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2020届高三新高考历史-疫情期间自学成果验收卷03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22096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2020届高三新高考历史-疫情期间自学成果验收卷0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东省2020届高三新高考历史-疫情期间自学成果验收卷0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东省2020届高三新高考历史-疫情期间自学成果验收卷0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东省2020届高三新高考历史-疫情期间自学成果验收卷0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东省2020届高三新高考历史-疫情期间自学成果验收卷0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山东省2020届高三新高考历史-疫情期间自学成果验收卷0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山东省2020届高三新高考历史-疫情期间自学成果验收卷0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山东省2020届高三新高考历史-疫情期间自学成果验收卷0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山东省2020届高三新高考历史-疫情期间自学成果验收卷0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山东省2020届高三新高考历史-疫情期间自学成果验收卷0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山东省2020届高三新高考历史-疫情期间自学成果验收卷0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山东省2020届高三新高考历史-疫情期间自学成果验收卷0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山东省2020届高三新高考历史-疫情期间自学成果验收卷0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山东省2020届高三新高考历史-疫情期间自学成果验收卷03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0年山东新高考历史-疫情期间自学成果验收卷03试题完成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有殷一代,继王位者,弟为多数,兄为少数。弟之继位有两种情况,一继父之位,一是继兄之位。”这种情况在西周发生了改变,因其实行了A. 封邦建国B. 土地国有制度C. 礼乐教化D. 嫡长子继承制【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的意思是殷朝继承王位的多数是弟弟,一种是继承父亲之位,一种是继承哥哥的位子,但是这种情况到了西周发生改变,是因为周朝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主要内容的宗法制,故答案为D;封邦建国是分封制,不能改变王位继承问题,A错误;B是土地制度,与题意无关,排除;礼乐教化是维护约束贵族统治的作用,但是不能

2、用来规定王位继承问题,C错误。2.荀子认为:“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由此可见,荀子认为礼的主要社会功能是A. 规范统治秩序B. 创建中央集权制度C. 借助权术治国D. 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荀子建议统治者“隆礼尊贤”,认为君主尊礼重法,尊贤爱民,行止合礼,才能成王成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在他看来,“礼”和“法”一样,具有规范统治秩序的功能,A选项符合题意;荀子并未提及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以及权术对治国的辅助作用,BC两项错误;实现人际关系和谐和“君人者”、“王”业“霸”业等不符,

3、D选项错误。3. 下面唐朝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描绘的是唐朝敦煌地区最高统治者张议潮接受唐朝廷敕封为河西节度使后,统军出行的浩大场面。下列与图片历史信息相关的是A. 节度使在政治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B. 节度使镇守边关,享受超官秩的仪仗C. 节度使接受敕封,加强了君主专制D. 藩镇势力强大,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图反映节度使统军出行,无法反映出节度使在政治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故A项错误;张议潮出行场面如此浩繁是因为他“敦煌地区最高统治者张议潮接受唐朝廷敕封”,并非表明节度使享受超官秩的仪仗,故B项错误;节度使管理地方,与君主专制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节

4、度使名为朝廷藩镇,实则拥有政治、经济、军事等特权,不利于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藩镇割据4.据学者研究,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如下表所示,全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统计表(单位:年)时期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任期2.954.732.472.712.762.201.581.46A. 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完善B. 确保了地方吏治的清明C. 受制于列强的外来压力D. 不利于地方的长远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数据分析可知,清代知县的任期时间越来越短,不利于地方的长治久安,不利于地方行政措施的延续和地方的长远发展。故答案

5、为D项。A项,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完善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知县任期短,并不能说明吏治就比较清明,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列强是在道光年间才开始侵略中国的,排除。【点睛】图表题的解答应该充分注意图表的时间范围和数据变化规律,提取有效信息,然后按照题意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排除与图表不符的选项。由此启示我们,平时要养成图文并重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学会从图表中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5.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希腊的天文学家是纯粹的私人,是哲学家与之相反,中国的天文学家和至尊的天子有密切的关系,君主依照礼仪把他们供养在皇宫高墙政府机关之内。中国古代君主旨在A. 推动古代天文事业发展B.

