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版新高考人教版历史(山东专用)一轮复习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00074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版新高考人教版历史(山东专用)一轮复习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教版历史(山东专用)一轮复习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教版历史(山东专用)一轮复习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教版历史(山东专用)一轮复习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教版历史(山东专用)一轮复习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教版历史(山东专用)一轮复习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教版历史(山东专用)一轮复习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教版历史(山东专用)一轮复习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教版历史(山东专用)一轮复习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教版历史(山东专用)一轮复习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教版历史(山东专用)一轮复习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教版历史(山东专用)一轮复习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教版历史(山东专用)一轮复习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教版历史(山东专用)一轮复习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教版历史(山东专用)一轮复习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教版历史(山东专用)一轮复习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教版历史(山东专用)一轮复习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教版历史(山东专用)一轮复习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2022版新高考人教版历史(山东专用)一轮复习学案:模块1 第3单元 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五四风雷1背景(1)国际一战期间,日本、美国加紧侵略中国,尤其是日本,已成为侵略中国最主要的国家,导致中国人民反帝情绪日益高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道路。(2)国内政治:军阀之间混战不断,阶级矛盾尖锐。经济: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阶级: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思想: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促使先进的中国人尤其是青年学生积极开展爱国运动。(3)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巴黎和会与中国山东问题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份要求收回山东权益,却被操纵会议的英、法、美转让给日本,促使中国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19

2、22年,美、英不愿看到日本在中国势力的扩大,转而支持中国与日本在华盛顿会议期间签订协定,中国收回山东的主权并赎回胶济铁路。2经过(1)第一阶段:学生为主力,中心在北京。(2)第二阶段: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中心在上海。3影响(1)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2)它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3)五四运动为新的革

3、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一大(1921年7月)(1)条件阶级条件:工人阶级队伍壮大。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组织条件: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陈独秀、李大钊的酝酿。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2)内容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中心工作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领导机构成立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3)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

4、的面貌焕然一新。2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中共二大(1922年7月)(1)条件主观: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的国内形势,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客观:共产国际给予中国共产党理论上的指导。(2)主要内容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决定加入共产国际,确认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3)意义:制定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

5、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毛泽东毛泽东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提示:刚刚登上政治舞台的工人阶级迫切需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一个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三、国民革命运动1国共合作(1)条件中国共产党在大力开展工人运动中,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孙中山坚持民主革命,希望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来改组国民党。共产国际的帮助与促进。(2)实现: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新三民主义成为合作基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中国共产党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合作形成。党内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不是两党合并,属于党内合

6、作,要求中国共产党员要保持自己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3)影响: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2北伐战争(1)条件:国共合作是政治前提;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奠定了群众基础;国民政府成立,国民政府整编国民革命军,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2)目的:为打倒列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3)开始:1926年国民政府开始北伐。(4)概况北伐军很快歼灭了吴佩孚、孙传芳部主力,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到武汉。3结局国民革命失败(1)原因:帝国主义干涉,寻找新的代理人;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陈独秀坚持

7、右倾错误,限制工农运动,放弃革命领导权。(2)标志: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3)教训:必须坚持党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建立革命武装,开展武装斗争。4历史意义(1)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2)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有重要作用。国民革命运动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装。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的洗礼。国民革命应注意的三个问题(1)革命的指导思想是新三民主义,而不是马克思主义。新三民主

8、义并不等于三大政策,前者是纲领与目标,后者是方法与手段。(2)革命是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而不是由国民党单独领导的。(3)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北伐战争胜利了;但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革命最终失败了。四、国共的十年对峙(土地革命时期)1武装起义(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2)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10月,在井冈山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土地革命(1)背景: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

9、治的总方针。(2)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土地革命。(3)意义: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土地革命又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人民为反抗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工农民主政权而进行的革命战争。革命期间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那就是: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条路线,调动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保证了土地革命的胜利。3根据地建设(1)理论: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2)实践经济:努力发展生产,粉碎国民

