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2020柳州)柳州螺蛳粉是我市的一张美食名片,下列制作工序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大米磨碎B粮食酿醋C清洗螺蛳D称重包装【答案】B【解析】A、大米磨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粮食酿醋,醋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C、清洗螺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称重包装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2(2020柳州)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放入铁钉B点燃酒精灯C倾倒液体D读液体体积【答案】D【解析】A将块状固体放进试管时,应先把试管倾斜,将药品放在试管口处,再把试管慢慢地竖立起来。据此可以判断
2、图中把铁钉放入试管的操作方法不正确,故A不正确。B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个酒精灯。故B不正确。C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标签朝向手心,图中的操作不符合要求,故C不正确。D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符合要求,故D正确。故选:D。3(2020绵阳)下列诗句或俗语中,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吹尽黄沙始见金B爝火燃回春浩浩C酒香不怕巷子深D铁杵磨成绣花针【答案】B【解析】A、吹尽黄沙始见金只是黄沙被吹走,金子露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爝火燃回春浩浩,包含着物质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酒香
3、不怕巷子深,是酒精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结果,因为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与人的嗅觉细胞接触,人就能闻到味,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铁杵磨成绣花针,只是将其磨细,没有其它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B。4(2020金昌)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仪器可以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的是()A试管B量筒C集气瓶D烧杯【答案】A【解析】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和坩埚等;需要垫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漏斗、量筒、集气瓶等。故选:A。5(2020内江)下列通过丝绸之路传到国外的古代发明或技术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黑火药爆炸B湿法炼铜C
4、高粱酿酒D指南针指引航海【答案】D【解析】A、黑火药爆炸包含着黑火药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湿法炼铜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C、高粱酿酒有新的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D、指南针指引航海只是指示南北,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故选:D。6(2020南宁)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闻气味B滴加蒸馏水C引燃酒精灯D装入MnO2粉末【答案】D【解析】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
5、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7(2020长春)下列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给固体加热C给液体加热D熄灭酒精灯【答案】C【解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6、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8(2020东营)在使用酒精灯的过程中,对下列做法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用酒精灯外焰给物品加热,原因是酒精与空气充分接触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原因是火柴提高了酒精的着火点C用湿抹布盖灭失火的酒精灯,原因是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D将灯芯拨得松散使酒精灯燃烧更旺,原因是增大了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答案】B【解析】A用酒精灯外焰给物品加热,原因是酒精与空气充分接触,酒精能充分燃烧
7、,放出的热量更多,选项说法正确;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是利用火柴燃烧放热使酒精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操作安全,而不是提高酒精的着火点,选项说法错误;C用湿抹布盖灭失火的酒精灯,原因是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而灭火,选项说法正确;D将灯芯拨得松散增大了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酒精灯燃烧更旺,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9(2020包头)为有效阻断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公众改变了许多生活习惯。下列做法主要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用医用酒精杀菌消毒B保持社交距离C改变握手拥抱礼节D出门配戴口罩【答案】A【解析】A、酒精杀菌消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保持社交距离的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
8、、改变握手拥抱礼节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配戴口罩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10(2020毕节市)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振荡液体C量取液体D滴加液体【答案】C【解析】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振荡试管时,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而不是手指拿住试管上下晃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
9、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11(2020毕节市)下列成语所描述的情景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丹桂飘香B煮豆燃萁C激浊扬清D草船借箭【答案】B【解析】A、丹桂飘香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煮豆燃萁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激浊扬清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草船借箭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12(2020广州)下列我国古代发明或技术中,主要原理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炭黑制墨B粮食酿酒C胆矾炼铜D燃放烟火【答案】A【解析】A、炭黑
