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版新高考地区选考历史(岳麓版专题史)一轮复习精练高效作业:第10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11124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版新高考地区选考历史(岳麓版专题史)一轮复习精练高效作业:第10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版新高考地区选考历史(岳麓版专题史)一轮复习精练高效作业:第10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1版新高考地区选考历史(岳麓版专题史)一轮复习精练高效作业:第10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1版新高考地区选考历史(岳麓版专题史)一轮复习精练高效作业:第10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1版新高考地区选考历史(岳麓版专题史)一轮复习精练高效作业:第10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21版新高考地区选考历史(岳麓版专题史)一轮复习精练高效作业:第10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删书衙是太平天国建都南京后下设的一个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删改论语孟子中庸诗经礼记春秋左氏传等古籍中与太平天国教义不一致的内容,但依旧保留三纲五常等儒家伦理观念。其主要目的是()A反对清王朝统治的思想基础B构建与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C消除民众对儒学的盲目崇拜D扩大基督教义在中国的影响力解析:选B。据题干材料“删改古籍中与太平天国教义不一致的内容,但依旧保留三纲五常等儒家伦理观念”可知,其目的是构建与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故选B项。2洪秀全在金田起义前宣称天下男女都是兄弟姊妹,但他在1851年制订的太平礼制中建立了等级森严的“礼制”。这反映了洪秀全()A逐渐放弃平均

2、主义理想原则B受传统思想影响较大C通过制度建设实现与清对峙D日趋走向腐化及堕落解析:选B。据题干材料中从“天下男女都是兄弟姊妹”到“建立了等级森严的礼制”的变化可知,洪秀全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较大,故选B项。材料反映了洪秀全从平等思想到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的变化,涉及的是平等而非平均,排除A项;依所学知识可知,洪秀全定都天京后实现了与清朝的对峙,排除C项;洪秀全建立礼制是为了加强对臣民的控制,而不是走向腐化与堕落,排除D项。3(2020江苏南京调研)英国人密迪乐向太平天国将领提出进行鸦片贸易的主张,遭到严厉拒绝。后英国特使又就南京条约中的“条约权利”向太平天国提出要求,被置之不理。这说明太平天国领导者

3、()A认清了资本主义侵略的本质B具有朴素的独立自主思想C反侵略成为运动的主要目标D初步形成了近代外交理念解析:选B。资本主义侵略的本质是扩大在华利益,太平天国领导者拒绝英国的鸦片贸易和南京条约中的“条约权利”是朴素的独立自主思想的体现,B项正确。4洪仁玕主张向西方学习,一个根本性的内容,就是主张实行资本主义的经济立法,促使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希图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一主张()A与天朝田亩制度一脉相承B通过立法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C继承并发展了天朝田亩制度D实际上否定了空想农业社会主义解析:选D。由材料“主张实行资本主义的经济立法,促使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可知,洪

4、仁玕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从而否定了天朝田亩制度,故选D项。5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人认为是由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犯了许多严重的错误,有人则认为是敌我力量悬殊所致。这种不同()A反映了不同的政治立场B由评价者所处时代决定C可用唯物史观加以整合 D有待更多史料验证对错解析:选C。材料体现了从内外因的不同角度分析太平天国的失败,可结合唯物史观加以指导和整合,故选C项;材料中的不同观点并未表明观点持有人的政治立场,排除A项;由材料不能看出观点持有人所处的时代,排除B项;材料中的观点从不同角度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有据可依的,排除D项。6(2020广东珠海质测)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后,群

