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谈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和设计实践性学习活动,提高师生信息素养.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06093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8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和设计实践性学习活动,提高师生信息素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谈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和设计实践性学习活动,提高师生信息素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谈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和设计实践性学习活动,提高师生信息素养.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谈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和设计实践性学习活动,提高师生信息素养.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谈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和设计实践性学习活动,提高师生信息素养.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谈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和设计实践性学习活动,提高师生信息素养.pdf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谈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和设计实践性学习活动,提高师生信息素养.pdf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谈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和设计实践性学习活动,提高师生信息素养.pdf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谈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和设计实践性学习活动,提高师生信息素养教师的信息素养应该包括以下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在认识、态度层面上的内容,即对信息、信息社会、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和态度方面,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素养。二是信息能力即实际操作层面的素养,是对各种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活用的能力,即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创造、传递的理解和活用能力。狭义的信息素养一般只指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现状:1、对教学目标停留在“纯工具论”上,忽视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有很多教师把信息技术课程与计算机职业技能培训等同起来,把计算机作为纯粹的学习内容或学习目的,教师讲解操作步骤一二三

2、四五,学生模仿。其工具性价值则日益彰显,并呈凌驾于本体价值之上的态势,而学习者则在被动的适应中丧失主体应有的主动适应与创新的意识与能力。当前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学生们为了“学”而学,严重的“学”与“用”脱离,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劳动、娱乐中利用信息技术收集相关信息、处理信息的意识不强,不能够灵活有效的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作用。2、远离现实生活。现在虽然从教材到教学基本实现了“任务驱动”,但历数“菜单”时忽视学习对象、内容的现象并没有随之消失。除了在上因特网部分内容时才允许学生上网,平时不让学生上网、开 QQ 交流等等,把信息技术课堂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完全割裂开来。3、教师信息素养和教学、教研实践脱

3、节。教师一味注意技术层面,主要是学习动画和网页、课件制作等;很少涉及关于有目的地搜集获取信息、筛选整理信息、发布信息进行交流等知识技能,几乎没有灵活地创造性地活用信息方法、策略.教师信息意识、信息策略没有什么提高,导致“教师信息素养”和平时的教学、教研实践成了“两张皮”。一、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一)形成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案,提高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方案是一种教学过程的预设,设计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决定着教学的实际效果。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师的信息素养将直接体现在教学设计的水准中。在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4、中,对教师的信息素养具有如下要求:(1)获取信息并批判性地评价信息的能力;(2)吸收、存储、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3)合理表达以及创造性地使用信息的能力;(4)将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引导学生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5)将学科课程和教育学课程有效整合于教学的能力。可以说,教师信息素养的高下,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达成度。我们主要从教学设计的四个方面入手,提高教师相关的信息素养:1、在教学目标设计中关注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目标是多元化的,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除了应该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外,还应该特别关

5、注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在教学内容设计中关注学习资源的丰富和呈现方式的新颖。(1)教师收集、处理、展示信息,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书刊、网络、影视等多种途径方便地收集到。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有强烈的信息意识,紧密围绕学习专题,收集、筛选、加工相关信息,用课件、网页等形式展示出来,创造性地运用于教学实践。(2)学生收集、加工、交流信息,培养信息素养。信息技术环境的改善为学生提高信息素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教师要指导学生多途径收集信息,有目的筛选信息,创造性加工信息,分层次交流信息,有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就数学学科的某一单元学习内容学生进行总结,让学生熟悉以“表格”菜单为主的各种操作

6、,并培养复习、总结、归纳的数学学习习惯和能力。3、在教学媒体设计中关注信息技术手段的合理应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效率是影响媒体设计的主要因素。教学媒体设计要注重几个原则:(1)内容适切性,(2)目标达成性,(3)实施高效性。根据这三个原则,对实物、投影、课件、网页等教学媒体有效设计,合理应用,发挥其充分的作用。如将计算机的概念、组成等抽象化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展示成色彩鲜艳、中心突出的画面,并配之以声音强调计算机的组成部份,使其生动、直观地表现出来。接着进一步提问:“你们知道计算机有哪些功能?由哪些部分组成?”学生纷纷举手,兴奋地告诉我:“可以作为电视看,可以作为写字板写字,可以作为录