10、制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B、粮食酿酒,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胆矾炼铜,铜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燃放烟火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A。13(2020宜昌)量取液体并加热,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倾倒B滴加C读数D加热【答案】A【解析】A、用试剂瓶向量筒内倾倒液体时有以下注意事项: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量筒要倾斜,试剂瓶口与量筒口紧挨着,瓶塞没有倒放,故错误;B、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不能接触试管内壁,悬空垂直滴加,故正确;C、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正确;D、给液体加热时,用
11、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正确;故选:A。14(2020怀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所述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答案】B【解析】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
12、B。15(2020绥化)下列通过丝绸之路传到国外的发明和技术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使用火药B指南针用于航海C用泥土烧制陶瓷D冶炼金属【答案】B【解析】A、使用火药,火药爆炸,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指南针用于航海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C、用泥土烧制陶瓷,陶瓷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冶炼金属,金属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16(2020通辽)酒精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稀释酒精C碘溶于酒精D酒精消毒【答案】D【解析】A、酒精挥发是酒精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B、稀释
13、酒精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C、碘溶于酒精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D、酒精消毒是酒精与蛋白质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故选:D。17(2020张家界)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下列文化技艺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制作泥塑B扎制风筝C编中国结D烧制瓷器【答案】D【解析】A、制作泥塑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扎制风筝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编中国结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烧制瓷器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18(2020益阳)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钻木取火B破釜沉
14、舟C聚沙成塔D买椟还珠【答案】A【解析】A、钻木取火,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B、破釜沉舟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聚沙成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买椟还珠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A。19(2014滨州)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答案】D【解析】A、自然界中存在
15、的物质也可能属于新物质,例如对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来说,水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属于该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故A不正确;B、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故B不正确;C、元素相同也可能是新物质,例如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过氧化氢和水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它们属于不同的物质,故C不正确;D、化学变化中生成的新物质是相对于反应物来说的,即生成了与反应物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故D正确。故选:D。20(2009荆州)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A有气体放出B有颜色改变C有新物质生成D有沉淀产生【答案】C【解析】A、有气体放出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
16、水蒸发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有颜色改变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氧气由气态变为液态,由无色变为蓝色,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由定义可知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故C正确;D、有沉淀产生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氢氧化钙溶于水,不溶时再放就有沉淀了,故D错。故选:C。21(2020青岛)下列对一氧化碳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B极难溶于水C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D具有可燃性【答案】D【解析】A、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描述的是颜色、气味、状态,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极难溶于水,描述的是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描
17、述的是密度,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具有可燃性,描述的是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22(2020遵义)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煤用于发电B铜丝作导线C氮气作保护气D小苏打用于发酵【答案】B【解析】A、煤用于发电是利用碳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B、铜丝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C、氮气作保护气是利用氮气的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D、小苏打用于发酵是利用小苏打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23(2020本溪)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状态B密度、硬度C熔点、沸点D氧化性、可燃性【答案】D【
18、解析】A、颜色、状态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密度、硬度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熔点、沸点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氧化性、可燃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24(2007台州)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刚熄灭时,烛芯会冒出一缕白烟,燃着的火柴只碰到白烟,便能使蜡烛复燃,如图所示。此白烟可能是()A氮气B水蒸气C二氧化碳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答案】D【解析】蜡烛刚熄灭时,烛芯冒出的一缕白烟,燃着的火柴只碰到白烟,便能使蜡烛复燃,说明该白烟具有可燃性不是二氧化碳和
