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珍藏记忆 心系家园2 想北平学国学1.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选自论语子罕【译文】孔子说:“穿着破旧的丝棉袍子,与穿着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是可耻的,大概只有仲由吧。(诗经上说:)不嫉妒,不贪求,为什么说不好呢?”子路听后,反复背诵这句诗。孔子又说:“只做到这样,怎么能说够好了呢?”2.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选自论语子罕【译文】孔子说:“可以一起学习的人,未必都能学到道;能够学到道的人,未必能够坚守道;能够坚守道的人,未必能够随机应变。”3.
2、“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选自论语子罕【译文】古代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唐棣的花朵啊,翩翩地摇摆。我岂能不想念你吗?只是由于家住的地方太远了。”孔子说:“他还是没有真的想念,如果真的想念,有什么遥远的呢?”夯基础1.作者名片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满族,北京人。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月牙儿,剧本龙须沟茶馆。老舍的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炮火中。母亲也是旗人,靠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一家人的生活。1918 年夏天,老舍以优秀的成绩由北
3、京师范学校毕业,被派到北京第十七小学去当校长。1924年夏应聘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当中文讲师。在英期间开始文学创作。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是第一部作品,从 1926 年 7 月起在小说月报杂志连载,立刻震动文坛。以后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赵子曰和二马,奠定了老舍作为新文学开拓者之一的地位。1930 年老舍回国后,先后在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任教授。这个时期创作了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子等长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等中篇小说,微神等短篇小说。1944 年开始,创作近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四世同堂。他担任全国文联和全国作协副主席兼北京文联主席,是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常委。在“文化大革命”初期因不堪凌辱投湖自尽。2.文
4、学常识散文往往“形散”,笔墨似随意挥洒,为了做到“神不散”,在结构上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线索正是把文中各个部分的材料串起来的那根“红线”,它可以是某个中心事件,某个实际的物体,也可以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当然,也可以是人物。线索的类型及其在具体文章中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仅以写景散文为例,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例如:绿荷塘月色以游踪为线索,灯蒲公英故乡的榕树则分别以“灯”“蒲公英”和“故乡的榕树”为线索。我们阅读时,首先要梳理清文义,即把文中所写到的事件、景物、人物一一梳理清,理清线索,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一一吃透“形”。要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
5、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与安排。分析文章结构用语(1)作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2)埋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的线索。(3)呼应、照应:前后的互相联系。(4)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3.写作背景本文写于 1936 年,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种种迹象都说明山雨欲来、黑云压城,华北告急,北平告急。作者作为一个热爱祖国、热爱北平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思念家园、思念母亲之情,较平日更为浓烈。这时的他远离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北平,辗转于济南、青岛、武汉等地。此篇文章就是他在担任山东大学教授时所作。老舍自传里有一节望北平,写道:“八年流浪到处为家,反正到哪里我也还是写
6、作。干吗去挤车挤船的受罪呢?我很想念家乡,这是当然的。可是我既没钱去买黑票,又没有衣锦还乡的光荣。那么就叫北平先等一等我吧。写了一首乡思的七律,就拿它结束这段八方风雨吧:茫茫何处话桑麻?破碎山河破碎家;一代文章千古事,余年心愿半庭花!西风碧海珊瑚冷,北岳霜天羚角斜;无限乡思秋日晚,夕阳白发待归鸦!”4.识记字音廿七()粘(另作:黏)合()橘(俗作“桔”)子()辜负()霎时()答案:nin nin j g sh答案:空旷 粗犷 菜圃 果脯 胸脯6.词语积累(1)俊伟:_(2)匀调(tio):_(3)愧(ku)杀:_(4)清福:_(5)圃:_答案:(1)清俊雄伟(2)配合得均匀合适(3)形容极度惭
7、愧(4)指清闲安适的生活(5)种菜蔬、花草的园子或园地7.近义词辨析安闲安适。“安适”着重于“适”,适合己意,感到舒适,多形容生活与环境。“安闲”着重于“闲”,空闲自在。它多做谓语,如生活安闲;也做状语,形容动作的无拘束自由自在的情态,如山羊安闲地在山上觅食。例如:(1)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 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2)这青年人抬土也像在球场上一样,没有一霎 。(3)秋天的阴山,像一座青铜的屏风安放在它们的北边,从阴山高处拖下来的深绿色的山坡,地躺在黄河岸上,沐着阳光。答案:(1)安适(2)安闲(3)安闲1.作者为什么不用“写”,而用了“想
8、”?答:_提示:除了当时作者不在北平的原因之外,文章一开头,老舍就说“我真爱北平”但随后接着说“但这个爱是几乎要说而说不出的。”“说不出”作为导引,“说不出”在两段文字中出现了四次,表明老舍难以用有限的文字表达出对北平的爱。同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想”强调思念,带有浓重的主观情感,而“写”只是客观地描述。“想”是贯穿全文的情感主线。“想”暗示出作者不仅要描述北平,而且要把自己对北平的爱与读者分享。2.老舍爱北平的情感是怎样的?找出爱的句子,然后分析。答:_提示:“我的北平”(1)我真爱北平;(2)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3)我爱我的母亲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4)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
