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言文阅读考点三 文化常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长孙顺德,文德顺圣皇后之族叔也。顺德仕隋为右勋卫,征辽当行,亡命太原,素为高祖亲厚。时群盗并起,郡县各募兵为备。太宗将起兵,令与刘弘基募士于外,声备贼,至数万人,乃结队按屯。大将军府建,拜统军。从平霍邑,破临汾,下绛郡,俱有战功。寻与刘文静击屈突通于潼关,每战摧锋。及通将奔洛阳,顺德追及于桃林,执通归京师,遂定陕县。高祖即位,拜左骁卫大将军,封薛国公。讨建成余党。太宗践祚,食千二百户,赐宫女,诏宿内省。俄以受赇为有司劾发,帝曰:“顺德元勋外戚,爵隆位厚至矣。若令观古今自鉴,有以益国家者,朕当与共府库,何至以贪冒闻乎?”因赐帛数十愧切
2、之。大理少卿胡演曰:“顺德以赂破法,不可赦,奈何又赐之?”帝曰:“使有耻者,得赐甚于戮;如不能,乃禽兽也,杀之何益?”李孝常谋反,坐与交,削藉为民。岁余,帝阅功臣图,见其像,怜之,遣宇文士及视顺德,顺德方颓然醉,遂召为泽州刺史,复爵邑。顺德素少检,侈放自如,至是折节为政,以严明称。先是,长吏多受百姓馈饷,顺德纠挝,一无所容,称为良牧。前刺史张长贵、赵士达并占境内膏腴之田数十顷,顺德并劾而追夺,分给贫户。寻又坐事免丧息女感疾甚帝薄之谓房玄龄曰顺德无刚气以儿女牵爱至大病胡足恤未几而卒,太宗遣使吊祭,赠荆州都督,谥曰襄。贞观十三年,封邳国公。永徽中,加赠开府仪同三司。(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三十,有删改)
3、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寻又坐事免/丧息女/感疾甚/帝薄之/谓房玄龄曰/顺德无刚气/以儿女牵爱/至大病胡足恤/B寻又坐事免/丧息女/感疾甚/帝薄之/谓房玄龄曰/顺德无刚气/以儿女牵爱至大病/胡足恤/C寻又坐事/免丧息/女感疾甚/帝薄之/谓房玄龄曰/顺德无刚气/以儿女牵爱/至大病胡足恤/D寻又坐事/免丧息/女感疾甚/帝薄之/谓房玄龄曰/顺德无刚气/以儿女牵爱至大病/胡足恤/【答案】B【解析】抓住“坐事免”“息女”“曰”“胡足恤”等几个常用表达,判断句群。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高祖”的庙号通
4、常是给开国皇帝的。B郡县制是在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县二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的总称。C外戚指皇亲国戚,即帝王母族、妻族的亲属,其中太后、皇后、嫔妃的兄弟也称国舅。D唐以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主理刑狱。朝代不同三司所指部门和职能也会不同。【答案】C【解析】在封建时代,嫔妃不算皇帝的妻子,因此她们的兄弟不能称国舅。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长孙顺德虽为隋朝旧臣,却因为和李家有亲戚关系,在征辽途中转而主动投靠李渊,在李唐王朝的建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深得李渊信任。B面对长孙顺德的受贿事件,唐太宗认为奖赏会让知耻者幡然醒悟,于是不但不处罚他,还赐给他数十匹丝
