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常常陷入两个冲突情境:一个是新学与旧学的冲突,一个是西学与中学的冲突。中国文学能否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就决定
2、于我们能否妥善解决这些冲突,从而形成中国文学的主体性自觉和自信,最终建构起一种不失自己文学传统、融“新旧”与“中西”为一体的文学理念体系和文学写作模式。我们的文学写作是“非汉语化”和“非中国化”的。长期以来,我们以新学反旧学,以西学抗中学,视自己的文学传统和经验若敝屣。就文学而言,因为蔑弃旧学,我们失去了对传统的敬意和信任。许多当代作家写作的文学理念和经验资源,完全来自西方的现代主义作家。离开福克纳、马尔克斯、博尔赫斯和卡尔维诺等,几乎不知道该如何谈文学。这种文学上的趋西去中所造成的后果,就是文学写作的“非汉语化”和“非中国化”中国当代文学在语言、情致和格调等方面,均跌落至低水平,有些作家的语
3、言半通不通,纯然一副翻译腔。同样,因为排斥中学,我们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失去了对传统文论和批评的自信。很多学者写文章,也必以西方学者为圭臬,要么是福柯和德里达如何说,要么是罗兰巴特和哈罗德布鲁姆怎么讲,全然丧失了中国文学的主体意识和个性特点。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九论韩愈说:“韩公诗,文体多,而造境造言,精神兀傲,气韵沉酣,笔势驰骤,波澜老成,意象旷达,句字奇警,独步千古,与元气侔。”这样的批评,是中国格调的,也是充满诗性的,卓识内蕴,文采外烁,多么精彩!显然,无论是当代中国的文学写作,还是文学理论和批评,需解决这样迫切的一个问题:如何接续中国文学传统,重建中国文学的主体性自觉和自信。接续本土文学
4、传统需要“反求诸己”,重新扎根。长期以来,中国现代文论的“双线”发展模式:一条是明线,一条是辅线;前者走着“洋化”的道路,后者坚守着“本土化”的道路。这种中西互补的模式,有助于传承中国传统文论话语。现代以来,中国文学理论已基本完成了现代化任务,形成了中国现代文论的基本格局。但是,最近二三十年,这种双线发展模式似乎出现了倾斜和偏失。本土化一维黯然失色,失去了其应有的地位和影响力。目前流行的文学批评话语,基本上来源于欧美国家的文学理论。中国文学失语的原因在于失根,即失落了中国传统文论的根。因而,要彻底医治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上的失语症,就要首先反求诸己、重新扎根,必须强调中国现代文论的转化,即从追踪
5、西方转向回归传统,从搬用西方文论话语转向传统文论话语。(摘编自李健军中国文学不能失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文化和文学在近代以来的发展中面临着文化冲突,特别是新学与旧学的矛盾,尤为突出。B. 当代文学语言、格调等水平下降,没有经典,是因为我们放弃了自己的文学传统和经验。C. 中国传统文论话语的双线发展模式出现倾斜,导致中国文学失去了应有的地位和影响力。D. 面对文学写作“非本土化”和理论失语的困境,需延续中国文学传统,建立文化自信。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近代以来中国文化与文学存在中西、新旧的冲突,这是本文立论的前提。
6、B. 文章重视事实论证,以文学上的趋西去中说明中国文学写作的非中国化特点。C. 文章以方东树的批评为例,从反面论证了中国对传统文论和批评失去自信。D. 文章先提出问题,然后分析原因和事实,最后提出解决方法,论证思路层次清晰。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只要处理好文化冲突,就能建构融新旧、中西为一体的文学理论体系和文学写作模式。B. 要想治愈中国文学理论的失语问题,就一定要回归传统,扎根中国传统文论话语。C. 如果学者能够重视中国文学的主体意识和个性特点,将有望重建中国文学的自信。D. 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有独特格调,充满诗性,文采外烁,我们应以中为主,兼融西方理论。【答案
7、】1. D 2. C 3. A【解析】【1题详解】此题考查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A项“特别是新学与旧学的矛盾,尤为突出”分析错误,原文说的是“冲突”,“冲突”不能等同于“矛盾”。B项,“当代文学语言、格调等水平下降,没有经典,是因为我们放弃了自己的文学传统和经验”因果关系不当,原文“这种文学上的趋西去中
8、所造成的后果,就是文学写作的非汉语化和非中国化中国当代文学在语言、情致和格调等方面,均跌落至低水平”,可见当代文学语言、格调等方面水平低是趋西去中造成的;当代文学“没有经典”的原因文中无据。C项,“中国传统文论话语的双线发展模式出现倾斜”偷换概念,原文“长期以来,中国现代文论的双线发展模式:一条是明线,一条是辅线”“形成了中国现代文论的基本格局。但是,最近二三十年,这种双线发展模式似乎出现了倾斜和偏失”,可见双线发展模式出现倾斜和偏失的是中国现代文论。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
