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少年闰土 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11871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少年闰土 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少年闰土 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少年闰土 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少年闰土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7个生字, 理解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过程与方法:了解课文内容, 感知闰土的形象。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在黑暗的旧中国, 闰土身上的健康、机灵、纯朴和勇敢。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 感知闰土的形象。教学难点:探究人物的性格特点, 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课件出示图片鲁迅。谈话交流:大家认识这是谁吗?(鲁迅)你对鲁迅有哪些了解?让学生汇报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课件出示补充介绍。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 字豫才, 浙江绍兴人

2、。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1918年首次以笔名“鲁迅”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 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2、师引入:鲁迅先生在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时想起了三十年前儿时的伙伴, 这节课我们就一同去认识他的这位伙伴。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二、初读感知1、预习汇报。(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感知课文内容, 集体正音。(2)检查识字。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指名朗读, 集体交流识字情

3、况。ni ku ch to wei cun ch扭身 胯下 厨房 套住 刺猬 窜了 畜生(3)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连线。其间 只知道。无端 稀奇。素不知道 如此。如许 从来不知道。希奇 其中。单知道 无缘无故。2、整体感知。快速默读课文, 思考总结:课文中闰土给“我”讲了哪几件事?(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 三、精读领悟。1、理清脉络。提示:这篇课文先写“我”记忆中的闰土, 接着写与闰土相识、相见、相知到分别的过程。同桌结合提示将课文分成五段。第一段(1):写“我”记忆中的闰土勇敢机敏。第二段(2-3):写“我”和闰土是主仆, 他来“我”家帮忙, 所以“我”和他认识了。

4、第三段(4-5):“我”第一次跟闰土见面, 他很怕羞, 但我们很快就熟识了。第四段(6-16):写闰土给“我”讲捕鸟、拾贝壳、看瓜刺猹、看跳鱼儿等有趣的生活。第五段(17):闰土和“我”分别了, 友谊也中断了, 但“我”很怀念他。2、记忆中的闰土。课件出示闰土刺猹的图片, 学生结合课文第一段内容说一说图画中的场景。“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下面是海边的沙地, 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项带银圈, 手捏一柄钢叉, 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 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是对闰土哪方面的描写?(外貌 动作)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闰土?(勇敢 机敏)这个场景

5、描写美在哪里?(美在色彩, 美在静谧, 美在灵动, 美在惊险。)3、与闰土相识。小组讨论交流:作者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第一次见到闰土是什么样的情景?汇报:(1)“这少年便是闰土。我认识他时, 也不过十多岁, 离现在将有三十年了;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 家景也好, 我正是一个少爷。” 这几句话看似很无聊, 却交代了鲁迅的什么身份?(阔少爷)(2)介绍“忙月”。我们这里给人做工的分三种:整年给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长年;按日给人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种地, 只在过年过节以及收租时候来给一定的人家做工的称忙月。从中体会闰土的身份:忙月(贫民)的小贫民。(3)闰土名字的由来。指名结合课文介绍闰土名字的由来, 从

6、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看出当时的一种文化迷信。)4、和闰土相见。闰土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躲在哪里?“样子很简单:紫色的圆脸, 其余的就是衣物穿戴了, 小毡帽、银项圈。” 这是关于闰土哪方面的描写?(外貌)“他也躲到厨房里, 哭着不肯出门”:闰土可以哭, 因为他还是一个孩子;但不能大哭, 因为他是一个乡下来打工的人。5、四件趣事。捕鸟、拾贝壳、看瓜刺猹、看跳鱼儿, 这四个故事哪个详写, 哪个略写?(雪地捕鸟、月下刺猹格外详细。)(1)指名讲雪地捕鸟的故事。第二日, 我便要他捕鸟。他说:“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 下了雪, 我扫出一块空地来, 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 撒下秕谷, 看鸟雀

7、来吃时, 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 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 角鸡, 鹁鸪, 蓝背”这段话是关于闰土的哪方面描写?(动作)一连串的动词“扫”“支”“撒”“拉”, 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作者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闰土捕鸟经验十分丰富, 聪明能干。(2)小组内讲一讲“看瓜刺猹”, 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啦啦”表明闰土光听声音就能辨别出是猹在咬瓜, 说明他十分机智, 也反映出他经常看瓜, 十分有经验, 对猹十分熟悉;“捏”“轻轻”, 也能反映出闰土刺猹时的机智, 生怕把猹惊走。“月亮”点明看瓜是在夜晚, 这也表明, 闰土能在夜晚到地里看西瓜, 十分勇敢。(3)小组内

8、讲一讲拾贝壳、看跳鱼儿的故事。(4)同学们, 再来看一下这幅图, 如果你是文中的“我”, 在听闰土讲述这些希奇的事情的时候, 你可能会在想些什么?内心充满了什么?(我的内心充满了羡慕、向往、惊奇。)6、与闰土分别。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体会鲁迅与闰土之间的情谊。想象一下你觉得在他们分别的时候可能会对彼此说些什么, 进行角色扮演。7、总结形象。请同学们结合课文中描写闰土的语句, 总结闰土的人物形象。(聪明能干 机智勇敢 见多识广)8、质疑解惑。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和大家讨论交流。“他们都和我一样, 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中的“他们”是指“我”往常的朋友。“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

9、的天空”表面上指后院高墙上的棱角, 实际上是说鲁迅和他的朋友像井底之蛙一样。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闰土无拘无束的生活的向往、羡慕之情, 也表达了鲁迅对少爷生活的无奈和不满之情。9、总结写法。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是表现人物的基本方法, 作品抓住了这些特点, 将人物刻画得十分成功。四、课堂总结作者鲁迅先生借助具体的事例, 利用动作、语言、外貌描写等方法向我们展示出了一个聪明能干、机智勇敢并且十分健康可爱的少年闰土。五、巩固练习打开“基础训练-少年闰土和阅读训练-少年闰土”, 一起来闯关吧!六、作业布置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

10、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

11、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一段。2、找出文中描写闰土外貌和动作的句子读一读, 抄下来。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

12、,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板书设计:雪地捕鸟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少年闰土 海边拾贝 聪明能干看瓜刺猹 机智勇敢潮汛看鱼 见多识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