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省莆田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注意:本试卷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名句名篇默写(8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沁园春 长沙中毛泽东回忆自己和同学们关注国家大事的句子是:“_,_。”(2)再别康桥中“_,_”两句诗表现了徐志摩最后以潇洒的姿态与母校告别。(3)在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在高渐离击筑和歌时以“_,_”两句表达了自己一往无前、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4)戴望舒在雨巷中写道“我”希望逢着的人是“_ /_”。【答案】 (1). 指点江山 (2). 激扬文字 (3). 我挥一挥衣
2、袖 (4). 不带走一片云彩 (5). 风萧萧兮易水寒 (6).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7). 一个丁香一样的 (8). 结着愁怨的姑娘【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激”“袖”“彩”“萧”“还”“怨”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二、课内文言基础知识(23分)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又欲肆其西封 肆:扩张B. 且君尝为晋军赐矣 为:给予C. 愿足下更虑之 更:更加D.
3、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遗:赠送【答案】C【解析】【详解】文言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解答本题,考生可以根据实词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断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断它的词义。C项,“愿足下更虑之”的“更”意思是“改变”。故选C。3.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以其无礼于晋 丹不忍以己之私B. 吾其还也 共其乏困C.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D. 子亦有不利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考查的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做好这类题,前提是我们必须熟知整个文言句子的含义,还必须熟悉语法。很多时候都是判断使用是否一致,多数情况下一句来源于课文,一句来源于所给
4、文言文,因此只要我们知道课文里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就可以判断两句当中虚词意义与用法是否一致。A项,第句 “以”,连词,因为;第句“以”与前一句意义用法相同。B项第句“其”,表商量的语气助词,还是;第句“其”是代词,他的,代指秦国。两句意义用法不相同。C项第句“之”,助词,的;第句“之”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两句意义不相同。D项第句“焉”是语气助词,可译为“吧”;第句“焉”,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两句意义用法不相同。故选A【点睛】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一)依形推义法汉字本是表意性质的,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虽历经演变,但表意的功能并没有完全丧失,这种表意功能就是理解词义的已知
5、条件之一。因此,对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此外古汉语中的通假字绝大多数为形近通假,故而借助字形还可以帮助我们识别通假字。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B. 以其无礼于晋C.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D. 终已不顾【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这是文言实词中的古今异义现象设题,然后把加点词的现代意思代入句中,看能否讲得通。本题中,A项,“以为”,省略“之”,应该
6、是“以之为”译为“把当做”;今义:认为。意义不同。B项,“无礼”“缺乏礼貌;缺乏对人适当的尊敬、尊重”;古今义相同。C项,“穷困”,古义:走投无路,陷入困境;今义:贫穷;意义不同。D项,“不顾”,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顾念;意义不同。故选B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与郑人盟 邻之厚,君之薄也B. 晋军函陵 越国以鄙远C. 夜缒而出 函封之D. 太子迟之 使使以闻大王【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设题,然后
7、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辨析活用类型。本题中,C项“夜缒而出”中“夜”是名词作状语,在夜里;“函封之”中“函”是名词作状语,用匣子。用法相同。A项,“与郑人盟”中“盟”是名词作动词,结盟;“邻之厚,君之薄也”中“厚”是形容词作动语,变得雄厚。用法不同。B项,“晋军函陵”中“军”是名词作动词,驻扎;“越国以鄙远”中“远”是形容词作名词,远地。用法不同。D项,“太子迟之”中“迟”是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迟;“使使以闻大王”中“闻”是使动,使听到。用法不同。故选C6.下列句子句式相同的一组是A.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B. 夫晋,何厌之有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C. 群臣侍殿上者 今日往而不反者,
