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2. 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上述“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是A贵族拥有世袭特权 B分散的小农经济C贵族拥有土地所有权D王室日益腐败3坐落在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今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曾经是明清两代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这种对列祖列宗的膜拜,源于我国古代的A分封制 B宗法制 C皇帝制度 D王位世袭制4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有一段关于秦朝的评论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下列对题目材料信息的本质理解,最准是A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B肯定了秦
2、朝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功效C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 D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最主要的不同点5.“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A三公九卿制 B中外朝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中书省制度6.观察下列环渤海地区历史地图,其中应该属于元朝的是7.明人朱国桢在皇明大政记称,“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这反映出明代内阁A继承了之前宰相的全部职责 B上升
3、为中央一级的行政中枢C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军政大事 D获得了“票拟”等决策大权8.中国古代“纳谏”好像含有限君权的因素,但实际上所谓“纳谏”离开君主的主导就无法运转,因为劝谏最终依赖于君主的德行。据此可知,中国古代:A.君主纳谏的结果是限制君权 B.劝谏是官僚享有的权利C.君主纳谏的前提是维护君权 D.官僚劝谏约束了君权9.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指出:“从隋朝开国的581年到12世纪的宋朝晚期,中国最普遍的政治发展之一是家族政府的逆转,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前汉的经典官僚机构。”造成当时“家族政府的逆转”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政治统一的实现 B三省六部制的实施C官员选拔制度的变化
4、 D豪门望族势力壮大10钱穆认为:“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11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 ,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要目的 C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D民族矛盾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12.“一旦强掳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嘿 , 游击战敌
5、后方,铲除伪政权,游击战敌后方,坚持反扫荡!”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首歌词应出自近代哪支人民军队的军歌?A.中国工农红军 B.八路军 C.新四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13 “振甫先生致力于两岸关系凡一十四年,夙慕屈平词赋,常怀国家统一,私志公义,每与道涵相契。汪辜会谈,两度执手;九二共识,一生然诺。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期我同胞,终能秉持九二共识与汪辜会谈之谛,续写协商与对话新页。庶几可告慰先生也。”汪道涵唁辜振甫逝世电文中两度提及的“九二共识”指的是 A. 和平统一祖国 B.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 停止炮击金门 D. 加强两岸合作交流14海南省行政区划中包括4个黎族自治县和2
6、个黎苗自治县。由此看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多党合作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15.2009年为林则徐虎门销烟170周年。毛泽东曾明确指出,我们的民主革命“从林则徐算起,一直革了一百多年”。但毛泽东也曾说过,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毛泽东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林则徐、孙中山都A.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B.反对封建统治C.主张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 D.反对外来侵略16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这三次社会变革的共同影响是A都改变了社
7、会的性质 B旧的思想基础得以彻底摧毁 C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D变革带来了国家政权的变化17.小明查阅了以下材料: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据此推测,小明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新中国民族自治区建立历程研究 B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与法制建设研究 C新中国宪政发展历程研究 D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制化历程 18毛泽东说:“这个(1954年)宪法草案的特点,有两条,一条是总结了经验,一条是结合了原则性灵活性。”“宪法草案”所坚持的原则有A民主主义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B民主集中原则和自由主
8、义原则C民生主义原则和法律至上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和人民主权原则19.当时美国记者鲍大可评论道:“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指A. 雅尔塔会议 B. 日内瓦会议 C. 万隆会议 D. 第26届联大20从2004年到2010年,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机构在成员国强力部门的协作与配合下,成功制止了500余起恐怖事件的发生;从2002年到2014年,上合组织框架内多次举行了不同层面、不同规模的联合军事反恐演习。这表明上海合作组织A是具有结盟性质的军事政治组织 B有利于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 C有利于维护地区的稳定和安全 D体现了平等、互利、共赢的
9、合作关系2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国注重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最主要是为了A维护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B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C推动国际经济合作D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22.雅典民主政治体现了古代希腊的辉煌。执政官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他将平原、海岸、山地三大区各分为10区,然后每三种不同地区的小区又组成一个行政区,共组成了10个行政区。其做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A实现了各阶层公民的平等 B进一步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C激发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 D使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23.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有些方面也有着相似之处。中国古代哪个机构的职能与古代雅典陪审法庭的职能最为相似A
10、唐朝的刑部 B宋朝的枢密院 C元朝的中书省 D清朝的军机处24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从中反映了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C法律的公平公正 D债务关系25. “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这段话是谁说的? A.苏格拉底B.伯里克利C.西塞罗D.梭伦 26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记载:“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这段材料表明 A.在古罗马妇女没有任何人权B.罗马法对妇女歧视
11、,说明了它的局限性C.说明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未给人们带来任何好处D.说明罗马法竭力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27.华盛顿在1787年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谈到:“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华盛顿这段话表明美国建国之初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A人民起义不断B大州与小州之间的矛盾C中央政府软弱无力D南北生产方式的差异28.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充分体现了普鲁士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在经济方面照顾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互为支撑,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最终促成了德意志工业化的迅速实现。上述材料表明A. 专制制度
12、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B. 专制集权符合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C. 容克阶级在政治上能够自我近代化 D. 1871年宪法基本符合当时德意志国情29.下面是某同学在学习中搜集到的两幅图片。根据图片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可以判断出,该同学正在学习的历史知识是马克思、恩格斯一起工作共产党宣言封面A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的建立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巴黎公社的建立30.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人政权,它采取的许多原则对后世有深刻的启示。下面巴黎公社的措施中,最能够体现其人民民主原则的是 A.公社职员都由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 B.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C.建立国民自卫军 D.实行八小