9、,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项,“中国对传统文论和批评失去自信”观点错,该事例主要是举例证明中国文论有格调、有诗性、有文采,而非反面论证失去自信。故选C。3题详解】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A项,“只要就”,说法过于绝对。“处理好文化冲突”只是“建构融新旧、中西为一体的文学理论体系和文学写作模式”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故选A。【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误类型:(1)无中生有。把文章里没有的内容加进答案中
10、去。(特别提醒:关注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2)主次颠倒。把次要的说成主要的。(3)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即偷换概念,明明是那件事,答案里却说成是这件事。(4)因果颠倒。或者把因说成果,或者把果说成因,这一点最具有干扰性,需要认真甄别。(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日前,2018年“北京青年榜样时代楷模”评选结果已揭晓,30位来自各行各业基层一线的青年榜样获此殊荣。其中,既有从事“天宫一号”信息系统设计工作,首创性提出模块化设计思想的柏林厚;还有带领红丹丹视障文化服务中心为20876名视障人士做助盲志愿服务的曾鑫;更有把京剧带上
11、中国有嘻哈创意中国我要上春晚等舞台的京剧青年团演员谭正岩以及漫画滚蛋吧!肿瘤君创作者孙玉芊。此次开展的“北京青年榜样时代楷模”主题教育活动,面向全市各行各业基层一线,寻找、推选在改革开放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传播社会正能量的青年榜样。主题活动自今年7月启动,在团员青年中引发热议。运用线上线下媒体平台进行广泛宣传动员,覆盖人数过百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据介绍,下一步组委会将举办榜样人物发布活动,描绘出当代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时代楷模群像。将全市团员青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活动推向高潮,带动广大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12、大潮。材料二:日前,作为第六届中国校园戏剧节展演剧目之一,复旦剧社原创话剧种子天堂在北京语言大学梧桐会堂上演。该剧根据“时代楷模”、著名植物学家、复旦大学教授钟扬生前真实事迹编排,主人公坚守信仰、无私援藏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让无数观众感动落泪。作为复旦剧社近年来自导自演、讴歌新时代楷模的一台优秀剧目,种子天堂用生动丰富、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钟扬同志的风采和精神,取得了教育人、激励人的良好效果。人们不会忘记,他不顾高血压、心肌肥大,坚持16年援藏,带领学生数次攀登至海拔6000多米的地方,共采集了上千种植物的种子4000够多万颗;他帮助连硕士点都没有的西藏大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不仅带领生
13、态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还将西藏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推向世界;他立志要“为每个少数民族培养一位植物学博士”。种子天堂诠释了钟扬同志53年的生命厚度和人生高度,饱含着复旦人对钟扬同志的深情追思。复旦剧社社长、2015级硕士研究生朱逸骏是钟扬扮演者。在创作过程中,他反复揣摩、不断思考。作为主演,导演要求他不能单纯从外在形式上模仿钟老师,而是用最单纯、质朴的赤子之心来出演。校园戏剧从原创性、实验性、探索性的角度出发,才更具有纯粹的情感共鸣。面对与角色年龄相差悬殊的学生们,他们深入角色肌理,尽可能质朴地呈现出来,关键是“感受钟扬老师,汲取一种力量,收获成长”。国话研究主编颜榴认为,种子天堂选材独到,“
14、这部戏的核心主题是关于种子,这个种子既是生物种子、精神种子,也是教育种子。高校剧社排演这样一部戏,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摘编自一场话剧,与感动相遇,人民日报2018年12月5日)材料三:CCTV中国创业榜样评选自2016年首次成功举办,到今年已是第三届,评选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国家电视台的高度扛起双创舆论宣传大旗,助推“双创”生态建设。树立创业榜样,传递创新精神,中国创业榜样评选以人物视角把握经济走向,成为反映中国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今年的评选,汇集了智能AI芯片等具有高度竞争力的项目,这些项目有的走在世界科研前列,有的打破国际垄断,获奖者不仅是行业翘楚,而
