,即公元前3世纪的晚期。28(2011信阳高三一调)秦始皇在

25、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但只是虚设其位,并未任命任何人担任,他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皇帝掌握全国政务,加强中央集权B皇帝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C缺乏可以委此重任的优秀人才D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解析】B本题考查秦始皇加强皇权的措施。太尉掌兵权,秦朝太尉虚设,从一个方面表明了皇帝独揽大权。答案为B。29(2011黑龙江“五校联谊”高三期中考)秦统一后确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关于这一制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易导致唯上是从和因循守旧之风 B可以消除封建割据维护国家统一C易导致官僚主义和贪污腐化之风 D易于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活动【解析】B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国

26、家统一,但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封建割据。封建割据的存在封建经济的分散性以及中央政权的削弱等因素有关。30(2011北京西城区高三期中考)关于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某同学在计算秦郡数量时,从以下几个方面收集到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A史记的记载 B史学家的观点C秦代竹简的记载 D民间的传说【解析】C C是第一手材料,可信度最高。所谓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第一手史料包括原始文件、档案、信函、日记、回忆录、照片、文物古迹和其它实物等。31 (2011北京西城区高三期中考)嬴政统一全国后,改革制度,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

27、”,并在重要物品上铭刻诏令。右图为刻有诏文的“权”,显示了( )A嬴政功盖三皇五帝 B 皇权不可僭越C效法商周制度的决心 D 秦重视商业发展【解析】B 考查中央集权制度中皇帝制的特点皇权至上。32(2011长沙一中高三月考一)下列关于秦朝的电视情景与秦朝官制事实不符的是( )A太尉甲手持虎符到大将蒙恬处调兵B御史大夫乙向皇帝劾奏不法大臣C县令丙由秦始皇直接任命到地方赴任D游徼丁在乡下管理治安,秩序井然【解析】A 秦朝时虽然中央设三公,但是太尉一职一直空缺,军权直接掌握在皇帝秦始皇手中33 (2011沈阳重点高中协作校期中测试)一次考古中发掘出古代刻石一方,上有纪文“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乃今皇帝,

28、一家天下,兵不复起。”据此判断,这块刻石最早应出自( )A西周 B 秦代 C汉代 D元代【解析】B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反映的是秦朝统一天下,首创皇帝制,所以应选择B。34(2011沈阳重点高中协作校期中测试)秦朝“在政府组织上,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材料中这一“规范”是指( )A分封制度 B世袭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 D宗法制度【解析】C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秦朝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成为后世历代封建君王效仿的依据,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35(2011盐城高三摸底考

29、)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解析】B 材料选自钱穆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前半句的封建是指封邦建国,即之前的分封制度,后半句指的是秦始皇实行郡县制度,考查了郡县制的重要意义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36(2011济南高三调研)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时说“他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

30、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 )A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C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解析】C 根据材料分析,学者评论的是西周分封制和秦郡县制的区别。秦统一六国后,地域空前辽阔,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确定以郡县制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实现了地方权力向中央的集中。“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郡县制与周代以来“分土建邦”的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据此本题选C项。37(2011北京

31、海淀高三期中练习)汉书百官公卿表说“泰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百官中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的是( )A相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九卿【解析】B 御史大夫的职责是监察百官,还负责掌管律令、图籍,群臣奏章即包含在律令之中。38(2011北京海淀高三期中练习)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改革地方行政制度。其主要措施是( )A普遍推行郡县制度 B国君直接任命地方行政长官C“开阡陌封疆” D制定连坐法,建立户籍制度【解析】B 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的识记。商鞅变法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县制,而不是郡县制,县的长官由国君直接任免。39(2011泰州中学高三期中考)皇帝主要通过奏事、朝议、刺

