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节海气相互作用一、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1海气相互作用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着大量且复杂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其中的水热交换,对气候乃至自然环境具有深刻的影响。(1)海气水分交换(2)海气热量交换2全球水热平衡海气相互作用通过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驱使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传输,维持地球上水分和热量的平衡。二、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1厄尔尼诺现象 (1)概念: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2)影响地区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地区东、西部海面温度差异减小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部如秘鲁和智利沿海,下沉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上升气流,气候由原来的干燥少雨变为多雨,引发洪涝灾害赤道附近
2、的太平洋西部上升气流减弱或消失,气候由湿润多雨转变为干燥少雨,带来旱灾或森林大火世界其他地区与气候异常现象呈现一定的相关性2拉尼娜现象(1)概念:是指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的现象。(2)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的温度差异增大,同样会引起气候异常。考点一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2020浙江7月选考)下图为两极地区多年平均海冰面积年内变化图。对比两极地区年内海冰消融速度差异,原因可能是() A南极地区受西风漂流影响,海冰消融慢B北极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海冰消融快C南极地区下垫面比热小,吸热升温快,海冰消融快D北极地区臭氧层空洞小,太阳辐射强度大,海冰消融慢【思维培养】关键能力
3、获取和解读信息图1:8、9月份海冰面积最小,年内海冰面积变化范围为5106 km213106km2;图2:2月份海冰面积最小,年内海冰面积变化范围为2106 km216106km2调动和运用知识温度高会导致海冰融化;北极附近是海洋,南极附近是大陆,南极附近下垫面比热容小,吸热升温快,导致海冰消融快;南极附近有臭氧层空洞,若北极地区臭氧层空洞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少,太阳辐射应该比南极弱学科素养区域认知图1为北极地区,图2为南极地区综合思维据图分析,北极附近海冰3月份约达到13106km2,9月份约达到5106km2,6个月消融了约8106km2;南极附近海冰9月份约达到16106km2,2月份约
4、达到2106km2,7个月消融了约14106km2;对比可知,应该是南极附近海冰消融速度快【我的解答】C影响海气水热交换的因素海洋对大气温度的影响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基础表现水平衡热平衡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考向1影响海气水热交换的因素下图示意我国近海海面年蒸发量的分布。部分海域蒸发强烈,出现了年蒸发量大于2 000毫米的高值区。据此完成12题。1形成年蒸发量高值区的原因是该海域()A海水流动快B有暖流经过C太阳辐射强D靠近陆地2年蒸发量高值区海域冬季海面蒸发更强,最主要的原因是该海域冬季()A降水少B辐射强C海气温差大D风力强1B2C解析:第1题,影响蒸发的因素主要包括大气温度、湿度、风速以及
5、蒸发面积等。据图并结合我国近海洋流流向和性质可知,高值区所处海区有日本暖流流经,水温较高,蒸发旺盛。海水流动速度对蒸发量的影响无法判断;图中年蒸发量等值线不存在自南向北递减的规律,因此受太阳辐射影响不大;高值区并不靠近陆地。第2题,读图可知,年蒸发量高值区位于东海附近海域,东海海域冬季降水较渤海、黄海海域多;太阳辐射强度比其南部的南海海域小,受冬季风影响,风力应比渤海、黄海海域弱;东海海域冬季受暖流影响,海水温度高,海气温差大,蒸发强烈。考向2海洋对大气温度的影响(2021德州模拟)蒸发雾是指当干冷空气流过相对温暖的水面时,引起水分急剧蒸发,水汽在寒冷空气中凝结为雾。发生在海面上的此类天气现象
