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16037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0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三历史月考二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24题,共48分)1周易研究被称为“易学”。易经代代相传,释家林立,留下了三千多部著作。无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还是孙子兵法,抑或是黄帝内经,神龙易学,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可见易经()A是自然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B其思想广泛渗透到中国人的生活之中C是古代中国各民族智慧的结晶D是后世著书立说的范本2孟子提出,人的内心存在仁、义、礼、智的思想胚芽,天也具有仁、义、礼、智的特质,因此心性可与天命相通。连接二者的途径是“反身而诚”,即存心养性以扩张四端,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其思

2、想的进步之处在于()A形成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体系B突出了人利用和改造大自然的强烈愿望C削弱了天的神秘色彩而将其义理化D用外在比照方式寻求天与人的内在联系3儒学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是()A强调制度与秩序B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C重视道德与人伦D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4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饮酒、服药、清谈和纵情山水是魏晋时期名士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一部世说新语可以说是魏晋风度的集中记录。造成这种文化特点的最主要原因是()A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的精神领域普遍出现了危机B江南经济开发,商品经济大发展C

3、新兴门阀士族生存环境险恶,不得不依附某个政治集团D魏晋时期佛、道盛行5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这说明()A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B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C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D王阳明学说已成为主流思想6“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这段材料所蕴含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是()A战国时代,法家崛起批判儒家“重农”思想B隋唐时期,统治政策开明重视发展农工商业C两宋时期,商税成为政府财政收入重要来源D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缓

4、慢发展7有专家认为,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谋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尺度。材料中“新见”是指()A保留君主制B君臣分治C以民为本D民贵君轻8泰西水法是介绍西方水利科学的著作,由意大利在华传教士与明末士大夫徐光启合译。四库全书总目介绍此书并指出:“西洋之学,以测量步算为第一,而奇器次之,奇器之中,水法尤切于民用,视他器之徒矜工巧,为耳目之玩者又殊。固讲水利者所必资也。”这说明()A传统科技观念影响了西学东渐B意大利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中心C近代西方科技在中国广泛传播D明末政府已突破闭关

5、政策的局限9天工开物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该书()A是传统科技的综合性著作B是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最高成就C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D是科举制的产物10下图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一套以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为内容的纪念币,涉及马镫、阴阳八卦、算盘、伞、兵马俑,对此最为合理的认识是,我国古代科技发明() A注重实验B涉及政治、经济、生活等多个领域C是下层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均以服务农业生产为目的11中国古代科技取得了杰出成就,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技说法正确的是()A对外来科技排斥和不兼容,形成了独立的科技体系B比较注重解

6、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C富含理性探索精神D不断发展与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有紧密关系12有人认为,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关键是他有宽广、伟大的“诗圣的襟怀”。这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等诗句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据此分析,“诗圣的襟怀”的含义是()A对社会动乱的感伤B爱国忧民的情怀C对农业生产的关心D热爱和平的态度13对中国古代书法,有“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的总结,以下理解不准确的是()A“晋人尚韵”从本质上体现了东晋士人超然心态及对空灵境界的追寻B“唐人尚法”表现出封建鼎盛时期国力富强的气派和勇于开拓的精神C“宋人尚意”是城市

7、变化商品经济发展背景下文人们惬意心境的反映D“元明尚态”为封建社会停滞不前时代文人们缺乏创新的一种体现14中国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繁花似锦。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A图1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吸收了外来文明的特征B图2是唐朝吴道子的作品,反映了风俗写意的特征C图3是元代关汉卿的作品,反映了质朴真切的特征D图4剧种在清朝同光年间产生,反映了“徽汉合流”的特征15著名画家俞剑华在谈某一绘画特点时,认为这是由于“(文入学士)非专门名家,并未受绘画上基本技能之严格训练。不过心中有一段意思,借笔墨以为摅写之具,所写之究为何物,所写之物似与不似,并未加重视”之故。这一绘画艺术()A属于山水画派B能集中体现画

