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安一中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高二历史科试卷命题者:范清楚 2016.6本试卷考试内容为: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科技、古希腊和古罗马、选修。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3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4保持答题纸纸面清洁,不破
2、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行保存,答题纸交回。第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仅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2.“门生”,顾名思义,即是学生。汉代经师的门生动辄成百、上千以至上万,并且登录于名册,经师与门生存在俱损俱荣的依附关系。叔孙通投刘邦之初,不举其弟子为官,便遭到弟子指责;叔孙通担任奉常后便请于高帝:“诸弟子儒生随臣久
3、矣,与臣共为仪,愿陛下官之”,“高帝悉以为郎”。材料反映出A察举制存在一定的弊端 B儒生把持官员选拔C汉初官僚政治需要完善 D汉初实行休养生息3.以下是张岂之所著中国历史十五讲第六讲的部分目录内容,其中空缺的部分应该是( )A燔诗书而明法令B多元一体的政治制度C部族政权下之考试制度D门阀政治的兴起和式微4.先秦至隋唐时期,祭祖礼仪长期是贵族的特权,庶民祭祖行为被排斥在国家礼制范畴之外,只能以民间习俗的方式延续着。这种两分的局面在宋代出现了转机,祭祀礼仪变成不同阶层共享的文化权利。宋代祭祀礼仪的上述变化主要归因于 A科举制度不断成熟 B理学正统地位确立 C小农经济相对发达 D文化氛围相对宽松5.
4、吴晓波在浩荡两千年:中国企业公元前7世纪1869年一书中评论某种制度:“造成知识阶层对国家权力的绝对依赖从这一制度确立之日起,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知识分子阶层在中国历史上完全地消失了。”这一制度()A导致了知识阶层队伍的消失 B推动了古代科技的进步C扩大了知识阶层的活动舞台 D压制了古代教育的发展6. 下列是史籍上对一些官职的描述: 序号描述出处有两丞,秩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受公卿奏事,举劾(劾:揭发)按章。汉书百官公卿表掌经度一路财赋,而察其登耗有无,以足上供及郡县之费。岁行所部,检察储积,稽考帐籍,凡吏蠹民瘼,悉条以上达。宋史职官七不过文学侍从,而其重亦止于票拟。其委任之权
5、力,与前代宰相绝不相同。明神宗实录卷五结合所学判断,它们分别对应的是A丞相 三司使 军机大臣B御史大夫 转运使 内阁大学士C丞相 转运使 枢密使D御史大夫 通判 内阁大学士7. 贞观四年,唐太宗问政于张玄素。玄素曰:“臣观自古以来,未有如隋室丧乱之甚,岂非其君自专,其法日乱。向使君虚受于上,臣弼违于下,岂至於此如其广任贤良,高居深视,百司奉职,谁敢犯之。”材料表明,张玄素A痛陈隋室苛法之弊B反对君主独断专行C主张实行分权制衡D建议扩大取士范围8.土地私有化确立于战国时期,汉唐时期“抑兼并”政策频频出现,而宋代却推行“不抑兼并”的政策。宋代推行这一政策的历史背景是A土地私有化的发展态势缓解 B农
6、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C地方割据分离势力受到制约 D政治权力的分配出现下移9. 汉朝时,儿童从七岁开始每年收“口钱”23钱,“以食天子”;成年男子每年要缴纳“军赋”120钱;所有人不定期的还要交“献税”63钱,供皇帝祭祀宗庙;不服徭役的男子要交“更赋”若干钱,以雇人代役。这说明汉代A编户人口成为赋税征收的唯一标准 B税收目的是服务皇室经费开支C税收制度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 D税收方式有利于商业贸易活动10. 史记货殖列传中指出,对于农、工、商、虞(从事山林水泽行业的人),政府应“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材料表明司马迁A认为政府
7、应平等对待农工商虞 B主张运用法律手段来限制商业行为C主张国家应该对经济适度干预 D肯定了追求财富是人类的自然本性 11.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毫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霞。一州唯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上述材料表明A市场需求促进手工业技术的推广 B家庭手工业技术保守封闭C毫州成为当时丝织业的生产中心 D手工业技术通过家庭传承得以发展12.北宋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迅速贬值,到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白银;白银的使用日益普遍,并最终作为主要支付手段获得政府认可。从力推纸币到最终使用白银主
8、要反映了A.“重农抑商”政策的破产 B.政府对贸易的控制加强C.政府对贸易的控制遇挫 D.中国的银矿产资源丰富13.王阳明指出:“虽治生(做生意)亦是讲学中事。但不可以之为首务,徒启营利之心。果能于此处调停得心体无累虽终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贤。”材料中王阳明的思想A强调格物致知的目的是存理去欲 B反映出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C认为经商和做学问是完全一致的 D继承了中国传统的重义轻利观念14.清高宗实录记载乾隆上谕:“市井之事,当听民间自为流通,一经官办,本求有益于民,而奉行未协,转多扞格(抵触之意)。”该上谕表明乾隆皇帝A.推行以商养官 B.摒弃抑商政策 C.主张藏富于民 D.放宽集市管理15