5、绢,希望他能够从中领悟,引以为戒。C因与李孝常有交往而被牵连取消官职之后,长孙顺德非常颓丧,整日醉酒,皇帝知道后念及他是功臣,重新起用他并恢复其爵位和食邑。D虽然对长孙顺德不是很满意,但他死后皇帝还是很伤心,派人前去吊唁,追赠他为荆州都督,赐谥号襄,之后还两次追封他。【答案】A【解析】“却因为和李家有亲戚关系,在征辽途中转而主动投靠李渊”不正确,原文并没有指出他是文德顺圣皇后之族叔与他投靠李渊有直接的因果关系。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若令观古今自鉴,有以益国家者,朕当与共府库,何至以贪冒闻乎?_(2)顺德素少检,侈放自如,至是折节为政,以严明称。_【答案】(1)如果能多看古今
6、典籍审察自己,有对国家百姓有益的作为,我会与他一起共享国库,何至于出了贪污受贿的丑闻呢?(2)长孙顺德以往生活不羁,放纵自己不受约束,到此时他强行克制改变态度处理政事,因严明被称赞。【解析】(1)若令:如果能。自鉴:审查自己。共:共享。贪冒:贪污受贿。(2)素:平素。少检:缺少约束,生活放荡。侈放:放纵。折节:强行克制。称:称颂。参考译文长孙顺德,是文德顺圣皇后的族叔。顺德在隋朝的时候任职右勋卫,本应参与征讨辽的战役,却逃往太原(投靠李渊),后一直被李渊信任厚待。当时(隋朝各地)很多盗匪一齐作乱,各郡县各自招兵买马以应对。太宗李世民将起兵,命令长孙顺德与刘弘基在外招揽人才,号称是应对反贼,数量
7、多达数万人,于是按屯编结队伍。大将军府建立起来后,任命长孙顺德为统军。长孙顺德随军讨平霍邑,击破临汾,攻克绛郡,立下战功。不久,(长孙顺德)与刘文静在潼关攻打屈突通,每一战都能摧毁敌军的精锐部队。屈突通将要逃奔洛阳,长孙顺德追至桃林,将屈突通擒获送到京师,于是平定了陕县。高祖李渊登基后,任命长孙顺德为左骁卫大将军,封为薛国公。后讨伐李建成余党有功,唐太宗即位,授予他食邑一千二百户,把宫女赐给他,下诏允许他在禁宫之内留宿。不久后因为接受贿赂被有司弹劾,唐太宗说:“顺德是开国元勋,又是外戚,地位、爵禄已经够丰厚了。如果能多看古今典籍审察自己,有对国家百姓有益的作为,我会与他一起共享国库,何至于出了
8、贪污受贿的丑闻呢?”于是赐给他几十匹丝绢想让他产生愧疚之心。大理寺少卿胡演说:“顺德因为接受贿赂而触犯法律,罪不可恕,怎么又赐给他丝绢呢?”太宗说:“假使是有廉耻之心的人,得到赏赐对他来说胜于刑罚;如果仍不能(使他醒悟),那他就像禽兽一样了,杀了他又有何用?”李孝常谋反,长孙顺德因为与他有来往而获罪,被取消官职和爵位贬为平民。年末时,唐太宗翻阅功臣图,看到长孙顺德的画像,怜悯他,于是派宇文士及前往看望长孙顺德,长孙顺德当时精神颓废,一副醉态,于是皇帝下诏让他担任泽州刺史,恢复了他的爵位和食邑。长孙顺德以往生活不羁,放纵自己不受约束,到此时他强行克制改变态度处理政事,因严明被称赞。原先,一些官吏
9、常私下(向百姓)索要馈赠,长孙顺德抓住他们后处罚毫不留情,于是被人称为好官。前任刺史张长贵、赵士达在本郡之内占有数十顷好田,长孙顺德一齐上报并且追回田地分给贫穷百姓。后来(长孙顺德)又因犯法而被免官回家,又丧失了儿女,感到很痛苦,唐太宗听到后很轻视他,对房玄龄说:“顺德没有慷慨的气节,因为儿女的爱牵累以至于现在得了病,有什么值得体恤的呢?”不久长孙顺德去世,唐太宗派人前去吊唁,追赠他为荆州都督,赐谥号襄。贞观十三年,追封为邳国公。永徽年中,加赠开府仪同三司。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金幼孜,名善,新淦人。建文二年进士。成祖即位,改翰林检讨,与解缙等同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五年,迁右谕
