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 别饿坏了那匹马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2021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 别饿坏了那匹马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 别饿坏了那匹马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 别饿坏了那匹马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别饿坏了那匹马 教学设计绥师附小 王晓燕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 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赏析,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这位残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青年的深深的感激之情。教学难点:进一步领会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准备:搜集相关事例、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虽说诚实是做人的美德,但在生活中有时也需要善意的谎言。“别饿坏了那匹马”,这句善意的谎言,让一个孩子能够心安理得地在书摊上读书;这句善意的谎言,让我们看到一个残疾青年美好的心灵。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感

2、受这句谎言背后的感人故事吧!二、朗读课文,思考问题,1别饿坏了那匹马是谁说的?2. 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主要写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事。赞扬了作为书摊主人的残疾青年不计一己得失、想方设法让“我”读书的良苦用心,表达了“我”得知真相后的深深感激之情。)三再读课文,回答问题1.文中出现的主要人物是谁? 2. 这些人物分别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呢?请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内容加以分析。(分析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找出有关语句。)四回看文题,探讨质疑“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

3、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

4、意基本一致。 课文几次写到了“别饿坏了那匹马”,其用意是什么?“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

5、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五课后拓展:小练笔联系课文内容,续写一个片断。 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前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马草!那匹马呢?天天地吃着我拔的马草的那匹马呢?我扭头冲了出去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我突然间明白了: 板书设计: 10.别饿坏了那匹马 “ 我” 残疾青年 卖马草 看书 (人间处处有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