8、竖子也D.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皆为戮没【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然后根据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进行辨析。文言特殊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以及省略句。本题中D项都是被动句,分别译为“而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都被杀戮没收”。A项“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是状语后置,译为“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是定语后置,译为“太子和了解这件事的宾客”。B项“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译为“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呢?”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是状语后置,译
9、为“佚之狐对郑伯说”。C项,“群臣侍殿上者”是定语后置句,应为“侍奉在殿上的群臣”;“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是判断句,“者也”结构,是判断句的标志。故选D项。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 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B. “五经”,是我国古代五部儒家经典著作的合成,包括诗书礼易春秋。C.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又称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D. 九宾,为古代接待宾客之礼,由九名迎宾人员立于朝廷,依次传呼接引使者上殿,是当时外交上最隆重的仪式。【答案】C【解析】【详
10、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面说法全都正确的一组”,然后根据课内所学和课外积累辨析正误。本题中,C项“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错误,“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故选C。8.请把课文中的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答案】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
11、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中 “因”译为“依靠”;“敝”译为“损害”;“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是判断句;“所与”译为“同盟者”;“知”,通“智”。三、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中国新诗为何处境“尴尬”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从商周的四言,到楚骚汉赋、汉魏乐府、隋唐律绝和宋词元曲,可谓灼灼其华,蔚然大观。千百年前的黄钟大吕,至今犹萦绕在苍穹。然而中国新诗在诞生近百年后的今天,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它既没能与国际接轨,又与中华古典诗词曲赋的优良传统脱节、断裂,割断了传承关系,令广大读者望其兴叹,
12、最后只好弃之而去。中国新诗为何会处境“尴尬”呢?首先,是由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造成的。无论是诗经中的“风雅颂”,还是楚辞、乐府、律诗、宋词、元曲不论其诗体形式怎么演变,但都是讲究韵律的,作品都具有节奏美、旋律美和韵式美。由于白话“新诗”“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胡适谈新诗)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自其诞生以来,这些便成为其发展的严重弊端和障碍。其次,是由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造成的。诗歌是文学形式美的一种体现,但形式美只是诗歌的美丽外衣而已。过分地强调诗体形式,从而否定主题思想的意义,如近年来所谓的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达达主义、
13、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就像失去了土壤的禾苗一样,必将枯萎。最后,是由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造成的。同古典诗词曲赋相比,当代诗歌在题材内容方面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其一,迫于现实社会生存的巨大综合压力和人类因物质文明进步而带来的精神困惑,当代诗歌的内容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正日益失去处理重大社会题材的艺术能力,这就使得它日益减少获得公众关注的机会,而只有在少数未被现代社会物质化的心灵当中获得知音;其二,随着诗人们从社会文化中心退却,科技英雄、商业英雄和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诗歌越来越被推挤到社会的边缘,诗人们成了一个不被社会关注的自我封闭、自我肯定、自我满足、自我安慰、
