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ol.32 No.9Sep.2011第 32 卷 第 9 期2011 年 9 月赤 峰 学 院 学 报(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Soc.Sci)1931 年 9 月 18 日深夜,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南满铁路的柳条湖段,反诬东北军所为,遂不宣而战,向驻守沈阳的东北军发动进攻,九一八事变爆发。因东北军不予抵抗,日军很快占领了沈阳城,并一路长驱直入,在 4 个月内占领了东北三省,使 3000 万中国人遭受日本殖民统治 14 年。关于九一八事变不抵抗命令下达者问题,大陆史学界多持是蒋介石所为的观点,认为张学良只是执行者,是代蒋受
2、过。而张学良本人发出的电文以及几次谈话,则非常明确地证实了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不抵抗命令出自他本人。张学良最早向南京国民政府通报九一八事变是 1931年 9 月 19 日,电文表达了他和东北军将士不抵抗的立场及做法:“顷据沈阳臧主席荣参谋长皓卯电称,日军自昨晚十时开始向我北大营驻军实行攻击,我军抱不抵抗主义,毫无反响,日兵竟致侵入营房,举火焚烧,并将我兵驱逐出营截至本日午前五时尚未停止枪炮,以上等情,均经通知各国领事,伊等尚无表示,职等现均主张坚持不与抵抗,以免地方靡烂。”1931 年 9 月 20 日,他回答盛京日报记者提问时,进一步说明其策略是严饬其部下“绝对不抵抗”:“昨日接沈阳电,惊悉中
3、日冲突事件已经电沈,严饬其绝对不抵抗。”同时强调:“吾早下令我部士兵,对日兵挑衅,不得抵抗。故北大营我军,早令收缴军械,存于库房。”“当日军进攻消息传来时,立时又下令收缴军械,不作报复行动。”这段话表明是张学良自己下令不抵抗,并非根据他人指示而不得以为之。并向外国媒体表明其对日态度:“十八日夜日军突袭沈阳此事发生,在日本已有数星期煽动余窥透日军拟在满洲有某种行动后,即下令部下倘遇日军进攻,中国军警不得抵抗拒,须将军建军械子弹存库房。”9 月 22 日,在日军侵略行动向东北全境扩展时,他仍指示所部“避免冲突,暂向安全地带退避,以期保全”。上述电文及谈话出现在九一八事变发生不久,所以极具说服力。老
4、年的张学良一再强调下达不抵抗命令的是他,不能推诿中央政府。1990 年 6 月和 8 月,张学良曾两次接受日本NHK 电视台的公开采访,说出了不抵抗的原因:“我当时没想到日本军队会那么做,我想绝对不会的,我认为日本是利用军事行动向我们挑衅,所以我下了不抵抗命令我对九一八事变判断错了。”日本记者问他是不是接受了蒋介石的命令才决定不抵抗时,张学良澄清道:“这件事情,现在好多人替我辩白,说是当时是中央怎么样”“我不能把九一八事变中不抵抗的责任推卸给国民政府。是我自己不想扩大事态,采取了不抵抗的政策。”张学良赴美后,接受美籍华裔历史学家唐德刚采访时又一次郑重说明:“我要郑重地说明的就是关于不抵抗的事情
5、。九一八事变不抵抗,不但书里这样说,现在很多人都这样说,替我洗刷,说不抵抗是中央的命令,不是的,不是的,绝对不是的。”并明确表示:“政治方面,那个时候还不是蒋先生,我现在也记不清楚了,那行政院长好像是孙科,那政府给的回答不外乎是两句话,就是你妥善办理,相应处置。”“不抵抗,不能把这个诿过于中央。”关于随身携带蒋介石发给他的电报稿一事,张学良说:“瞎说,瞎说,没有这事情。”虽然蒋介石是不抵抗政策的“发明人”,但是根据目前资料来分析,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未向张学良及东北军下达不抵抗命令。1931 年 9 月 18 日,蒋介石离开南京前往南昌督剿红军。19 日凌晨,南京中央党部接到张学良报告事
6、变情况的电报时,蒋介石尚不知晓。19 日上午,在蒋介石缺席的情况下召开了中常委临时会议,并急电蒋介石回京主持一切。蒋介石在湖口接到上海方面的急电才得知事变的消息,9 月 19 日晚 8 时左右在南昌发给张学良最早的一份电报:“限即刻到。北平张副司令勋鉴:良密。中刻抵南昌,接沪电知日兵昨夜进攻沈阳。据东京消息,日以我军有拆毁铁路之计划,其藉口如此,请向外宣传时,对此应力避之。近情盼时刻电告。中正叩。皓戌。”11那么,张学良下达不抵抗命令的依据是什么?张学良自张学良对于九一八事变的责任及不抵抗的原因郭小丽(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摘要:张学良发出的电文及谈话,确证了九一八事变