6、被北方渔民称为“海浩”。2020年大连附近海面多次出现“海浩”奇观,海面上薄雾缭绕,宛如仙境(下图),吸引了大量市民前往观赏。据此完成34题。3“海浩”现象常出现在()A春季子夜B夏季傍晚C秋季正午D冬季清晨4“海浩”现象发生时()A海气温差大,风力较大B海气温差大,风力较小C海气温差小,风力较大D海气温差小,风力较小3D4A解析:第3题,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海浩”实为蒸发雾,是指当干冷空气流过相对温暖的水面时,引起水分急剧蒸发,水汽在寒冷空气中凝结为雾。冬季冷空气活跃,且冬季清晨降温幅度大,海洋上空蒸发的水汽更易凝结成雾,“海浩”现象多发,D正确;春季子夜的降温幅度比冬季清晨小(可联系“一天
7、中日出前后气温最低”这一知识点进行分析),A错误;夏季冷空气欠发育,秋季正午气温较高,水汽难以凝结,B、C错误。第4题,注意材料信息“干冷空气流过相对温暖的水面”,所以“海浩”现象发生时,海气温差大,有利于加剧海面蒸发。同时温差大,气压差大,风力较大,更有利于形成“海面上薄雾缭绕,宛如仙境”的现象。考点二厄尔尼诺与拉尼娜当热带太平洋海面温度出现显著异常时,会导致海洋环流异常。下图示意热带太平洋海平面以下100200米温度异常的平均状况。图中实线表示温度异常偏高,虚线表示温度异常偏低,图中等值距为0.2 。据此完成(1)(3)题。(1)当图示温度现象出现时()A热带西太平洋海域海平面下降B热带西
8、太平洋海域水温升高C太平洋西岸地区河口咸潮严重D太平洋西岸地区海陆循环减弱(2)受此现象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易发生的气象灾害为()A寒潮 B暴风雪C台风 D干热风(3)当图示海域东、西两侧海洋表层海水温度发生互换时()A热带太平洋东岸离岸风势力增强B澳大利亚东部地区降水明显减少C太平洋东岸秘鲁渔场产量增加D秘鲁沿岸干旱加剧【思维培养】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温度分布特征:当热带太平洋海域表层海水出现图示温度分布特征时,太平洋东部水温偏低,西部水温偏高,会出现拉尼娜现象;天气变化:此时东南信风增强,将温度较高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海水堆积致使热带西太平洋海平面升高,水温升高,气压下降,潮湿的上升
9、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太平洋西岸水循环加强,降水增多,河口咸潮减弱,太平洋西岸地区海陆循环增强调动和运用知识拉尼娜现象的影响:热带西太平洋气流上升活跃,多台风和热带风暴生成,台风灾害增多学科素养区域认知结合图示区域轮廓,认识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所影响全球的大致区域综合思维当图示海域东、西两侧海洋表层温度发生互换时,太平洋东部水温异常升高,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热带太平洋西部气流上升减弱,澳大利亚东部地区降水明显减少;热带太平洋东部水温升高,气压降低,东岸地区离岸风减弱甚至消失,东南信风减弱,离岸风减弱,秘鲁寒流减弱,秘鲁沿岸降水增加,底层冷海水上泛减弱,营养物质减少,导致秘鲁渔场减产【我的解答
10、】(1)B(2)C(3)B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及影响1正常年份:东南信风强盛,表层暖海水向西流。2异常年份(1)东南信风减弱,表层暖海水大量东流(倒流)。(2)表层暖海水沿南美西海岸向南流。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的区别与联系项目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图示沃克环流减弱或消失增强东南信风减弱,甚至转为西风增强洋流南赤道暖流减弱;赤道逆流增强;温暖海水从赤道向南流动,迫使秘鲁寒流向西流动南赤道暖流增强;赤道逆流减弱;秘鲁寒流增强太平洋水温太平洋西岸水温降低,东岸水温升高太平洋西岸水温升高,东岸水温降低太平洋沿岸天气、气候太平洋东岸降水增加,东岸荒漠地带暴雨成灾;西岸降水减少,西岸的澳大利亚,以及印度
11、、非洲等地出现严重旱灾太平洋东岸降水减少,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海面气压偏高,云量减少;太平洋西岸海面气压偏低,对流活动加强,云量增多,降水增多关联性拉尼娜现象一般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厄尔尼诺现象与拉尼娜现象对我国的影响类型对我国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台风减少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地区生成及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厄尔尼诺年比常年少南涝北旱东亚季风减弱,中国夏季主要季风雨带偏南,江淮流域多雨的可能性较大,而北方地区特别是华北到河套平原一带少雨干旱。秋冬季,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比常年减少,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比常年增多,冬季青藏高原多雪暖冬我国常常出现暖冬凉夏,特别是我国东北地区由于夏季温度偏低,出现低温冷害的