14、自我陶醉的奇怪群体,这更加加剧了他们的自闭倾向;其三,当诗人们精神的价值已经从崇高、纯洁、美好、自然过渡到了喧嚣、乐趣、庸俗、时尚的方向,于是平庸困扰着诗歌界,诗歌的阵地越来越虚弱。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国新诗只有志存高远,发扬其应有的精神文化提升作用,既在主题内容方面深度切入自己的时代,又在诗艺表现方面继承并发扬光大中华传统诗词曲赋艺术,随时代、社会、语言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改进,让中国新诗界尽快构建审美规范并早日达成审美共识。这样,中国新诗才能够既有技艺的美感又有时代的气息还有历史文化的内涵,并因此而融入中华诗歌的历史长河之中,从而有机会成为新时期的经典诗歌作品而流传于世。 (选自长空诗话,有
15、删改)9.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新诗在题材内容方面的变化的一项是()A. 中国新诗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很少关注社会问题。B. 中国新诗越来越狭隘,不能反映社会的主流。C. 近年来出现了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等。D. 质量上乘的诗歌越来越少,多数诗歌内容平庸。10.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新诗处境“尴尬”的原因的一项是( )A. 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B. 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C. 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D. 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11.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中
16、国是诗歌的王国,中华古典诗词曲赋曾经有过许多令人骄傲的绚烂与辉煌。B. 中国新诗既没有和国际接轨,又与中华古诗词的优良传统隔断传承关系。C. 在当今商品经济时代,能忠实地坚守诗歌阵地的人越来越少,诗歌的发展遭遇“尴尬”。D. 中国新诗只要注重与时代结合,并继承发扬传统诗词曲赋的艺术,就一定能够改变其“尴尬”处境。【答案】9. C 10. B 11. D【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词语、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这类题目编题者会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副词。C项
17、,由第段可知C项不是新诗内容方面的变化,是说新诗形式多样,反映新诗注重形式。故选C【10题详解】本题考查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试题出题者常常故意设置错误选项,往往偷换概念或以特殊代替一般等等,这就要求考生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速读选项,找到选项所在的内容区间,以此圈定范围,并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即可得知解答此题可从文中找到论述中国新诗处境“尴尬”的原因的相关语段,由第段可知,B项描述的只是一个客观背景,主要原因在于在这个客观背景下诗人们的自闭。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分析理解的能力。此题会出现的干扰项有以下类型:以偏概全,张冠李戴,胡乱猜测等等。学生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
18、证分析、比较、推断根据文中作者的观点来分析选项的推断是否正确,由第段内容“中国新诗只有志存高远,发扬其应有的精神文化提升作用,既在主题内容方面深度切入自己的时代,又在诗艺表现方面继承并发扬光大中华传统诗词曲赋艺术,随时代、社会、语言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改进,让中国新诗界尽快构建审美规范并早日达成审美共识”可知,D项中“就一定能够改变”说法太绝对。故选D【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
19、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
20、(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
21、。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四、文言文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韩子高,会稽山阴人也。家本微贱。侯景之乱,寓在京都。景平,文帝出守吴兴,子高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于淮渚附部伍寄载欲还乡,文帝见而问之,曰:“能事我乎?”子高许诺。子高本名蛮子,文帝改名之。性恭谨,勤于侍奉,恒执备身刀及传酒炙。文帝性急,子高恒会意旨
22、。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文帝甚宠爱之,未尝离于左右。文帝尝梦见骑马登山,路危欲堕,子高推捧而升。文帝之讨张彪也,沈泰等先降,文帝据有州城,周文育镇北郭香岩寺。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中又往慰劳众军 文帝散兵稍集,子高引导入文育营。明日,子高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文帝乃分麾下多配子高,子高亦轻财礼士,归之者甚众。文帝嗣位,除右军将军。天嘉元年,封文招县子,邑三百户。王琳至于栅口,子高宿卫台内。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二年