10、德兼侍讲,因谕吏部,直内阁诸臣胡广、金幼孜等考满,勿改他任。七年从幸北京。明年北征,幼孜与广、荣扈行,驾驻清水源,有泉涌出。幼孜献铭,荣献诗,皆劳以上尊。帝重幼孜文学,所过山川要害,辄命记之,幼孜据鞍起草立就。使自瓦剌来,帝召幼孜等傍舆行,言敌中事,亲倚甚。尝与广、荣及侍郎金纯失道陷谷中。是夜,帝遣使十余辈迹之,不获。比至,帝喜动颜色。自后北征皆从,所撰有北征前录和北征后录。二十二年从北征,中道兵疲。帝以问群臣,莫敢对,惟幼孜言不宜深入,不听。次开平,帝谓荣、幼孜曰:“朕梦神人语上帝好生者再,是何祥也?”荣、幼孜对曰:“陛下此举,固在除暴安民。然火炎昆冈,玉石俱毁,惟陛下留意。”帝然之即命草诏
11、招谕诸部还军至榆木川帝崩秘不发丧荣讣京师幼孜护梓宫归仁宗即位拜户部右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寻加太子少保兼武英殿大学士。是年十月,命幼孜、荣、士奇会录罪囚于承天门外。诏法司,录重囚必会三学士,委寄益隆。帝御西角门阅廷臣制诰,顾三学士曰:“汝三人及蹇、夏二尚书,皆先帝旧臣,朕方倚以自辅。尝见前代人主恶闻直言,虽素所亲信,亦畏威顺旨,缄默取容。贤良之臣,言不见听,退而杜口。朕与卿等当深用为戒。”幼孜等顿首称谢。洪熙元年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学士如故,并给三俸。寻乞归省母。幼孜简易静默,宽裕有容。眷遇虽隆,而自处益谦。名其宴居之室曰“退庵”。疾革时,家人嘱请身后恩,不听,曰:“此君子所耻也。”(节选自明史列
12、传第三十五)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帝然之/即命草诏/招谕诸部还军/至榆木川帝崩/秘不发丧/荣讣京师/幼孜护梓宫归/仁宗即位/拜户部右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B帝然之/即命草诏/招谕诸部/还军至榆木川帝崩/秘不发丧/荣讣京师/幼孜护梓宫/归/仁宗即位/拜户部右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C帝然之/即命草诏/招谕诸部/还军至榆木川/帝崩秘不发丧/荣讣京师/幼孜护梓宫归/仁宗即位/拜户部右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D帝然之/即命草诏/招谕诸部/还军至榆木川/帝崩/秘不发丧/荣讣京师/幼孜护梓宫归/仁宗即位/拜户部右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答案】D【解析】原文为:帝然之,即命草诏,招谕诸部,
13、还军至榆木川,帝崩,秘不发丧。荣讣京师,幼孜护梓宫归。仁宗即位,拜户部右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文职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职务、调动等事务,长官为吏部尚书。B先帝是古代朝代更替之后,后代人对前代帝王的一种尊称,既包括已经去世的,也包括健在的。C顿首是古代的一种跪拜礼,双腿跪下,叩头至地,后多用于书信署名的后面,表示敬意。D大学士是古代官名,不同朝代设置情况不同,权限也不同。明代中叶以大学士为内阁长官,负责起草诏令、批复奏章等事务,官品虽低,权力很大。【答案】B【解析】“先帝”是对前代已故帝王的尊称。3下列对原