7、音机听音乐”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很浓,课堂气氛活跃,从而顺利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4、在教学策略设计中关注情境创设和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情境是学习环境中重要的要素。一个优化的、充满情感和理智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根本保证。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主题意义进行理解的情境,帮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在“乐”学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创设情境的类型包括:(1)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

8、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2)模拟情境。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模拟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参与热情,进入创造状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要促进学生间进行充分的信息交流,实现小组协作学习。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实现信息共享,对所掌握的信息,从更新的角度、更深的层次进行加工处理,再分析、再综合,抽象升华为自己的观点,从而产生新的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二)构建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规范教学具体流程。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

9、心,培养学生的参与协作意识,发展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信息的能力,并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实现知识的探究、问题的解决,师生的信息素养都将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提高。以 word 编辑班报为例,介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1.设置问题、情景导入。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来自兴趣的激发,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把学生带入积极思维的状态,将学习的指向直接对准学习目标。我在教学生使用 Word 编辑班报时,学生已经学会了表格绘制。因此在教学开头我首先创设情境导入,让学生欣赏电子班报后,自然、巧妙地导入学习的主题。2、交流信息,知识铺垫。开展探究活动离不开相关的知识基础,知识基础来自生活经验的积累和

10、相关信息的掌握。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储备。如 WORD 编辑班报时教学生用拼音打字法输入汉字等字符,为编辑班报的文本打基础。3、开展实践,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与生活相联系,为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进入思维状态、应用信息知识提供了积极的动力。WORD 编辑班报时,学会简单的排版、插入适当的图片,调整图片的大小与位置,并注意图片的内容、大小位置的协调等实践活动,选择一段班报内容输入电脑。学生相互合作,共同探究,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到群体的智慧,实现了信息的创造性应用。4、拓展练习,独立应用。信息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练习的、发展的过程。既要进行规范练习,又要进行变式练习;既要进行合作探究,也要进行个人尝试。输

11、入一篇学生自己满意的作文并排版打印,参加展览。在拓展性的练习中,促进了信息知识的应用。(三)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的教学反思策略,培养教学反思习惯。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批判地考察自身的教学行为及其依据,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的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的思索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率的过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反思的过程分为四个环节:(1)审视教学,发现问题;(2)理性分析,寻求对策;(3)实践验证,修正策略;(4)概括经验,应用创新。几种教学反思的具体策略:1、抓住典型案例反思自己的教学。典型案例是教学中的“关键事件”,往往可以集中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设计理念,抓

12、住课前、课中、课后反思,创新教学设计,进行教学调控,研究改进行为,对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2、通过学生的视角反思自己的教学。学生时时刻刻在用眼睛和心灵观察和思考着教师。从学生的行为、思维状态、学习效果以及学生对教师的期待都会反映出教学的实际状况。教师可将此作为出发点来反思“教”的目的和“教”的行为,改进教学策略。3、通过理论学习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开展理论学习可以使我们对一些问题找到与自己不同的解释和见解,可以帮助我们接受新的信息、观点,用新的方式研究我们自己自身的教学。(四)制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的评价指标,改进教学实际效果。课堂教学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要载体。整合质量的评定不

13、能沿用传统的评价体系,要运用新的学习理论,结合信息技术的特点,将信息技术因素的影响充分考虑,建立适合的评价指标。评价重点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师生角色的定位、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搜集加工信息、分析解决问题、交流合作表达、创新意识能力)、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关注教师信息素养的体现和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的评价指标包括 3 个部分:1、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的评价。这是一堂信息技术整合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教师的信息素养主要体现在现代的教育观念,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整合能力。学生的信息素养主要侧重于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技术操作技能。2、教学过程的评价