32、察等形式掌握全国的军政信息,控制和指挥着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秦朝时期能够参加朝议的官员不包括( )A丞相 B太尉 C九卿 D郡守【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中央官制。能力要求是对秦朝中央官制和地方政治制度的辨析。郡守是秦地方政治制度郡县制度下面郡的最高行政长官。40(2011广东六校高三二联)2009年,中国多个省份进行了“省直管县”试点。现在的省县制最早应追溯到古代的郡县制。下列关于郡县制的表述,正确的有( )郡县制最早是秦朝统一全国后开始实施的 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郡的最高长官称监御史 是一种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A、 B、 C、 D、【解析】C 本题考查了郡县制有

33、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据此两项说法正确。41 (2011江西白鹭洲中学高三月考)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解析】D 首先要清楚封建论中

34、的“封建”实指西周“分封制”。分封制下,诸侯到卿、士,其权力、地位和财产一切世袭,一般平民被排除在政治权利之外。秦始皇推行郡县制,郡守、县令有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官吏任免的标准是才干政绩。故地方政治权利向一般平民开放,此即材料中所谓“公天下”。42(2011北京西城区高三期中考)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核心是( )A皇位世袭 B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C皇权至高无上 D用官僚政治代替贵族政治【解析】C 根据所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为皇权服务,是为巩固政权,故应选择C。43(2011北京西城区高三期中考)史记始皇本纪“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基于这种认识,秦始皇决定(

35、 )A实行军功授爵 B推行郡县制度C采取焚书坑儒 D修筑万里长城【解析】B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秦朝为防止分裂而推行的制度是郡县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维护国家的统一,所以应选择B。44(2011北京西城区高三期中考)右图是秦朝的铜权。权身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度量衡的诏文和秦二世元年(前209年)诏文。下列有关铜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铜权上刻的文字是小篆铜权可作为秦朝统一度量衡的物证铜权表明秦朝商品经济繁荣铜权可用来研究秦朝的冶铸业A B C D【解析】D 根据所学史实秦朝属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当时的商品经济远未象说的达到繁荣阶段,权作为权力的象征反映

36、了秦朝统一对于经济统一度量衡的物证,文化上表现为统一文字,铜权本身的质地反映了中国古代手工业冶炼技术的发展,符合要求的是、项,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45(2011北京西城区高三期中考)秦朝丞相的职责是( )A执掌群臣奏章 B掌丞天子,助理万机C掌管国家监察事务 D侍从顾问,以备咨询【解析】B 根据所学史实秦朝丞相的职责是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所以此题应选择B。46(2011临沂高三质检)华阳国志蜀志载“(秦)司马错率巴、蜀众十万,大舶船万艘,米六百万斛,浮江伐楚,取商於之地为黔中郡”据此判断,在秦统一六国的过程中( )A楚是第一个被灭掉的诸侯国 B黔中郡郡守由皇帝直接任命C司马错是秦朝的第一任

37、太尉 D秦统一前郡县制已得以施行【解析】D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司马错是秦国著名武将,征服蜀地是其最大功绩,仕三朝秦惠文王(前337年-前311年)、秦武王(前310年-前307年)、秦昭襄王(前306年-前251年)。A项错误,韩国是被秦灭亡的第一个国家;B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无关系;C项说法错误,当时秦远未统一六国,以后秦朝虽设有太尉一职,但无具体担任的人员,军权被皇帝掌握;D项依据材料可知秦在秦国时期就已经在许多新征服的地区开始实行郡县制,本题选D项。47(2011福州三中高三期中考) “夏商周汉封建(封邦建国)而延,秦(朝)郡邑而促”的说法之所以是错误在于( )A没有看到秦朝统一的历史功

38、绩 B认为秦不是封建社会C把秦亡原因归于郡县制 D没有指出秦的暴政【解析】C本题考查郡县制的相关内容。材料认为夏、商、周、汉因实行分封制而导致统治时间长,秦朝因实行郡县制而导致短期而亡。实际上秦亡原因是暴政,而不是由于实行郡县制。答案为C。48(2011福州三中高三期中考)史记集解“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 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该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A秦朝皇印为玉玺 B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萌芽C玉玺为皇帝独用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解析】D本题考查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天子独以印称玺”说明玺是天子独有的,反映了天子至尊地位;“群臣莫敢

