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昌邑一中高一语文.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09226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昌邑一中高一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东昌邑一中高一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东昌邑一中高一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东昌邑一中高一语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东昌邑一中高一语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山东昌邑一中高一语文.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山东昌邑一中高一语文.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山东昌邑一中高一语文.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东昌邑一中2004-200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卷(单项选择题)和第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45分)一、(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瞳(tng)孔 灰烬(jn) 虔(qin)诚 饿殍(f) B明澈(ch) 寄予(y) 沮(z)丧 悦(yu)耳 C摇曳(y) 澄(chng)清 吝啬(s) 皎(jio)洁 D嘲讽(fng) 固执(zh) 广阔(ku) 炮(po)制2选出下列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组( ) A曙光 凄凉 嘻游 查封 B叮咛 座标 寄予 混浊 C眺望 腐烂 广阔 依偎 D惆怅 发泻 固执

2、 辛辣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今天我们对笛卡尔的名句“我思故我在”未免觉得好笑,它却作为笛卡尔哲学的代表作而_下来。 区分客观真理和主观成见,哪些是经过长期实践_的事实、定理、定律或理论,哪些只是未经证实的传说、成见、信仰或迷信。 清朝的郑板桥,诗词书画,都很_,而且喜欢谈学习方法。他的缺点是独尊理性、否定感觉和经验的作用,怀疑得过了头,_怀疑一切, A流传 检察 擅长 以致 D留传 检验 善于 以至 C流传 检验 擅长 以致 D留传 检察 善于 以至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里的小吃风味独特,耐人寻味,我每次来到这里,总要品尝。 B厂长

3、在全厂人会上对职工说:“经过人家的共同努力,我厂面目全非,给市领导留下了深刻印象。” C安土重迁是三峡人的传统,在听到让自己搬迁的消息后,三峡人都高高兴兴地迁往他乡。 D他凭着一张伪造的出入证,堂而皇之地走进了香港国际会议中心。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斯恩特评论说:“退休并不意味着爱因斯坦不放弃今后的一切科学活动,一个公务员可以退休,一个有才智的人却不能退休。” B欣赏诗歌,由于它极精练,我们不仅要努力寻求它的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的韵味,而且要努力把握它以少量字词包含着的丰富的含义。 C在我爱这土地一诗中,诗人借一只不停地歌唱、死后连羽毛也奉献给土地的多情鸟形象,表达了他热爱受苦受难

4、的祖国和人民。 D最近看到友人家里收藏的一幅画上,画一根枯枝横山,站立一只鸟,别无他物,但用笔神妙,令人感到环绕鸟的是一个无垠的空间。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赫尔曼黑塞(18771962),生于德国,后入瑞士籍。获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在轮下、荒原狼等。 B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时候都需要通过书面向别人介绍:“我是怎样一个人?”这样的问题,因此现代人有更多的理由需要学好语文。 C当多数缺少天赋的人将自己的阅读能力很快就只用来读报上的新闻或商业版时,少数人仍然为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所风魔。(因为它们古时候都曾经是富有魔力的符委篆和咒语) D这类经验的神秘和伟大之处在于

5、,我们越是懂得精细,深入和单一反三的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个思想和每一部伤口的独特性、个性和局限性。7选出衔接最好的一项 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_(a手伸向水中,白白地一闪光,一摸就是一个蛋。b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扑通一声,孙女把小马龟丢进水里,_。(a砸碎了水中的缺月,也使我从回忆中醒过来,b水中的缺月被砸碎了,我也从回忆中醒过来。) Aaa Bba Cbb Dab二、文言文阅读(每题3分,共2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817题。 积土成山,风雨流水作业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

6、,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跑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8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跬:古代指半步 B风雨兴焉 兴:起兴 C驽马十驾 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一驾” D金石可镂 镂:雕刻9下列句中“焉”宇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且焉置土石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10比较下列两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利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7、) 学不可以已 锲而舍之 无以成江海 蟹六跪而二蟹 A和不同,和相同 B利相同,和也相同 C和相同,和不同 D和不同,和也不同11下列句子与“蚓无爪牙之利”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游于赤壁之下 D蚓无筋骨之强(二) 蜃 说(宋)林景熙 尝读汉天文志,载“海旁蜃气像楼台”,初未之信。 庚寅李春,予避寇海滨。一日饭午,家僮走报怪事,曰:“海中忽涌数山,皆未尝有。父老观以为甚异。”予骇而出,会颍川主人走使邀予。既至,相携登聚远楼东望。第见沧溟浩渺中,矗如奇峰,联如叠嘁,列如萃岫,隐见不常。移时,城郭台榭,骤变忽起,如众大之区,数十万家,鱼鳞相比,中有浮屠