15、且正以极大的创新创业热情推动行业的发展,照亮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此外,今年的评选还汇集了大学生返乡创业、帮助贫困山区农民脱贫的富硒茶旅项目,致力于农村“煤改电”、减少空气污染的石墨烯取暖项目等。通过对这些创业榜样和项目的展示,充分响应了“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治国理念。(摘编自河北青年报2018年12月3日)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18年“北京青年榜样时代楷模”评选活动历时数月,借助于线上线下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参与人数众多,行业覆盖面广,选出的榜样人物都是基层青年。B. 复旦剧社的话剧种子天堂在第六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中引起观众情感共鸣,让人落泪,这与主
16、人公钟扬祟高的精神、先进事迹和话剧角色的质朴呈现有关。C. 反映时代楷模的高校话剧种子天堂演出后获得成功,一定程度上为校园剧社排演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对高校剧社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D. 起始于2016年的CC中国创业榜样评选活动,顺应时代潮流,导向明确、发展基础好,虽只历时三年,却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风向标。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为“北京青年榜样时代楷模”的代表,柏林厚、曾鑫、谭正岩、孙玉芊等人的身上都凝聚着新时代青年应具有的优秀品质。B. 复旦大学钟扬教授放弃大都市优越生活,为了心中梦想,不顾自身疾病,援藏16年,彰显了科技教育工作者生命中应有的厚
17、度和高度。C. 钟扬教授不仅为植物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还帮助西藏大学创造了众多“第一”,从而赢得了世界声誉,并为每个少数民族培养了植物学人才。D. 2018年CCTV中国创业榜样评选中,不仅包含具有国际竞争力行业翘楚,也有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及提倡环保、可持续发展方式的相关项目。6. 请结合材料谈谈开展时代楷模评选、学习活动具有的意义。【答案】4. D 5. C 6. 评选、学习时代楷模能有力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并带领他们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潮。评选、学习时代楷模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他们能以极大的创新创业热情推动行业发展,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解析】
18、【4题详解】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感知与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的设置,从内容、观点等角度来分析。根据选项内容,在原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信息源,要把所有的信息源全部找到;其次要把选项与原文材料进行比较,找到两者表达的信息是否完全一致,核实选项是否完整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对于有多个信息源的选项,要辨别选项是否全部概括了所有信息。D项,“起始于2016年的CC中国创业榜样评选活动却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风向标”曲解文意,材料中说的是“中国创业榜样评选成为反映中国经济发展的风向标”。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
19、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C项,“从而贏得了世界声誉”说法有误,材料只说“将西藏大学生物多样性硏究推向世界”;“为每个少数民族培养了植物学人才”变未然为已然,材料说的是“立志要”,并没表明已成为事实。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和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內容都认真研读,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即可作答。开展时代楷模评选、学习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1)开展的“北京青年榜样时代楷模”主题教育活动,面向全市各行各业基层一线,寻找、推选在
20、改革开放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传播社会正能量的青年榜样。带动广大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潮。(2)评选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树立创业榜样,传递创新精神,中国创业榜样评选以人物视角把握经济走向,成为反映中国经济发展的风向标。评选、学习时代楷模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他们能以极大的创新创业热情推动行业发展,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点睛】探究题答题方法 做探究题,答案该怎样写?有些什么规范?总来说,一般要求做到“有观点+有分析”。所谓观点,就是看法、意见、态度、立场、认识。答案要求观点要明确,态度要鲜明。一般采用这样的句式:多用判断语气的句子,比如“我