8、家多方面文化素养C属于市民文化D对研究当时社会风土人情具有熏要价值16普罗泰格拉出生于公元前480年前后,他曾与雅典民主派政治家伯利克里结为至友,一生旅居各地,收徒传授修辞和论辩知识。晚年因“不敬神灵”被控,著作论神被焚,本人被逐出雅典,在渡海去西西里的途中沉船失事。下列关于普罗泰格拉的表述,正确的是()A曾生活于雅典民主制的黄金时代B他继承了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思想C否定了神的权威,受到了神的报复D他强调理性、承认感觉是认识的起源17对人的强调使智者学派谴责奴隶制度和战争,并支持民众的大部分事业。但另一方面,又有许多希腊人,特别是那些保守派,对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很顾忌,担心它会危及社会秩序和道

9、德。令保守派“对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很顾忌”的主要原因是智者学派()A反对迷信,强调自由B重视人的作用而忽视道德C强调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D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18中世纪指的是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到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13世纪末至14世纪中叶)的这段时期。这一时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主要是因为()A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统一政权,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B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之中C世俗封建主与天主教会双重统治,社会失去活力D在欧洲文明史上社会发展相对缓慢19彼特拉克说:“我恨自己,因为我仍然赞赏尘世之物。我早该从非基督教哲学家那里了解到, 除了

10、灵魂以外没有任何东西值得赞赏。对伟大的灵魂来说,没有任何东西是伟大的。”据此可以得出()A彼特拉克强调重视人本身B彼特拉克否定了人以外的事物C人文主义者感到人的渺小D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存在冲突20蒋百里在欧洲文艺复兴史中说,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同流而异趋”、“二者在智识范围内为兄弟,在道德范围内为仇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在方法上二者都大力主张借古变今B异趋指二者对古代文化的态度不同C同流指二者都带有复古运动的色彩D在评价体系上二者对教廷褒贬不同2118世纪法国很多学者认为:上帝作为世界的“始因”或“造物主”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但创立之后上帝就不再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生影响,而让世界按

11、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这一主张()A促进了宗教改革在整个欧洲的开展B为卢梭的分权学说奠定基础C表达了封建王权独立于教权的意愿D有利于理性主义的广泛传播22他的名字紧紧与“第一次建立在人权和正义原则基础上的”法国大革命连接在一起;“他是法国大革命的导师”;“他是真理和自由的倡导者,恶劣习俗的讨伐者,人道主义的保卫者和人民神圣权利的复兴者。”在近代西方思想家中能享有如此评价的是()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康德231600年布鲁诺因“异端思想”罪被烧死;1633年伽利略在宗教法庭上被迫公开宣布放弃自己关于地动学说的科学信仰。而到了1662年,伦敦成立皇家学会;1666年,巴黎成立法兰西科学

12、院。此变化最能够说明()A基督教神学无法抵挡住科学的进步B牛顿创立经典力学推动科学的进步C法国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影响深远D科学的进步促使宗教影响逐渐消失24“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的心理素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种怀疑、反思批判意识和以具体的经验事实与严谨的逻辑推理代替似是而非的经院思辨,以明晰的自然定律代替神秘的宗教启示的理性主义精神产生了。”此处“科学”的典型代表是()A经典力学B蒸汽机C量子论D相对论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三历史月考二试卷考场座位号: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第II卷(非选择题)25 (25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从周公“以德配天”、孟子的“民贵君轻”的主张,到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从朱熹要求君主收拾身心去其私念、主张加强宰相和谏官的职权,到黄宗羲等启蒙思想家的“君臣共治、地方分治”,这些闪耀着分权制约光芒的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些思想及其实践虽然不可能从根本上动摇君主专制,但对封建君主专制多少起到一定限制作用。近代中国的分权思想来源于西方,雅典权力制约机制自梭伦改革始,如公民大会的决议有的尚需经陪审法庭审议并最后批准。陪审法庭主要职能在于司法,但它同时也拥有一定的立法权。 据黄毅论中国古代限制君权的思想 材料二 在西欧中世纪则出现了一些宪政雏形,到