14、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金幼孜很有文才,受到皇上敬重。北征途中,他写了有关泉水的铭文,受到皇上高级别的慰劳;经过山川要害,皇上就让他记载下来,他骑在马上很快就写好了。B金幼孜直言进谏,未被皇上采纳。北征半路上,士兵疲惫,皇上向群臣问对策,没有人敢应答,只有他建议不宜深入,但皇上没有听取。C金幼孜深受器重,升官加俸。仁宗下诏给法司,审查重案犯时,一定要会见金幼孜等三人;洪熙元年,又让他晋升为礼部尚书,并兼原职,享受三份俸禄。D金幼孜为人平易,淡泊谦虚。他平易少言,心胸宽阔,虽然很受皇上恩宠,但仍非常谦虚,病重时,家人嘱咐他向皇上请求身后的恩荣,被他拒绝。【答案】C【解析】“会
15、见”说法错误,文中“会”应为“会聚、会合”。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夜,帝遣使十余辈迹之,不获。比至,帝喜动颜色。_(2)贤良之臣,言不见听,退而杜口。朕与卿等当深用为戒。_【答案】(1)那个晚上,皇上派出十几批人追踪寻找他们,但都没有找到。等到他们回来后,皇上十分高兴,脸上露出笑容。(2)贤良之臣,进言不被采纳,便会退下去闭口不言。我与诸位爱卿一定要引以为戒。【解析】(1)是夜:那个夜晚。十余辈:十几批。迹:追踪寻找。比:等到。动颜色:露出笑容。(2)见:被。杜口:闭口不言。深用为戒:引以为戒。参考译文金幼孜,名善,是新淦人。建文二年(1400年)中进士。成祖即位后,改任
16、翰林检讨,与解缙等人同在文渊阁为官,后升为侍讲。永乐五年(1407年),(皇上)晋升金幼孜为右谕德兼侍讲,并趁机传谕吏部,在内阁当值的胡广、金幼孜等人任满时,不要改作他任。永乐七年(1409年),金幼孜随从皇上到北京。第二年北征,金幼孜与胡广、杨荣随行。圣驾驻扎在清水源,有泉水涌出。幼孜献上铭,杨荣献上诗,皇上都给予最高等级的慰劳。皇上敬重金幼孜的文学才华,经过山川要害之地,总命他加以记载,金幼孜跨坐在马鞍上起草文书,很快就写好。有使者从瓦剌来,皇上召金幼孜等人傍车舆而行,谈论敌方之事,对他很亲信和倚重。他曾与胡广、杨荣和侍郎金纯迷路陷在山谷中。那个晚上,皇上派出十几批人追踪寻找他们,但都没有
17、找到。等到他们回来后,皇上十分高兴,脸上露出笑容。此后每次北征金幼孜都随从,写下了北征前录和北征后录。永乐二十二年(1422年),金幼孜随从皇上北征,途中士兵疲惫。皇上向群臣问对策,没有人敢回答。只有金幼孜说不宜深入,皇上不听。驻扎在开平时,皇上对杨荣、金幼孜说:“我梦见神人两次对我说上帝爱惜生灵,这是什么兆头?”杨荣、金幼孜回答说:“陛下此举,本意在于除暴安民。但火烧昆仑,玉石俱焚,望陛下留意。”皇上认为他们说得对,当即命他们起草诏书,招抚各个部落,军队回到榆木川时,皇上驾崩,秘不发丧。杨荣到京师报丧,金幼孜护卫棺椁返回。仁宗即位,幼孜被任命为户部右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不久加封为太子少保兼武
18、英殿大学士。这一年十月,命金幼孜、杨荣、杨士奇在承天门外一起审查并记录囚犯的罪状。皇上还下诏给法司,审查重案的囚犯必须会同这三位学士一起办,皇上对他们的委任更重了。皇上御临西角门阅览廷臣的制诰,对三学士说:“你们三人和蹇义、夏原吉两位尚书,都是先帝的旧臣,我正靠你们来辅佐。我曾见前代君主讨厌听直言,(所以)即使是一向所亲近的人,也因为惧怕君主之威而顺从君主的旨意,缄默不言以讨好君主。贤良之臣,进言不被采纳,便会退下去闭口不言。我与诸位爱卿一定要引以为戒。”金幼孜等人叩头谢罪。洪熙元年(1425年),皇上晋升金幼孜为礼部尚书,仍兼大学士、学士,并支给三职俸禄。金幼孜不久请求回家探望母亲。金幼孜为人平易,沉默寡言,心胸开阔。虽很受皇上宠信,但他自己更加谦虚。他给自己起居之室命名为“退庵”。他病重时,家人嘱咐他向皇上请求身后的恩荣,但金幼孜没有听从,他说:“这种做法是君子感到耻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