21、认为”“我觉得”。所谓分析,就是探究,是运用依据阐述观点的过程。分析可以有以下3种方式: (1)观点+结合文本分析 问题标志:“联系文本,谈谈你的看法”“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举例说明”。这种分析过程一方面是摘录或者化用文本的相关字词句,整合成话,扣紧观点;另一方面举文本中的事例进行分析的,要注意叙述简洁,材料与观点相互融合。 例如:一个人事业的成功,有人认为天赋是关键,有人则认为后天的影响更重要。请以邓肯为例,谈谈你的看法。 (2)一方面的观点(或有利)+原因分析+另一方面的观点(或有弊)+原因分析。 问题标志:“对于某个观点,你如何评价”“谈谈你对某个观
22、点的看法”。这种分析过程注意要一分为二,既要肯定其好的一面,又要提出自己中肯的看法,有利有弊,不能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 例如:黄霑对周杰伦、TWINS等歌坛新人的预言似乎都与事实相悖,他认为“中国歌坛正处于一个黑暗时期”,对此,你如何评价?(3)观点+结合文本分析+结合现实分析 问题标志:“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或“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你对某个观点的认识”或“你是xx,你是怎样做的” 例如:金蛋谈文化问题记者采访许嘉璐第3题:许嘉璐教授说,国学的恢复恐怕要50年。对这种说法你是怎样看的?请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4)观点+现实事例/生活实际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你是否同
23、意这一观点,请举例说明”事例一般有两种要求形式:生活实际事例和一般事例。注意:这种分析过程要注意事例的叙述简洁,材料与观点相互融合。 例:试就本文所说的“通才”问题,举例谈谈你个人的看法。要求:联系本文之外的典型例子。(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蘑菇石方欣来直到山腰上的蘑菇石进入我的视野,才看出一座山的味道。这山叫梵净山。从字面上解:梵者,妙也;净者,不着一丝尘埃。不知这场域是不是南海观音参禅修炼的地方。但隐隐觉得,但凡得道的菩萨,往往会把一座大山乃至几个山脉作为他傲功课的场所,远比文人结庐的草堂大了去。而我一眼看了上了蘑菇石,尽管只是山中的一个微点。说是蘑菇,其实是由两
24、块石头垒成的。远看,像长在悬崖上的黑蘑菇,走近了,才看清上边的大而厚实,挂在半空,像悬浮着的物体。下面的呈长方柱状,脚大、腰细,有着女人的姿态。两者相叠,更像一个顶着帽子的人在走动。想必,它是一路穿过山谷,蹚过溪涧,沿着一个个石级走来的吧。然后身子一矮,向大山作顶礼膜拜,这个样子,虔诚得化入了心魂。想象中,它一定把许多云雾和风抛在身后。风,是树木和石头的敌人。越往高处走,树木一棵棵矮下去,到最后仅剩下一些矮小的灌木、野藤和为数不多的芭茅。不需多想,这场风与植被的搏斗中,树注定是失败的一方。老早,古人便察觉了其中的秘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因而,平日里我也学会了世俗的一面出门观天色,进门看颜色。
25、料想,变幻莫测的天色和人的一张脸上肯定暗藏着不可知的风,风向、风势、风的劲道,全得用心把握。于是,很多不同的场合,我努力克制自己,尽量把声音压得很低,与不同身份的人保持一团和气,大概,这就叫作俗世中的芸芸众生吧。沿着时间的路径往上走,风愈大,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在飞舞,不厌其烦打磨着石头,使得这蘑菇石更显苍老,连苔藓也躲进石块的缝里,失去发展的信心。这是个典型的当风口,一个唿哨,便将豁口里的风、云层之下的风、树梢上的风、阳光照亮的风,还有瀑布倾泻而下的风,一齐唤过来,在这里交集、整合,形成一支风的队伍。一下子,吹乱了我的头发、衣服以及平静的心绪。风,以大写意的方式在我身上涂抹,以至我的脸上、脖颈、
26、耳朵和手脚全是风的纹路与色泽,似乎我也成了风的一部分。而身边的石头直愣愣地叫风雕刻成了一尊石像,或一个缩小了的梵净山。但我分明看见石头上凸显着一棱一棱的刻痕,犹如岁月的纹路,那么斩截,沉着得像一条条铁线小篆。恍惚中,给我们不少“沧海桑田”的感觉。不言而喻,石头是一座山的心。它把自己拔得那么高,置身于巨大的险境中。下面是万丈深渊,稍不留神,会粉身碎骨。哪怕我侧着身子偷偷瞟上一眼,也吓得头皮发麻,倒抽一口冷气。朝上走呢,除了一条狭窄的连扶手都是铁链串成的石板小路,仍是绝壁。似乎,整个山头成了摄人心魂的惊叹号。阳光正好,一个接一个的人踩着石板在向上移,似有一股力量牵引着,仿佛“人往高处走”成了人世间
27、的铁律。假若以时间为参照系,不难发现,向上移动的何止身体,还有人心。然而,立着的蘑菇石却在时间里纹丝不动,即便挪动一寸也没有,自始至终以安静的状态坚守着宁静的内心。那种静,不温不火、不激不厉,一如入定的高僧,好像在它眼里,尘里尘外的一切都看淡了。怪不得南北朝时的吴均在与朱元思书里说:“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由此可见,这不是一种姿态,而是通达了悟,总以为,绝顶之处有着诱人的景致。这山望了那山高已不是一勺谚语,仿佛在说,人的一生就是无休止的瞭望和攀爬,否则,成了无心无肝的石头。小时候,我母亲见我每次做数学计算题出错时,便骂我是石头做的脑袋,呆死了。此刻,我站在石头旁四下一望
