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实验探究,培养思维 的创造性思维 的创造性是指思 维活动中的独立分析和 自我评价、自我监控 的程度,是思维 品质 的核心。它集 中表现为不轻信、盲从,有独立见解和 明辨是非及正确评价他人与 自己 的思想和行为 的能力。思维 的创造性是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的重要构成之一,实验问题能有效检测思维的创造 性。总之,根据实际情况,采 取合适 的复习 策略;遵循教学规律,精讲多问;适度 练习,激发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的信心 和意识;准确 的诊断,关 注投人 和产 出;这样就 能提 高复 习 的效率,搞好高三 的教学。参考文 献 1普通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 07.2 单 旭峰,加强试题创新设计 突
2、出应用能力考查。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 0 1 4(7);4 6一 4 8 3 单旭峰,贯彻课改理念 突出能力考查。中学 化学教学参考,2 0 1 5(7);6 4一 6 6.“新高考”与高中历史教育的“新应对”吉林省 教育学院 高 中教研培训 部张岩对 于 中国基础教 育 的深 度 改革而 言,21 世 纪 的第 二个十年 注定 又是不平 凡的十年,是“转型升级”、“结构优化”和“提升质量”的十年。“高考”,是新 中国具有丰 富历史 经验积淀和极具 中国特色 的高等教育人学选拔评价模式,是 国家高度重 视、社会广泛 关注 和学校倾力 投人 的基础 教育关 键环节。高考 的改革动 向,构成 了洞
3、察 中国基 础教育与 高等教育改革 的风 向标。2 0 1 4 年,国务 院颁发“深化 考试招生制 度改革”的实施 意见,在 浙江、上海启 动了高考综合 改革试点,目标是 到 2 0 2 0 年 基本建 立 中国特色现 代教育 考试招 生制度。吉林省将 于 2 018 年使用新课标 与新 教材,三年后,第一批考生将 接受“新 高考”的检验,2 0 21 年 由此将 成为 值得铭 记 的21 世纪吉林省“新 高考”实施 的历史元年。一、“新 高考”的导向:“两个 尊重,和“五个明确”1.“两个尊重”“新 高考”新在 哪里?笔者认为,体现在 教育理念 与人 的培育 目标 的认识上,“新高考”首先体
4、 现 了“两个尊重”,或者更具体地说是体现 了对于“两种个性”的尊重。(l)对于学生 发展个性 的尊重。本次 高考 的最 大亮点就是学 生参 与考试的 自主选择 性增 强 了。以 前 的学生选 择极少,或“语数外+文综”,或“语数外+理综”,选择只在文理之间取舍。现代 学科发展史 和学 习认 知理论表 明,人对 于知识的选择其 实理应超 越学科 的规 训。世 界那么 大,信息和知识如此 复杂,面对 未来复 杂生活与未知 情境,怎能用 单一 的或文或理 的纯粹学科知识予 以解决?比如,如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般悬在全球人类头顶 的环境污染问题,到底是个“文科”问题?还是“理科”问题?恐怕是兼容 了二者
5、,它既是一个物理与化学问题,也是一个地理与历史问题。“新高考”摈弃了原来设置 的简单考试科 目选项,以“语数外+3”的新 的灵活模式供学生选择,3”由学生高 中阶段所学的“6门学科 中自选,共计 2 0 种选考组合。学生 的选择不必 再是纯文或 纯理,而是可 以文 理交汇,他们的考试菜单选项大为丰 富,新 的高考选项为他们展现了广阔的彰显个 性的表现舞 台。这既是对知识发展规律 的尊重,更是 21 世 纪中国对 中国公 民教育人权的尊重。(2)对 于学科独 立属性 的尊重。学科 的形 成有一个 历史1 4的过程,迄 今为止,现代 知识 的成果产 出依然在相 当大 的程度上依赖 于分科教育。所谓
6、 的“跨学 科”的前沿 的知识生产导向,其前提 还是建立 于坚实 的专业学科知识基础之上。关 于“分科”与“全科”教育 的路 径选择,历来争论不 断。“新高 考”的回答 比较 明确,那 就是延续尊 重学科独立 教育的传统,在强化学 科教育 的基 础上引导跨 学科实践。当下,中学教学各学科 门类 中对 于“学科素养”的高度 关注就是 一个明确信号。以历史学科为例,如果说过去的课程 目标与课程标准先后重视历史 知识 的习得 和历史 能力 的培育,那么,新一 轮历史教育 的改革重点,明确地 以“历史 素养”的培育 为 目标。研制 中的高 中历史 课程标 准(征 求意见稿,2 0 1 5)首次提 出“
