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24808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北城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三原县北城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说明:1、本试题共两卷,第卷为选择题,第卷为非选择题。2、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 选择题(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分封制也叫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天下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下列选项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 A“周公立七十一国” B“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C“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D山东素有“齐鲁大地”之称2.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作。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

2、则迁的小宗,如果以周公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卿大夫为例,以下有关封建与宗法关系的说明,最为适当的是:( )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卿大夫也以周天子为大宗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卿大夫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C.周天子是包括鲁国在内的各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鲁国内部卿大夫的大宗D.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3史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楚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上述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A鼎是王权的象征 B周天子对王国控制松驰 C西周诸侯国强盛 D分封制

3、逐步走向瓦解4秦朝李斯推行郡县制的主张被称为“千古创论”, 毛泽东讲“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主要是因为郡县制:( )A始于秦朝的建立 B终于汉初分封王国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便于扩大秦国版图5.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给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秦、唐、元 B汉、宋、明 C秦、元、清 D秦、唐、

4、明6.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7.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D权力

5、不再受到中央节制8. 张传玺教授曾以“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为题,从政治文明的高度,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史论结合,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同时,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 A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度 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君主专制的产物 D.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9藏文史籍萨加世系史载:“元帝辖十一省,西藏之地面虽不足一省,但因为它是八思巴的住地和教法所在,故作为一省委付与八思巴。”当时管理这一地区的中央机构是:

6、( )A中书省 B西藏行省 C理藩院 D宣政院10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注:中世纪指封建社会)陈旭麓所说的“轰”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中日甲午战争11清朝的时候,英国商人从英国运一批货物到上海,拒交货税,因为他不认同清朝官吏要抽取的税率,他认为清政府有条约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要同英国商定。如果商人的话是有依据的,那么,他所指的条约是:()A. 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12. 有些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

7、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认识最准确的是:( )A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B掩盖了日本对华侵略的战争本质C突出了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D表明了中国备受异族压迫的事实13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表示“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这句话主要反映了台湾人民:()A坚决反对割地议和 B斥责清政府投降卖国 C誓死维护祖国领土完整 D对击败日寇充满信心14这是一传单抄本中的几句话:“弟子同心苦用功,遍地草木化成兵。愚蒙之体仙人艺,定灭洋人一扫平。”这几句话:()A反映了林则徐率清军抗击英国侵略的决心 B反映了邓世昌强

8、烈要求消灭日本侵略者的斗志C反映了维新志士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信心和勇气 D印证了义和团运动过程中的反帝性质和落后性15. 1851年和l911年都是农历辛亥年,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最主要的相同点是:( )A革命的力量 B革命的手段 C革命的目标 D革命的指导思想16.梁启超曾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他主要肯定了辛亥革命:( )A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 B推翻了封建帝制C.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D实现了民族独立17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

9、权,属于国民全体。”其本质意义是:( ) A.人民获得了广泛的政治权利 B.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确立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 D.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18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据统计,以下为19001936年各报刊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其中属于1901年的是:( )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新政” B、三民主义、民国、南京、孙中山、共和、阿QC、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骞 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抗日19 1937年8月9日申报的文艺副刊春秋刊登了一则重要启事,宣布“本刊从今天起,转变以往作风,重新订正取材范围:如何摧毁万恶的侵略者?

10、如何激发前方的战士?如何唤醒后方的民众?如何达到我们的最后胜利?”这一现象不能说明:()A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民族团结抗战 B报刊在社会宣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C春秋的宣传立场是抗日救国 D春秋是共产党主办的报刊20 1937年11月13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发表自上海撤退之声明:“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这可以说明当时:()国民政府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国人民族意识空前增强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中国军队殊死抗击日军进攻 A B C D21对于日本帝国主义侵华,中国

11、人民应该记住的刻骨铭心的历史事实有:()人类历史罕见的大屠杀:例如旅顺大屠杀、南京大屠杀 亡我中华、灭我民族之心最急切的马关条约、“二十一条”、“三光政策” 奇毒无比的“以华制华”政策:例如建立伪满洲国、扶植汉奸汪精卫 独霸中国城市最多:例如从哈尔滨到广州、南京,从上海到太原 A B C D221942年国统区某报纸评论:“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骂为冷血动物。”这主要反映了:()A民众普遍的厌战心理 B.民众救亡意识的增强 C.舆论对军人的评价很低 D.舆论对滥抓壮丁的抗议23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打倒把中国出卖

12、给日本的汉奸!”“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 A九一八事变前后 B一二八事变以前 C西安事变前后 D八一三事变以后24. 2008年上映的电视剧中国兄弟连讲述了:一次战役后国民党军队一个连去营救被日军围困的情报人员,与新四军的一支游击队在途中恰好相遇两支“友军”在抗击日军的过程中联合杀敌成为生死兄弟。此种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地区 B华北事变后的华北地区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时的西北地区 D七七事变后的江南地区25. 历史学家侯外庐在回忆录中说:“抗战年代的西南大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重庆、成都、昆