28、,无论哪个方向,山依然是山,雾仍然是雾,树木还是树木,日头也在一天天东起西落。有别的是,时间在悄然流逝,生命在不断更选。时间像个魔术师,总在有意与无意之间,给不少事物蒙上一层缥缈的面纱,让你生出许多好奇。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通过解释“梵净山”的名字,借助“参禅修炼”等字眼,为后文蘑菇石的出现营造了一种不凡的神圣氛围。B. 文中第三段对蘑菇石进行了细致的描摹,并在想象中将蘑菇石拟人化,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出蘑菇石在梵净山上的形态。C. “人往高处走成了人世间的铁律”,写出了人在生活中不断向上攀登的状态,赞扬了人们永不服输、坚韧不拔的精神。D
29、. 文章边叙边议,借写蘑菇石来阐发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对生活的思考,散发着智慧与哲理的光芒。8. 第4段画线处引用古语“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有怎样的作用?9. 文章开篇说“直到山腰上的蘑菇石进入我的视野,才看出一座山的味道”,这是一种怎样的味道?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答案】7. C 8. 写出了山中树木在风的摧折下的生长状态。一语双关,既指自然之风也指人世之风,写出了作者在“人世之风”下,谨小慎微、察言观色的生活,便于突出后文“蘑菇石”的品格。由自然之风过渡到“人世之风”,过渡自然,为后文表达自己的生活感悟作铺垫。 9. 历尽沧桑,坚韧不改。在自然的磨砺中,勇敢接受一切风雨,雕刻成一尊石像,虽
30、显苍老,但依然不屈面对险境,处之泰然。身处高处,下临深渊,依旧纹丝不动。通达事务,坚守本心。始终保持安静的状态,在生命的更迭中,始终坚守内心的宁静。【解析】【7题详解】此题综合考查学生鉴赏散文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结构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C项,“赞扬了人们永不服输、坚韧不拔的精神”错误,原文中有意将人们的攀登的生活状态与“蘑菇石”的安静地坚守本心的状态进行对比,以赞扬蘑菇石的精神。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重要语句的含义的作用的能力。关键句子的作用,一方面要照应结构
31、,一方面要照应内容(包含情感)。第4段画线处引用古语“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写出了山中树木在风的摧折下的生长状态。从内容上分析,这句古语一语双关,既指自然之风也指人世之风,结合下文“平日里我也学会了世俗的一面出门观天色,进门看颜色”写出了作者在“人世之风”下,谨小慎微、察言观色的生活;结合后文“不言而喻,石头是一座山的心。它把自己拔得那么高,置身于巨大的险境中”可见,便于突出后文“蘑菇石”的品格。从结构上分析,由自然之风过渡到“人世之风”,过渡自然,为后文表达自己的生活感悟作铺垫。【9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语句含意、探究作品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价值的能力。首先要理解表层意义,即语句的字面意义;其
32、次要理解句内意义,即语境意义;最后理解句外之意,即言外之意。对散文来说,最重要的探究方法就是“因形悟神”法。就是看散文写了哪些不同材料或材料的不同方面,据此来探究其思想意蕴、情感意蕴等。文章开篇说“直到山腰上的蘑菇石进入我的视野,才看出一座山的味道”。蘑菇石在自然的磨砺中,勇敢接受一切风雨,雕刻成一尊石像,虽显苍老,但依然不屈。“我分明看见石头上凸显着一棱一棱的刻痕,犹如岁月的纹路,那么斩截,沉着得像一条条铁线小篆”,可见其历尽沧桑,坚韧不改。蘑菇石身处高处,下临深渊,依旧纹丝不动。“立着的蘑菇石却在时间里纹丝不动,即便挪动一寸也没有,自始至终以安静的状态坚守着宁静的内心”,可见其面对险境,处
33、之泰然。蘑菇石始终保持安静的状态,在生命的更迭中,始终坚守内心的宁静。“我站在石头旁四下一望,无论哪个方向,山依然是山,雾仍然是雾,树木还是树木,日头也在一天天东起西落。有别的是,时间在悄然流逝,生命在不断更选”,可见其通达事务,坚守本心。【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探究题解题策略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要求从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文学作品的主题往往具有多义性,包括情感意义、审美意义、形式意义等,这就决定了文学作品解读的多元性。当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更依赖于读者的文学素养、感受能力和体悟水平。2.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民族心理个性是指一