6、 不违农时发展生产C. 为其提供受命于天的依据D. 弘扬敬天保民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和天子有密切关系,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种情况与中国古代的天人感应思想有关,C项符合题意;君主将天文学家供养在皇宫高墙政府机关之内是为了给其专制统治提供受命于天的依据,并非是为了推动天文学发展和农业发展,更不是为了弘扬敬天保民思想,排除ABD项。故选C。6.下表是19世纪中期中国出现的介绍西方史地的著作时间人物著作简介1842魏源海国图志介绍世界各国历史政治、风土人情,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1845姚莹康輶纪行介绍英法历史,注重考察西藏地区情况,建议清政府加强沿海与边疆防务1849

7、徐继畬瀛寰志略介绍东西半球的概况,按亚、欧、非、美的顺序依次介绍了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据此可知,这些著作A. 彻底抛弃了“天朝上国”观念B. 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C. 促使清政府掀起了洋务运动D. 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这些著作介绍西方的历史地理、政治、风土人情等,并且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建议清政府加强沿海与边疆防务”,意在引导人们了解西方,关注世界形势,故选B;A错在“彻底抛弃了”,排除;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掀起了洋务运动,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魏源、姚莹、徐继畬主张学习西方,主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没有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排除D。7.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

8、:“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及体系的依附地位。”在此以后的“此”是指A. 南京条约丧失关税主权B. 天津条约增开十处通商口岸C. 马关条约允许外国投资设厂D. 辛丑条约严禁中国人民反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可以看出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转变,马关条约反映了西方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故选C。AB项还只是商品输出阶段;D项在马关条约后。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

9、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马关条约。【名师点睛】商品输出,主要是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各种特权,掠夺原料和向中国倾销商品,或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资本输出:是列强用过剩资本对其他国家进行投资或贷款,在中国具体表现为争做中国债主,抢夺修筑铁路权,争夺路矿和办厂权。8.在枣宜会战的第二阶段,新四军挺进纵队在敌后广泛出击,先后袭击了位于湖北武汉周围的黄陂、随县、孝感等地20多处敌伪据点,缴获电话线1万多公斤,牵制了枣宜会战中相当数量的日军。材料可用来说明,在抗战期间A. 国共双方两个战场有效配合B. 统一战线整体上趋于稳定C.

10、国共双方各自战场分工明确D. 统一战线的模式逐渐完善【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这是敌后战场对正面战场作战的一种直接的战役配合,可以用来说明两个战场的有效配合,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双方配合,不是各自分工,C选项错误;D选项依据材料不能得出,排除。故选A。9.建国初期,中国的工业经济基本布局于东北和华北;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三线战略则着力于中西部;20世纪80年代,“东南沿海优先发展战略”被提出与实施。以上发展战略的变化A. 是对旧体制的一种突破B. 始终与中苏关系的演变紧密相关C. 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布局D. 体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成果【

11、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国的建设布局从东北、华北转移到中西部、又到东南沿海,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变化,打乱了中国的经济布局,故答案为C;发展战略的不断变化,给经济发展造成影响,不是对旧体制的突破,A错误;发展东南沿海是根据改革开放发展的需要,不是与中苏关系的演变密切先关,B错误;材料内容无法体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成果,D错误。10.2010年8月13日,浙江省下达浙江省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程(试行)通知,标志着该省在全国率先推广“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被学术界形容为“三权”分立,它在村支部的领导权、村委会的行政权之外,另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以监督村干部执行村务。上述事实,最恰