12、可能性较大拉尼娜现象热带气旋增多,即在西北太平洋生成和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增多我国东北春夏易出现干旱,气温偏高。我国南方易发生干旱,华北易出现洪涝灾害冬季较寒冷,寒潮多发,南方易出现冻雨、风雪考向1厄尔尼诺现象(2021浙江联考)表层海水温度与大气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下图示意1950年至1990年间赤道南部东太平洋(010S,18090W)表层海水温度与大气之间的相关性。表层海温距平是指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与多年平均值的差值。SOI值距平是指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赤道低压之间的气压差与多年平均值的差值。据此完成12题。1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与大气相互作用关系对应正确的有()SOI低时,副热带高压弱
13、,海面温度高SOI高时,信风强,海面温度低海面温度升高,副热带高压增强,SOI升高海面温度降低,信风减弱,SOI升高ABCD2当SOI值为负距平且数值较大时()A秘鲁寒流增强B赤道附近东太平洋降水偏少C秘鲁沿岸海域渔业增产D秘鲁附近洪涝发生次数相对增加1A 2D解析:第1题,“SOI值距平是指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赤道低压之间的气压差与多年平均值的差值”,由此可知,SOI低时,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赤道低压之间的气压差小,副热带高压弱,东南信风减弱;SOI高时,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赤道低压之间的气压差大,东南信风增强。读图可知,SOI低时,表层海温距平值高,结合材料中表层海温距平的定义可推知,SO
14、I低时,海面温度高,反之,海面温度低。正确,错误。第2题,当SOI值为负距平且数值较大时,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赤道低压之间的气压差较小,信风势力较弱,南太平洋水温上升,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因此秘鲁寒流减弱,赤道附近东太平洋降水增多,秘鲁沿岸海域渔业减产,秘鲁附近洪涝发生次数相对增加。考向2拉尼娜现象2021年4月以来,广东全省平均降水量较历史同期偏少58%。专家称,广东省本次干旱天气和拉尼娜现象密切相关,拉尼娜现象造成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被迫移动,并造成北半球高、低纬之间大气环流产生明显的变化。下图示意拉尼娜年太平洋水温和气压分布。据此完成35题。3图中甲、乙的气压状况及形成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15、)A甲为低压,赤道暖流增强B甲为高压,冷水上泛增多C乙为低压,太阳活动异常D乙为高压,暖流势力减弱4图示冬季广东省最可能出现的是()冬装售卖增多河流径流量大甘蔗冻害加剧油菜花期提前ABCD5受拉尼娜现象影响,我国南方夏秋季()A台风频次增多B干旱持续存在C冷锋过境增多D气温异常增高3A4B5A解析:第3题,发生拉尼娜现象时,东南信风增强,赤道暖流增强,秘鲁寒流增强,赤道太平洋东部异常降温,西部异常增温,故甲为低压,排除B,A正确。乙位于30N左右,属于副热带高压带,该地区形成气压中心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夏季陆地热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使高气压以高压中心的形式保留在海洋上),C、D错误。故选A。第4题,受拉尼娜现象的影响,甲处形成低压,冬季亚欧大陆东部南北气压差增大,冷气团南下次数增多且强度增大,故造成广东省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冬装售卖增多,甘蔗冻害较往年严重,油菜花期推后,正确,排除。甲低压的形成造成乙气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被迫北移,长江以南东南季风弱,且广东省易受冷气团控制,造成该区晴天多,河流径流量相对较小,排除。故选B。第5题,受拉尼娜现象影响,甲形成了热低压,低纬地区台风登陆的频率增加,A正确。随着台风登陆增多,南方降水会增多,排除B。南方地区夏秋季气温高,冷锋过境少,排除C。随着台风登陆增多,降水降温效应明显,并不会异常增温,排除D。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