23、,迁员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成州刺史。及征留异,随侯安都顿桃支岭岩下。时子高兵甲精锐,别御一营,单马入陈,伤项之左,一髻半落。异平,除贞毅将军、东阳太守。五年,章昭达等自临川征晋安,子高自安泉岭会于建安,诸将中人马最为强盛。晋安平,以功迁通直散骑常侍,进爵为伯,增邑并前四百户。六年,征为右卫将军,至都,镇领军府。文帝不豫,入侍医药。废帝即位,迁散骑常侍,右卫如故,移顿于新安寺。(节选自陈书)1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中/又往慰劳众军/B.
24、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中/又往慰劳众军/C. 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中/又往慰劳众军/D. 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中/又往慰劳众军/1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B. “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
25、部曲行伍,也泛指军队。C. “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D. “伯”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1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子高恭敬谨慎。与文帝相识后,尽心尽力地侍奉文帝,常带着刀保护文帝的安全,也常为文帝端盘子送酒食。B. 子高聪明机警。文帝性子急躁,子高总是能够领悟他的意旨。文帝在骑马登山时几乎要坠下山,得子高推扶得以继续攀登。C. 子高忠心耿耿。张彪偷袭城池,文帝逃出后,稍稍集合了一些游散之兵,子高将他引进文育军营中,并于次日与张彪作战,张彪败走。D. 子高身先士卒。征讨留异时,他统率一营人马,单骑
26、冲入敌阵,伤了左颈,发髻也被削掉一半。留异之乱平定后,任贞毅将军、东阳太守等职。1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答案】12. A 13. A 14. B 15. 等到平定了王琳,子高所统率的士兵更多了,依附于他的将士,子高都尽力加以选拔进用,文帝也都加以任用。【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
27、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中/又往慰劳众军/”,这段话是说“张彪自剡县乘夜回军偷袭城池,文帝从北门逃出,事变发生在昏暗的黄昏,军队非常混乱,周文育也不知文帝在哪里,只有子高在文帝身边文帝便派子高从乱军中前往见周文育,子高在昏暗中复命应答,又赶去慰劳众军”,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县夜”“城”“文帝”“北门”“文育”“子高”“众军”等,然后根据句意和语法关系进行排除,“军人扰乱”意思是“军队非常混乱”,语意完整,“乱”后断开排除BC两项,再比较AD两项,“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是兼语句,意思是“文帝便派子高从乱
28、军中前往见周文育” “文育”是“往见”的宾语,不能断开;而“文育反命”则解释不通,排除D项,故选A。【13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A项中“总角”指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扎成髻,不分男女。常用来指少年时期。故选A。【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
29、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 B项中“文帝在骑马登山时几乎要坠下山,得子高推扶得以继续攀登”只是一个梦,而非事实。原文为“文帝尝梦见骑马登山,路危欲堕,子高推捧而升”。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 “及”,等到;“益”,更;“将士依附之者”,定语后置句; “论进”,选拔进用。译文: 韩子高,会稽山阴人门第低微侯景之乱时,子高寄居
30、于京师侯景之乱被平定后,文帝出京镇守吴兴,子高当时十六岁,在小时侯他就容貌美丽,看上去像个妇人一般。他在淮渚想要搭军队作战的车子还乡,文帝见了,问他说:“你能侍奉我吗?”子高同意了。子高原名蛮子,文帝为他更名为子高。(子高)生性恭敬谨慎,尽心尽力地侍奉(文帝),常常带着刀保护文帝的安全,也常为文帝端盘子送酒食。文帝性子急,子高总能领悟其意旨。等到成年后,(子高)渐渐熟习了骑射之术,(处事)很有胆识决断,希望成为将帅。待到平定了杜龛,文帝配给他士卒。文帝十分宠爱他,不曾让他离开身边。文帝曾经梦见骑马登山,道路险恶,几乎要坠下山去,子高推扶他而使他得以继续攀登。文帝讨伐张彪时,沈泰等人率先投降,文
31、帝占据了州城,周文育镇守北郭香岩寺。张彪自剡县乘夜回军偷袭城池,文帝从北门逃出,事变发生在昏暗的黄昏,军队非常混乱,周文育也不知文帝在哪里,只有子高在文帝身边。文帝便派子高从乱军中前往见周文育,子高在昏暗中复命应答,又赶去慰劳众军文帝稍稍集合一些游散之兵,子高将之引入文育军营中。次日,与张彪作战,张彪的部将申缙又来投降,张彪便逃跑到松山,浙东平定文帝于是将手下大部分的兵马配给子高,子高也轻视钱财,礼贤下士,归附他的人很多。文帝即位,任命他为右军将军。天嘉元年,封(子高)为文招县子,封邑三百户王琳到栅口时,子高在台内值班。等到平定了王琳,子高所统率的士兵更多了,依附于他的将士,子高都尽力加以选拔
