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块综合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延迟退休方案2020年前肯定出台,这个时间表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到的2020年前改革的一大任务,人社部门肯定会在这个期间把这个方案推出。上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某省人口自然增长统计图,该图包含预测部分,能反映我国大多数地区人口增长过程的一般规律。结合图文完成第12题。1.推出延迟退休方案的现实背景是()A.传统生育观念导致男女性别比大B.多子多福的思想导致我国人口迅速增长C.我国各劳动部门都有老带新的传统D.近年人口老龄化越来越突出2.关于统计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
2、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阶段是B.拐点乙之后我国人口明显减少C.拐点甲之后我国人口将会迅猛增多D.拐点甲的强制性比拐点乙弱解析:第1题,我国现在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养老负担不断加重,所以通过延迟退休来缓解这一问题。第2题,结合我国人口政策和人口变化的特点,可知图中三个时间段的顺序应该依次为,所以经济水平最高的应该为阶段;拐点乙之后,虽然出生率大幅降低,但自然增长率依然大于零,所以人口数量依然呈上升趋势;拐点甲之后虽然人口出生率有所上升,但自然增长率依然很低,所以人口不会迅猛增多;拐点乙人口出生率大幅降低是由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所致,其强制性比拐点甲强。答案:1.D2.D下图为某高一学生绘制的四个国家
3、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读图,完成第34题。3.影响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医疗卫生水平较低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A.B.C.D.4.如上图表示某一国家人口增长转变的四个时期,其先后顺序应为()A.B.C.D.解析:第3题,国目前死亡率高于出生率,人口呈现负增长,应为发达国家,其经济水平高,生育率低。第4题,人口增长的转变过程为早期的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死亡率逐步下降的“高低高”模式转变,而后出生率下降,呈现“低低低”模式。答案:3.B4.B一个城市制造业就业密度与服务业就业密度的比值,通常用R表示。下面的甲图为我国某城市2000年和2010
4、年R随距市中心距离远近的分布曲线图,乙图为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读甲、乙两图,完成第56题。甲图乙图5.R最大时是在近郊区,与之关系最小的因素是()A.环境B.地租C.交通D.技术6.据乙图判断,有关该城市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有()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变化2010年该城市产业布局中,合理的是大型超市与大型服装批发市场2010年该城市产业布局中,不合理的是造纸厂与自来水厂A.B.C.D.解析:第5题,近郊区靠近城区,交通便利,且土地租金低,适合布局制造业。与市区相比,近郊区环境相对较好,但技术水平不高。第6题,
5、对比两图可知,该城市城区的发展主要沿交通主干线发展,故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受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影响;该城市大型超市位于市区,且位于两条公路干线的交会处,接近消费人群,且交通便利,布局合理;大型服装批发市场位于城市周边、公路干线旁,土地租金低,且交通便利,布局合理;自来水厂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故布局合理。答案:5.D6.A读我国某城市人口与就业变化统计表,完成第78题。年份城区郊区常住人口(万)就业人口(万)常住人口(万)就业人口(万)198015020050101990250350100502000350450250702010500700350807.造成该市郊区人口迅速增长的最主要因素
6、是()A.产业外迁B.环境因素C.住房价格D.农村工业化8.自2000年以来,该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最突出问题是()A.就业压力增大B.交通拥堵加剧C.人均绿地减少D.社会治安变差解析:第7题,表格中城区就业人口数大于常住人口数,郊区常住人口数大于就业人口数,不论城区或郊区,数量之差越来越大,说明一部分人口在郊区住,在城区上班,最可能是由于住房价格导致他们住在郊区。第8题,从2000年到2010年,人口大幅度增加,并且集中在城区,交通拥堵成为最突出问题。答案:7.C8.B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
7、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第910题。9.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A.提高土壤质量B.节省劳动力C.促进生态循环D.提高经济收入10.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解析:第9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改变对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花卉和蔬菜的市场需求量大增,桑基、蔗基鱼塘改为花基、菜基鱼塘可明显提升土地的经济价值,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这种
8、改变不会对土壤质量、劳动力数量、生态循环带来明显的影响。第10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相关知识。珠江三角洲传统的基塘农业随城镇化发展逐渐演变成为城市郊区农业,更加追求经济效益,反映了当地的产业发展方向。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协调,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生态循环理念,更是被联合国所推介的典型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答案:9.D10.A下图为世界四个局部区域图,阴影部分表示农业区。据此完成第1112题。11.据图判断甲、乙、丙、丁的主要经济作物依次是()A.茶叶、咖啡、棉花、橡胶B.花生、大豆、茶叶、棉花C.棉花、黄麻、香蕉、可可D.甘蔗、棉花、柑橘、葡萄12.四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均属于()A.集