14、了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家和理论家进一步发展和实践了分权与制衡原则。19世纪中叶,清朝中央集权受到削弱和变形,这种局面为近代军阀分裂割据埋下了伏笔,但也使讲求经世致用、注重社会实际的地方督抚大员成为中国早期近代化的领导者和推动者。20世纪初立宪派主导的分权立宪运动迅速开展起来,成为一股重要的政治革新力量,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化政治进程,对清王朝的覆灭起了重要作用。 据傅兆龙国家权力制约论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古代中国和雅典分权的特点。(8分) (2)据材料二归纳近代西方权力制约的主要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背景。(10分) (3)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政府权力演变历程,并结合所学

15、知识分析其影响。(7分)26 (18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黄宗羲认为古代君主“不议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但自秦以后,君反客为主,“视天下人民为人君橐中之私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君臣关系应该以“天下万民为事”。“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封建法制是“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都出于君主一人一姓的“利欲之私”,“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 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在卢梭看来,“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

16、一项神圣的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纵然个别意志与公意在某些点上互相一致并不是不可能的,然而至少这种一致若要经常而持久却是不可能的;因为个别意志由于它的本性就总是倾向于偏私,而公意则总是倾向于平等”。“如果人民单纯是唯唯诺诺地服从,那么,人民本身就会由于这一行为而解体,就会丧失其人民的品质;只要一旦出现一个主人,就立刻不再有主权者了,并且政治体也从此就告毁灭。” 徐琳卢梭政治思想述评 材料三 康有为在请定立宪开国会折中建议清帝“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梁启超说:“欲兴内治

17、,不能不稍伸民权”。孙中山在他签署的一道法令中说“为此特申令示,凡以上所述各种人民,对于国家社会之一切权利,公权若选举、参政等,私权若居住、言论、出版、集会、信教之自由等,均许一体享有,毋得稍歧异,以重人权,而彰公理。” 孙晓春卢梭的人民主权论与中国近代的民主进程 (1)据材料一,概括黄宗羲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8分) (2)据材料二,概括卢梭的观点,并分析卢梭与黄宗羲主张的根本不同。(6分) (3)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卢梭学说对中国近代民主政治进程的影响。(4分)27 (9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民本思想是在中国数千年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

18、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政治文化,是维护皇权的一种柔情政治。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将民众视为治国安邦根本的政治学说,是一种关注、重视人民利益的政治学说。 民主一词源于西方,在英语中民主一词指Democracy,来自于希腊文Demokratia,字面意思是人民当家作主,权力属于人民。马克思主义的民主含义指的是,“在特定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基础上,保障公民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由此可见,民主指的是人民真正掌握国家的权力,按照人民的意思来实现管理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事务的权利。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西方民主思想的区别进行论述。 (要求:从某一角度展开论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参考答

19、案及解析1【答案】B 【解析】“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能充分说明是“自然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故A项错误;“无论还是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表明其思想影响广泛,故B项正确;周易不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故C项错误;“释家林立”是解读,“无论还是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是联系,与“范本”不符,故D项错误。2【答案】C 【解析】形成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体系的是理学,故A项错误;反映人利用和改造大自然的强烈愿望是荀子“制天命而用之”,故B项错误;孟子指出天与人的内心一样,具有仁、义、礼、智的特质,心性可与天命相通,这就削弱了天的神秘色彩而将其义理化,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外在比

20、照方式,故D项错误。3【答案】B 【解析】从孔孟儒学开始,强调“礼”,讲究的是社会秩序,是其相同点,故A项错误;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是汉代儒学的特点,不属于孔孟儒学,故B项正确;儒学家一直提倡“仁”“仁政”,重视道德与人伦,故C项错误;从孔孟到汉代,儒学家都强调要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故D项错误。4【答案】A 【解析】社会动荡不安,让他们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和可贵,因此“饮酒、服药、清谈和纵情山水是魏晋时期名士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故A项正确;“魏”在北方,与江南不符,且商品经济大发展会导致世俗生活发展,故B项错误;依附某个政治集团,与“饮酒、服药、清谈和纵情山水”无关,故C项错误;魏晋风度是儒