7、发生后,不抵抗命令出自他本人。力避冲突,隐忍退让,不给日本以侵略口实是张学良与蒋介石的共识。张学良实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是复杂的、多面的,既有对国内外形势的错误判断、依赖国联的幻想,又有依靠中央政府,寄希望于全国抗战;畏惧日军、保存东北军实力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关键词:张学良;九一八事变;不抵抗中图分类号:K2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1)09-0015-0315-己的说法是由于判断失误,才没下令抵抗;若看清日本野心,会下令抵抗的,对东北失陷不能负责。但当他在为自己辩解喊冤时,“吴佩孚极不屑的反驳: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使张学良当场哑口无言。”12历史回忆并不等于
8、历史真实,张学良实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是复杂多面的:东北军的指挥不灵;依赖国联的思想尚未完全幻灭;依靠中央,寄希望于全国抗战;畏惧日军,保存东北军的实力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在对日本问题上,张学良与蒋介石的观点是一致的,二人无本质区别。力避冲突,隐忍退让,不给日本以侵略口实是二人的共识。特别是当时的东北仅名义上归属于国民政府,军权、政权、财权基本独立,国民政府对东北的统治,事实上是有名无实。因此,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期间的一系列言论与行动,充分体现了其东北事务没有必要请示中央的思想。1931 年 4 月,张学良移驻北平就任海陆空军副司令,节制东北、华北军事。东北事务由东北边防军副司令张作相、参谋
9、长荣臻、辽宁省主席臧式毅主持。他们遇事不敢做主,需请示张学良。而日本认为侵华时机已成熟,因为欧美正陷于严重的经济危机,无力顾及远东,中国尚未真正地统一。关东军高级参谋石原莞尔在武力解决满蒙问题方案中分析:“蒋介石之统一必然成功,其国亦将逐渐集中。然而,目前其内部仍纷争不已,对满洲问题恐难做出强力反应。”13因此,日本利用“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在国内掀起一股反华浪潮,为侵华制造舆论。张学良接到“万宝山事件”和朝鲜排华风潮的报告,得知东北形势严重,大有开战之势,非常焦虑,但他认为东北军如单独与日本作战,后果不堪设想,事变爆发前后,张学良下达了一系列关于不抵抗的指示,这是既定的对日政策。“万
10、宝山事件”发生后,他电令东北政务委员会:“此时如与日本开战,我方必败,败则日方将对我要求割地赔款,东北将万劫不复,宜亟避免冲突。”14“中村事件”发生后,日本国内反华情绪高涨,形势十分险恶。9 月 6 日,张学良又一次密电东北政委会代主席臧式毅和东北边防公署参谋长荣臻:“辽宁政委会臧代主席、边署荣参谋长鉴,查现在日方外交渐趋吃紧,应付一切亟宜力求稳慎,对于日人无论其如何寻事,我方务须万方容忍,不可与之反抗,致酿事端。即希迅速秘令各属,切实注意为要。张学良鱼子秘印。”15同日,他拒绝了阎宝航等人将关内东北军赶快回调东北的建议,只是一再派人去日本请求和平,甚至内定牺牲下令处死日本间谍中村的关玉衡团
11、长,以为一味地忍让、妥协即可使日本政府控制其军队的侵略企图。由此可见,张学良对日本的侵略野心并不是毫无察觉,不抵抗的原因主要是基于抵抗必败的判断,是一种自觉的行动。张学良畏惧对日作战,其中有中东路事件对于他的消极影响。东北易帜后,年轻气盛的张学良出于爱国热情及对苏联局势的错误判断,决心收回苏联在东北的特权。1929 年初,张学良的东北当局首先强行收回了中东铁路电权。接着在 7 月初驱逐了中东铁路的苏联职员,查封了苏联在哈尔滨的商业机构,准备着手收回中东铁路。7 月 18 日,苏联政府宣布对华断交,斯大林命令在中苏边境的黑龙江、吉林地区的苏军准备武装入侵东北。8 月 14 日,苏军沿中东路一线向