8、老子之宫,三门嵯峨,钟鼓楼翼其左右,檐牙历历,极公输巧不能过。又移时,或立如人,或散如兽,或列若旌旗之饰,瓮盎之器,诡异万千。日近晡,冉冉漫灭,向之有者安在?而海自若也。笔谈记登州海市事,往往类此,予因是始信。 噫嘻!秦之阿房,楚之章华,魏之铜雀,陈之临春、结绮,突兀凌云者何限,运去代迁,荡为焦上,化为浮埃,是亦一蜃也。何暇蜃之异哉! 注:庚寅:指元至正27年(公元1290年),时作者避元初战乱于浙江沿海。 崛:音yn,山峰。下句中“岫”音xi,意为山峰。 盎:一种腹大口小的陶器,类瓮。 晡:音b,古代计时的名称,即申时,相当于现在下午三点至五点。 阿房,秦始皇时所建之宫殿名。章华,春秋时楚灵

9、王所建之宫殿名。铜雀,东汉末曹操所建台名。临春、结绮,南朝陈后主所建之楼阁名。这些建筑都是当时高大豪华建筑之最。1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僮走报怪事 走:跑。 B数十万家,鱼鳞相比 比:相似,类似 C极公输巧不能过 过:超过 D或列若旌旗之饰 列:排列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既至,相携登聚远楼东望 不知东方之既白 B. 又移时,或立如人,或散如兽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C. 向之有者安在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D. 予因是始信 游于是乎始14对有关常识在文中意义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春”指春季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三

10、月。 B“浮屠”即佛塔,俗语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C“公输”指公输班,春秋时鲁国巧匠,故也叫鲁班。 D“笔谈”即梦溪笔谈,宋朝沈括所著。15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从不信汉书所记关于海市蜃楼的说法起笔,经过亲见,终于相信。首尾照应,结构紧凑。 B文章写海市奇景共有三次变化,一是奇山异峰,二是繁华都市,三是各种物像,且多以比喻描写,十分生动传神。 C繁华都市之像,是文章描写的重点,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作者要借此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D作者把秦之阿房,楚之章华等历代宏伟建筑比作瞬息即逝的海市,借此抒发了国家兴亡的感慨。 第卷(非选择题 共105分)三、(20分)1

11、6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每句1分)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白得,圣心备焉。 译文:_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译文:_ (3)而海自若也_ (4)突兀凌云者何限_1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问答问题。 (8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本诗语言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首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渲染山诗人怎样的情感? (4分)_后人评价“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诗在全诗中“曲折有致,出乎常情”,对这一评价请简要阐述你的鉴赏体会。 (4分)_18默

12、写。(4分,每句05分) (1)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_,_。水光接大。_,凌万顷之茫然。_,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2)昔我往矣,_。今我来思,_。(采薇) (3)_,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4)苟利国家生死以,_。(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19依据给出的文字,续写一个段落,句式大体相同,不超过40个字。(4分) 友情,是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跌倒时的真诚的搀扶,是错误道路上的逆耳忠言,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读书也是人获利丰厚的储蓄。这储蓄_四、现代文阅读(25分) (一)自那以后,我亲眼看见一个州接一个州地消灭了

13、它们所有的狼。我看见过许多刚刚失去了狼的山的样子,看见南面的山坡由于新出现的弯弯曲曲的鹿径而变得皱巴巴。我看见所有可吃的灌木和树苗被吃掉,先变成无用的东西,然后则死去。我看见每一棵可吃的、失去了叶子的树只有鞍角那么高。这样一座山看起来就好像什么人给了上帝一把大剪刀,并禁止了所有其他的活动。结果,那原来渴望着食物的鹿群的饿殍,和死去的艾蒿丛一起变成了白色,或者是就在高出鹿头的部分还留有叶子的刺柏下腐烂掉。这些鹿是因其数目太多而死去的。 我现在想,正是因为鹿群在对狼的极度恐惧中生活着,那一座山就要在对它的鹿的极度恐惧中生活。而且,大概就比较充分的理由来说,当一只被狼拖去的公鹿在两年或三年就可得到补

14、偿时,一片被太多的鹿拖疲惫了的草原;可能在几十年里都得不到复原。 牛群也是如此,清除了其牧场上的狼的牧牛人并未意识到,他取代了狼用以调整牛群数目以适应其牧场的工作。他不知道像山那样去思考。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尘暴,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去。20第一段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这种景象是怎么造成的? (2分) 答:_ _21第二段最后说:“当一只被狼拖去的公鹿在两年或三年就可得到补偿时,一片被太多的鹿拖疲惫了的草原,可能在几十年里都得不到复原”,这句话意在强调什么意思? (2分) 答:_ _22第三段中说:“他不知道像山那样去思考”。那么,“他”是怎样思考的?山是怎样思考的? (4分) 答:_ _ (二)