32、进用,文帝也都加以任用。天嘉二年,升为员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成州刺史。等到征讨留异时,子高随侯安都驻扎在桃支岭岩下。当时子高兵强马壮,装备精良,另外统率一营人马,单骑冲入敌阵,伤了左颈,头上的发髻也被削掉一半。留异之乱被平定后,(子高)任假节、贞毅将军、东阳太守。五年,章昭达等人从临川征讨晋安,子高从安泉岭出发与他们在建安会师,在诸将中人马最为强盛。晋安之乱被平定后,凭借功绩升任通直散骑常侍,晋爵为伯,增加的邑户连同之前的封邑共四百户。六年,被征为右卫将军,回到京师,镇守领军府文帝病重,(子高)入内侍奉医药。废帝即位,子高晋升为散骑常侍,仍任右卫将军,移营驻扎在新安寺。【点睛】文言断句的基本
33、原则: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虚词断句法。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
34、)等等;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有些复音虚词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对话标志断句法。文言文中对话、引
35、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语序句式断句法.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对文言文句读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
36、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五、诗歌阅读(12分)16.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采桑子 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 自然界从不会因为人事变化而改变它的运行规律,年年重阳节都会如期而至。B. 经历过战火洗礼的野花都比以往更芬芳,可见红军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词人。C. 人因有情人易老,天因无情天难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无限惆怅。D. 下阕
37、描写秋风比春风更强劲,秋景比春景更壮阔,词句境界开阔雄浑。【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C项,“人因有情人易老,天因无情天难老,表达了
38、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无限惆怅”错误, “人生易老”只是与“天难老”对比着说,丝毫不含有消极感伤的意味。古诗词中伤春怨秋,嗟贫叹老,这种作品是太多了。但在这里,却完全是另一种思想感情,这里着重说的是“天难老”。其次,“天难老”是说宇宙间一切事物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生生不已,光景常新,表达的是作者的豪放旷达、积极乐观。故选C。【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
39、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清平乐(宋)张炎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客里看春多草草,总被诗愁分了。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 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注】张炎生于南宋末年,南宋亡后曾北上大都,因各种原因,第二年即南归,回到临安。本词即作于此时。17. 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 “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一写客观环境,一写主观感受。B. “顿觉游情少”的原因就是因为已经到了众芳凋
40、零的春末。C. “草草”说明春末未能仔细观察和欣赏,显然带有一点悔意。D. 整首词由景到人,由人到物,由物到情,层层深入,感情真切。18. 这首词的下阕是如何表达丰富情感的?试作简要赏析。【答案】17. B 18. 下阕作者以燕子自喻,作者去年飘泊远离家园,如今回到京城却满目萧然,不知归于何处,抒发了飘零无依之愁。暮春三月那夜间的风雨更令人无限伤心,雨声不催花开,但见遍地落红,融情于景。“休听”中既有惜春伤春之愁,又隐含家国身世之痛。【解析】【17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
41、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B项,“顿觉游情少”的原因就是因为已经到了众芳凋零的春末”错误,错在原因单一,不仅仅是因为客观环境的变化。故选B。【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这首词的下阕是如何表达丰富情感的?试作简要赏析”,然后确定手法,结合
42、手法进行具体分析,在写出运用这种修手法的表达效果。下阕由景到人,由人到物,由物到情,借“燕子”比喻自己飘荡无依,借“夜雨”比喻摧花折绿的残暴的元兵,抒发了飘零无依之愁。 “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夜雨”是暮春急雨。“催花”是摧残花草。此时雨却不是催花的媒剂,而是葬送春花的急雨。融情于景,一“雨”双关,透出家国身世之痛。【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
43、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六、文学名著阅读(7分)19.请把下面三国演义的回目补充完整,注意每个括号仅填一个字。(1)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 )( )背约(2)第二十六回 袁本初败兵折将 ( )( )( )挂印封金【答案】(1)孙坚 (2)关云长【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名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把下面三国演义的回目补充完整,注意每个括号仅填一个字”,然后根据示例和三国演