9、.古代的每个民族都喜欢“谈天说地”,西方人喜欢说“天上”,而中国人更喜欢说“天下”,甚至认为,“凡我族类,其心必同”,可以共“天下一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就不是一个“天下”,而是“不共戴天”。这说明古代中国的“天下”A和近代“国家”概念基本相同 B严格按照民族区域进行划分C其区分标准主要是“文化认同” D专指汉民族所在的中原地区16.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编成唐律疏议,后来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这一变化表明A独尊儒术已成定势 B仁政思想等同于法律C文官阶层主导立法 D儒学理念渐趋法制化17. 南朝吴均在齐春秋中记载:“有病邪者,以问欢(人名
10、)。欢曰君家有书乎?曰:惟有孝经三篇。欢曰:可取置病人枕边,恭敬之,当自瘥(治愈)。如其言,果愈。后问其故,欢曰:善禳祸,正胜邪,故尔。”这则故事反映了A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B思想界出现三教合一趋势C儒家经典在民间被神圣化 D儒学影响中医治疗方法18.汉武帝一方面选派董仲舒出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让其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另一方面又重用张汤,鼓励其以严刑酷法治理长安。材料主要反映了汉武帝时期A法家思想的重新崛起 B儒、法思想并行发展C封国威胁了专制皇权 D诸侯王问题得到解决19.国学大师刘师培在(南北文学不同论中说:“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际,多尚
11、虚无。民祟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记事、析理二端。民尚虚无,故所作之文,或为言志、抒情之体。”作者对南北文学差异的分析A.完全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本质上属于地理环境决定论C.折射了古代文化的区域特色 D.没有认清文学特色的复杂性20.河南安阳汤阴县建有“宋岳忠武王庙”,以纪念被秦桧陷害致死的抗金英雄岳飞。据旧岳飞庙志记载,1750年乾隆皇帝曾来此拜谒,御书诗一首,镌刻在石碑上,称“乾隆碑”,立在岳飞庙南北中轴线的“御碑亭”里。御碑的树立把秦桧等人跪岳飞变成了跪御碑。1915年“乾隆碑”被移出岳飞庙山门东侧,秦桧等五具败类像又置于岳飞的威视之下了。这一景致变化反映出A岳飞深得后世人民爱戴 B政
12、治变迁影响思想文化 C专制皇权的至高无上性 D意识形态具有稳定性征21.唐甄在潜书中写道:“人君之尊,如在天上,与帝同体。”其结果是“臣日益疏,智日益蔽。”而公卿们也因为“罕得进见,”往往“于斯之时,虽有善鸣者,不得闻于九天;虽有善烛者,不得照于九州。”针对这一问题当时思想家提出的对策是A天下之大害,君而已矣 B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C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D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22. 学者在论及中国古代一思想流派时说:“这种思路把知识领域的事情,都归入了人格涵养和心灵境界,于是更加强化了传统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一个传统,即学术的终极意义在于“为己”,因此它也特别影响了中国士人对
13、于形而下的、自然现象世界的无端轻蔑和对形而上的、道德理想世界的过度崇尚。”此学者论述的应该是()A孔孟儒学B老庄道学 C董仲舒儒学 D程朱理学23.明朝官员的公服上所缀图案被称为“补子”,各等级对应的图案有明确规定,如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但到明朝中后期,在面临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下,常出现武官越级使用高品级的图案,而朝廷对此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列选项中对这种历史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武官的地位得到了提高B商品经济发展淡化了中央集权C心学的传播张扬了个性D社会危机加剧冲击了纲常束缚24. 下面是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据。表格数据突出反映了() 类别 数学
14、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 A中央集权统治加强B儒家重人伦轻自然C农耕经济高度发达D重农抑商政策实施25. 有学者谈到,中国在公元后的两个世纪里多次出现遍传南北的大瘟疫,死人无数。在此背景下,终于出现了“实为中国医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这部作品应该是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本草纲目D天下郡国利病书26.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列举了中国古代科技向西方传播的水力冶炼鼓风机等26项发明。而在列举公元318世纪西方传入中国的技术发明时,李约瑟只找到了4项。以上现象说明A闭关锁国妨碍西学东渐B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影响深远C西
15、方科技一直落后于中国D作者的立场使作品缺乏公正性27.郭沫若曾评价说:“秦始皇的书同文字,是废除了大量区域性的异体字,使文字更进一步整齐简易化了,这是在文化上的一大功绩。”郭沫若所以高度评价秦始皇的书同文字措施,主要是因为书同文字A使隶书更加规范使用B为汉字的艺术化奠定基础C使文字简洁明了实用D促进中华文化交融和进步28.宋徽宗赵佶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为“野 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现题中“无”,是 “非无舟人,只无行人”。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得更加准确。由此可知A宋代风俗画盛行于宫廷和
