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测试卷六文言文阅读(课内)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7分)桃花源记(节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悉如外人(3)便要还家(4)不足为外人道也2.下列句子不是省略句的一项是(3分)()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B.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3分)5.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3分)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核舟记(节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3、,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
4、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6.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罔不因势象形(顺着、就着)B.高可二黍许(上下)C.佛印绝类弥勒(同类)D.若听茶声然(好像)7.选文第二段的第一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2分)()A.列数字B.打比方C.作比较D.分类别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2)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9.选文第三段细致描写鲁直“如有所语”,佛印“神情与苏、黄不属”“珠可历历数也”,是为了说明什么?试用自己的话
5、简要回答。(2分)10.选文中提到的微雕属于民间技艺。除此之外,你喜欢的民间技艺还有哪些?写出一种并说明喜欢的理由。(3分)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一食或尽粟一石(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
6、食也(3)才美不外见(4)执策而临之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13.从文中看,遇不到伯乐的千里马有着怎样的命运?(3分)14.如果想成为“千里马”,必须要具备怎样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请结合本文与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4分)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7、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故人不独亲其亲(3)男有分(4)力恶其不出于身也16.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选贤与能B.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C.货恶其弃于地也D.故外户而不闭1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18.选文构想的理想社会具有哪些特点?(3分)五、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
8、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卷石底以出(2)潭中鱼可百许头20.下列句子的译文有误的一项是(3分)()A.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译文: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B.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
9、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C.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译文: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凉幽深。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译文: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居住,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21.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4分)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皆 若 空 游 无 所 依。22.作者写在小石潭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同时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分)六、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8分)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
10、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2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2)子固非鱼也(3)鲦鱼出游从容24.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各限断一处)(4分)(1)庄 子 与 惠 子 游 于 濠 梁 之 上。(2)安 知 我 不 知 鱼 之 乐?2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2)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26.庄子始终坚持“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2分)27.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
11、项是(3分)()A.选文以“出游从容”体现“鱼之乐”,其用意在于以动写静,突出环境的清幽。B.选文写了庄子在欣赏自然风景时的感受,但重点在写人记事,刻画人物形象。C.文中的庄子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善于将主观的情感移到外物上。D.选文以庄子和惠子认知态度的对比,反映了这对朋友因共同“好辩”而拥有的生活情趣。28.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你知道有哪些成语出自庄子?试着写出一条,并写出它的意思。(2分)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1分)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
12、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2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弗食,不知其旨也(2)教学相长(3)虽有至道(4)教然后知困3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2)故曰:教学相长也。31.选文集中论述了与的关系问题,说明了的道理。(3分)参考答案专题测试卷六文言文阅读(课内)1.(1)类。(2)全,都。(3)同“邀”,邀请。(4)不值得,不必。2.A3.(1)老人和小孩个个都安闲快乐。(2)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4.热情好客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与世隔绝、和平安宁的生活5.寄托
13、了作者对和平(没有战乱)的向往,对平等、和谐、自给自足的幸福生活的追求。6.解析C“类”在这里是“像”的意思。7.A8.(1)(他)曾经送给我一只用桃核刻成的船,(刻的)是苏轼游赤壁(的情景)。(2)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9.说明王叔远雕刻技艺的娴熟高超。10.示例:剪纸、踩高跷等。理由略。11.(1)吃。(2)同“饲”,喂。(3)同“现”,表现。(4)面对。12.(1)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所以不按照千里马的喂养方法喂养它。(2)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1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14.主观条件:把握机遇,自强不息。客观条件:有适合成长的环境
14、,有识才爱才用才的“伯乐”。15.(1)同“举”,推举,选拔。(2)以为亲。(3)职分,职守。(4)憎恶。16.A17.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18.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19.(1)翻卷。(2)大约。20.D2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22.幽深冷寂的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里,把景物与心情结合起来,营造了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因被贬谪而孤凄悲伤的心情。23.(1)怎么。(2)本来。(3)安闲自由。24.(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2)安知/我不知鱼之乐?25.(1)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2)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26.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也反映了庄子推崇自然的思想。27.A28.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指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29.(1)味美。(2)增长、促进。(3)即使。(4)困惑。30.(1)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困惑。(2)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31.教学教与学互相推动、互相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