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年鼓铺里的蔡福美传奇朱亚圣山海经海内东经云:雷泽里有雷神,龙身人头,常自己敲打自己的肚子。有人说每当它敲打肚子就会放出响雷来,先民因此将它奉为雷神和音乐之神。山海经大荒东经也记下这样一段关于鼓的故事:东海有一座流坡山,入海七千里,出现一头怪兽,形状像牛,没有毛和角,只有一只脚,进出水时会产生风雨,光像日月一样明亮,声音像打雷一样,它的名字称为“夔(音读:葵)”。夔是远古传说中的雷神、音乐之神;同时也是传说中,上古黄帝时代掌管音乐的乐官。后来黄帝得到夔之后,便用它的皮制成鼓,再拿雷兽(即雷神)的骨头做鼓槌来敲打这鼓,发出的响声可传达五百里,天下因此太平。这种鼓在历史文献中称为“鼍(音读:驼)鼓
2、”。世上可能没有像故事中“夔”这种怪兽,但是当时人们已经利用“夔”皮来蒙鼓了,夔皮,就是“夔龙”皮,也就是“扬子江鳄”的皮。山西襄汾县陶寺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晚期遗址出土的一具鼍鼓,鼓腔内就有散落的鳄鱼甲皮。由此可知,鼓类打击乐器是我国远古先民最早使用的乐器之一。有鼓,就有制鼓人。现代的鼓,不像远古时代那样,使用鳄鱼的皮,而是使用水牛皮,并且品类更加繁多,甚至可以量身定做了。在漳州,说到蔡志强,也许很多人不认识,但说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族乐器制作技艺(漳州蔡福美传统制鼓技艺),大家就有所耳闻了,他就是这一技艺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漳州蔡福美传统制鼓技艺,传承至今 200 多年,家族相
3、传历经十三代,蔡志强是第十三代传人之一。1977 年开始,他跟随祖父蔡龙潭学习传统制鼓技艺,熟练掌握了鼓身、鼓皮、蒙鼓的全部制作技艺,能灵活使用鲁班锯、鲁班尺、平刀、木屐刨刀、鼓钳等制鼓工具。一直以来,蔡志强始终坚持“90 年后声音不变”的制鼓目标和以水牛皮做鼓皮的传统,能够制作大鼓、定音缸鼓、排鼓、板鼓、腰鼓、庙鼓、狮鼓、龙船鼓、剧鼓、红鼓、小潮鼓、宋江鼓、法鼓、扇鼓等多个品种 60 多个规格,做工精细、鼓声纯正、美观耐用。蔡志强有想法、会创新,还打破传统,毫无保留向黄永杰、张芳城、蔡志平、林志勇、张龙海、叶宗平等志同道合者传授鼓皮削制、古法绷鼓和鼓身制作技艺,为蔡福美传统制鼓技艺的传承和弘
4、扬作贡献。鼓,古老的民族礼器、重器、乐器,是中华无数璀灿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昭示着力量、稳定、刚毅与正义,鼓声一响,它那铿锵之声,朗朗正气,连绵不绝。说到鼓,以前的老人们常说,漳州城内有家远近闻名的“蔡福美鼓铺”。据说,福建省各寺庙使用的鼓,八成以上都是这里制作的,在福建、广东、台湾及东南亚一带享有很高的声誉。已故的蔡龙潭老艺人与他的祖辈,在海峡两岸制鼓界颇有名气,在日本、韩国及东南亚一带享有“鼓神仙”之雅称。“蔡福美鼓铺”就在漳州市区老街青年路。青年路,南北走向,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设街,商贾云集,商业兴达。清乾隆年间,青年路是城内 27 条街之一,古时是府署、县衙、总镇往来必经的官道。
5、鼓铺属竹竿型古老大厝,铺内两侧摆放着大小规格不同、形状用途各异的鼓,所制的鼓除了鼓面大小不同,连声音也分高低。出厂时,“蔡福美”三字印在每只皮鼓上,方便海内外顾客辨识。掌门人蔡志强说起鼓铺的历史,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蔡福美鼓铺创于清乾隆年间,子孙相传已十多代。蔡家鼓早在清代中叶就畅销闽、粤、台。”蔡福美鼓铺创立于清乾隆初年(1740 年左右),最初在龙溪县(今芗城区马公庙一带)以制斗(15 市斤圆斗)闻名。清光绪年间,为了拓展业务,蔡家子弟蔡心匏只身来到台湾另开一家鼓铺,按蔡家祖传的工艺生产和经营,并挂上蔡福美商号。后来,蔡心匏在台湾成家立业,但他不忘祖训,将制鼓技术传给后代。但由于种种原因,