21、道互补的士大夫精神,魏晋玄学后期,直接影响到魏晋时期玄佛合流的趋势,但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佛、道盛行不是“最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朝鲜来华使者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可以看出当时他们奉行程朱理学,故A项正确;王阳明的心学从根本上讲仍然属于理学,故 B项错误;王阳明心学和程朱理学都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不是对儒学的叛逆,故C项错误;明朝中后期,心学成为主流思想,但是与材料中朝鲜使者对心学的态度无关,故D项错误。6【答案】D 【解析】战国时期,首倡“重农”的商鞅就是法家代表人物之一,故A项错误;隋唐时期,尽管农工商都在发展,但是没有出现

22、过“工商皆本”的政策,故B项错误;宋朝以来,虽然商业环境有所宽松,而且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商税尤其是外贸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但是受小农经济的限制,经济政策上依然是“重农抑商”,故C项错误;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知识分子中有一部分人看到了这一变化并进而在思想文化领域为之鼓吹,产生了“工商皆本”这样的主张,故D项正确。7【答案】B 【解析】明清时期,黄宗羲对传统的儒家思想进行批判性地继承,提出来新的政治主张,他批判君主专制,认为其为“天下之大害”,但是仍主张保留君主制,因此不是“新见”,故A项错误;黄宗羲要求对原有的制度进行改革,主张建立“学校”,实行君民分治,这体现了新的主

23、张,属于“新见”,故B项正确;中国的儒家思想一直倡导“以民为本”,因此不属于“新见”,故C项错误;“民贵君轻”思想是孟子提出的,主张统治者重视百姓,不属于黄宗羲提出的“新见”,故D项错误。8【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水法尤切于民用,视他器之徒矜工巧,为耳目之玩者又殊。固讲水利者所必资也”可知,四库全书总目是从有利于民用传统科技观念的角度来肯定西方的农业水利,有利于西学东渐,故A项正确;材料只是肯定西洋水利,没有说明意大利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中心,故B项错误;近代西方科技在中国广泛传播是在鸦片战争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明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故D项错误。9【答案】A 【解析】“共

24、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诸如等生产技术”可知是对传统科技的总结,故A项正确;“生产技术”不等于自然科学,也不是“最高成就”,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生产技术”,未涉及“生产关系”,故C项错误;明清科举考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不是其“产物”,故D项错误。10【答案】B 【解析】中国古代科技发明重经验,而“注重实验”是近代自然科学的特征,故A项错误;“马镫、阴阳八卦、算盘、伞、兵马俑”,涉及政治、经济、生活,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发明者”,故C项错误;“马镫、阴阳八卦、算盘、伞、兵马俑”,不能体现服务农业生产,故D项错误。11【答案】B 【解析】古代科技主张兼容并蓄,吸收优秀的外来科技自成一体

25、,故A项错误;中国科技偏重实用,忽视理论的研究,故B项正确;古代中国科技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故C项错误;古代中国科技发展与君主专制的强化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故D项错误。12【答案】B 【解析】对社会动乱的感伤是对现实的感概,与“诗圣的襟怀”不符,故A项错误;据材料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和“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可知爱国忧民的情怀,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对国家的热爱和人民的担忧,并非对农业生产的关心,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热爱和平的态度,故D项错误。13【答案】C 【解析】“晋人尚韵”是说在魏晋南朝时期的书法艺术讲究风度韵致,体现出

26、东晋士人超然心态及对空灵境界的追寻,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唐人尚法”是说唐代书法总体倾向都是重视法度,表现出封建鼎盛时期国力富强的气派和勇于开拓的精神,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宋人尚意”是说宋代书法追求意趣而不拘法度,是“重文轻武”背景下文人们惬意心境的反映,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元明尚态”是说元明时期的书法时尚,偏重于摹仿,是封建社会停滞不前时代文人们缺乏创新的一种体现,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4【答案】C 【解析】洛神赋图是顾恺之作品,描绘了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是早期中国山水画的代表作,没有外来文明的元素,故A项错误;天王送子图是唐朝吴道子作品,描绘的是佛教典故,不是风