34、个民族的整个精神面貌。具体包括民族能力、民族气质以及民族心理倾向性,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它受一定历史时代、生产力水平和文化背景等客观条件的制约。有的研究者指出,中华民族心理的主要内涵是:富于凝聚力。富于同化力。爱好自然,追求光明。主静,爱好和平。中庸、稳重。一统性。知足。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包括人的价值、人性的内涵与道德的修养、人格尊严与社会责任心、人的生死,以及人的理想等方面,其核心是关于人的价值观念。可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入手,进行一定的探究思考。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实质上就是第1点的延伸,“不同角度”就是“有创意的解读”,更是一
35、种“个性化阅读”。特别强调考生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 “自己的观点”。所谓的“自己的理解” “自己的观点”不是“为所欲为”、 “信口开河”,是依据文本而合理推断。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林俊,字待用,莆田人。成化十四年进士。性侃直,不随俗浮湛。事涉权贵,尚书林聪辄属俊治之,直声震都下。弘治元年,用荐擢云南副使。鹤庆玄化寺称有活佛,岁时集士女万人,争以金涂其面。俊命焚之,得金悉以偿民逋。又毁淫祠三百六十区,皆撤其材修学宫。进按察使。九年引疾,不待报径归。久之,荐起广东右布政使,不拜。十四年正月朔,陕西、山西地震水涌。疏述古宫闱、外戚、内侍、柄臣之祸。江西
36、新昌民王武为盗,巡抚韩邦问不能靖,命俊巡视,悉擒贼党。诏即以俊代邦问,俊引包拯代宋祁事,力辞。不允。乃更定要约,庶务一新。宁王宸濠贪暴,俊屡裁抑之。王怒,伺其过,无所得。会俊以圣节按部,遂劾奏之,停俸三月。寻以母忧归。武宗即位,言官交荐,江西人在朝者合疏乞还俊。乃进右副都御史,再抚江西,遭父忧不果。正德四年,起抚四川。眉州人刘烈倡乱,会保宁贼蓝廷瑞等继起,官军乘胜进围之,俘及焚死者二千有奇。俊论功进右都御史。俊在军,与总督洪钟议多左。中贵子弟欲冒从军功,辄禁止。御史俞缁走避贼,缁惭,欲委罪俊,遂劾俊累报首功。于是俊前后被切责。比方四败贼且尽俊辞加秩及赏乞以旧职归田诏不许辞秩听其致仕言官交请留不
37、报俊归士民号哭追送世宗即位,起工部尚书,改刑部。在道数引疾,不许。因请帝亲近儒臣,正其心以出号令,用浑朴为天下先。既抵京师,会暑月经筵辍讲,举祖宗勤学故事以谏。又明年,疾革,遂卒,年七十六。(节选自明史林俊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比方四败/贼且尽/俊辞加秩及赏/乞以旧职归田/诏不许辞秩/听其致仕/言官交请留/不报/俊归/士民号哭追送/B. 比方四败/贼且尽/俊辞加秩及赏/乞以旧职归田/诏不许辞秩/听其致仕/言官交请/留不报/俊归/士民号哭追送/C. 比方四败贼/且尽/俊辞加秩及赏/乞以旧职归田/诏不许辞秩/听其致仕/言官交请/留不报/俊归/士民号哭追送
38、/D. 比方四败贼/且尽/俊辞加秩及赏/乞以旧职归田/诏不许辞秩/听其致仕/言官交请留/不报/俊归/士民号哭追送/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年号,中国封建帝王为纪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是古代纪年方法之一,如成化、弘治。B. 朔,月相名,指农历每月初一,如庄子逍遥游中的“朝菌不知晦朔”。C. 父忧,父亲的丧事。古代官员任职期间,父母去世时一般要辞官回乡,守孝三年。D. 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皇子和百官学习经史典籍而开设的讲经席,讲官多是翰林学士。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林俊天性耿直,不惧权贵。林俊处理了许多涉及权贵
39、的事务,很快赢得了正直的名望。即使面对皇亲国戚,他也敢于多次裁制。B. 林俊心系百姓,严管祭祀。鹤庆寺庙宣称有活佛,聚集善男信女进行敛财,林俊下令将其焚烧,将钱财抵充百姓欠缴的赋税,大拆不合礼法的祠堂。C. 林俊仕途顺利,屡有晋升。林俊中举入仕之后,先后担任尚书属官、云南副使等职,任职期间多有建树,所以屡获升迁,从未受到批评惩罚。D. 林俊关心朝廷,敢于直谏。他曾列举先祖勤学的事例劝谏皇上不要辍讲经筵,也曾在发生地震水灾的时候劝谏皇帝要避免出现外戚、内侍等祸乱。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江西新昌民王武为盗,巡抚韩邦问不能靖,命俊巡视,悉擒贼党。(2)御史俞缁走避贼,缁惭,
40、欲委罪俊,遂劾俊累报首功。【答案】10. A 11. D 12. C 13. (1)江西新昌百姓王武做盜贼,巡抚韩邦问不能平定,命令林俊巡视,全部擒获了贼党。(2)御史俞缁逃跑躲避贼寇,俞缁感到惭愧,想推诿罪责给林俊,于是弹劾林俊多次报首功。【解析】【10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划线句子的大意是:到方四失败,贼将被全部灭掉,林俊推辞加官阶和封赏,请求以旧职归田。诏令不允许他推辞官阶,但听任他辞官。