39、用”又反映了皇权至上。答案为D。49(2011郑州四中高三一调)对建立了“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千秋功业秦始皇的评价,最为合适的是( )A从谏如流,知人善任 B缔造统一,创立新制C巩固统一,维护主权 D述而不作,万世师表【解析】B “吞二周而亡诸侯”指的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履至尊而制六合”指的是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50(2011江西安福中学高三入学考)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管理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个人手中,最终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这套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关于郡县

40、制度的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废分封、立郡县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A B C D【解析】A 说法错误。秦朝的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由朝廷任命,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政财、司法、狱讼和兵役。郡守通过每年的考核和平时的检查,对县令、县长的工作进行考察。秦朝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管制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最终确保了地主阶

41、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郡县制的影响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有皇帝直接任免,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51(2011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某班学生看到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介绍“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于是就此展开了讨论。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们下列说法的对错( )甲同学

42、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乙同学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础丙同学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丁同学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A乙丙对,甲丁错 B甲丙对,乙丁错C甲乙错,丙丁对 D甲乙丙对,丁错【解析】B郡县制起源于春秋后期,并非秦朝始创,故乙同学观点错;明成祖时期设立内阁,丁同学观点错。正确答案为B项。52(2011福州三中高三月考)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

43、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解析】D 本题目考查的是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调动,不可世袭,无封地,俸禄制。53(2011福州三中高三月考)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指( )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B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C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解析】D 本题目考查中央集权的含义,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54(2011福州三中高三月考)秦始皇一生的作

44、为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对秦始皇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完成了统一,使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繁荣B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C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有利于全国经济文化的交流D南征北战,开疆拓土,进一步拓展了华夏中国的疆域【解析】A 注意本题目的设问角度“不正确的是”,A项中,秦始皇完成了统一,但南征北战,大兴土木,所以使人民生活安定不够准确。55(2011福州三中高三月考)一次考古发掘出古代刻石一方,上有纪文曰“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据此判断,这块刻石应出自( )A元代B秦代C西周D汉代【解析】B 秦朝开

45、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创立了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设立郡县制。56(2011福州三中高三月考)史记中“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形容的是什么制度的特点( )A三公九卿制B皇帝制度C分封制D郡县制【解析】B 本题目考查皇帝制度的特征。根据材料中“一”、“一尊”、“皆决于上”,等可以看出皇权至上的特点。57(2011北京日坛中学高三摸底考)下图是秦阳陵虎符,一般铜筑,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在( ),左在阳陵。”( )中应选填的一项是A皇帝 B太尉 C丞相 D御史大夫【解析】A 考查秦的政治制度。虎符是调动军队的信物,阳陵虎

46、符是秦授予驻守阳陵将领的信物,两半之一在阳将,另一半则在皇帝手中,一旦要调动军队,则派人携带去调动军队。58(2011汕头英华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和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划时代的突破”指的是( )A分封制的实行 B郡县制的推行 C科举制的创立 D行省制的创立【解析】B 从材料“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等信息可以反映的是分封制的废除。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属于“划时代的突破”。59(2011汕头英华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

47、说“郡县制建立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古往今来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这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够如此呢?”下列对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势所必然”的理解错误的是( )A吸取了分封制导致春秋战国诸侯纷争局面的教训B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后的需要C是强化地方独立性的需要D与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解析】C 本题是一道逆向思维题,可用排除法。材料中讲的是郡县制建立的必然性,根据郡县制的特征,显然C的选项不符合历史史实,不是强化而应是弱化。60(2011广东新兴惠能中学高三一月)秦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是岭南历史上第一次划分行政区。赵佗任南海郡郡尉,任嚣任龙川县县令。赵佗

48、、任嚣( )A定期朝觐秦始皇 B主要负责将地方财政运送中央C按受秦始皇任命 D协助秦始皇处理中央政务【解析】C 本题考查了秦代郡县制有关知识点,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形成了中央直接管理地方的形式,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A项说法错误,县令无定期朝觐皇帝规定;B项县令负责地方行政;D项协助皇帝处理中央政务的是三公之一的丞相。答案C。61(2011广东新兴惠能中学高三一月)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以下对这则材料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县的地位比郡高 在战争中所获的新领土上设置县、郡县的出现比郡早 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有利于中央集