10、政府的经济封锁。军事:从1930年10月起,毛泽东、朱德领导红军三次粉碎敌人的“围剿”。政权: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瑞金。(3)成就:到1930年夏,农村革命根据地有十几块,红军达十万人,革命的星星之火,已经发展成燎原之势。4红军长征(1)原因:博古、李德等人坚持“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左”倾错误和右倾错误(1)“左”倾思想表现为急于求成,主观地夸大革命力量,轻视敌人力量和客观困难,在革命和建设中采取盲目的冒险行动;或者在革命组织内部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采取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政策;或者在同盟军问题上实行关门主义,打倒一切。(2)右倾机会主义

11、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原则,在革命斗争中过高估计敌人力量,过低估计革命力量。不敢积极发动和组织群众进行斗争,错失有利时机,甚至悲观失望,退却逃跑。(2)经过开始:1934年10月,中央机关和红军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生死转折: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集中解决军事问题、组织问题而不是政治问题,既从军事、组织上纠正了“左”倾错误,又避免了党内分裂,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所以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胜利会师: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在陕北吴起镇与

12、当地红军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3)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长征一结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就开始了。长征精神是不怕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开始:俄国十月革命后。(2)中心:北京、上海。(3)概况在1919年出版的新青年“马克思研究专号”上,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1920年3月,李大钊又发起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

13、义的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把一批经历过五四运动洗礼的优秀青年组织起来。同年5月,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从日本留学回国的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人,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翻译和宣传。2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1)“宁汉合流”:1927年秋,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标志着国民党专制统治的建立。(2)统一全国背景:1928年,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讨伐张作霖,日本制造了“济南惨案”并在皇姑屯将张作霖炸死。标志:1928年底,张学良宣告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1五四运动彰显新的时代潮流当这些和平的缔造者同意日本继续干涉中国的时候,这些希望破灭了。这一决定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充当先

14、锋的是中国城市的学生和知识分子。这一运动唤醒了这个国家,唤起这个国家的各个阶层反抗外国尤其是日本人的干涉。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思维激活史料反映出五四运动中民族意识觉醒,作者认识到这一点难能可贵。2国民革命的新特点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陈勤中国现代化史纲无法告别的革命思维激活国民革命的特点是群众基础

15、广泛,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3“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工农武装割据”与“农村包围城市”代表着革命道路理论形成的两个阶段。而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两文所要解决的主要是“工农武装割据”问题,同时也有解决“农村包围城市”的趋势,但并未真正解决,它们代表了革命道路形成第一阶段成果。“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形成的标志是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作为整体战略,此后在全党正式确立。鲁振祥略谈“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与确立思维激活“工农武装割据”与“农村包围城市”并非一回事,前者解决的是战术问题,后者解决的是战略问题。探究1国民革命的性质和意义史料

16、一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所谓“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运动,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史料二19241927年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工人运动、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北伐胜利进军,革命浪潮席卷全国,这一切,都始于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建立,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握手它展示出了革命的政党联合起来产生的巨大力量。第一次握手(1)史料

17、一说明国民革命的性质、直接斗争目标、表现及意义。(2)史料二中“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说明国共两党合作进行的国民革命在反帝反封建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果。(1)根据史料一,说明“这场革命”的实质任务。结合史料一,请你谈谈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共两党第一次握手”的作用。提示(1)实质任务:实现国家统一;获得民族独立。主要因素: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民族凝聚力增强。(2)第一次国共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它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动摇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根基。国民革命的特点及历史意义(1)特点革命任务“打倒列强,除军阀”说明当时中

18、国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群众基础以国共两党合作为核心,形成了四个阶级的统一战线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两大革命指导思想并存,其中新三民主义占主导地位革命军队组建正规的新式革命军队,并进行了规模空前的北伐战争(2)意义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有重要作用。国民革命运动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装;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的洗礼。探究2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史料一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