19、氮气和水蒸气,它是石蜡的固体颗粒。故选:D。25(2011眉山)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C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D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答案】D【解析】A、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浑浊,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此项说法正确,不合题意;B、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
20、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说法正确,不合题意;C、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能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此项说法正确,不合题意;D、呼出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不旺,甚至熄灭,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变少,故此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26(2019攀枝花)将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含量明显降低的是()A稀有气体B氧气C二氧化碳D氮气【答案】B【解析】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汽,人体呼出气体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汽含量不同;氮气的含量基本不变,因为人体没有吸收氮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吸入的空气
21、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将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含量明显降低的是氧气。故选:B。27(2019湘西州)在实验室中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重要环节()A提出假设B进行实验C收集证据D得出结论【答案】B【解析】A、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进行实验,而不是提出假设,故选项错误。B、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进行实验,故选项正确。C、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进行实验,
22、而不是收集证据,故选项错误。D、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进行实验,而不是得出结论,故选项错误。故选:B。28(2019株洲)取用粉末状固体化学药品时,应使用的仪器是()A滴管B研钵C药匙D镊子【答案】C【解析】取用粉末状药品时可以用药匙。故选:C。29(2018齐齐哈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固体B倾倒液体C熄灭酒精灯D取用固体粉末【答案】D【解析】A、加热固体,为防止冷凝液倒流回试管,引起试管破裂,试管口要稍向下倾斜,故图中操作错误;B、取用液体时,瓶口与试管口紧挨,防止液体流出;标签朝向手心,防止流出的液体腐蚀标签;瓶塞倒放,防止
23、桌面污染、污染药品,故图中操作错误;C、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故图中操作错误故错误;D、取用粉末状药品时,试管横放用药匙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试管慢慢竖起使药品缓缓滑入试管底部,故图中操作正确;故选:D。30(2020邵阳)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固体取用C量筒读数D加热液体【答案】A【解析】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
24、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A。31(2020临沂)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量取液体B点燃酒精灯C加热液体D倾倒液体【答案】D【解析】A、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错误。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
25、积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32(2019玉林)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添加液体C取用固体粉末D塞紧胶塞【答案】C【解析】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挨、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C、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
26、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33(2018大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粉末时,用镊子夹取B实验剩余药品都应放回原瓶,以免浪费C用漏斗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D连接玻璃管和橡胶管时可直接用力把玻璃管插入【答案】C【解析】A、取用固体粉末时,用药匙取用,不能使用镊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实验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以防止污染试剂,故选项说法错误。C、可用漏斗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故选项说法正确。D、玻璃管连接胶皮管时,先把玻璃管一端湿润,然后稍用力转动使之插入胶皮管内,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34(2015黄石)量筒中盛有一定量的液体。如果将量筒举过头顶
27、读数,则读取的体积读数与液体实际体积相比()A偏小B偏大C没有影响D与人的身高有关【答案】A【解析】用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将量筒举过头顶读数为仰视,则读取的体积读数与液体实际体积相比偏小。故选:A。35(2009杭州)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A小于6毫升B大于6毫升C等于6毫升D无法确定范围【答案】B【解析】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
28、5mL是正确的量液方法,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mL,俯视读数偏大,但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正好偏小,即剩余体积小于9mL,所以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肯定大于6mL。故选:B。36(2013常州)燃烧镁条时,夹持镁条用()A坩埚钳B试管夹C手D止水夹【答案】A【解析】A、坩埚钳一般用来夹持坩埚或往热源中取、放坩埚,也常用作给固体物质加热的夹持工具,如加热铜、镁条燃烧等,故选项正确。B、试管夹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夹持试管,故选项错误。C、镁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不能用手夹持,故想错误。D、止水夹的作用主要是用来夹住橡皮管,如测定空气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来夹住导气管,故选项错误。故
29、选:A。37(2020春东营期末)某同学取一支蜡烛,点燃,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发现烧杯壁有水雾产生,接触烧杯壁的手感到发烫。由此,他得出了以下四个结论中,你认为不能得出的是()A蜡烛燃烧放出热量B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C蜡烛燃烧有水生成D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答案】B【解析】A、接触烧杯壁的手感到发烫,说明蜡烛燃烧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B、检验二氧化碳应使用澄清石灰水,由该实验,无法得出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的结论,故选项说法错误。C、发现烧杯壁有水雾产生,说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D、发现烧杯壁有水雾产生,说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