12、当的表述A. 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的有效形式B. 完善基层村民自治制度的积极探索C. 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深刻实践D. 拓宽民意反映渠道的最新尝试【答案】B【解析】【详解】在1998年的基层民主建设之后,2010年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是对基层民主的积极探索,答案为B;材料没有涉及政府和政权,排除AC;村委会的改进,是基层民主的表现,是农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表现,而不是群众和政府沟通的渠道,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现代民主政治建设,侧重于考查的是基层民主建设。加强基层民主。基层政权建设。在城市方面,1989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委员会组织法,在农村,199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13、村民委员会组织法11. 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称:“这里还有其他一些人(希腊人),将铸造出充满生机的铜像,造得比我们高明,在法庭上比我们更加雄辩,但是,罗马人,你记住,你应当用你的权威统治万国,这将是你的专长,你应当确立和平的秩序。”对此话的最佳理解是A. 罗马人有自己的法律和政治成果B. 希腊人有着突出的艺术和哲学成就C. 罗马人的艺术和哲学成就胜于希腊人D. 罗马人比希腊人更擅长运用政治的权威【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古代罗马人为统治广大国家制定了完备的法律体系;从题干材料“(希腊人),将铸造出充满生机的铜像,造得比我们高明,在法庭上比我们更加雄辩”,可以判断古希腊人创造了辉煌

14、的艺术和哲学成就,故A、B两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和“用你的权威统治万国”可知D项最能够反映材料的主旨,所以D项最全面。C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特点。12. 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A. 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B. 国王掌控实权C. 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D. 宪政制度确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君主立宪制的理解,在君主立宪制下,虽然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但国王仍然是国家的象征,按照宪法规定,没有国王的印章的文件

15、是不合法的,因此,才会出现银行审计长发现未盖章国王印信,拒绝支付的事,这体现了英国宪法至上的施政理念,故选D。AB表述错误,C项曲解了题意。【考点定位】英国君主立宪制特征13.1932年10月罗斯福政府授权复兴投资公司开始在国际国内市场疯狂收购黄金,1934年底美元贬值到最低点,相应的黄金价格上升到最高点。1934年下半年,罗斯福政府又开始了购银计划,等到国际市场上的白银价格已上涨到1.29美元一盎司时才罢手。材料反映了新政A. 稳定了当时的国际金融秩序B. 有利于银本位国家经济的发展C. 内容带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D. 首先致力于恢复银行信贷活动【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美

16、国通过大量收购金银使美元贬值刺激产品出口,牺牲他国利益来转嫁经济危机,表明新政内容带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因此C选项正确;A、B选项不符合该措施的影响,排除;D选项材料并未体现,排除。故选C。14.1959年,美国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了中程弹道导弹;1962年8月31日,美国从侦察机拍摄的空中照片上看到了古巴开始安装苏联的防空导弹,也看到了运载地对地导弹驶向古巴的苏联船只。这反映了当时的世界形势是A. 局部地区冲突不断发生B. 美苏争夺世界新霸权C. 多极化趋势得到了发展D. 美国居于冷战的优势【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美苏分别在意大利、土耳其和古巴布置导弹,反映了美苏争霸的态

17、势,因此B选项正确;美苏双方建立导弹基地并非局部冲突,A选项错误;C、D选项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B。15.下表是1969年欧美四个国家在亚非拉的国外子公司数量及分布比例表。其中,乙国是国家数量(个)分布比例(%)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甲24528.418.872.8乙224940.031.528.5丙81566.69.324.1丁51921.828.349.9A. 英国B. 法国C. 联邦德国D. 美国【答案】A【解析】【详解】战后欧洲主要国家的实力与海外子公司数量相符,从总数来判断,四个国家分别是美国、英国、法国和联邦德国,因此选项A正确;选项B、C、D排除。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18、要求。材料一 重罚轻赏,则上爱民,民死上;重赏轻罚,则上不爱民,民不死上。王者刑九赏一,强国刑七赏三,削国刑五赏五。商君书去强篇材料二 董仲舒搜集整理了232个案例,将当时的法律抛在一边,直接用春秋的经义定罪量刑,编成案例,指导律吏,称春秋决狱比。汉宣帝下诏规定“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皆勿坐。”与孔子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等观点相一致。当时的司法官吏首先用儒家经典去分析案情,再用儒家经义去解释法律、断案量刑,这被称为“春秋决狱”。摘自毛亚磊论汉代法律的“春秋决狱”(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的法治主张,并指出其反映的社会背景。(2