19、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史料二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明确规定:中华苏维埃政权以消灭封建制度及彻底改善农民生活为目的,颁布土地法,主张没收一切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贫农、中农,并以实现土地国有为目的。摘编自余伯流、何友良主编中国苏区史(1)解读史料一时要注意“只有才”这一关联词的意思。(2)史料二中“没收一切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贫农、中农”反映了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土地革命,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1)史料一反映出当时中国共产党在革命道

20、路探索问题上的哪些特点?(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和中心内容。分析苏维埃政权在民主政治建设上的不足之处。提示(1)深受十月革命的影响,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理论僵化,坚持认为农民战争要服从城市革命;农民游击战争已经出现,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尚未在全党形成共识。(2)主要斗争形式:武装斗争。中心内容:土地革命。不足之处:取消资本家、富农等阶层的参政权利和政治自由,缩小了民主革命的力量,扩大了苏维埃政权的对立面。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道路的成功探索(1)国民革命失败后,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武装起义。武装起义为中国

21、革命创建了人民军队,拉开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2)1927年,中共中央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3)1927年,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4)毛泽东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从理论上说明了中国革命应该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5)在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指引下,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已经发展成燎原之势,根据地的土地革命和各项建设也取得巨大成就。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革命武装力量逐步壮大

22、。从家国情怀的角度感受五四精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冰心创作的小说斯人独憔悴发表于1919年10月,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中国近代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南京学堂学生代表颖铭、颖石兄弟俩参加请愿斗争,身为军阀政府官僚的父亲收到了校长的来信,说他们两个都在学生会里,做什么代表和干事,恐怕他们是年幼无知,受人胁诱;请他们父亲叫他们回来,免得将来受到惩戒。面对父亲的质疑,颖石说:“就是因为近来青岛的问题,很是紧急,国民却仍然沉睡不醒。我们很觉得悲痛,便出去给他们演讲,并劝人购买国货,盼望他们一齐醒悟过来,鼓起民气,可以做政府的后援。”两天以后,颖铭也回来了,臂上的绷带裹得很厚,也隐隐地现出血

23、迹,戴着一顶小帽,更显得面色惨白。为使儿子束手就范,他把他们软禁在家中,不得与外界接触。不仅如此,还禁锢他们的思想,扼杀他们的精神。他亲自动手搜查他们的书籍,并撕毁各种杂志和印刷品。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近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须准确)解析解读材料可以得出若干情节,如学生上街演讲劝人购买国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情节反映出五四运动期间青年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精神。然后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进行概述和评价。答案示例:情节:学生上街演讲劝人购买国货。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

24、五四运动期间青年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精神。概述和评价:五四运动爆发后,抵制日货立即成为爱国学生的自然行动,也成为广大群众的爱国运动。这沉重打击了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力量,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弘扬五四精神,彰显家国情怀(1)五四精神的基本内涵五四精神蕴含着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五四精神体现了追求真理而勇于解放的精神;五四精神具有强烈的民族感和时代感,是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先进的思想意识相结合的精神。(2)五四精神的弘扬近百年来,五四精神已经成为中国青年不朽的符号象征。五四精神生生

25、不息,激励无数进步青年投身于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为国家兴盛、民族富强而奋发有为、艰苦奋斗,就在于其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核。(3)彰显家国情怀爱国主义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凝聚力、号召力,在当前更有必要透过弘扬五四精神来强化爱国主义,彰显家国情怀。让五四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征程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色彩。新高考选择性考试示范1命题点:近代中国人民的反帝情绪(2021湖南招生适应性考试9)1923年12月,北京大学进行民意测验,其中一题为“俄国与美国谁是中国之友”。测验结果显示,59%的人认为俄国是中国之友,13%的人认为美国是中国之友。这表明当时()A俄国革命道路为大部分中国人所认同B美