30、说法正确。故选:B。38(2019秋威海期末)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也生成红褐色沉淀,因此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碱溶液可以生成红褐色沉淀。上述过程中没有用到的科学方法是()A演绎B归纳C分类D观察【答案】A【解析】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这是观察法;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这是分类法;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碱溶液可以生成红褐色沉淀。这是归纳法。上述过程中没有用到的科学方法是演绎。故选:A。39(2019秋长春月考)如图是某班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正在进行的实验。(1)刘一菲同学实验的现象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 比吸入气体多;(2)
31、刘铭超同学实验过程中所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3)贺鸿洋同学约1s后将火柴梗取出,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现象说明 。【答案】(1)水蒸气;(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与外焰接触的木条烧焦;蜡烛的外焰温度最高。【解析】(1)对着玻璃片哈气,玻璃片上有水雾生成,实验的现象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水蒸气较吸入气体多;故填:水蒸气;(2)因为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生成沉淀,刘俊同学实验过程中所能观察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s后取出,观察到的现象是与外焰接触的木条烧焦,该现象说明 蜡烛的外焰温度最高。故填:与外焰接触的木条烧
32、焦;蜡烛的外焰温度最高。40(2019深圳模拟)在“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并观察到相关现象:分别向盛有空气的集气瓶和等体积的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将两根相同的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在空气中比在呼出气体中燃烧得旺;取一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哈气,并与放在空气中的另一块玻璃片比较,对着哈气的玻璃片上有水雾出现。(1)能证明呼出气体比空气中氧气含量低的是 (填序号);(2)在上述三个实验中,都在空气中进行了对应操作,这样做的目的是 ;(3)实验中取“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的
33、目的是 。【答案】(1);(2)做对照实验;(3)控制对比条件的一致性。【解析】(1)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实验将两根相同的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在空气中比在呼出气体中燃烧得旺,此现象说明呼出气体比空气中氧气含量低;故填:;(2)在上述三个实验中,都在空气中进行了对应操作,这样做的目的是做对照实验;故填:做对照实验;(3)为了控制对比条件的一致性,所以实验中取“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故填:控制对比条件的一致性。41(2019秋北安市期中)下面是某学习小组针对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将下列所述基本环节补充完整“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呼出的气体
34、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呼出的气体中可能含有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将呼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上述各环节的正确顺序是 (填上述序号)【答案】提出问题;得出结论;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设计实验;反思与评价;【解析】“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对呼出的气体进行提问,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提出问题环节;“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二氧化碳”确定了该气体是什么气体,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获得结论环节;“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二
35、氧化碳”产生了疑问,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环节;将呼出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变浑浊,收集到了石灰水变浑浊的证据,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收集证据环节;“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设计实验环节;“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对实验进行简单的证总结评价,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反思与评价环节;依据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可知,正确的顺序为:42(2019春杭州期中)甲为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对比图CO2含量变化真有这么大?(1)利用图乙所示 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标上A;取一个同样装有空气的集气瓶,标上B将两根同样的小木条点燃后同时伸入A瓶和B瓶,A瓶中的木条先熄灭这
36、个实验现象 (填“能”或“不能”)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更多(2)用大针筒将100mL人体呼出气体压入20mL澄清石灰水中(如图丙),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同样的方法将100mL空气压入另一瓶20mL澄清石灰水中,请说出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并解释原因: 【答案】(1)排水;不能;(2)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因为空气中虽然有二氧化碳,但是二氧化碳含量低,100mL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极少,不会变浑浊【解析】(1)根据图示可知:利用图乙所示是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将两根同样的小木条点燃后同时伸入A瓶和B瓶,A瓶中的木条先熄灭,这个实验现象不能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更多,因为
37、氮气也不支持燃烧;(2)分别向装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并震荡空气瓶中没有明显现象,呼出气体瓶中石灰水变白色浑浊,原因是: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因为空气中虽然有二氧化碳,但是二氧化碳含量低,100mL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极少,不会变浑浊43(2019秋营山县校级月考)从一支燃着的蜡烛,可观察到很多现象。如图是燃烧的烛火,试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丙三部分温度最高的是,温度最低的是。欲使烧杯内的水温度上升较快,则应利用火焰的加热。(2)用一个干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在烧杯内壁上很快有一层 ,说明蜡烛燃烧时有 生成。把另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