49、权A B C D【解析】A “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大意是战胜了敌人,如果是上大夫的功劳,国王会封一个县给他,如果是下大夫的功劳,就封郡给他,士的功劳可以得到大片土地,庶人工商之类的平民因战功可以进入仕途。材料能够反映的是两项说法,与材料无直接关联。62(2011湖南雅礼中学高三月考)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下列能说明该材料的是( )秦朝时相权已经严重威胁到皇权 秦朝时期监察机构趋向完善皇权的独断性、随意性、残酷性 君主专制中央集

50、权制度下的暴政A B C D【解析】D 错秦朝时才开始设丞相,且材料只是说君臣互相防范,并没有说相权对君权造成严重威胁;错该材料与监察内容无关;对皇帝将在场者全部杀死就可说明;对材料反映了秦朝的暴政。63(2011濉溪高三月考)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知封建之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围绕这段话进行了如下讨论,你不能同意的观点是( )A它是在批评封建社会从上而下对农民的压迫B它认为“郡县”要比“封建”进步C它肯定了“郡县”的优点,但又指出它仍是君权的工具D这段话其实反映了顾炎武对政治新

51、体制的渴望和探索【解析】A 顾炎武的意思是分封制和郡县制都有缺陷,分封制的弊端是地方容易割据一方,郡县制的弊端是皇权过分专制。但郡县制要比分封制进步;“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表明其对政治新体制的渴望和探索。材料没有涉及对农民的压迫问题。64(2011长沙一中高三月考一)一些分封的诸侯强大起来,不满自己的封号,改称为“王”。这一现象始见于( )A春秋五霸B战国七雄C七国之乱D八王之乱【解析】A 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室势力的衰微,一些地方诸侯改称王,从而形成春秋五霸。65(2011北京海淀高三期中练习)史记李斯列传载:“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

52、使后无战攻之患。”下列说法符合材料原意的是( )A秦王采纳了李斯提出的逐客建议 B肯定秦朝废除分封制的作用C秦朝实行郡县与封国并存的制度 D指出了秦朝灭的根源所在【解析】B 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大意是,秦始皇嬴政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66(2011信宜高三摸底考)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公元前65世纪中国、希腊政治发展的特点分别是( )A分封制逐渐崩溃建立起民主政治B中央集权制度形成雅典民主政治奠基C官僚政治趋于完备确立三权分立机制D专制皇权正式确立居民参与公民政治【解析】A 根据材料中公元前65世纪判断,中国处于春秋战国时期、希腊民主政治发展时期

53、。A项符合题意,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崩溃,希腊建立起民主政治;B项错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于秦代,时间上不符;C项说法错误,官僚政治在秦代初步建立,三权分立机制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形成;D项说法错误,专制皇权正式确立于秦代,时间上不符。本题选A项。二、主观题1(2011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

54、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卷十二材料二 秦初并天下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音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日“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 知封建之弊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日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顾炎武顾

55、亭林诗文集,郡县论一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制度相比于以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4分)(2)材料二中李斯的核心主张是什么?请依据材料归纳他的理由。(3分,照抄材料不得分)(3)概括材料三中顾炎武的主要观点。(4分,照抄材料不得分)(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认识。(2分)分析第1小问主要考查对文言文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说明影响时注意结合对西周统治的影响、周王地位的影响;第2问在理解材料信息的同时,注意对分封制和郡县制优劣的比较;第3小问可从郡县制的进步性、分封制的弊端、郡县制的弊端及其改正的方法等角度提练概括;第4小问言之有理即可。参考答案