7、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指 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 习历史过程 中逐步形成 的具有历史 学科特征 的思维 品质 和关键能力,是历史 知识、能力 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 的综合表现,主 要包括 时空观念、史 料实证、历史 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有专家 明确指 出,学科素养应立足 于学科独立属性 与核心能力 的培育基础 之上。可 以这样讲,“新高 考”对于学科独立属性 和独立教育 目标 的实现,比 以往任何一个历史 阶段都要重视和渴望。2.“五个 明确”在“两个尊重”的前提下,“新 高考”对 于高 中学科教育 的具体规范更为清晰,更有针对性,更具可操作和可检验性,其要求可提炼为
8、如下“五个 明确”。(l)教学 目标更加 明确。国家顶层设计强调“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强化“专业水平 选拔考试”。这就将高 中阶段 的学科教育设定成两个层面 的 目标。一个是合格型,一个是选拔 型。前者是针 对所有学 生和针对所 有学科 的。以历史 教育而 言,无论是偏文还是偏理,学 生都要接受 国家要求 的历史必修教育,这对于学 生 的全面发 展和综合 的人文素养的修塑,具有不可替代 的作用,这就是“历史 学业水平考试”的设置初衷。具备 了历史基本学业成就 的学生,可以 根据个人 兴趣特长选择参加历史 学科 的高考。比 较而 言,学业水 平考试的原 则是强调教育面 的铺开和教育基线 的兜底,
9、是全面铺开和适可而止的教育;而学科 高考则更 为肯定教育的质的提升和上位追求,是重点打造 和鼓励人尽 其能 的教育,意 在通过教育 让强者更 强,优势更优。(2)教学 对象更加 明确。根据 清晰 的两个 层次 的教 育 目标,高 中学科教 育的对象也 相应地更 为明确。一类教学 对象是以 实现学业水平合格 为基本教育 目标 的学生群体,一类是以 实现专业高考成功选拔为基本教育 目标 的学生群体。前者重视指 向“学生基本素养”的“历史 综合 素养”的培育,旨在通过历史 教育养成基本的人文信念,以 助于其成长为合格 的未来社会公 民;后 者更 为侧重 学生 的专业 素养,旨在培育 未来的历史 学家
10、和与历史及社会学科研究相关 的专门人才。(3)教学 内容更加 明确。在“新 高考”导 向下,历史 及其他高 中学科教学,将依 照“基本+拓展”、“基础+优长”以及“必修+选修”的分类、分层教学逐步推开。它要求历史教师更加熟悉教学 内容的内在体系关系及 其所刊应的教学 刊象 与 目标,分清哪些是主干知识和基本知识,哪些 是核心能力与核心素养;哪些是补充胜与拓展性知识,哪些是一般能力与综合素养。(4)教学 程序更 加明确。在高 中阶段 的三年学 习 中,学生先要参加“学业水平 号试,然后再选择“学科等级考试”,如何合理设 置教学时间,以确保学生 能够顺 利地完成学业考试和一部分学生 的成功高考,需
11、要教师在 教学程序上做 出更 为明确的安排。(5)教学责任更加 明确。“新 高考”的另一显著变化是“文综卷”和“理综卷”的退 出。即使传统 的文综 卷 中有 明显 的学科拼盘儿的迹象,但现在政史地 三科的分门立户和独立面对高考,无疑增加 了单科教学 的压力。滥竿充数 时代结束 了,历史 学科 和地 理与政 治学 科一样,再也不 能 占文综 成绩好 的“大锅 饭”的便 宜,也 不用替 文综成绩 差背“黑锅”,机 遇、挑战、使命和责任 都要 由学科 自己来担 当。各个学科将 以 独立的教育姿态,自主面临未来高考 的学科竞争。二、历史教育 的“新应对”:四 个“关键”历史教育对 于“新 高考”的应对
12、 实际上是 一种表象 化的应对,背后 隐藏 的深层现 实,则 是作为 国民基础与必需 教育的历史 教育,当以何 种姿态 迎接 21 世 纪的复杂 生活与不 确定 的未来。2 0 1 0 年 以 来,国家紧锣密鼓地先 后推 出一 系列基础教育领域 中的重磅改革举措,从“立德树人”时代教育总 目标 的提 出,到“学生发 展核心素养”的研制;从高考公平 问题的集 中治理,到“教育质量”问题 的提上 日程 国家顶层教育路径 的设计为高 中历 史学科应对“新 高考”提供 了方 向指南和关键性思 路。l指 向“核心价值观”的高 中历史教育“立 德树 人”是 国家教 育 的总 目标,立德 又是树 人 的前提