19、)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春秋决狱”体现的法治特点,并简析其影响。【答案】(1)主张:严刑峻法,慎用赏赐。背景:诸侯争霸,战乱不断;诸侯国为实现富国强兵,推行变法;思想活跃,百家争鸣。(2)特点:引礼入法,礼法结合。影响:利于克服严刑峻法的弊端;利于扩大儒学影响,维护统一。但将道德凌驾于法律之上,削弱了法律的权威性【解析】【详解】(1)主张:根据材料“重罚轻赏,则上爱民,民死上”“ 王者刑九赏一”可知,商鞅主张严刑峻法,慎用赏赐。背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正处于战国时期,当时诸侯争霸,战乱不断,诸侯国为实现富国强兵,推行变法;从思想角度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百家争鸣。(2)特点:

20、根据材料“用春秋的经义定罪量刑,编成案例,指导律吏”“当时的司法官吏首先用儒家经典去分析案情,再用儒家经义去解释法律”可知,春秋决狱具有引礼入法,礼法结合。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决狱用儒家经义解释法律,关照人情,利于克服严刑峻法的弊端;根据材料 “用儒家经典去分析案情,再用儒家经义去解释法律、断案量刑”可知,这体现了法律儒家化,利于扩大儒学影响,维护统一。根据材料“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皆勿坐”可知,亲亲相匿原则将道德凌驾于法律之上,削弱了法律的权威性17.中国古代消费观念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家训谱籍中,有关节节俭的内容引人注目。

21、古人认为这不仅足节的一些提物,而且是关系到个人、家庭,乃至整个国家的问题。如诸葛亮在诚于书中提出“夫君于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曹魏大司农桓范在(政要论。节欲)中云:“修身治长久,处乱世尤以戒奢侈为要义。”国之要,莫大于节欲。”曾国藩则提出:“居家之道,惟崇俭可以长久,处乱世尤以戒奢侈为要义。”摘编自严文强浅谈中国古代家训家法中的“节俭”思想材料二 明清时期,历史上传统的消费观受到质疑,新的消费思想应运而生。这集中体现在明代陆楫的思想上,他在其蒹葭堂杂著摘抄.禁奢辨中指出:“自一人言之,一人俭则一人或可免于贫;自一家言之,一家俭则一家或可免于贫。致于统论天下之势则不然”“彼以梁肉奢,则耕者

22、庖者分其利;彼以纨绮奢,则鬻者织者分其利”。摘编自吕晓萌中国古代鼓励消费的经济思想辨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消费观念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消费观念的突出变化并分析其历史影响。【答案】(1)特点:反对奢侈,崇尚节俭;将消费与个人修养和家国命运相结合。原因:小农经济占主导,整体生产力水平不高(或中下层民众相对贫困);儒家传统观念的影响。(2)变化:崇奢黜俭,鼓励消费。影响: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思想观念;顺应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需要;但未成为当时的主流消费思想,对社会经济影响不大【解析】【详解】(1)关于“特点”,由材