9、约型农业B.混合型农业C.热带种植园农业D.自给型农业解析:根据四地的经纬度判断,甲位于我国华南地区,盛产甘蔗;乙位于尼罗河下游,为世界主要的棉花产区;丙位于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位于亚热带,盛产柑橘;丁位于地中海沿岸,盛产葡萄。该四地农业均为集约型农业。答案:11.D12.A就业区位商(LQ)用来衡量产业集群状况。其公式为:LQ=(Eij/Ej)/(Ein/En)。其中,Eij指区域j里面产业i的就业人数,Ej指j区域的总就业人数,Ein指整个国家i产业的就业人数,而En是指国家的总就业人数。读2012年电子信息产业省际就业区位商示意图,完成第1314题。13.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最明显的省(市)是
10、()A.广东省B.上海市C.北京市D.江苏省14.与其他省(区、市)相比,该省(市)吸引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的独特优势是()A.毗邻港澳B.市场广阔C.环境优美D.人才充足解析:第13题,由题意可知,就业区位商越高,产业集聚越明显;读图可知,选项四省(市)中,广东省的就业区位商最高,故其产业集聚最明显。第14题,改革开放以后,广东省利用毗邻香港、澳门的优势,较早开始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因而其电子信息产业起步早、发展快,集聚明显。答案:13.A14.A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发展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516题。15.该城市准备规划建设一个高新科技工业园,该工业园应布局在()A.处B.处C.处D.处16.随着城
11、市的发展,工业区对城市的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为减轻工业区对城市的空气污染,下列措施较为合理的是()将工业区全部迁往河流北岸将工业区中的化工厂、化肥厂全部关停在工业区和城区之间修建绿化带采用化学手段、除尘装置对化工厂、化肥厂排放的废气进行无害减排处理A.B.C.D.解析:第15题,高科技工业园对交通、科技和环境的要求较高,图中地位于城区的外缘,临近湖泊,环境优美;邻近大学城,技术条件好;靠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第16题,将工业区全部搬迁至河流北岸后,冬季受偏北风的影响,城区的污染会很严重;太绝对,不合理;生产过程中减少废气的排放、工业区与城区之间设置绿化带可有效减轻空气的污染。答案:15.C16
12、.D导学号85454060北京市某校同学到门头沟区爨底下村参加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他们在考察报告中写道:“爨底下村以人文景观为主,辅以山水之趣,与自然交相辉映”“这个小山村本是由古时商路上一个驿站发展而来,随着古道的渐渐没落与破败,爨底下村也陷入了一个举步维艰的境地。”据此完成第1719题。17.下列对古村落建筑特色的描述,最可能出自上述考察报告的是()A.红墙绿瓦的皇家园林B.高低错落,利于采光通风C.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D.毛毡制作,利于拆卸搬运18.考察发现,影响爨底下古村落兴衰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B.地形C.交通D.政策19.为实现传承与振兴,该村最适宜发展的是()A.现代物流业B.
13、水稻种植业C.高新技术产业D.旅游服务业解析:第17题,“红墙绿瓦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城区;“小桥流水的江南水乡”是南方乡村的写照;“毛毡制作,利于拆卸搬运”是草原上牧民的民居;“高低错落,利于采光通风”是北方小山村的写照。第18题,通过题干材料“古道的渐渐没落”可以看出古村衰落的主要原因为交通的衰落。第19题,充分利用古村落景观发展旅游,既可以带动经济发展,又能够保护和宣传当地的特色。答案:17.B18.C19.D四川雅安西昌高速公路,穿越了龙门山构造带及安宁河断裂带,沿线多高山、断崖、陡坡、溶洞、深谷。雅西高速公路全长约240千米,其中特大桥23座,大桥168座,隧道25条,桥隧长度占全线
14、总长的55%。下图是雅西高速公路汉源流沙河大桥景观图。读图,完成第2021题。20.雅西高速公路桥隧密布的主要原因有()多断崖、深谷多石灰岩溶洞多高山、陡坡多角峰、U形谷A.B.C.D.21.大量桥隧对保障雅西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意义主要有()减轻冰川的危害减轻冻土的危害减轻山崩滑坡的危害减轻暴雨泥石流的危害A.B.C.D.解析:第20题,雅西高速公路沿线经过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多高山、陡崖等复杂地形。虽然该地也多溶洞,但高山、陡坡、断崖等复杂地形影响更大;角峰和U形谷为冰川地貌,该地此种地貌不明显。第21题,该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多雨的气候易造成山崩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桥隧可以保障交通安全。答
15、案:20.A21.B富营养化是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缓流水体,引起藻类等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氧量下降,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水体受到污染的现象。某年1月香港近海频现荧光藻类富营养化现象。据此完成第2223题。22.导致荧光藻类富营养化现象的人为原因是()A.农药汇入B.近海养殖C.近海捕捞D.石油泄漏23.香港1月容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的自然原因是()冬季气温降低入海径流减少近海降水减少沿岸洋流减弱A.B.C.D.解析:第22题,依材料可知,人为原因使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过剩,近海养殖需要向海水中供应鱼食,从而导致营养物质进入海水,形成富营养化。第23题,富营养化关键在于营养物质的浓度
16、过大,1月降水少、入海径流少,则等量的营养物质,使海水中营养物质浓度较大;同时香港处于热带,水温较高,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答案:22.B23.C为了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循环经济是其中的一条重要措施。读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完成第2425题。24.下列地区中,最适宜推广该循环经济模式的省区为()A.广东省B.河南省C.江苏省D.黑龙江省25.下列对图中循环经济的理解,错误的是()A.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唯一途径B.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废弃物再利用,使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C.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降低环境污染D.在农业中推行循环经济有利于调