26、国因“大萧条”加紧对华经济掠夺C苏俄新经济政策显示了巨大的吸引力D反帝的民族主义成为中国思想新趋势尝试解题_D根据“测验结果显示,59%的人认为俄国是中国之友,13%的人认为美国是中国之友”可以看出,在当时的中国民众眼中俄国已经不再是帝国主义国家了,而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美国是帝国主义,因此反映出中国人民的反帝情绪,故D项正确;59%的人认为俄国是中国之友,只是说明俄国和中国都面临帝国主义的威胁,不代表认同其革命道路,排除A项;B项美国经济大萧条是从1929年开始,排除;1923年,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才刚开始不久,排除C项。2命题点:第一次国共合作(2021广东选择考适应性测试8

27、)按照一般的军事教育程序,初级军官教育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但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后将学制大大缩短,学生入学后只接受一个月的入伍教育和六个月的正式教育。这反映了当时()A革命形势蓬勃发展B三民主义深入人心C军队素质大幅提升D国共合作方式创新尝试解题_A黄埔军校的成立是为了给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准备,所以学制的大幅缩短是因为革命形势的蓬勃发展,对军事人才的需求迫切,故选A项;学制的缩短主要是基于现实的需要,三民主义深入人心不是学制缩短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军队素质大幅提升与题意主旨无关,排除C项;学制的缩短与国共合作的内容无关,排除D项。3命题点:十年对峙时期中共的革命探索(2021湖北

28、选择性考试模拟9)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埃德加斯诺回忆1936年在延安的采访:“他(毛泽东)的看法一旦用英语发表出去,尽管国民党实行新闻检查,也会传回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的耳朵里。”斯诺的采访报道()A扩大了延安的政治影响力B促进了国共合作共同抗日C缓和了国共两党之间矛盾D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尝试解题_A根据“(毛泽东)的看法一旦用英语发表出去,尽管国民党实行新闻检查,也会传回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的耳朵里”可以看出,斯诺的采访报道虽然有可以受到国民党的阻挠,但客观上扩大了延安的政治影响力,使更多的知识分子及中国人了解延安,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合作抗日的问题,排除B项;缓和矛盾的说法不符合主旨,排除C

29、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才建立,排除D项。全国卷新情境考法借鉴【考法示例】运用生活情境,隐性考查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主张(2020全国卷29)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告全党党员书指出:“国民党中央驱逐军队中的共产党党员,我们的党不得不秘密起来这所谓国民政府是什么?他从革命的政权机关变成了资产阶级之反动的执行机关,变成了军阀的工具。”由此,中国共产党()A阐明工农武装割据的必要性B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方针C批判“左”倾错误的危害性D动员工农红军进行战略性的转移知情境: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告全党党员书指出国民政府的反动本质。明立意:以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告全党党员书为切入点,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30、。抓关键:“国民党中央驱逐军队中的共产党党员”是解题的突破口。理思路:解答本题可以把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历史事件:共产党党员被国民党赶出来了,现在甚至连生存都成了问题,难道还要坐以待毙吗?肯定不能!那中国共产党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什么呢?面对国民党的压迫,首先应该进行的就是想办法反抗!这也是人之常情。这一历史事件应是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然后再看看四个选项,哪一个跟“反抗”关系最直接,答案就是它(B项)。【真题体验】1五四运动爱国主义精神(2019全国卷29)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

31、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A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C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B全国各界联合会宣言描述的核心是“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合群自救”,这反映了爱国救亡的信念,由此可知,当时各界团体爱国觉悟有所提高,B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对社会改造道路的认识,且“趋于一致”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C项错误;1919年马克思主义正在中国传播,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各界团体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D项错误。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2018全国卷29)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

32、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C题干反映的是五四运动后关于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通过这些争论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产生了一批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故C项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发生在关于社会主义的争论之后,故A项错误;材料

33、说的是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与欧美的社会制度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消除”一词说法绝对,故D项错误。3土地革命时期的根据地建设(2016全国卷29)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A1930年,正处于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粮食大丰收,故选A