27、俗画,故B项错误;窦娥冤是元代关汉卿的作品,反映了封建专制统治下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体现了质朴真切,故C项正确;京剧产生于道光年间,不是同治、光绪年间,故D项错误。15【答案】B 【解析】山水画是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写对象,体现自然观与社会审美意识,与材料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未受绘画上基本技能之严格训练。借笔墨以为摅写之具,所写之究为何物,所写之物似与不似,并未加重视”可知该绘画艺术强调画家具备多方面艺术修养,故B项正确;市民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表现的都是市井生活,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社会风土人情材料无从体现,故D项错误。16【答案】A 【解析】“他曾与雅典民主派政治家伯利克里结

28、为至友”,伯利克里把雅典民主制推向“黄金时代”,故A项正确; 苏格拉底在普罗泰格拉之后出现,故B项错误;“受到神的报复”说法不妥,沉船失事属于意外事故,故C项错误;亚里士多德强调理性、承认感觉是认识的起源,故D项错误。17【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对人的强调使智者学派谴责奴隶制度和战争,并支持民众的大部分事业”可见对智者学派的人文主张持肯定态度,所以反对迷信,强调自由不会危及社会秩序和道德,故A项错误;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过分重视人的作用而忽视道德,因此导致保守派的顾忌,故B项正确;强调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认为人是超越自然的,属于人文主义的主张,不会危及社会秩序和道德,故C项

29、错误;人文主义强调人的决定作用,否定神的意志,具有进步意义,故D项错误。18【答案】D 【解析】“黑暗时代”与封建割据有关,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黑暗时代”与发展停滞有关,但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黑暗时代”与世俗封建主与天主教会有关,但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20世纪中叶以后的研究表明,中世纪不是曾经被认为的那么黑,也不是那么停滞,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符合“社会发展相对缓慢”,故D项正确。19【答案】A 【解析】据材料“除了灵魂以外没有任何东西值得赞赏”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彼特拉克强调重视人本身,故A项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彼特拉克否定了人以外

30、的事物,故B项错误;据材料“对伟大的灵魂来说,没有任何东西是伟大的”可知人文主义者感到人的渺小说法有误,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存在冲突,故D项错误。20【答案】C 【解析】文艺复兴是借助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所发起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宗教改革则是在宗教外衣下发动的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政治运动,后者并未体现出借古变今,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中“在道德范围内为仇雠”这句话可知异趋是指二者在道德观方面,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主张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宗教改革则主张依然坚持宗教信仰,说明两者都带有复古运动的色彩,故C项正确;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反对罗马天主教廷的黑暗统治,故D项错

31、误。21【答案】D 【解析】宗教改革在整个欧洲的开展是在16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分权思想,为卢梭的分权学说奠定基础的是洛克分权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封建王权的信息,故C项错误;从材料“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体现的是理性主义,故D项正确。22【答案】C 【解析】伏尔泰主张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无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孟德斯鸠倡导三权分立思想,与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无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卢梭主张社会契约论与人民主权说,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影响了法国大革命,故C项正确;康德对启蒙运动进行经典总结,与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无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23【

32、答案】A 【解析】据材料“1600年布鲁诺因“异端思想”罪被烧死;1633年伽利略在宗教法庭上被迫公开宣布放弃自己关于地动学说的科学信仰”和“而到了1662年,伦敦成立皇家学会;1666年,巴黎成立法兰西科学院”可知基督教神学无法抵挡住科学的进步,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牛顿创立经典力学,故B项错误;法国启蒙思想兴起于1718世纪,材料未涉及,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并未体现科学的进步促使宗教影响逐渐消失,故D项错误。24【答案】A 【解析】牛顿的经典力学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做出了系统的、合理的说明,从而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与材料说法相符,故A项正确;蒸汽机的改进不符合“一种

33、怀疑、反思批判意识和以具体的经验事实与严谨的逻辑推理代替似是而非的经院思辨,以明晰的自然定律代替神秘的宗教启示的理性主义精神产生了”说法,故B项错误;量子论从根本上改变了近代物理学中的传统观念,但并不符合材料说法,故C项错误;相对论是对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不符合材料说法,故D项错误。25【答案】(1)特点:古代中国:在君主专制的前提下,通过相权(谏官)、天道(道德)、地方分权来制约君权。(4分) 古代雅典:是奴隶制民主的组成部分,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交叉制约。(4分) (2)思想:法制;分权制衡。(4分) 背景:防止专制、维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启蒙运动的影响