15、别人的城市,我们的家庞 白 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感觉,在城市中穿行,我很容易想起这样一句话:这是别人的城市。每每审视自己与城市的关系的时候,这个句子总不由自主地跳入我的脑海。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不能在内心深处把自己融进城市,把城市看成是自己的。事实上我也曾这样努力过。脚下这座城市,我也生活了将近二十年,比在老家生活的时间还长,但至今对这座城市却常感陌生。真有点莫名其妙。我很佩服,也很羡慕一种人。那种人有这样的本事:好像处处都是他们熟悉的自小长大的地方,每处地方他们都能迅速融入其中,在其中交朋结友,郊游,逛街,工作,生活,如鱼得水。只是偶尔因语言的差别才会突然记起他们不是本地人,除此之外,他们甚至比本

16、地人还本地人。 在城市中生活却没有融入城市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我常百思不得其解。每每夜深人静或在别人的城市里行走时,儿时那些残旧的老屋、清澈的小溪、坎坷的青草坡、淳朴的笑容、温热而熟悉的乡音扑面而来。为什么入梦的不是暖昧的霓虹灯、川流不息的车辆、焦虑和激动的人群呢? 人们常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难道城市也因熟悉而让自己漠然了?可能是吧,但也不尽然,否则又如何解释颤动内心那根柔软相思之弦的,常是老家那些景物,而非这个城市或那个城市的灯红酒绿呢?也许用“距离产生美”来解释更能让自己满意,也更合情合理一点。归根结底,可能还是因为就像人不可能有两次生命一样有两个故乡吧。而故乡正是给了我们生命的地方

17、,那是来自血源的、无法忘怀的记忆。这样的记忆,会让我们的灵魂一生都散发着与生俱来的那种甜甜的、忧伤的、淡淡的味道,总在不经意之间告诉我们:你从何而来!这样的感觉就像一根线牵着飘飞的风筝,无论飞得多远,总与捏线的手息息相连,一刻不离。 在城市中生活,其实早已把家放置在别人的城市里,成为别人城市里的故乡人了。从乡村到城市,并将在城市里长久地生活下去,这与故乡一样似乎也成为无法改变的选择和事实。而在这样的选择和事实中,透过钢筋水泥筑的窗口,让目光擦过云烟眺望,云烟背后是故乡啊!这样的动作我们重复了多少年。就算如此,多少年之后的今天,我们能说不习惯城市的生活吗?当然不能,否则就是矫情了。在城市里求学,

18、工作,结婚更多的时候,我们心安理得地渴望着城市里的物质生活,奔走和拼搏,寻找和追寻着往往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那么,这时如果让我们忘却那么多年在城市里的生活痕迹,重新回到儿时生活的地方去,可能吗? 让我们大声、勇敢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的家! 城市里有我们留下的太多的东西。约会时的那棵树,工作的那张办公桌,购物的商店,每天回去的宿舍,夜夜睡觉的床,天天待在一起的亲人,那么多熟悉或陌生的朋友和同事,还有逐渐养成的生活习惯,一切的一切,早已融进了我们的血液,时时刻刻流动着。这是别人的城市,却有我们的家? 就这样,我们在城市里生活着,就这样,我们在城市里想着自己的故乡、城市是别人的城市吗?故乡是我们

19、的故乡吗?我不知道。也不想分得那么清楚。只知道就算是在别人的城市里生活和在梦里的故乡中穿梭,仍有一种感觉有点甜,有点酸,有点惆怅,仍有一些暖暖的东西在内心深处像老家门前的小溪悄悄地流着,冲刷和温暖着被生活磨砺得略显麻木或伤了的心灵,让人舒服,让人感动。23第段中写到了“我很佩服,也很羡慕”那种“比本地人还本地人”的人,请分析作者写这种人的作用和好处。(4分) 答:_ _24作者说:“在城市中生活却感受不到自己融入城市。为什么会这样?我常白思不得其解。”其实作者已在文中对“为什么”作了解答,那么作者是如何解答的呢?请结合第段的内容回答。(5分) 答:_ _25第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这是别人的城市

