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破碎的彩虹,微微晃动宋梦寒人民和總理女孩女孩像从新文化运动开始,传统中国画的改良就成为摆在中国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激进的革命派认为中国画缺少西洋绘画的真实感,普通民众看不懂,也就无法实现艺术改造社会的功能。特别是当徐悲鸿从法国留学归来,将西洋绘画的光影体积与中国的水墨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新的中国画形式时,大家眼前一亮,觉得看到了中国画与世界联通的前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种写实的水墨形式,因为更有利于宣传而成为主流。再后来随着国家形势的变化,美术作品的教化作用逐渐超越了艺术本身的意义,水墨人物便逐渐走向程式化,人物形象和构图形式都有统一的样式。直到 1979 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30 周年的全国美展中,一幅名为人民和总理的水墨画才打破僵局。这幅画以亲切自然的手法,表现了邢台地震时周恩来总理看望灾民的场景。画家将西洋绘画的焦点透视与中国画的留白相结合,用笔上既有中国水墨的松弛灵动,又不乏坚实的形体塑造。它的作者,就是被称为“中国 20 世纪最杰出的女画家”的周思聪。周思聪 1939 年生于天津,她的学艺道路非常顺畅,1955 年考入中央美院附中,1958年考入中央美院。除了蒋兆和与叶浅予两位水墨人物画的领军人物,李可染、李苦禅、郭味蕖、刘凌仓这些名家都做过她的老师,使得她既有扎实的传统笔墨功底,又有极强的运用水墨表现结构关系的能力。在水墨人物的现代化革新中,用水墨材料画
3、西洋素描一直饱受诟病。因为,如果我们对于传统的继承,仅仅是保留了材质的特点,而将素描语言强行嫁接在水墨画中,这种艺术形式的确不同于传统中国画,可是,谁又能说它就是现代的呢?我们的祖先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创造出来的古雅、空灵的艺术形式,在水墨氤氲之中寄托着对人生的感悟、对理想的追求,笔墨间那种“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苍茫辽阔,才是中国传统艺术独有的美学特征,才是让毕加索赞叹不已的“真正的艺术”。周思聪的人民和总理给了大家一个很好的提示,她继承了导师蒋兆和的水墨写实技巧,同时强化了水墨的表现力。更重要的是,她让绘画回归艺术本身,表现出了最朴素、真挚和美好的情感。继人民和总理之后,周思聪
4、创作了后来被称为“20 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里程碑”的矿工图。这幅画揭露了东北矿工在日本侵华时期的悲惨生活,在人物造型上彻底摆脱了素描化,用笔也更加趋向写意。当时,德国的表现主义传到了中国,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本土文学和艺术的改变。周思聪看到了中国水墨画与表现主义之间的共同点,将中国传统的意象造型与表现主义的构成形式相结合,用现代水墨语言表达对苦难的悲悯,让矿工图充满了震撼人心的力量。正如她所说的:“绘画的功能不仅仅是使人赏心悦目。人生充满了苦难,它最震撼我的心灵,让我产生强烈的表现欲望。它不容我装腔作势、故作多情,我只能老老实实地诉说”。在周思聪后来的创作中,很少有这种充满力量的大幅作品了。后来,她去了凉山,去体验一种未被人类文明沾染的生活。在那里,她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安宁和纯净,她的作品也越来越率真清淡。在她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她很少画人物和山水,而转向了画荷。她笔下的荷既不是真实的荷,也不是传统写意的荷。她的荷花,完全是自己想象出来的。她对画材做了改进,力求能够表达自己对人生、对生命、对死亡的感悟。那些朦胧甚至虚幻的荷花,就是她心境的写照。她画得越来越艰难,她说:“我寂寞极了,两个药瓶悬在头上方,破碎的彩虹,微微晃动。”1996 年,周思聪因病去世,享年 57 岁。2014 年 6 月 19 日,“静寂清凉周思聪的荷花世界”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荷花图高原暮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