23、料“有关节节俭的内容引人注目”,可得出反对奢侈,崇尚节俭;由材料“居家之道,惟崇俭可以长久,处乱世尤以戒奢侈为要义”“关系到个人、家庭,乃至整个国家的问题”,可得出将消费与个人修养和家国命运相结合。关于“原因”,可以从中国古代的经济基础和传统思想观念等方面分析。(2)关于“变化”,由材料“传统的消费观受到质疑,新的消费思想应运而生”,可得出崇奢黜俭,鼓励消费。关于“影响”,首先是冲击传统消费观念,从时代特征来看,既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相关,但由于传统经济成分占主导,所以不能鼓励消费的思想未能成为主流思想。18.武汉作为中国的中部重镇,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24、一 从1904年商部开始劝办商会至1910年辛亥前夕,湖北省共设立商会24个。工商业者在拥护政府“振兴工商”政策的同时,强烈反对政府的害商行为,要求“速开国会”、分享政权。商会参与了收回利权抵制美货、地方自治、国会请愿等维护自身利益的民主运动,还出面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教育变革。摘编自王春雷辛亥革命前夕武汉工商业的早期现代化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的大变局中,武汉成为世界聚焦的大都市。1926年底,革命浪潮从珠江席卷到长江中游。轰动世界的大革命在这里进入高潮,继而大革命在这里彻底失败,继而土地革命又从这里开始。摘编自田子渝武汉曾是赤都材料三 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开辟了我国

25、南北交通和桥梁建设的新历史。中国从来没有完全用自己的力量建设座规模巨大的铁路桥梁。三年来,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得到国家大力支持,又得到苏联专家的无私援助,工程技术人员选择了最合理的线路和桥式。全部工程用自己的材料 由自己的人力来建设,因此,这个工程也将是我国一座最好的桥梁建设学校,将为我国培养出一批桥梁建设人才。摘自人民日报社论努力修好武汉长江大桥(1954年2月6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湖北商会建立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轰动世界的大革命”能够在武汉进入“高潮”的历史条件。(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的有利因素并分析其历史

26、意义。【答案】(1)历史背景: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清末新政鼓励工商业发展(或:设立商埠,奖励工商);收回利权运动;实业救国思潮影响。(2)历史条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为充分提供了物质条件;民族资产阶级注重反帝和民主斗争提供了政治基础;作为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武昌起义发生地)革命基础较好;北伐胜利进军。(3)有利因素:“一五”计划的实施(或国家的大力支持);苏联的援助;技术人员因地制宜勘测设计。历史意义:促进南北交通,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增强民族自信心,振奋民族精神。【解析】【详解】(1)由材料“1904年”,结合所学,当时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由材料“1904年商部开始劝办

27、商会”,可得出清末新政鼓励工商业发展;由材料“商会参与了收回利权”,可得出收回利权运动;由材料“振兴工商”,可得出实业救国思潮影响。(2)由材料“1926年底”,结合所学,可得出北伐胜利进军;从武汉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斗争、基础革命基础较好等方面归纳。(3)关于“有利因素”,由材料“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结合所学,当时处于“一五”计划时期;由材料“苏联专家的无私援助”,可得出苏联的援助;由材料“工程技术人员选择了最合理的线路和桥式”,可得出技术人员因地制宜勘测设计。关于“历史意义”,可从促进经济发展、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和提振民族精神等方面作答。19.阅

28、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鸦片战争后,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等机构翻译西书时,引入了马达、轮胎等新名词。19世纪70年代后,一些外交官员通过日记、游记,传入了不少新语汇,如驻日参赞黄遵宪的日本国志中介绍了国会、会计等新名词。留学生特别是留日学生在吸收西方新知和思想时,也传播了新语汇。这一时期的教科书多由日文翻译而来,生物学、方程式、三角等名词,就是由此翻译引入中国的。当时文章中大量采用新名词,19世纪90年代,梁启超主持时务报,曾使用“压力”、“阻力”等新词。1903年出现了新尔雅等专门介绍新名词的专著,其中释政一篇使用“权利”、“义务”等日本新语,向国人介绍了全新的国家概念。张之洞是游学日本和翻译日