6、台湾蔡福美鼓铺(正福美行)逐渐消失,最终与祖国大陆的漳州蔡福美鼓铺失去联系。据台北师范学院音乐研究所资料证实,台湾制鼓业拥有两大传承脉络,其中之一是以蔡心匏为首的漳州派系统。而在台湾制鼓业被俗称为“媳妇师”的蔡心匏正是漳州蔡福美鼓铺第十三代传人蔡志强的叔公祖。据调查,蔡家制鼓工艺在台湾由如今颇具名气的“响仁和钟鼓厂”传承。“响仁和”的创办人王阿涂30 岁时,在台北县遇见老师傅蔡心匏。由于他精通音律与伴奏的音乐质感,又天性聪颖,很快学会了制鼓方法,还进行改良,产量因此提高许多。王阿涂已去世多年,但他制作的产品仍被广泛地使用。新中国成立后,漳州蔡福美鼓铺也经历了和许多老字号相同的命运。1956 年
7、社会主义改造时,鼓铺参加了漳州乐器社,仍使用蔡福美商标。1980 年改革开放后,已是古稀之年的蔡福美鼓铺第十一代掌门人蔡龙潭为重振祖业,带着自己的儿子蔡文通,孙子蔡志强、蔡志雄,在青年路自家房子重新挂起蔡福美招牌做起鼓来,为自己的鼓铺注册了“蔡福美”商标,以保护和弘扬祖业。2003 年,蔡文通的兩个儿子在芗城区石亭镇买了一块十多亩的土地,建了厂房,成立蔡福美工艺品有限公司。大儿子蔡志强主管销售,小儿子蔡志雄主管生产。公司由蔡福美现任的第十三代蔡志强掌门。曾经令老街人听了一辈子的咚咚鼓声,随着年轻一代的开疆拓土,如今,公司每年都有几千只皮鼓远销东南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产品从直径 2.8 米的巨
8、鼓到 3 厘米的“迷你”鼓均有生产。走进展厅,中间有一面制于 1908 年的龙船鼓,这是蔡福美鼓铺第十代掌门人蔡宽裕先生的作品。当年,蔡宽裕以一生的辛苦取得了闽南“制鼓师公”的雅号,也以此养育了家中大大小小的孩子。好的技艺还要有好的心态,慢工出细活。蔡氏制鼓工艺极为独特,祖上留下来做鼓的工序有 30 多道,一些做鼓工序需要非常熟练高超的技巧。迄今为止,蔡福美皮鼓从原材料加工到成品制作,每一关都严格按照祖上规定精心制作。比如,鼓身要以百年松木、杉木为首选材料,按照所需的鼓面直径大小取材,尺身小的鼓,往往可以用原木直接凿成鼓桶,共鸣效果很好;如果是鼓面较大的鼓桶,则先将木片加工成为内圆斜小、外宽较
9、大的弯木,然后用剩余的碎牛皮熬成水牛胶,以完成鼓身的粘贴,再由几个制鼓师傅合力扎成圆桶。这种扎桶的方法,自古便流传下来,不用一根钉子,就可以扎成密不通风没有缝隙的鼓桶了。在鼓膜的制作上,蔡福美鼓铺的师傅们经长期研制对比,确认南方水牛皮特有的韧性最适合。制皮师傅将收购回来的牛皮摊在地上,根据所需鼓皮的尺寸大小剪裁,再将牛皮浸在滚烫的热水中浸泡,捞出来放入冷水中,便于剔除牛毛。一只鼓的好坏,通常在处理牛皮时就已决定了。生牛皮里面有一层厚厚的脂肪,要进行削脂,牛皮要削得均匀,而且厚度要在 1 厘米左右,中间薄而四周厚,音色才会准确。制鼓师傅削牛皮的手法看似简单,却要靠累积几十年的功夫,如果是新手削得
10、厚薄不一,鼓皮很容易破掉,用不了多久。牛皮削好得趁湿在鼓边上用铁制的副眼打洞,以便串上麻绳在鼓桶上绞紧,待完全晒干透之后,鼓膜才算完成。蒙鼓也叫绷鼓、套皮,绷得好,鼓才能打得响。制鼓师傅将晒干的鼓皮用钉锤将原来的洞眼变大,以便串上麻绳、短棍。将鼓膜绷紧的同时,制鼓师傅不时用鼓槌槌打鼓面,或者用水使牛皮软化,使干硬的鼓膜变松弛柔韧,同时也绷得更密实。有时一些较大的鼓,还要制鼓师傅爬到鼓面上跳鼓,用脚的力道及全身的力量使鼓面更柔韧,往往耗时好几个钟头。绷鼓完成后,在鼓面拓上“蔡福美”的厂号,装上铜钉装饰,鼓的制作就算完成了。鼓是精神的象征,舞是力量的表现,鼓舞结合开舞蹈文化之先河。由周易“鼓之舞之以尽神”的记述可知,早在商周时代不仅出现了原始的鼓舞形式,而且鼓与舞相结合的乐舞形式,已成为鼓舞、激励人们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蔡福美是一个文化符号,是一种精神象征。鼓声宏阔声绵延,穿越百年月光,踩着新时代的鼓点,这家漳州的百年老字号正向着新目标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