56、(1)答变化分封的主体是王族和功臣;天子由诸侯之长变为诸侯之君(或君臣之名分确定)(2分)影响加强了对地方控制,巩固了周王室统治;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维护了西周较长时间的强盛。(2分)(2)答主张实行郡县制。(1分)理由分封制下诸侯混战,天子失势;郡县制有利于集权。(2分)(3)答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分封制的弊端在于容易导致地方权力的过分强大和国家分裂;郡县制的弊端在于皇权过分专制,中央权力过大;应该在郡县制中加入地方分权的因素。(4分)(4)答任何管理制度都要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完善;制度一定要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中国的地方管理制度应该以中央集权和适当的地

57、方分权相结合。(2分,任答一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亦可)2(2011沈阳二中高三二测)(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卷十二材料二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58、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三 知封建之弊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制度相比于以前的变化。(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3分) (2)柳宗元对秦制度的基本态度是什么?(3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顾炎武对两种政治制度的评价。(8分)解析第一问中,从材料一我们可以看出西周天子与诸侯关系明显变化,君臣名分逐渐确定,影响结合所学我们知道有利于国家统一和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周王室的统治;第二问中,柳宗元对于秦制度的基本态度是肯定郡县

59、制,关键在于理解材料内容;第三问中,顾炎武的态度明显是反对恢复分封制,肯定郡县制的进步性。我们要善于概括材料中顾炎武的深刻思想。(1)变化天子由诸侯之长变为诸侯之君(或君臣之名分确定)。(3分)(答出“分封的主体是王族和功臣”可得1分)影响加强了对地方控制,巩固了周王室统治;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维护了西周较长时间的强盛。(3分) (答出“巩固统治”即可)(2)肯定郡县制有利于秦朝的统一。(3分)(3)顾炎武反对恢复分封制,认为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分封制的弊端在于容易导致地方权力的过大和国家分裂;(4分)肯定了郡县制代替分封制的历史进步,同时也指出郡县制的弊端在于中央权

60、力过大,影响地方的建设(或容易产生君主专制和独裁);应该在郡县制中加入地方分权的因素。(4分)3(2011汕头英华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在中国古代,“家”(家族、宗族)与“国”(国家政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题。材料一 西周制度示意图材料二 左传桓公二年“天子立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材料三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四 秦朝政治制度示意图材料五 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广大农民“交了粮,自由王”,强制他们的力量也并

61、不多。相反,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请回答(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在“家”“国”关系上有何特点?(3分)(2)在“家”“国”关系上,材料三四与材料一二相比,有何延续性和变化?(3分)分析以上变化的原因?(2分)(3)材料五中说中国古代农民“交了粮,自由王”,你赞同此观点吗?简要说明理由。(3分)(4)结合所学知识,理解“小农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2分)分析解答材料图示题,一定要抓住材料的要点和根据图示所反应出的问题和与课本相关的知识。第一问从宗法制、分封制的特

62、点来思考。第二问延续性从皇帝的地位与周天子地位来思考。变化从中央集权的强化和官吏的任免来思考。原因从分封制的弊端来回答。对于第三问的这种问法,答案不是唯一的,只要你所列出的证据符合史实并言之有理即可。赞同观点从小农经济的特征来思考,不赞同从小农所受的剥削与压迫来思考。对于第四问主要是怎样把题目意思转换成其他意思进行解答,其实就是回答小农经济对封建国家的作用。答案(1)分封制与宗法制紧密结合(或政权与族权紧密结合、政治制度与血缘关系紧密结合);周王获得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贵族通过嫡长子继承制(世袭制或世卿世禄制)获得政治特权。(3分)(2)延续性皇帝世袭制延续了“家天下”的格局。(1分)变化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官员任免制取代贵族世袭制(或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2分)原因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而分封制不利于统一;适应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2分)(3)一种赞同,中国小农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经营自主性强,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较轻。另一种不赞同,中国小农除了交纳国家赋税外,还受到地主剥削,并承担国家的徭役、兵役等任务。(观点1分,能用两个据点论证得2分;列出一个据点1分。满分3分。)(4)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政府财政赋役收入的主要来源;其稳定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国家政权。(2分)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