41、言官交相请求挽留,皇上不批复。林俊归乡,士民百姓哭号着追上他送别他。句中,“贼”是“且尽”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CD两项。“言官交请留”中,“请求”的内容是“留”(挽留林俊)。“留”字应紧跟在上句之后,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B项。分析可知,A项断句正确。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D项解说错误,经筵为御前讲席,主要为面向皇帝。故选D。【12题详解】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
42、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C项,“从未受到批评惩罚”分析错误,文中有“于是俊前后被切责”。故选C。【13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与特殊句式的翻译:(1)靖,平定(叛乱);悉,全部;擒,擒获。“悉擒贼党”是省略句。(2)走,逃跑;避,躲避;委,推诿;劾,弹劾。【点睛】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
43、、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四类。文言文句式是每年高考语文必考考点之一,也是高中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版块。一、判断句式: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用以对主语进行判断。二、被动句式: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三、倒装句式: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
44、”“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古汉语中所谓的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四、省略句式: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省略现象更普遍。参考译文:林俊,字待用,是莆田人。成化十四年考中进士。林俊性格耿直,不随波逐流。有事情涉及权贵,尚书林聪总是吩咐林俊去处理,林俊正直的名声震动京城。弘治元年,林俊因人举荐升任云南副使。鹤庆玄化寺宣称有活佛,每年一定季节聚集男女达万人,争着用金往佛的面孔上涂抹。林俊下令焚烧了它,所得的金子全部用来偿还百姓欠缴的赋税。又毁捭不合礼仪而设置的祠堂三百六十处,拆
45、除下来的材料全部用来修建学校。林俊升任按察使。九年,称病辞官,不等待批复就径直返回家乡。很久后,林俊被举荐起任广东右布政使,但没有接受任命。十四年正月初一,陕西、山西发生地震水涌。林俊上疏陈述古代宫闱、外戚、内侍、掌权大臣的祸害。江西新昌百姓王武倣盗贼,巡抚韩邦问不能泙定,命令林俊巡视,全部擒获了贼党。诏令立刻用林俊取代韩邦问,林俊引用包拯取代宋祁的事例,极力推辞。皇上不允许。于是更改制定重要的条约,各种政务焕然一新。宁王宸濠贪婪暴虐,林俊多次裁制压抑他。王愤怒,窺伺他的过错,没有收获。恰逢林俊因为皇帝生日巡视辖地,于是上奏弹劾他,扣发三个月薪俸。不久,林俊因母丧还乡。武宗即位,谏官交相举荐,
46、在朝中的江西人联合上书请求召还林俊。林俊就晋升右副都御史,再次巡抚江西,但遭遇父亲丧事,没有上任。正德四年,林俊被起用为四川巡抚。眉州人刘烈带头作乱,恰逢保宁贼蓝廷瑞等人相继作乱,官军乘着胜利进击围攻,俘虏及烧死的人有两千多。林俊论功劳晋升右都御史。林俊在军中,与总督洪钟的议论多不合。中贵子弟想冒领军功,他总是禁止。御史俞缁逃跑躲避贼寇,俞鲻感到惭愧,想推诿罪责給林俊,于是弹劾林俊多次报首功。于是,林俊前后被严厉斥责。到方四失败,贼将被全部灭掉,林俊推辞加官阶和封赏,请求以旧职归田。诏令不允许他推辞官阶,但听任他辞官。言官交相请求挽留,皇上不批复。林俊归乡,士民百姓哭号着追上他送别他。世宗即位
47、,林俊被起用为工部尚书,改任刑部。在途中多次称疾辞官,皇上不允许。于是请求皇上亲近儒臣,端正他的心来发岀号令,用淳厚朴实为天下先。抵达京师之后,恰逢暑月御前讲席停讲,林俊举出祖宗勤学的旧例来劝谏。又第二年,林俊病重,于是死去,享年七十六岁。(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注】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柳宗元初任柳州刺史时。柳宗元与漳州、汀州、封州、连州四刺史因同属革新派王叔文集团而遭贬。飐(zhan):吹动。薜荔:一种
48、蔓生植物,也称木莲。百越:即百粤,泛指南方的少数民族。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写诗人初任柳州刺史,登高望远,百感交集,写诗寄赠给一同被贬谪的朋友。B. 诗歌开篇紧扣题目,写出了荒野辽阔、海天相连的宏大境界,含有深广的情意。C. 诗人善于写景,颔联写远景,细致真切地描绘出芙蓉与薜荔在暴风雨中的情状。D. 尾联既和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统摄题中“柳州”与“漳、汀、封、连四州”,也写出作者音书不达的悲伤孤寂。15.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柳州诗长于哀怨,得骚之余意。”这首诗在内容和写作手法上都和离骚有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答案】14. C 15. 内容:两首