34、;中世纪的相关经验。(6分,任意三要点即可) (3)演变:从传统的中央集权到近代的地方分权。(2分) 影响: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加速了清王朝的覆灭;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近代中国军阀分裂割据局面的出现。(5分,一个要点3分、两个要点4分、三个要点5分)【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朱熹主张加强宰相和谏官的职权,黄宗羲等启蒙思想家的“君臣共治、地方分治”可知古代中国的分权特点为通过相权(谏官)、天道 (道德)、地方分权;根据材料一中雅典权力制约机制通过公民大会、陪审法庭等机构实施,可知古代雅典分权特点是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交叉制约。 (2)第一小问思想,根据材料二中“出现

35、了一些宪政雏形”“资产阶级政治家和理论家进一步发展和实践了分权与制衡原则”可知其思想为法制和分权制衡;第二小问背景,结合近代西方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分析作答即可。 (3)第一小问历程,根据材料二中“19世纪中叶,清朝中央集权受到削弱和变形,这种局面为近代军阀分裂割据埋下了伏笔”可知其演变历程为从中央集权到地方分权;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清王朝的覆灭、民主共和国的建立及近代军阀割据混战的相关史实分析作答即可。26【答案】(1)主张:天下为公,反对君主专制;调整君主与臣民的关系;批判封建法制(3分) 原因: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2分)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封建制度

36、衰落(2分) 思想:理学僵化(1分) (2)观点: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2分) 不同:卢梭是资产阶级的代表,反对封建制度(2分)黄宗羲作为地主阶级的代表,反对君主专制,维护封建制度(2分) (3)影响:卢梭学说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得到实践运用,推动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4分)【解析】(1)第一小问主张,根据材料一“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主张天下为公,强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君臣关系应该以“天下万民为事”调整封建君臣关系,改变主子与奴才的等级关系;“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都出于君主一人一姓的“利欲之私”,“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批

37、判封建法制,主张法制应为天下考虑,为天下人谋取福祉;第二小问原因,明清封建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封建制度衰落,日渐阻碍新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官方正统哲学理学日渐僵化,遭到儒学异端分子的强烈批判。 (2)第一小问观点,根据材料二“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的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可知卢梭认为政府的合法权威应该来之于人民与政府达成的约定,政府的具体施政行为应该受到人民的监督制约;第二小问不同,启蒙思想家卢梭是资产阶级的代表,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合法性;明清之际的黄宗羲作为地

38、主阶级的代表,反对君主专制,主张调整君臣关系,改变封建法制,最终维护封建制度。 (3)根据材料三“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欲兴内治,不能不稍伸民权”“公权、私权,均许一体享有,毋得稍歧异,以重人权,而彰公理”卢梭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学说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被民族资产阶级广泛传播,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力主在当时的中国实践运用,一定程度推动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27【答案】示例一:两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民本是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之下的一种君本理念,通过重民、敬民、爱民等措施来维护统治,实现长治久安。民主是伴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古代希腊的民主就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抽签选举和

39、公民大会等民主形式的推进而不断发展的。到了近代,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启蒙思想家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的民主制,提出了自由、平等、民主、法制等主张,规划了资本主义的理性蓝图,资本主义代议制不断完善,公民主体地位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不断得以强化。 示例二:人民和执政者的关系不同。在民本理念中,民众和君主之间的地位是完全不平等的,君主是权力的中心,是权力的来源,民众是君主统治的对象,民众是被动的、消极的,民众的要求是否得以满足完全取决于君主的恩赐和怜悯。而在民主理念下,个体在法律上是平等的,执政者的权力来自人民,执政者和人民之间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民众是主动的、积极的。政府及各级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受人民监督并服务于人民。【解析】根据材料中介绍的关于民本和民主思想的由来和含义,任选角度对二者的区别进行论述,注意史论结合,逻辑严谨。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