44、义中人物的特点和相关的事例进行填空。第一题,三国演义的相关情节是孙坚进入洛阳,意外得到了传国玉玺,就想据为己有,以后自己当皇上。没想到被手下的一个军士把事情报告给了袁绍。袁绍在孙权来辞行的时候逼孙坚交出玉玺,孙坚坚决不承认,还发下了毒誓。”卓派人劝说孙坚投降,被孙坚拒绝。第二题,关云长在白马坡斩颜良杀文丑,使袁本初败兵折将,然后挂印封金辞别曹操 关键在白马坡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面问题。甲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乙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甲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乙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甲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乙鼓
45、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甲曰:“舍此之外,某实不知。”乙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甲曰:“谁能当之?”乙以手指甲,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某耳!”20. 请填写出文段中甲、乙的人物姓名。甲: 乙: 21. 以上场景最可能发生在三国演义哪个回目之后? A.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B. 袁公路大起七军 曹孟德会合三将C. 曹阿瞒许田打围 董国舅内阁受诏D. 斩蔡阳兄弟释疑 会古城主臣聚义【答案】20. 刘备 曹操 21. C【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名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
46、题“请填写出文段中甲、乙的人物姓名”,然后根据三国演义中人物的特点和相关的事例进行填空。本段出自第二十一回煮酒论英雄,里面有两个英雄人物,一个长歌当啸,豪气冲天,指点群雄;一个寄人篱下,一味谦恭,装孬不折本,他们就是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这一篇绝世妙文把他们两人的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其中有一个细节是:操以手指玄德,然后自指曰:“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名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以上场景最可能发生在三国演义哪个回目之后?”然后根据三国演义中相关的情节进行作答。曹阿瞒许田打围董国舅内阁受诏第二十回,献帝与伏后父伏完董承设计图操,董承
47、与王子服,西凉太守马腾等密立义状,书名画字。二十一回,董承暗结刘备等人谋诛曹操。刘备恐曹操猜忌,每日于后园种菜消遣,以为韬晦之计。一日,曹操青梅煮酒,请玄德于小亭畅饮,论天下英雄唯有刘备和他两个。故选C。六、语言文字应用(17分)2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青荇(xng) 埋怨( mi ) 凄婉(wn) 湖泊(b)B. 百舸(g) 巷道(hng) 遒劲(qi) 蒿草(ho)C. 中肯(zhng) 颓圮(p) 火钵(b) 浮藻(zo)D. 河畔(pn) 漫溯(shu) 团箕(j) 沉淀(din)【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解答此类题
48、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然后依据字形和字义辨析字音正误。本题中,A项,“埋怨”的“埋”应读mn。C项,“中肯”中的“中”应读zhng。D项,“漫溯”的“溯”应读s。故选B。【点睛】对多音字的把握,掌握音随意转的原则。吃不准的情况下,可多考虑从词语具体意义的角度入手解决问题。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善用排除法。如果题干是全部不相同的,就把有两项相同的去掉;如果题干是与所给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则去掉一个不同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全都正确,就去掉有一个错误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有错误的一组,就排除肯定无误的一项;总之,用排除法
49、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当然也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的。23.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峥嵘 笙箫 扭怩 揉碎B. 冷寞 菲薄 记载 篱墙C. 长篙 云彩 九州 叱骂D. 斑澜 荆棘 愁怅 万户侯【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然后依据语境来辨析字形正误。本题中,A项,“扭怩”的“扭”应为“忸”; B项,“冷寞”的 “寞漠”应为“漠”;D项,“斑澜”的“澜”应为“斓”;“愁怅”,惆怅。故选C项。【点睛】字形题一般可以采取音辨法。逐个审读容易出错的字,从中可以辨析出一些形近而音不
