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落花生教学目标1. 初步懂得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做有真才实学,对人民有用的人。2. 学会5个生学,正确选择本课中多音字的读音;理解19个新词语。3. 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找出重点段,并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会通过理解重点段来深入理解全文的阅读方法。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揭示课题1. 假如你拿到了这样一个题目,你觉得可以写些什么?2. 学生交流。二、听课文录音,了解落花生。1. 听录音后回答:这篇课文的内容是:(1)介绍一种物品()(2)记一件事()(3)写一处景物()(4)描写几个人物()2.
2、教师简介:课文虽然以“落花生”为题,但并不是一篇以状物为主的文 章,而是作者回忆了小时候所受的家教。本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散文家、小说 家。他的散文以朴实洗练、清新自然的笔墨,写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感触,常 常寓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情思,为读者所喜欢。“落花生”是他的笔名。为什么 他会对“落花生”有如此深刻的印象,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三、初读课文1. 把课文读正确、通顺。2. 按第一单元的要求自学课文,巩固第一单元训练重点。四、交流学习成果1. 自由地找小伙伴交流。2.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3. 集体交流典型的几个问题。五、按提示分段1. 出示投影,按下面的意思给课文分段:(1)种花生,收
3、花生。(2)尝花生,谈花生。(3)父亲的话牢记心上。2. 结合课文插图,分段提示,理清课文内容。六、作业:1. 完成作业本第2.4。2. 绘制花生的生长过程。第2课时一、复习回顾课文脉络,学习“学习提示”1. 想想课文是分哪几部分写的?哪一部分是重点写的?怎样学习重点段?2. 学习“学习提示(1)默读“提示”,划出你认为重要的词句。(2)从“学习提示”中,你学懂了什么? 表达课文主要内容的段落叫重点段。 学习重点段,理清写哪些内容;细读细想,弄清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联系其余各段和课题,理解全文和思想感情。(3)根据“学习提示”,找出课文的重点段。二、研读重点段1. 学生自由读重点段,结合问题讨
4、论学习这一段可以分几个部分来研究?2. 结合课后练习2、3题独立学习重点段,教师巡视,辅优补差。3. 汇报交流学习情况:(1)说说“今晚”过收获节,与以往有什么不一样?(“那晚上天色不 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当时作者的父亲在广东做县官,平时公 务忙,很少参加家里的活动。这次他来,是专为吃花生来的吗?说明什么?(2)一家人是怎样谈花生的好处的?圈出有关词语。(3)“可贵”是什么意思?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之处是什么?(投影出示第10自然段)你是怎样理解父亲说的这段话的?父亲是拿花和玫什么进行对比?为什么要这样比?结合回答课后父亲是拿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比,其实是赞美了花生的什么可贵
5、之处?(藏而不露)(4)父亲为什么要对我们这样说?理解课文第1 2自然段。(5)“我”有没有体会到父亲的话的含义?(读第1 3自然段)“有用的人”应该是怎样的人? “体面”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人 是“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4. 学了这一段,你懂得了什么道理?5.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课时一、复习回顾1. 听记:开辟居然、价钱、榨油、可贵、爱慕、体面2. 自查、订正3. 用上这些词说说课文内容。二、研读第一段1. 引入:“我们” 一家人过收获节的花生是怎样来的呢?2. 自由朗读第一段,讨论:这段话为什么不详写?可不可以不写?3. 体会:课文内容要前后连贯。三、研读第三段1.引入:父
6、亲的话对“我”的一生为人有影响吗?从哪里看出来?简介作 者生平:作者许地山,笔名落华生,曾留学美国,抗日战争前后,在香港从事进步文化活动和抗日救亡运动,1941年病逝于香港。2.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文章为什么要用“落花生”做题目?(作者 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回忆父亲的教导,更严格地要求自己按照父亲的“像花生那样” 踏踏实实、不求虚荣地去做人。因为父亲的话是由花生引出的,又用花生的特点 比喻做人的美德,希望子女像花生一样做人,所以用这个题目。)有感情地朗读:个别准备、同座互练、指名读知道点评。四、总结体会1.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读书体会。设计意图:通过说、辩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思想上有一个升华。五、作业1. 完成作业本中剩余的作业。2. 把读了课文后的体会写成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