34、项。模拟题培素养仿真演练1(2021铁岭一模)一位西方观察家在1919年5月这样报道了当时的形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百万农民、商人和工匠有史以来第一次谈论起国家和国际大事不论你走到哪家饭馆,不论遇到哪一伙工人,你都能听到他们在谈论这些事情。茶馆里莫谈国事的招牌已经过时了。”这说明当时()A近代中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B揭开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C这场运动的主力发生了变化D各阶层民众广泛关注社会运动D鸦片战争之后近代中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与材料时间“1919年5月”不符,故A项错误;19世纪中期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五四运动主力变化,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

35、“数百万农民、商人和工匠有史以来第一次谈论起国家和国际大事”可知,当时各阶层民众广泛关注社会运动,故D项正确。2(2020佛山一模)中国共产党在某次代表会议上通过以下纲领:“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这次会议后()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由理论开始走向实践B中国走上特色革命道路C中国的民主革命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支持D社会主义改造迅速发展A把“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确立为奋斗目标的是中共“一大”纲领,它宣告了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由理论走向实践,故选A项;“特色革命道路”是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

36、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C项说法与实际不符,排除;社会主义改造的时间是19531956年,它涉及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的变革,这显然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3(2020怀化高三检测)1927年初,武汉进入“无工不组会,无会不罢工”的时代。有工会提出工人每年要有两周休假,每年红利分配,结婚发结婚补助等要求。不如意则罢工、游行示威,“工人每月工作之日,不过十四五日而已”。由此可知()A武汉成为全国工人运动中心B工人运动遭到政府镇压C工人运动出现“左”的倾向D工会斗争取得重大成果C由“不如意则罢工、游行示威,工人每月工作之日,不过十四五日而已”可知,此时工人运动有不合理之处,带有过火倾向,即“左”的

37、倾向,故选C项;题干未提及武汉成为全国工人运动中心,排除A项;材料并未反映工人运动遭到政府镇压,排除B项;题干提及的是工人不合理的要求及不利于生产的情况,排除D项。4(2021河北选择性考试模拟)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遭到北洋军阀的残酷镇压,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对此,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发表文告称:“劳动者能有武器,岂能任他们如此杀戮?”这表明,年幼的中国共产党已经认识到()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B军阀是革命的主要对象C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D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D根据“劳动者能有武器,岂能任他们如此杀戮”可知中国共产党认为如果劳动者掌握了武装力量,在面对反革命势力的镇压和杀戮时

38、就能进行反抗,说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故选D项;材料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掌握武装力量重要性的认识,没有涉及要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和革命对象的问题,排除A、B两项;走上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是在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以后,排除C项。5(2021惠州一模)1932年共产国际向中国共产党明确指示只有推翻国民党政府,才能真正进行民族战争。但在1935年又要求中国共产党同包括国民党在内的各党派采取联合行动,争取建立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统一战线。这一转变()A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开展土地革命B有助于联合抗日局面形成C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D壮大反抗国民党的力量B根据材料“采取联合行动”“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39、”可知,这一转变有利于联合国内各派势力共同抗日,形成联合抗日局面,故选B项;土地革命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排除A项;国民革命在1927年已结束,排除C项;根据材料“同包括国民党在内的各党派采取联合行动”可知,这一转变是联合国民党而非反抗国民党,排除D项。6(2021三湘联盟联考)1934年11月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这就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半条被子”的故事,这一故事主要反映了()A红军长征的危险性与艰巨性B国民党统治下农民阶级的极端贫困C日本侵华的残酷性和野蛮性D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D长征途中,红军战士把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乡的故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与人民群众间的鱼水深情,D项正确;红军长征的“危险性”“艰巨性”与材料内容不符,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国民党统治下农民阶级的极端贫困,B项错误;“红军长征”与日本侵华无关,C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