50、同的别字。形辨法。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义辨法。通过掌握的词语意义,或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义,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结构辨析法。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还有一部分就只能依靠我们平时的积累了。如果题干是有错别字的一项,就排除肯定无错别字的;如果是全对的一项,就排除肯定有错别字的;如果题干是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就先排除有三个错别字的一项。总之,可以多使用结构分析法:一是字形本身结构,二是词语结构。辨析字形
51、要注意把字的音、形、义结合在一起来考虑。看词语不宜太长久,要善于回想什么时候在课本或课堂上接触到这个字的。如无把握,可放放再说,但必须用记号来提示自己。24.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就在投票之前,特朗普那篇15分钟慷慨激昂的演讲令对手相形见绌,而这一点和其他任何成就一样值得肯定。现在沈阳市加油站的销售普遍呈现不愠不火的状态,国庆节调价后出现了一轮补库高峰,但是此后销量就一直不好。来自埃及的阿拉伯商人哈姆迪拉巴特在广交会的展馆中,按部就班地寻找着自己的目标纺织品展厅。 在古代社会里,像李清照那样能以词擅名当时文坛的女性,实属凤毛麟角,屈指可数。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旧的观
52、念越来越深人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我们不应该为稳定而维护稳定,如果所谓的稳定意味着抱残守缺,沿用一种对很多人已不适用的体系的话,我们就不应珍视这种稳定。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相形见绌”意思是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使用正确。“不愠不火”,指说话做事态度适中,分寸得当。这里是指“销售”,应该用“不温不火”。“按部就班”引申为照章办事,依次进行,不越轨,不逾格。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
53、新精神。不能修饰“寻找目标”,不合语境;“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符合语境。“安土重旧”意思是安于本土生活,不愿轻易改变旧俗。 “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语境是乐于告别家乡,语意矛盾。“抱残守缺”:比喻因循守旧,不愿接受新事物。使用正确。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时,积累记忆是解答词语题的基础,也是做对词语题的关键。首先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词语,结合词义、句意,正确代入原句中,逐一排除,之后,再进行整体检验,所涉及词语都代入原句,读起来正确顺畅就可以确定了。2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现在人们认识到,一方面极光与地球高空大气、地磁场的大规模相互作用有关,另一
54、方面又与太阳喷发出来的带电粒子流(通常称为太阳风)有关。B. 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发生地震后不到一个小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的一些医院,就像当年在战场上听到冲锋号声一样,火速奔赴灾区。C. 广东佛山两岁多的女孩小悦悦遭遇不幸的事件拷问着我们冷漠的灵魂,“拒绝冷漠,传递温暖”的道德良知再次被唤醒。D. 当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我们才发现他们需要的并不仅仅是帐篷、饮用水、粮食和生活用品,他们还需要精神的抚慰。【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
55、分析修饰成分。A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应把“一方面”调整到“极光”后。B项,主谓不搭配,“医院奔赴灾区”不通,应把主语改为“医院的医务工作者”。D项,“帐篷、饮用水、粮食和生活用品,几个项目互相交叉,属逻辑混乱。故选C。【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
56、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26.把下面的一组句子综合成一个单句,不得改变原意。俄罗斯“亚轨道集团”公司展示了太空旅游飞船样机模型。这个样机模型的设计尺寸、外形与太空旅游飞船完全相同。这次展示的地点在“米亚西谢夫”实验机器制造厂。这次展示的时间是今年的3月14日。这次展示是首次公开展示。【答案】俄罗斯“亚轨道集团”公司今年3月14日在“米亚西谢夫”实验机器制造厂首次公开展示了设计尺寸、外形与太空旅游飞船完全相同的样机模型。【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句式转换的能力。解答本题时,应该先明确几个短句的内在联系,即它们所表达的
57、共同话题,从中提炼出或组合出一个句子,作为句子的主干。将其他短句中分别与主干句中心词搭配的成分变成主干句的修饰成分,按照一定的语法和语意关系合理地嵌入主干句相应的位置,最后进行检查,信息有无遗漏,语意有无改变,为使语句顺畅,互换时可适当增删衔接、过渡、呼应等词、短语。本题中,需要注意题目中的主语为“俄罗斯亚轨道集团”,所以定为主干句,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展示了”“设计尺寸”“外形”“地点”“时间”“首次”等进行嵌入。八.作文(60分)2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你坐在考场答卷时,父母在守望,老师在守望,所有关心和爱你的人在守望,就像蓝天守望小鸟,大海守望风帆,大地守望小草在守望中,我