12、中国东北进攻,由于苏联军队使用了先进武器,投入了大量兵力,使得东北军最终被苏军击败,东北多处地区一度被苏军占领。1929 年 12 月,张学良被迫与苏联政府在伯力(哈巴罗夫斯克)签订了中苏伯力会议议定书。议定书恢复了苏联在 1929 年 7 月 10 日以前在中东铁路的一切权益,虽然苏军撤出中国东北,但继续占领中国领土黑瞎子岛等地。中东路事件给张学良留下了较严重的后遗症,以致在一段时期内影响着张学良的政治判断和决策。而东北军这次外战的迅速惨败,暴露了东北军外强中干的实际情况,使得张学良认识到在中国相对实力雄厚的东北军在外战中依旧不堪一击,深感失败屈辱的张学良认定东北军实力不够,难以与在东北的苏
13、、日势力进行军事对抗,畏惧外战思想从此形成。而且,东北军与苏军作战都打不过,更何况要面对比苏军更加强大的日军。正如张学良在晚年回忆中所强调的中国没有力量跟日本打,因此在对日交涉中他一直保持低调,不给日军侵略借口,不敢再进行一场对日战争。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张学良抵抗行动不坚决,其中他试图通过全国抗战来保存东北军实力是很重要的原因。9 月19 日凌晨,张学良接到东北军参谋长荣臻的电话后,立即召开军事会议并发表讲话:“日人图谋东北由来已久,这次挑衅的举动,来势很大,可能再兴起大的战争。我们军人的天职,守土有责,本应和他们一拼,不过日军不仅仅是一个联队,它全国的兵力可以源源而来,绝非我一人及东北一隅之
14、力所能应付。”16在会见力主对日抵抗的东北军官兵时再次重申其立场:“我爱中国,更爱东北。如果失去东北,我心永远不安。但余实不愿用他人的生命财产为余个人牺牲,更不愿以多年相随、屡共患难的部属生命博余一人民族英雄的头衔。”17所以,九一八事变后,面对凶悍的日军,张学良担心东北军孤军作战,出现无谓的牺牲,提出了全国抗战的主张。希望全国共同抵抗日本的侵略,并代表东北军向中央政府提出建议,应对日本采取强硬态度,直接抵抗日本侵略。同时提出若出现全国抗战,东北军在最前线作战是义不容辞的。张学良就此打了个比方,如果是玉碎(全国抗战)尚可,若是瓦碎(单独抗战)则不必。他还对王卓然透露自己的忧虑:“若是中央有决心
15、抗日,应向日本宣战,动员全国力量与日本一拼。我是有决心亲临前线的,战死了比活着受全国人唾骂好得多。人反正有一死,你晓得我是不怕死的,就怕南京假抵抗,真谋和,那我就没有办法了。”18因此,无论是蒋介石还是顾维钧都屡次向张学良强调锦州的重要战略地位,如果守住锦州,则日军有所顾忌,关系东北的存亡。顾维钧还联合宋子文致电敦促张学良:“现在日人如进兵锦州,兄16-为国家计,为兄个人前途计,自当力排困难,期能抵御。”19南京政府一再要求张学良固守锦州,张学良也表示要固守,但是强调东北军实力劣于日军,南京政府必须给予军事援助,呼吁全国抗战。南京政府向张学良发出了三个“死守锦州”的命令,张学良也向南京政府三次
16、请援,不想单独抗战,双方各执一词,互不合作,最终导致了锦州的沦陷。后来的热河失守,主要原因也是张学良抵抗不力。再者,张学良的不抵抗还有依靠国联解决东北问题的思想。国民政府幻想依靠国联,抑制日本在东北的势力,这对张学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张学良也对国联寄予很大希望,迷信国联的作用,幻想将日军的侵略行为诉诸国联,国联会派调查团来调查。调查清楚后,国联会采取措施帮助中国,制止甚至制裁日本侵略,解决中国纠纷问题。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国代表于 9 月 21 日向国联控告日本的侵略行径,要求国联制止日本。国联在英、法等国操纵下采取了纵容态度,就日本武装侵入中国东北问题争论了 3 个月,既不敢谴责日本,也不能
17、制止日本扩大侵略。在中国代表的一再要求下,1932 年 1 月,国联为东北问题而组织的国联调查团正式成立。调查团由英、美、法、德、意等 5 个国家的代表组成。4 月 21 日,国联调查团才抵达沈阳。在中国东北活动了一个半月。9 月 4 日,调查团完成调查报告书。1933 年 2 月24 日,国联大会以 42 票赞成,日本 1 票反对,通过了李顿调查团报告书,重申不承认伪满洲国。3 月 28 日,日本以抗议该报告书为由宣布退出国联,致使国联的调查报告书实际上成了一纸空文。另外,情况不明及通信不畅而导致张学良对东北军的指挥不灵也是造成不抵抗的原因之一。九一八事变发生时,当时身在北平的张学良正在同英