13、,在这个意 义上讲,国家在现 阶段特别强 调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的教 育。教育部相关 负责人表示,不 仅将价值观 教育纳人教材和教学环节,同样也要在 各级 考试 中强化价值观养成 的考查。历史 是过去 的人 事与社会,历史 中蕴含着丰 富的价值观教育 资源。无论是应 对新高考 中的价值观考查,还是为立德树人这一更为长远 的教育 目标 的实现,都需要重新挖掘和整理高 中历史学科 中的价值观教育资源,引导学生理解道德的善恶,行为 的美 丑,社会 的文 明与野蛮,历史的进步与倒 退。同时尝试新 的价值观 教育 的方法,尤 其是着力改 进历史 价值观 的评价路径,让 学生 通过历史 教育而习 得 的
14、价值观得以 真正 内化为行动 自觉。2.基 于“历史核心素养”的高 中历史教育改革开放 以来,中国基础 教育领 域 中历史 教育 的 目标经历了三级跳式 的飞跃,计划经济时代 注重学习 和考察历史知识,市场经济 时代注重历史 能力,当今 的知识经济 时代 则强调历史素 养,尤 其是历史 核心素养。历史 核心素养不是 历史知识与能力的拼盘,而是 历史 知识 与历史能力在解决历史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 的能动性 的智慧与实践力量。即将出台 的高 中历史 课程标准 中对 于历史核心素养有 明确规定,这些素养既基 于历史学科属性 自身,是历史研究的核心育肋 与必需素质,同时亦指向更为上位 的学 生综 合素
15、养。历史核心素养是 未来高考的 L要选项,理应在 日常的历史教育中予以培育和准 备。3.彰显“历史学科魅力”的高 中历史教育历史 学科作为独立学科选项进人高考菜单,既是机遇也是挑 战。它会赢 得多少学 生的青 睐,有 多少 学生会 主动选择历史 作为 高考科 目?日常的历史 教学 又如何赢得 学生 的重视,在众多学科 的教育竞 争 中脱颖 而出,成 为多数学生 的学习 志趣?这些 问题都是我们要 面对和思考的。要想赢得学生,就必须 凸显历史学科 的魅力,就必须 让历史课 与众不 同。法国人文主 义者让波丹说:有很 多优美 的语言可 以用来 形容历史 的价 值,但 最贴切 的表述莫过 于这句话:
16、历史堪称 生活的教师。如果充分开掘历史 学科 的教 育资源,让学生 亲身感受到历史 学习 不仅能够助力于他在高考 中的优异表现,更有利于他的未来生活,那我们 的历史教育就是成功 的。4.重视“历史学习 质量”的高 中历史教育如果 说过去我们 曾经重视历史教育普及 的数量,那么今日则应当更加重视历史学习 的质量,这是对“提高教育质量”这一 2 0 16 年教 育第一 主题 的积极 回 应与落 实。应 当通 过对于高 中历史课 程质量标 准 的落 实,来 提高历史学 习 的质量。以 往,我们往往 特别重视 历史 教学 中的“教”,今后,在重视教的 同时,历史学 科应 当更 积极地关注学 生“学习
17、侧”的状况,通过新的学习 理念 的引领和科学 的学 习方法 的培育,激发学生理性 的学习 动机、树立 明确 的学 习 目标,提高学生 自主分析和解决历史 问题 的素养。新 高考其 实是对高 中历史学习 质量的一种检测,应 刊新 高考的 日常高 中历史 教学其实就是一项需要产期有效投人的“教育质量工程”。参考文 献 1 英 G.E.R.劳埃 德:形成 中的学科:对精英、学 问与创新的跨文化研究 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巧.2 汪丁 丁:转型期社会 的跨学科 教育问题 J.社会 科学战线,2 0 12(0 7).3 吴 伟:历 史学 科 能力 与历史 素 养 J.历史 教学,2 012(2 1).4 姜 钢:坚 持 以立 德 树人 为核 心 深化 高考 考试 内容 改革 J,中国高等教育,2 0 15(2 2).5 法 让波丹:易于理解 历史 的方法 M.陈恒选 编:西方历史思想经典选读,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 社,2 0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