58、们拒绝诱惑;在守望中,我们执著追求;在守望中,我们走向成熟但同时我们也在守望,我们守望一片土地、一缕阳光;守望儿时的朋友;守望心灵、自尊、诚信、淳朴、责任,甚至守望祖国更加强大、更繁荣。请以“守望”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守望从容不知从何时起,国人在告别了婉约、细腻和含蓄之后,又告别了从容。于是,没有了“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明丽,没有了“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清新,没有了愚公移山的大气,精卫填海的执著,从容的文化不再;没有了一生只走一条路的大游客徐霞客,没有了一生只写一部书的史学家司马迁,没有了一生只
59、种草药采草药的草民李时珍,从容的大师不再。 当今时代,很难看到从容了。到处都是辛苦辗转,到处都是辛苦忙碌。感慨一声“忙兮忙兮奈若何?”转过身,又投入忙碌中。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陆游的忧患,岳飞的壮怀,东坡的豪迈,易安的愁戚,似乎已尘封进了历史。今人欲望太多,学历、文凭、官位、职称、名利、声誉,什么都想得到,什么都不想丢弃。十个指头按二十只跳蚤,一双眼睛盯着满河滩的卵石,种种欲望,满箱满柜,满抱满怀,乱花迷眼,急火攻心。而为欲望所付出的努力又显得太少,均摊到每个欲望上,收获怎么会丰厚呢?别说是累累硕果了,可能连喜悦的花朵都采摘不到,因为享受喜悦的前提正是对从容的守望。 华山的险峻、庐山的清秀
60、,需要从容地漫步;泰山的石刻、黄山的怪松,需要从容地欣赏;新月集中的温情、两地书中的亲昵,需要从容地品味。 可事实如何呢?远去了,举酒邀月的李白,梅妻鹤子的林逋;远去了,蕴藉端庄的印章,酣畅大度的书法;远去了,质朴亲情的信封,优美雅致的信笺。 剩下的似乎只有冷冰冰的红头文件,只有噼里啪啦的打字声,只有成千上万的都市人拥在一条路上按喇叭,只剩下辛苦、忙碌和疲惫,心态中少了那么一点存放自己的空间,少了那么一点守望从容的时间。 在溽热难捱的七月去蒙古大草原,像一片风中的三叶草,一只咩咩叫唤的绵羊,一朵蓝天上的闲云,让清爽的风吹净都市的浊尘,对着无边旷野说点什么,或什么都不说。躺在草地上,闭上眼睛,让
61、精神放飞远方,于是,境由心生。 倒上一杯清茶,我们守望从容。【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话题作文。要写好作文,首先要认真审清题意,弄清“守望”的涵义。所谓“守望”,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看守瞭望”。看守即守住过去美好的回忆,瞭望则展望美好的未来。然后不妨静下心来,结合话题材料想一想与“守望”有关的素材。任何种群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监视和守望。羊群如此,牛群如此,一些野生动物的种群例如大雁等等也莫不如此。类社会当然和动物的种群不能相提并论,但是同样也需要随时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监控和守望。古其实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地都在守望中度过自己的一生,一个不懂守望的人,
62、就会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动力,没有目标。人人如此,今人如此,名人如此,普通人亦如此。这样想来有关话题拓展挖掘的空间也将开阔许多。特别是在当今时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各种诱惑扑面而来,形形色色令人目不暇接,加上人类社会组织结构的极其复杂,其守望的内容就更为丰富。那么,我们作为时代的主宰者,该进行怎样的守望呢?立意:1.爱的守望2.落寞而美丽的守望3.一生的守望4.永恒的守望5.守望真情6.守望亲情7.守望真诚层次:取一个隐含观点的题目守望初心第一段:亮出观点第二段:分析守望初心的原因和背景。当今时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各种诱惑扑面而来,形形色色令人目不暇接。第三段:分析守望初心的意义。选取典型名人事例
63、进行举例论证:毕加索守望自由、贝多芬守望音乐、毛泽东守望理想,举事例进行论证:苏东坡、苏轼、纳兰容若。第四段:名人的人生守望,给后人永远的启示第五段:结合学生实际,论证守望初心的表现。最后一段:重申观点:在守望中,我们执著追求;在守望中,我们走向成熟。素材:1.一首定风波,寂寞地躲在念奴娇的身后,拙眼的人们似乎只看到这位诗人的豪放与旷达,却遗忘了他一直拥有的一方净土,忽视了他精神家园中的另一片天地。苏轼一生多次遭贬,可是心灵中的那方净土,成了他一生的守望。2.文天祥,当他被俘,当他身处异乡,当他经受磨难时候。他仍旧吟诵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豪情,爱国便是他的信念。他的信念
64、没有随局势而变。他心中的池水便如明镜般折射出他人性的光辉!3.再看如今的季羡林,当他饱受“文革”摧残时,当他沦为一个看大门的人时,当他年过花甲时,他没有放弃研究,从罗摩衍那到吐火罗文,从普通学者到北大教授。4.小谢的清莲开在“池塘生春草,园林变鸣禽”的自然,为了它,他摒弃了权位荣华。太白的清莲开在寂寞清远的天边,为了它,他唾弃“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仕途。辛弃疾的清莲却开在血流成河的沙场“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5.陶渊明东篱采菊,守望一份自适;李太白醉酒狂歌,守望一狂傲;杜子美茅屋疾呼,坚守一份关怀;托尔斯泰,高龄出走,守望一份朴素的心灵,平民的情感。6.我们这个时代,水土流失的同时,人性也在流失,我们笑话愚公之不慧,孔子之不明,屈子之何醒?但良心与正义依然被某些人苦苦守望。吴敬琏,这个响当当的名字为何如此被人推崇?为的是他敢于为不成熟的市场经济扫除污浊,为的是他守望经济环境的纯净与公正,而他竞常接到一些股市鹰犬的恐吓信。刘姝威,这个普通的弱女子,只是以一颗学者应有的质朴的心灵,揭出某大公司的黑幕,竟受到邪恶的围攻。守望之难,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