14、。这是整个评价指标体系的重点内容,不仅指课堂实施,还包括课前的准备和课后的反思。不仅关注教学信息的传授,量化的教学结果,更关注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对整个教学进程的把握能力,对教学信息的领悟运用能力和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水平,学生能力的提高水平。强调评价者对评价情境的理解和关注,强调评价过程本身的价值。教学准备阶段的评价主要关注教学设计的评价,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几方面的设计来评价教师的课前准备情况。教学实施阶段的评价主要关注教师对教学设计的实际实施情况,对课堂的把握能力,应变能力;关注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学习兴趣及学习动机的维持,学习效果和课堂交互性积极性。3、教学环境的评价。教学环境是

15、教学的辅助因素,也是衡量信息化课堂的一个量化的指标。教学环境的评价主要从教学课件、教学资源、教学氛围和媒体使用的状况等方面加以评价。二、设计实践性学习活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主要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在新课程体系中,信息技术教育就是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而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只会学,不会用”问题比较突出。新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强调学习与生活和经验相结

16、合,关注学生做了什么,学会了什么,着力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应用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实践性学习活动”,做到学以致用,摒弃纯粹的“学技术”和“教技术”,帮助学生形成“用技术”的意识,提高“用技术”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实践性学习活动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结合学生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来开展实践性的学习活动。二是学生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事例。学生在这种目的性非常强的任务中探究、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将其运用到实践活动中。(一)、通过课题研究,寻求到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在教学实践中,从学生的最最熟悉的校园学习生活经验入手,从信息技术与学生

17、的各学科学习内容结合入手,从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学习增光添彩入手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1、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搜索学习资料。在每天的学习中,小学生都会遇到问题。有些问题课堂上就解决了,有些问题则因缺少相关学习资料而暂时搁置。鼓励学生尝试利用网络资源搜索下载资料这个大宝库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为了使学生能适应这种新的查找资料的方法。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步骤引导。引导学生收集在最近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小学四合一课程三年级下册合理使用零用钱有一个问题:“该不该有零用钱?怎样使用手里的零用钱?”。对于这个问题,让学生尝试着从网上搜索问题的答案。抽象出关键词。对于上述问题,可以抽象出关键词如零用钱好处

18、坏处零用钱的使用合理使用零用钱选择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如百度 Google 等根据搜索到的信息进行分析,选择最佳答案。2、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新知识。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内容都具有浓重的工具性色彩。例如:电脑绘画、电脑打字、电脑排版(Word)、电子表格(Excel)电子幻灯片(PPT),网络浏览(IE)等。这些技能在学生掌握以后都是可以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有些还十分利用学生理解新知识,培养新能力。(1)利用电脑绘画表达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当学生学习了电脑绘画画方形和圆形以后就能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直观地表述出来。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教学部分,在画图软件中用矩形画长方形很容易

19、,按住 Shift 用矩形画正方形也很轻松。再用文字工具加上长、宽、边长等文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就跃然在电脑屏幕上了。(2)利用电脑绘画分析图形间的关系。例如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练习六上有这样一道题,有两个长方形,长都是 4 厘米,宽都是 2 厘米,你会把它们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吗?拼成的图形的周长各是多少。这是一道有点难度的题目,传统的方法,我们是让学 生做一做,拼一拼,算一算。如果我们把它和信息技术电脑绘画结合起来。也是非常有趣的。我们以电脑上,拼正方形为例过程如下:、用矩形工具画两个长方形,并用文字工具做上标记。、将选定工具将两个图形拼起来,、学生用橡皮工具将重合的一条边擦成虚线,表示该边不能再计入周长啦。、为了更清楚反映出正方形周长,还可以用文字工具标明每条边的长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