13、明、桂林,乃至一些县城和乡村,集中各种科学家和各类学者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今日也难再现。”这反映了抗战时期:( )A文化教育重心的转移 B文化统治政策的确立 C文化教育的无序状态 D文化教育的均衡发展 26最近,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公布了蒋介石1917年至1931年的日记,吸引了各国学者的关注。蒋介石在这些日记里可能涉及的事件是:( ) A.参加北伐战争 B.拒绝张杨兵谏 C.组织淞沪会战 D.接受日本无条件投降27“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焰火飞扬。满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罗家伦在凯歌中描绘了中国人民欢庆抗日战争胜利的狂欢景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

14、走上了独立、民主、富强的道路 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是中国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A B C D28太平天国龙凤殿有一副对联:“虎贲三千,直扫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此联充分说明:()太平天国的政治理想是统一中国,实现民主 太平天国领袖具有封建意识 太平天国希望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太平盛世 太平天国具有反封建反侵略性质AB C D29柳亚子在题太平天国战史诗中说:“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漫天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诗中的“煮豆燃萁”是指:( )A金田起义 B天京事变 C定都天京 D永安建制30. 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

15、春联是:“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该春联反映的历史本质是: A清末“新政”注意改善民生,农民很怀念清王朝 B信息闭塞,中华民国成立的消息未达到农村C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封建思想依然存在 D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井冈山遵义会议会址延安西柏坡31下列中国革命的圣地与取得的重大成就搭配正确的一项是:()A-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中共找到了革命的新路:工农武装割据C-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妥善地解决了党内问题D-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方针32五四运动90周年前夕,人民论坛杂志以如何理解五四精神为主题,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调研结果如右图所示。你

16、认为在对于五四精神的理解上,40.2%的受访者最可能选择的是:()A爱国精神 B民主精神 C科学精神 D创新精神33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共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说的“内部条件”主要是指:( )A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重新受到列强压制 B打倒列强,铲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C中共总结经验教训,正在积极寻找同盟者 D国民党是中国各政党中比较革命的民主派3419271936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日益成熟的十年。这种“成熟”表现在:()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妥善处理了党内矛盾和分歧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建立起抗日民族

17、统一战线 A B C D 35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新著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这里的“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和“一党体制”是指:(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第卷 非选择题(共30分)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36题10分 ,37题 10分,38题10分,共30分)36.(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风同姓、

18、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分析 材料二 廷尉李斯曰:“周文、武所封同姓子弟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疆裂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藩国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荒淫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诸侯王表 材料四 “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

19、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元史地理志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回答,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原因何在?(2分)(2)根据材料二,李斯建议秦朝实行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3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汉初又实行了什么制度,原因何在?影响是什么?(3分)(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元朝疆域的特点。为此,元朝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地方管理制度?(2分)37(10分)南京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着

20、密切的关系。它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体现了近代中国奋进求索。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图一 南京静海寺 图二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图三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材料二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材料三 也有另一种见

21、解,把现代化作为自然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人类在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和知识增长方面的急剧变化,它更重视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派理论还特别提出“现代性”和 “传统性”两个概念,来对现代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传统代表前工业社会的特征,现代性代表现代社会的特征。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1)民主化,(2)法制化,(3)工业化,(4)均富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请回答:(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图一、图三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民主革命进程中各自的地位。(2分)(2)材料二中“界碑”的含义是什么?(2分)(3)根据材料三

22、中关于现代社会特征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辛亥革命在这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4分)(4)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是什么?(2分)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金田起义百年纪念邮票之一 金田起义百年纪念邮票之二材料二: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封面 材料三 中共一大上海会议会址 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图请回答:(1)上述图片材料中,一、二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些阶级所领导的什么民主革命斗争?(4分)(2)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哪些文献中提出了改造中国社会的方案?(2分)(3)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社会在20世纪发生的第一次巨变,它大大促进了社会进步。 可

23、是,有人却说它失败了,为什么?(2分)(4)材料三反映了中共探索出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结果如何?(2分) 北城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答题纸第卷 非选择题(3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36题10分,37题10分,38题10分,共30分) 36.(10分)(1)(2分)_(2)(3分)_(3)(3分)_(4)(2分)_37.(10分)(1)(2分)_(2)(2分)_(3)(4分)_(4)(2分)_38.(10分)(1)(4分)_(2)(2分)_(3)(2分)_(4)(2分)_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CCDCD 610ABDDA 11

24、15BBCDC 1620 ABADC 2125DBCDA 2630 ABCB 3135DABDB 二非选择题36.(10分) (1)分封制;原因:西周疆域广阔,兵单力薄( 或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2分)(2)郡县制;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中央了对地方直接有效的管辖;巩固了国家的统一。(3分)(3)分封制(或封国制);原因:吸取秦朝灭亡教训(或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影响:造成地方分裂、割据,威胁中央集权。(3分)(4)特点:疆域辽阔。制度:行省制。(2分)37.(10分)(1)地位:图一: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分)图三: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1分)(2)“界碑”含义:南京

25、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3)表现:在民主化方面: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等;(1分)在法制化方面: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1分)在工业化方面:颁布了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1分)在均富化方面:提出平均地权等。(1分)(4)意义: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为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奠定基础。(2分)38.(10分)(1)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的辛亥革命;(4分)(2)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2分)(3)原因: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2分)(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结果: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