17、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解析:第24题,循环经济模式中,玉米是主要农作物,玉米属于温带作物。四个省区中玉米种植面积较大的有河南和黑龙江,而黑龙江温度较低,适宜发展沼气的时间较短,故选B项。第25题,发展循环经济既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又能保护生态环境,但并不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唯一途径。答案:24.B25.A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7分)读下列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示省、市、自治区中,死亡率最高的是,最低的是。(2分)(2)上海的出生率比北京高,而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低,其原因是。(2分)(3)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1分)(4)对比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的
18、地区差异性,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的关系是;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关系是。(2分)解析:第(1)题,根据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读图回答即可。第(2)题,上海人口老龄化严重,死亡率较北京高。第(3)(4)题,结合教材读图回答即可。答案:(1)上海宁夏(2)上海老年人口偏多,人口老龄化严重,导致人口死亡率较高(3)“三低”模式(4)负相关(经济越发达,出生率越低)负相关(经济越发达,自然增长率越低)27.(10分)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功能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1分)(2)现拟在A、B、C、D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
19、,最佳选址是地;从环境角度考虑,化学工业布局在E处的合理性体现在、等。(3分)(3)近年来,该地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的主要动力是,城市化的最主要标志是比重不断上升。(2分)(4)目前该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趋严重,请你为缓解该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等。(4分)解析:第(1)题,文化教育事业属于社会公共事业,故文教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第(2)题,大型批发市场需占用较多土地,且需要便利的交通条件,便于货物的集散,图中A处位于城市外缘,且位于铁路和高速公路交会处,交通通达度高。化学工业容易带来大气、水污染等,一般布局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上风向以及河流的下游地区。第(3)题,社会经济快速发
20、展是城市化的推动力,城市人口比重是城市化的最主要标志。第(4)题,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措施主要有合理规划、公交优先、错时上下班等,另外建设卫星城,疏散大城市市区人口也能缓解交通紧张状况。答案:(1)文教区(2)A河流下游最小风频上风向(3)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占总人口(4)建设卫星城合理规划城市道路优先发展城市公交错时上下班(写出两点即可)28.(21分)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澳大利亚东南部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珠三角”基塘生产模式图(1)影响澳大利亚东南部乳畜业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其小麦牧羊业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是,解决的主要途径是。(3分)(2)据图分析“珠三角”基塘农业生产的优点。(
21、6分)(3)“珠三角”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其地位下降,每年需要调入大量粮食,试分析原因。(6分)(4)近年来,中澳农业合作日益加深。澳大利亚发展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及科技运用等经验对我国农业发展有何借鉴意义?(6分)解析:第(1)题,澳大利亚东南部社会经济发达,为乳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墨累达令盆地水源不足,制约了小麦牧羊业发展;需通过跨流域调水缓解水资源供应紧张状况。第(2)题,从社会、经济和生态等方面分析其优点。第(3)题,结合耕地面积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口增长等方面进行分析。第(4)题,结合澳大利亚农业发展经验从区域化、专业化及科技运用三方面进行说明。答案:(1)
22、市场灌溉水源不足跨流域调水(2)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形成良性生态系统;市场适应性强;产业链延长,农民收入增加;因地制宜合理高效利用土地资源。(3)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占用大量耕地;农业结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比例下降;农民种粮食的积极性下降;城市化发展迅速,人口增长快,粮食需求量增加。(4)因地制宜,实现农业生产区域化,形成农业带;加强农业生产过程和环节的专业化;增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品质,发展机械化生产等。29.(12分)读以下某地区聚落及商业网点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A、B两处聚落空间形态各有何特点?(3分)(2)图中C、D两区域商业网点的密度有何差异?试分析其成因。(5分)(3)
23、图中E处河港曾经是该地区对外联系的主要枢纽,盛极一时。后因泥沙淤积和公路发展,该河港最终废弃。试述该种变化对E地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4分)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B地聚落沿河分布,A地聚落主要沿公路分布。第(2)题,C地地形平坦、交通便利,聚落较多,商业网点密度较大;D位于山区,情况与C地相反。第(3)题,交通线衰落之后,聚落形态基本不变,且发展缓慢,同时会沿公路有一定的发展,商业网点将减少。答案:(1)A处聚落空间形态沿公路线扩展,B处聚落空间形态沿河流伸展。(2)C处商业网点的密度大于D处。C位于平原,D位于山区;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点很难伸展到那里。(3)E地聚落空间形态将保留沿河流伸展的特点,同时沿公路发展。其商业网点密度将会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