16、民间 B宋代统治者治国水平和艺术才能都很高C宋代科举考试增加了绘画科目 D宋代绘画反映出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影响29.苏格拉底不再着重研究宇宙、自然等问题,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从而实现了古希腊哲学由“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的转变。这表明他A注重提升公民素质 B捍卫思想自由与民主权利C不满雅典民主现状 D试图扩大公民的基本权利30.“雅典公民并不是自己财产的主人,当他拈阉时被指定要造一艘船,或建立一支戏剧歌队时,他必须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财富;他不是自己身体的主人,因为三十三年
17、间他必须服役于国家;他不是自己言语和情感的主人,因为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审判他是不是合格的公民;他也不是自己意识的主人因为他必须信仰国家的法定宗教,参与祭祀,他不能相信只有一个神”据此材料分析当时雅典的A.民主政治尚未形成保护公民权利的机制 B.公民私有财产实际上为城邦所有C.雅典已经建立了成熟的民主政治 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31.学者米健认为:“由于私有制进一步发展,人的私有意识大大加强,商品货币经济的深度与广度都已今非昔比。其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远非市民法(即公民法)所能逮及。由于杜会的进步,市民法扩大为世界性的法津,已势在必行。”材料最能说明A.市民法不再保护罗马公民的利益 B.商品经
18、济发展推动罗马法的完善C.罗马法以保护封建私有制为核心 D.罗马法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32.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控诉不敬城邦认可的神灵而判处死刑;哲学家普罗塔哥拉因在论神中说“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其著作被公焚;悲剧家欧里庇得斯也因“不敬神”被起诉,被迫离开雅典,客死异乡。对此表述最准确的是()A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繁荣B统治阶级利用神权来巩固统治C神在雅典人心中地位提高D人文精神并非是雅典主流思想友情提示:同学们请把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33(25分)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明和积极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是一个民族应当具备的博
19、大胸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一般通史的写法偏重于政治史,但文明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因为文明所包括的范围很广,文明的各种要素的发展不平衡,在综合考察的同时还必须有重点,重点就是不同时期不同的标志性文明成果。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秦汉士人面对政治权势时,往往流露出程度不同的怯懦和奴性。这实在是政治大格局使然。即便如此,我们也没有理由就此而贬低秦汉思想的境界与价值。思想家在时代所提供的有限舞台上,依然演出了精彩纷呈的节目,体现了社会良知和时代精英的价值所在。 孙家洲中国古代思想史-秦汉卷 材料三 对于外来文明,中华文明具有强大的接纳力和融合力。汉唐时代,众
20、多的外来文明落脚中华大地,融入中华文明从明中叶至清末,中西文明有两次大规模的接触和交流,特别是后一次的接触,引发和加速了中华文明由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转型。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1)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该时期的标志性文明成果。(6分)(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以董仲舒为例论证这一观点的合理性。(10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佛教是如何“融入中华文明”的?与之相比,清末中西文明的“接触与交流”具有怎样的鲜明特点?(9分)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其财富也许在许久以前已完全达到该国
21、法律制度所允许的限度,但若易以其他法制,那么该国土壤、气候和位置所可允许的限度,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一个忽视或鄙视国外贸易,只允许外国船舶驶入一二港口的国家,不能经营在不同法制下所可经营的那么多交易。此外,在富者或大资本家在很大程度上享有安全,而贫者或小资本家不但不能享有安全,而且随时都可能被下级官吏借口执行法律而强加掠夺的国家,国内所经营的各种行业,都不能按照各种行业的性质和范围所能容纳的程度,投下足够多的资本。在各种行业中,压迫贫者必然使富者的垄断成为制度。富者垄断行业,就能获得极大的利润。摘编自亚当斯密国富论材料二 贡德弗兰克在其著作白银资本中指出:直到1800年,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的