5、龙无首。第二天立宪派首领汤化龙出来帮忙出谋划策,以咨议局、教育会、商会的名义通电,请各地响应,随后各省纷纷独立。由此可推知()A君主立宪思想已被国人摈弃B辛亥革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C民主共和思想已经深入人心D各派合力促成辛亥革命成功解析:选D。根据材料“以咨议局、教育会、商会的名义通电,请各地响应,随后各省纷纷独立”可知,辛亥革命是各地各派共同推动的结果,故选D项。7清末、民国时期,星期制获得普遍推行。同时,一些人以盲目西化为由主张取缔星期制,一些人试图用十日一休的“旬日”古制取代星期制,一些人通过诉诸历史证明这一习俗在中国“古已有之”。这反映出()A西学东渐促成思想自由多元B大众舆论制约社会治

6、理成效C新式生活排斥中国传统文化D国人具有文化民族主义心态解析:选D。根据“盲目西化”“试图用十日一休的旬日古制取代星期制”“古已有之”可知,辛亥革命之后,国人文化具有一定的民族主义心态,故选D项;星期制的争论体现的是中西文化的碰撞,而不是西学东渐带来的思想自由多元,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社会舆论对社会治理的制约,排除B项;实行星期制并不代表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排斥,排除C项。8(2020山东潍坊二模)革命派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进行侵略的史实作了深刻的批判:“条约之事终,合成而国亡随之故欲免瓜分,非先倒清政府,则无挽救之法也。”革命派开展上述批判,旨在()A揭露民族危亡出现的根源B号召废除

7、不平等条约C发动民众开展反帝的斗争D宣传暴力推翻清政府解析:选D。根据材料“条约之事终,合成而国亡随之故欲免瓜分,非先倒清政府,则无挽救之法也”可知,革命派开展上述批判,旨在宣传暴力推翻清政府,故选D项;A、B、C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9清皇室在某道诏书中宣布:“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这表明()A清政府面临的最主要的压力来自南京的革命政权B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把持了清政府的军政大权C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由革命势力和军阀均分D清王朝以和平退让的方式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解析:选D。由题干中“

8、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和“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等信息可知,清朝皇室在人心所向的大趋势下,被迫退位,所以等于是以和平退让的方式顺应了时势,之后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故选D项。101913年,宋教仁在国民党宴会上说:“就吾党与民国政治之关系而言,不过昔日在海外呼号,今日能在国内活动,昔日专用激烈手段谋破坏,今日则用平和手段谋建设。”两天后,宋教仁在上海被暗杀身亡。这折射出当时的国民党()A从革命斗争向政治建设转型艰辛B倾向改组为四大阶级的革命联盟C仍属于进行“破坏”的革命政党D尝试用政治手段逼袁世凯退总统位解析:选A。宋教仁致力于“用平和手段谋建设”,表明国

9、民党从一个革命性政党向议会政党方向转型,但宋教仁被暗杀,说明转型道路充满艰辛,故A项正确。11(2020百校联盟模拟)中华民国建立后,孙中山把政府官员称作“人民之公仆”,民众心理随之变化,他们觉得自己成了国家的主人,有权对国家的事情发表自己的意见,社会舆论空前活跃。这主要是因为辛亥革命()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宣传了民主共和的理念C推翻了封建专制的统治 D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解析:选B。辛亥革命后,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故A项错误;“他们觉得自己成了国家的主人,有权对国家的事情发表自己的意见,社会舆论空前活跃”体现了民主共和的理念,这是辛亥革命所带来的,故B项正确;辛亥革命

10、并未推翻封建专制的统治,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故D项错误。12(2020山东青岛调研)“辛亥革命使无所不包的普遍王权的一元结构突然解体后,不但没有产生出一个现代型国家,而是分裂出大大小小的传统型权力中心,形成严重的政治权威危机。”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A帝国主义国家分别扶植代理人B社会结构未分化组合C儒家思想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D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解析:选D。题干材料中“分裂出大大小小的传统型权力中心”的根本原因是小农经济仍占据统治地位,故选D项。“分裂出大大小小的传统型权力中心”是帝国主义扶植的直接结果,A项错误;据“一元结构