29、本书籍的主要倡导者,但在1904年,张之洞拟定奏定学堂章程学务纲要时,专列“戒袭用外国无谓名词,以存国文、瑞士风”一条。同年东方杂志第11期发表今日新党之利用新名词,讽刺使用“冒险”、“革命”等新词,称为“营利文奸”。更有人称日本名词入华为灭国灭族之事,力主改新还旧。摘编自张昭军、孙燕京中国近代文化史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围绕“晚清新名词的输入”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示例:论题:新名词的输入促进了中国的发展与进步。阐述:鸦片战争以来,借助着新名词,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传播到中国,如一些新词反映了西方物质文明成果,如马

30、达;一些新名词反映了近代的民主制度,如国会、政党;一些新名词体现了近代科学技术,如生物学、方程式;有的新名词反映出现代的价值观念,如权利、义务。新名词是伴随着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重大历史事件输入到中国的,其输入推动了西学传播到中国,有利于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形成新的知识体系,促进了民主观念的传播,启蒙了国民的思想,同时也丰富了中国的语言词汇。评分说明:学生可从新名词传人的原因、传人的方式及途径、新名词的类型、新名词传人的影响以及不同人士对待新名词的态度等角度拟定论题,加以阐述。论题如:新名词的输人体现了近代中国“西学东渐”进程、新名词的输入反映了近代先进中国人为国家独立富强所作的努力、新名词的

31、输入促进了中国的发展与进步、晚清输入的新语汇主要翻译白日本、不同人士对新语汇的态度反映出当时文化上的新旧冲突、张之洞对待新语汇的态度反映出其进步与保守的两面、不同人士对新名词的态度反映出近代中国转型时期的发展特点等【解析】【详解】根据题目要求,首先阅读材料,找到材料中的与“晚清新名词输入”相关的信息,如“压力”、“阻力”、 “权利”、“义务”、 “冒险”、“革命”等名词,及输入这些新名词的时间、人物和相关态度、目的,如“向国人介绍了全新的国家概念”, “戒袭用外国无谓名词,以存国文、瑞士风”,“有人称日本名词入华为灭国灭族之事,力主改新还旧”等,然后对其进行归纳,概括出相关的论题,如“新名词的

32、输入促进了中国的发展与进步”,或“新名词的输入,体现了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 ,“新名词的输入,促进了中国的发展与进步”等论题,接下来根据所定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引用2到3个史实,进行论证。要求论证过程中,观点明确,有论据论证,表达规范,说理充分,逻辑清楚。20.如表是英国主要进出口品分类统计表(1701-1894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类别年份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进口出口进口出口17012.00.41.83.617242.40.41.93.817543.00.61.86.417744.10.72.28.517849.60.92.110.7179415.40.82.519.0

33、180427.41.11.733.8181436.41.50.728.0182438.51.00.932.6183447.72.51.942.1184451.05.23.551.4185489.46.611.685.31864165.310.425.3142.71874173.423.747.1205.31884169.024.659.6196.61894156.430.675.3173.5据【英】BR米切尔英国历史统计资料等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这一时期的英国经济发展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答案】1701-1894年英国经济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即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工业革

34、命时期,和19世纪末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依据: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进口比例增加迅速,而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出口总趋势是下降;工业制成品工业革命时期出口迅速上升,而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比重较小。这是因为此时英国通过工业革命迅速实现了工业化,极大地提高了生产能力,对原材料和海外市场的严重依赖。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虽然英国表现出极大地抵制,但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英国经济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力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仍然是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进口比例增加迅速,工业制成品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口迅速上升,但相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比重有所下降。【解析】【详解】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701-1894年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因此英国主要进出口品分类统计表可依据两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段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即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时期,和19世纪末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结合所学可知,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对原材料和海外市场的依赖可分析英国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及工业品的进出口情况。结合所学,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且英国迅速实现了工业化,极大地提高了生产能力,对原材料和海外市场较依赖,故大量进口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同时大量出口工业品;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相对落后,相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进口比例和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有所下降等结合两次工业革命史实分析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