20、,却有我们的家”?请联系全文作答。(4分) 说“这是别人的城市”是因为_ 说“有我们的家”是因为_26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作者对生活了将近二十年的城市感到陌生,叙写中有自卑和自责;认为那种习惯了城市生活却非说不习惯的说法是矫情的。 B“让我们大声、勇敢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的家!”表达了作者面对城市生活时的一种自信和自豪。 C文章运用对比写法,在深入剖析城市与乡村存在着巨人差距的现状后,明白了白己不能融入城市生活的原因。 D文章以“别人的城市,我们的家”为题,又在文中说“把家放置住在别人的城市里,成为别人城市里的故乡人”,都显露出作者从乡村到城市后那种无限的

21、伤感和悲哀。 E本文抒写了作者对城市生活的真切感受,既有对乡村的依恋,又有对城市生活的热爱,笔触细腻,语言质朴而清新。五、27写作(60分) 题目:难忘的一次挫折(或成功)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高一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每题3分,共21分)1D (A 殍:pio。B沮:j。C曳:y。)2C(A嘻一嬉,B座一坐,D泻一泄)3C(流传:传下来或传开去。留传:遗留下来传给后代。“以致”一般跟不好的结果。)4D(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琢磨。“面目全非”后多跟不好结果。安土重迁:安于本土,不愿搬迁)5D(A多了一个否定词,即“不放弃”的“不”,B颠倒了逻辑关系,C最后缺少宾语)6A

22、(B去掉介绍后的冒号 C应为句内括号,句号在括号后 D“精细”与“深入”间为顿号)7B(“手伸向水中”应承“摸”;注意前后句式)二、(每题3分,共24分)(一)8B(起) 9D(助词,ABC均是兼词)10D(能愿;目的连词;承接连词;并列连词) 11D(定语后置,其他是宾语前置)(二)12B(“比”意为挨着)13D(前“始”副词,后“始”为动词)。14B(“浮屠”与“老子”并列,文中作定语用,即“浮屠之宫”、“老子之宫” ,“浮屠之宫”意为佛寺,“老子之宫”指道观,“浮屠”即“佛教徒”。)15C(文中描写都市,并不是为了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两者无任何联系)。三、16(4分,每句1分。)(1)

23、堆土成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2)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3)大海恢复了原来的样子。(4)高耸入云的楼台还不知有多少呢。17(8分)在异乡作客的生疏不适的孤独感。 (仅写“思乡或思念亲人之情”不得分)(4分)a、三四句挑选出重阳登高和茱萸插头两个意象,抒情一反一二句诗的直抒胸臆,显得深沉含蓄。b、本为诗人思念兄弟,却以“遥知”二句翻转一面,化出幻觉,写家乡的兄弟为失落诗人而遗憾不已。诗人把“我思人”的情绪,折射为“人思我”的幻觉,似乎自己“独在

24、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少一人”的缺憾更须体贴。这正是这两句的出乎常情之处,它使情感更加深沉而余味无穷。 (4分)18(4分,每空05分,有错、漏、别字该空不得分。)(1)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 纵一苇之所如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2)杨柳依依 雨雪霏霏(3)近乡情更怯 (4)岂因祸福避趋之19(4分)示例:(这储蓄)是发现未知的钥匙,是追求真理的阶梯,是超越前贤的基础,是参与竞争的实力。四、(8分)(一)20大批植物的叶子被吃光,然后死去,山野变得光秃秃,然后以植物为食的鹿群也因无食物而饿死。这是因为狼被消灭,鹿没有了天敌,数目剧增造成的。(2 分,意思对即可)21在常态

25、下,被鹿破坏的草原的恢复能力要比在狼的威胁下鹿群的恢复能力低得多。(2分,意思对即可)22他(牧羊人)的思考是,狼被消灭,他的牛群就可以更快的繁殖,他就可以增加更多的收入。山的思考是:不能把狼消灭,否则就破坏了大自然生物链的正常循环,造成生态灾难。(4分,意思对即可,每点2分)(二)23(4分)写这样的人与作者形成了对比(反衬),突出和强化了作者“不能在内心深处把自己融进城市,把城市看成是自己的”这种感受。(答对表现手法得2分,有具体分析得2分。意合即可。)24(5分)城市因熟悉而让自己漠然了。因为生活在城市里,与城市没有距离,而“距离才能产生美”。最根本的是人不可能有两个故乡,而故乡给了“我”生命和无法忘怀的记忆。(每点2分,答对3点得5分,意合即可。)25(4分)城市不是给我们生命的地方,在内心深处感受不到融入城市,城市里却有我们留下的太多东西,这些早已融进了我们的血液;(回答清楚了“别人的城市”的含义得2分,回答清楚了“却有我们的家”得2分,意合即可。)26(4分)B、E(A、文中无自卑和自责。C、文章未对城市与乡村存在巨大差距的现状作剖析。D、文章中不存在悲哀之情。)五、写作(60分)参考2004年全国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