11、突然解体”可得出社会结构已经分化,B项错误;儒家思想未被打破不是根本原因,C项错误。13民国初期的政党、社团有300多个,如统一党、共和党、统一共和党、共和建设讨论会、中国社会党等等。这些党派大体为原有的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三派势力的分合。这一现象的出现()A得益于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B标志政党政治的正式确立C导致了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D说明民主革命的基础广泛解析:选A。据材料“民国初期这些党派大体为原有的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三派势力的分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得,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清政府被推翻,故选A项。14(2020广东揭阳模拟)1911年11月,袁世凯面谒各国公使,探询其对中国政体选择

12、的意向。各国公使“均谓中国革命之惨祸,势将与满洲君主相终始,满洲君主一日不去,即革命一日不能止息。吾辈甚愿清政府识机知命,速行允许共和,永绝扰乱中国之种子”该材料说明()A各国对清廷已普遍失望B列强已选中袁世凯为新的代理人C列强同情理解中国革命D革命已危及列强在华利益解析:选A。据题干中“吾辈甚愿清政府识机知命,速行允许共和,永绝扰乱中国之种子”可知,列强为了保护其在华利益,逼迫清政府“速行共和”,这说明列强对清政府已经失去信心,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15(2020湖南师大附中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帝逊位诏书全文如下:“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

13、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

14、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材料二关于民元孙中山让位的历史问题,以往学界大都认为这是孙中山不能坚持斗争,屈服于袁世凯的表现,是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标志;或把袁世凯看作一个玩弄权术,坐享其成者,轻易就将革命党人的政权骗到手,是个十足的大赢家;帝国主义、立宪派就只有破坏革命,站在袁世凯的一边,帮其夺权。而事实上,民元孙中山让位是一个共赢的结果。改编自丁健民元孙中山让位的共赢性(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帝逊位诏书出台的原因并作简要评价。(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民元孙中山让位是一个共赢的结果”?(3)民国初年的两次逊位反映了辛亥革命有何显著特

15、点?答案:(1)原因:武昌起义,各省纷纷独立,辛亥革命使清朝统治难以为继;共和乃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北方军事将领通电要求确定共和政体;民国给予清帝退位以优厚的条件。(任答两点即可)评价:清帝逊位,实行共和政体,是历史的进步;和平逊位减少了战争可能带来的损失。清帝逊位是清王朝一种无奈的自保举措,保留了宫中小朝廷,是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的表现。(2)理解:清王室退位,享有优待条件;袁世凯获得大总统席位和全国的统治权;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借袁世凯之手实现了推翻清王朝、速定共和的目的;帝国主义、立宪派通过调停盼到了一个他们希望的袁世凯建立的政局较为稳定的国家。(任答三点即可)(3)特点:辛亥革命

16、呈现出曲折性、复杂性;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革命党人软弱妥协;袁世凯善于权术,辛亥革命成果落入袁世凯之手;等等。(任答一点即可)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尽管宪政产生的历史条件、生长的社会环境有很大不同,但宪政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却是一以贯之的。随着清王朝政治危机的逐渐加深,传统文化的日渐式微与解体,救亡图存、富国强兵成为当时中华民族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宪政,这一西方的近代文明之物,被视为一剂救世良方开始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也由此拉开了宪政中国化的序幕。虽然宪政运动在近代中国潮声涛起、风起云涌,但却始终如雨打浮萍,命运多舛,终究未能在这块异地他乡安身立命。 摘编自苗连营世界宪政文明体系里的“中国色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仿行宪政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阻碍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因素。解析:第(1)问从目的、斗争形式、西方影响、结局等方面分析。第(2)问从政治、经济、思想、西方侵略等方面回答。答案:(1)特点:以救亡图存为主要目的;是不同阶级、利益集团斗争妥协的结果;受西方宪政思想的影响较大;制宪过程艰难曲折,最终未能挽救民族危亡;有识之士不断探索和尝试。 (2)因素:封建势力强大;守旧思想根深蒂固;政局动荡;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列强干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