13、时工作制31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向全世界宣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的历史事件是A.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 B.巴黎公社的成立C.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32.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A联合国 B欧洲共同体 C华沙条约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33.美国学者扎卡里亚曾指出,过去500年内,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三次权力转移:第一次转移是15世纪西欧的崛起,第二次是美国的崛起,第三次是当下正发生的“他者的崛起”。关于以上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次转移缩小
14、了东西方文明的差距 B第二次转移发生于18世纪C第三次转移导致了恐怖主义等严重社会问题 D第三次转移促进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342003年3月美国未经联合国授权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推行“坦克式民主和自由”,标明美国是冷战结束后:A唯一的超级大国 B.多极世界的一员C.欧盟外交的代表 D.两极世界的一极35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现了这样一种政策,它采取一切非战争的手段,遏制对手。在这一政策下,一方面是世界的紧张对峙,另一方面又使二战后的世界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根据你的学习,你认为这一政策是 A“铁血”政策 B恐怖政策 C“冷战”政策 D“缓和”政策第卷 非选择题(80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
15、题共4小题,第36题22分;第37题20分;第38题18分;第39题20分,共计80分。)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 广袤的土地,广袤的平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古希腊)文明在这个地方碰见的是山岭、狭窄的平原、小小的山谷和河流;这里没有大江巨川,没有开阔的平原流域;这里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黑格尔历史哲学材料二 雅典的全体公民都要出席“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每月举行24次,解决城邦的一切重大事情,每个公民在公民大会中都有选举权,每个公民都有可能被选为“议事会”成员,每个公民都
16、要轮流参加陪审法庭。这种政治体制形成了比较宽松的政治氛围,为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条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四川盆地以北和长江下游流域以北,基本上是黄河及其支流的洪泛区,相对而言,这是一个雨量有限而不定、冬季长而寒冷的半干旱地区。华北农业的一大优势一直是它那半干旱地区常见的极肥沃的土壤,即风吹来的厚厚的尘埃沉积层,叫做黄土,其中相当一部分被河流卷起并重新沉积,只要有足够的水,耕种是容易的,而且土地肥力几乎用之不竭。这些经济状况跟这个国家的古代政治制度直接有关。罗兹墨菲亚洲史材料四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
17、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影响古希腊政治文明形成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因素影响了古希腊城邦政治具有怎样的特征。(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公民大会在当时雅典的政治地位及影响(6分)(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影响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文明)形成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绵延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6分)(4)从政治文明与社会发展关系角度,概括指出材料四中的主要观点。(2分)(5)综合上述材料,从古代东西方两种政治文明(体制)
18、的形成及对各自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4分)37近代史上,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逼签条约,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使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阅读下列材料:(20分)材料一 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材料二 于右任是参加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在1962年1月24日病重时在台湾写下望大陆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
19、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材料三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材料四 1972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访问中国,并在北京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中国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款要求;中国政府重声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表示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宣布即日起建立外交关系.请回答:(1) 这首诗写于哪一年? 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 (4分)(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我
20、国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在对台湾和对港澳的具体政策中有何不同?(4分)(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8分)(4)1972年代表日本政府访问中国的内阁总理大臣的谁?中日建交的直接背景是什么?中日的建交有什么历史意义?(分)38阅读下列材料:(18分) 材料一:“第一条,第一项,本宪法所授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国会。第七项,凡通过众议院及参议院之法案,应于成为法律前呈于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如批准该项法案,即应签署之,否则退还之。第二条,第一项,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任期为四年。第三条,
21、第一项,合众国之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其国会随时制定与设立之低级法院。最高法院与低级法院之法官非玩忽职守,得终身任职。” 引自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讯、信仰等自由;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引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三: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为工农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之经济基础为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及社会主义生产工具与生产资料所有制。苏联社会主义所有制表现为两种形式:国家财产(全民财产
22、);合作化集体农庄财产(各集体农庄财产、各合作社财产)。1936年苏联宪法材料四: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现在主要有下列各种:国家所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合作杜所有制,即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个体劳动者所有制;资本家所有制。第六条,国营经济是全民所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和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国家保证优先发展国营经济。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一,两个文件在国家权力机构的设置上和体现
23、的政体上有何相同点?其意义何在?(6分)(2)比较材料四和材料二,两个文件反映的政权性质有何不同?在维护民主权利方面哪一个文件的作用更大?说明理由。(6分)(3)比较材料三和材料四,在这两个宪法的影响下,两国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有何共同点?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种体制对民主法制建设有何负面影响?我们应吸取怎样的教训?(6分)39.阅读下列材料(20分)材料一 我们现在应当非常谨慎,应当不采取对卷入冲突中的国家的防务不会有益而不只会使人激怒,甚至会挑起致命步骤的措施。 摘自1962年赫鲁晓夫至肯尼迪的信材料二 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定全部计划
24、,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予帮助。 摘自1970年尼克松的对外政策报告材料三 美国在欧洲、太平洋、中东以及其他美国疆界之外的地区,有着广泛的义务和安全利益。这就需要美国担当起“强有力的”、“令人信服”的“领导责任”。 摘自里根的讲话请回答:(1)据材料一,赫鲁晓夫致肯尼迪的信针对的是什么事情?苏联当时的态度说明了什么?(4分)(2)据材料二,尼克松政府为什么不再承诺“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材料说明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与此相应,美国在国际关系领域采取了哪些重要的行动。(8分)(3)里根上台后,表示美国要重新担当起“强有力的”、“令人信服”的“领导责任”,其背景如何?(4分)(4)就以上三则材料,谈谈对美苏争霸的认识。(4分)(2)性质:前者资产阶级民主政权;后者社会主义民主政权。(2分)作用:后者作用更大。(2分)理由:前者反映的主要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后者反映各阶层人民的民主,具有更广泛的民主性;前者由于当时不具备实现民主的条件,在实际上没有真正推行;后者在人民掌权的前提下,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