9、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5)它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和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个古城所赐给的。3.作者反复说自己对北平的爱“说不出”,你能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吗?如果能感受到,就说明作者还是说了,那作者是怎么“说”出来的呢?这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感情?答:_提示:(1)把自己对北平的爱类比为自己对母亲的爱,表现爱之深切。(2)用平实、饱含深情的语言表明自己与北平血肉相连、融为一体的感情。(3)表达了作者对北平无限的眷恋和发自内心的最深沉最真切的热爱之情。强调了作者与北平之间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融为一体,密不可分的独特的真爱。4.作者笔下的北平有什么特点?答:
10、_提示:(1)动中有静。(2)布局合理。(3)贴近自然。(4)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5.体味“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的含意。答:_提示:“我”与北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肉相连,情感相通。作者再三再四强调对北平的“爱”难以言表,真爱无声,大爱无言。6.体味“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个古城所赐给的”含意。答:_提示:北平整个融化在我的血里,扎根在我的心底,揭示我深爱北平的根本原因。7.体味“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的含意。答:_提示:无论如何繁华,无论如何喧闹,那里的历史、文
11、化外在于你,你就是浮萍,就是飘蓬。8.体味“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似的美丽”的含意。答:_提示:韭菜、青菜,世间至为寻常之物,作者寥寥几笔,犹如高手写生,赋予对象以生命和诗意。1.作者为什么要与巴黎等城市比较着来写北平?我的观点:_提示:本文是一篇散文,作者要在短短的篇幅当中表现出北平,表现出自己对北平的情感实属不易,“北平那么大,事情那么多”,写什么呢?如果只是简单罗列平铺直叙,就会流于解说式的风光指南,而“捡着我知道的写,而避开我所不知道的”,又难免挂一漏万。因此,老舍决定以看待母亲一样的眼光来写“我的北平”,他抛弃了一切美好华丽的字眼,用极平
12、素的语言,用最能引起共鸣的方式,通过与巴黎等城市的比较,来描绘自己心中的北平城,传达了自己与北平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情感:“我的每一个思念中有一个北平”。2.像北京这样历史悠久的大都市,可写的地方很多,要写出她的特点,通常从大处着眼,但老舍先生写的多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画面。请分析老舍为什么要这样去写。我的观点:_提示:“一枝一叶总关情”,这些都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事物和生活,表明了北平与作者的亲密关系,它真正融入了作者的生活,深入到了他的血肉肌肤之中。如果老舍是北平的一个观光客,即使对北平再喜欢,也不可能有如此细致入微的体验,当然更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字。展现了老舍作为“人民艺术家的”的近似平民的
13、审美情趣,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3.作者在具体抒写情感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我的观点:_提示:比喻。第二段说自己“真爱北平”,但想说而说不出来,犹如爱自己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做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地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老舍是个温厚、纯孝之人,深爱自己的母亲,无论是在英伦还是在济南、青岛和重庆,都时刻惦念自己的母亲。将北平比作自己亲爱的母亲,可见它在作者心中不一般的地位和分量。第三段说“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
14、啼出北平的俊伟”。杜鹃啼血,是个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典故,啼血的杜鹃是在用心灵、用整个生命在歌唱,这一意象的选用,非常强烈地表达出对故乡北平无限的眷恋,对故乡北平深情的歌赞。4.文章中的最后一句话“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的深层含意。我的观点:_提示:直接抒情,点明主旨,照应开头,把“想北平”推向高潮。本文写于 1936 年,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政府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都说明华北危机、北平危机。而当时作者不在北平,作为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他思念家乡,忧心如焚,写下此文就是在呼唤人民的觉醒意识,奋起抗争。一、把握主旨想北平是一篇怀念
15、家乡的散文。1936 年民族危机十分严重,身在济南的老舍在这种特殊环境下写文,表达了对家乡北平的赤诚的爱。在文中,老舍把他细致的观察和深挚的感情,借助个性鲜明的精美语言表达了出来。二、理清脉络第一部分(第 1 段):交代了写北平的视角。第二部分(第 27 段):写对北平特殊的爱及北平的特点。第三部分(第 8 段):写对北平复杂的感情。三、艺术特色1.语言诙谐幽默,京味十足,生动鲜明,通俗易懂 如以“还差上点劲”“挤的慌”“带霜的玉李儿”“还不愧杀”等蕴含极其深刻的话语经老舍说出,却是极平常普通,通俗易懂,显示了语言大师的举重若轻的语言功力。2.妙用衬托 如以巴黎热闹衬托北平安静。用巴黎布局“比
16、上北平还差上点劲”衬托北平布局合理;用美国的橘子来比较北平的玉李,衬托北平的贴近自然。3.穿插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就是对文章中细小的环节或情节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描写在本文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如“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果子不少是从西山与北山运来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4.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事物和画面 作者花了大量笔墨去写北京的物产,写北京平民的日常生活。一枝一叶总关情,正是这样的叙述与描写表明了作者与北京的亲密关系,他真正地融入了它的生活,深入到了它的血肉肌肤之中。如果老舍是个观光客,即使再喜欢北京,也不可能有如此细致入微的体验,当然更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