38、杯壁上的石灰水变 ,证明蜡烛燃烧时还有 生成。【答案】(1)丙;甲;外焰;(2)水雾;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解析】(1)根据蜡烛火焰的分层情况,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最低,加热物质要用外焰;(2)在烧杯内壁上很快有一层水雾,说明蜡烛燃烧时有水生成。把另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杯壁上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蜡烛燃烧时还有 二氧化碳生成。44(2019秋莲湖区期末)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请回答下列问题:(1)倾倒细口瓶里的液体后,标签被腐蚀、字迹模糊的原因是 。(2)取用7.2 mL蔗糖水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填序号)。5mL量筒10mL量筒20mL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3)
39、用托盘天平称取6.6g食盐固体,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这时应该 ,若称量结束后发现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实际称取的食盐的质量是 g(1g以下用游码)。【答案】(1)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2)(3)向左盘加入食盐至天平平衡;5.4【解析】(1)倾倒细口瓶里的液体后,标签被腐蚀、字迹模糊的原因是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2)取用7.2 mL蔗糖水需要用到的仪器有10mL量筒和胶头滴管;(3)用托盘天平称取6.6g食盐固体,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这时应该向左盘加入食盐至天平平衡;若称量结束后发现药品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实际称取的食盐的质量是6g0.6g5.4g。45(2019
40、秋遂宁期末)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A实验的正确做法应该是 ;(2)指出B实验的错误之处 ;(3)C实验操作的名称是 ;(4)D实验的错误原因是 。【答案】(1)用手轻轻扇动使气体进入鼻孔;(2)试剂瓶塞正放在桌面,盛溶液的试管口未接触试瓶口;(3)检验装置的气密性;(4)不能用量筒作反应容器。【解析】(1)闻药品或气体气味时要:用手轻轻扇动使气体进入鼻孔,故答案为:用手轻轻扇动使气体进入鼻孔;(2)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
41、标签向外,放回原处,故答案为:试剂瓶塞正放在桌面,盛溶液的试管口未接触试瓶口;(3)C实验操作的名称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故答案为:检验装置的气密性;(4)量筒不能做反应的器皿,故答案为:不能用量筒作反应容器。46(2019秋雨花区校级月考)给物质加热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操作:(1)当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应略向下倾斜,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2)进行加热操作时,马虎同学不小心将酒精灯打翻着火,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灭。【答案】(1)向下;(2)湿抹布。【解析】(1)当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应略向下倾斜;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防止沸腾溅出;试
42、管与桌面成约45角。(2)进行加热操作时,马虎同学不小心将酒精灯打翻着火,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灭。47(2020广州)取用药品应注意操作规范。(1)取用粉末状固体时,先使试管,用 把药品送至试管底部,再直立试管。(2)某同学向量筒倾倒液体时的操作如图,纠正其中的两处错误: , 。【答案】(1)横放;药匙或纸槽(2)瓶塞没有倒放,量筒没有倾斜见试题解答内容【解析】(1)实验室取用药品时,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常用药匙或纸槽,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管横放,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到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2)倾倒液体的操作是: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朝向手心,量
43、筒稍倾斜,量筒口与细口瓶口紧挨着,缓缓地向量筒中倒入液体。48(2016黔西南州)小刚同学称重6.3g固体药品,称量结束后才发现自己把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了请问:小刚称量药品的实际质量是 g【答案】5.7【解析】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质量时,物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物品与砝码放反位置,则物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使用托盘天平称取6.3g固体药品,而当砝码与药品的位置颠倒了,则药品质量6g0.3g5.7g49(2009南通)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A、防止药品污染B、防止试管破裂C、防止实验误差D、防止液体溅出(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44、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3)过滤时,混合液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漏斗中。;(4)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平视。【答案】(1)B;(2)A;(3)D;(4)C。【解析】(1)加热试管时,应先预热再固定加热。以防止试管破裂。(2)滴管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干净,否则会污染其它试剂。(3)过滤时,将滤液用玻璃棒引流,以防液体飞溅。(4)量取液体时,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保持水平。50(2019秋鞍山期末)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1)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
45、(2)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a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3)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查找资料,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4)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填“能”或“不能”)重新燃烧。【答案】(1)小。 (2)外焰。 (3)C(4)能。【解析】(1)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蜡烛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2)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a处最先碳化,a处处于火焰的外焰部分,说明了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3)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做法合适;B查找资料,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做法合适;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做法中不合适;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做法合适。(4)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白烟是石蜡的蒸气冷凝成的固体小颗粒,具有可燃性,所以蜡烛重新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