22、中心,中国在世界上具有异乎寻常的、巨大的和不断增长的生产能力、技术、生产效率、竞争力和出口能力,这是世界其他地区都望尘莫及的,以致中国能够把世界生产的白银(当时的世界货币)的一半吸引了去。评材料中关于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35. ( 15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永贞革新,是唐顺宗永贞年间(805 年)官僚士大夫王淑文等以打击宦官势力、革除政治积弊为主要目的的改革。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反对宦官专权,持续时间146 天,最后因俱文珍等人发动政变,幽禁顺宗,拥立太子李纯,改
23、革终以失败而告终。摘编自王觉仁永贞革新:一场飘风骤雨的改革 材料二 韩愈在永贞行中认为革新派是“小人乘时偷国柄”;又直云:“夜作诏书朝拜官,超资越序曾无难。”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指出:“革德宗未年之乱政,以快人心,清国纪,亦云善矣。”806年,刘辟举兵造反,807年,镇海节度使李锜因不愿入朝,亦举兵造反,815年,节度副大使李师道派人刺杀宰相武元衡,并助吴元济与朝廷对抗,结果都被平定,唐宪宗元年起(公元806820年),发生了持续多年的牛李党争。摘编自张铁夫 论永贞改革的结局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永贞革新的主要背景。(6 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韩愈、王夫之的观点,并对“永贞改革”进行评
24、价。(9 分)南安一中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历史科试卷答案一、选择题(32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题目12345678910答案BCDACBBCDC题目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CBDCDCBCB题目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DDCBBDDCA题目3132答案BD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52分)33. (25分)(1)物质文明:铁犁牛耕的出现,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政治文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萌芽;精神文明:百家争鸣,私学出现,诗经、楚辞的出现及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建立。 (6分,必须从物质、政治和精神文明三个角度作答,每一个角度最高2
25、分)(2)观点:秦汉士人在面对政治权势时,虽然流露出一定的怯懦和奴性,但其思想依然体现了社会良知和时代精英的价值。(2分)汉武帝时期,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体大体定型。(2分)董仲舒提出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思想,并主张以文化的“一统”巩固政治的“一统”。(2分)这些思想和主张,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2分)另一方面又体现出其限制君权、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的主观努力。(2分)(3)历程:佛教在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传入中国,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文化思想的组成部分;(1分)魏晋时期,佛教的广泛传播,冲击了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2分)儒学对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有所吸收,形成宋明理学。(2
26、分)特点:由西方列强的入侵而引发;伴随着救亡图存的历程;学习领域由器物至制度再到文化,不断拓展、不断深化:推动了中华文明由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转型。(4分,任答2点即可)34. 【参考答案】观点一:中国经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2分)论证: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中国明清时期闭关自守,对外贸易得不到发展;封建的法律制度束缚了经济发展;普通老百姓的权利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妨碍了资本的投入;官僚、贵族的行业垄断影响经济发展。(10分)观点二:中国经济持续发展。(2分)论证:明清时期中国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农业经济发达,农业产量和农产品的商品率提高;传统手工业技术先进,产品大量投入市场;城市发展,工商业市镇大量出现,长途贩运发达;商品经济繁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0分)(没有写出观点不给分,论证每点2分)35.(15分)【答案】(1)背景:唐朝末年,国力衰退,统治地位风雨飘摇;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政治黑暗。(6分,每点3分)(2)观点:韩愈认为改革是小人当权;(2分)王夫之认为改革有利于澄清吏治和拨乱反正。(2分)评价:永贞革新的目的是挽救唐朝统治危机,但由于改革很快失败,朋党之争、藩镇割据继续加剧,唐朝衰亡加快。(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