18、国大使一起看京剧,联系不上。荣臻不敢擅自改变既定对日政策,下达了不抵抗的命令,任由日军占领营房。等到张学良从戏院回到医院的长途电话室联系沈阳时,电话线已被切断。而沈阳方面只得改用无线电发报,于皓卯(9 月 19 日上午 5 时到 7 时)报告这一紧急军情。当电报到达北平时,日军已占领了沈阳。综上所述,在对日本的方略上,张学良与蒋介石的观点是一致的,力避冲突,隐忍退让,不给日本以侵略口实,这是二人的共识。张学良发出的电文及谈话,证明了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不抵抗命令出自他本人。而张学良实行不抵抗政策,既有对国内外形势的错误判断,依赖国联的幻想,又有依靠中央政府,寄希望于全国抗战的原因;畏惧日军、保存
19、东北军实力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注释:辽宁省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珍藏张学良省档案(五).张学良与九一八事变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87.王维礼,范广杰.蒋介石与张学良.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126,127.14 姜念东等.历史教训“九.一八”事变.纪实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198,196.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九一八事变.中华书局,1988:475.(日)臼井胜美,刘立善译.日本昭和史的最后证人张学良.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72,73.唐德刚.口述实录张学良世纪传奇(上卷).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431433.11 李新.中华民国大事记(第三册).中国文史出版
20、社,1997:236.12 郭剑林.吴佩浮传.北京图书出版社,2006:777.13 政协编译委员会译.日本军国主义侵华资料长编(上).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191.15 辽宁省档案馆.张学良与九一八事变(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80.1617 易显石等.“九一八”事变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175.18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选辑(第 16 辑).中华书局,1961:88.19 民国档案.顾维钧、宋子文致张学良电,1931-12-5.参考文献:1李新.中华民国大事记(第三册).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2张友坤,钱进.张学良年谱.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3唐德刚.口述实录张学良世纪传奇(上卷).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4全国政协.文史资料选辑.中华书局,1961.5王维礼,范广杰.蒋介石与张学良.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6姜念东等.历史教训“九.一八”事变纪实.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7毕万闻.英雄本色-张学良口述-历史解密.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8臼井胜美,刘立善译.日本昭和史的最后证人张学良.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责任编辑王文江)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