49、诗都表现了诗人被贬谪之意。诗人身世与屈原有相似之处,因参与王叔文的革新运动被贬到遥远、荒僻的柳州,此诗就表现了他这时的心情。手法:比兴。离骚用香草美人象征人格的美好与高洁,本诗中用“芙蓉”与“薜荔”象征着诗人和诸友人高洁的品质与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
50、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C项,“颔联写远景”错,颔联描绘风急雨骤中的景象,是近景。故选C。【15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这类题,首先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诗歌,借助诗歌注释及关键意象,充分理解诗歌内容及情感;继而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知识储备,具体分析作品所运用的表现手法。诗歌表现手法很多,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直抒胸臆、对比、反衬、烘托渲染、正侧面相结合等。学生要对每一种手法都了解掌握,才能够正确加以判断。本诗与屈原的离骚在内容与表现手法有相似之处。(1)在内容情感上,离骚屈原的被放逐与诗人的被贬,二者所受到的精神打击是相似的。诗人身世与屈原有相似之处,因参
51、与王叔文的革新运动被贬到遥远、荒僻的柳州,此诗就表现了他这时的心情。(2)在表现手法上,离骚用香草美人象征人格的美好与高洁,本诗中用“芙蓉”与“薜荔”象征着诗人和诸友人高洁的品质与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二者都采用了“比兴”的手法。【点睛】比较鉴赏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做这类题要(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诗歌赏析: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谦、
52、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后来五人都被召回,大臣中虽有人主张起用他们,终因有人梗阻,再度贬为边州刺史。他们的际遇相同,休戚相关,因而诗中表现出一种真挚的友谊,虽天各一方,而相思之苦,无法自抑。元和十年,诗人初到柳州,夏日登楼怀友,面对满目异乡风物,不禁慨叹世路艰难,人事变迁,故诗中情感多悲凉哀怨。这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情景交融,楚楚动人。全诗先从“登柳州城楼”写起。首句“城上高楼”,于“楼”前着一“高”字,立身愈高,所见愈远。作者长途跋涉,好容易才到柳州,却急不可耐地登上高处,为的是要遥望战友们的贬所,抒发难于明言的积愫。“接大荒”之“接”字,是说城上高楼与大荒相
53、接,乃楼上人眼中所见。于是感物起兴,“海天愁思正茫茫”一句,即由此喷涌而出,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辽阔而荒凉的空间,望到极处,海天相连。而自己的茫茫“愁思”,也就充溢于辽阔无边的空间了。这么辽阔的境界和这么深广的情意,作者却似乎毫不费力地写入了这第一联,摄诗题之魂,并为以下的逐层抒写展开了宏大的画卷。第二联“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近处所见。惟其是近景,见得真切,故写得细致。就描绘风急雨骤的景象而言,这是“赋”笔,而赋中又兼有比兴。屈原离骚有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又云:“擥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锚谩e牢岱笄
54、靶拶猓非世俗之所服。”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登城楼而望近处,从所见者中特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风而曰惊,雨而曰密,飐而曰乱,侵而曰斜,足见对客观事物又投射了诗人的感受。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呢!在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赋中之比兴,有如水中着盐,不见痕迹。第三联写远景。由近景过渡到远景的契机乃是近景所触发的联想。自己目前是处于这样的情境之中,好友们的处境又是如何呢?于是心驰远方,目光也随之移向漳、汀、封、连四州。“岭树”、“江流”两句,同写遥望,却一
55、仰一俯,视野各异。仰观则重岭密林、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肠。景中寓情,愁思无限。从字面上看,以“江流曲似九回肠”对“岭树重遮千里目”,铢两悉称,属于“工对”的范围。而从意义上看,上实下虚,前因后果,以骈偶之辞运单行之气,又具有“流水对”的优点。尾联从前联生发而来,除表现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的惆怅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水路,则江流纡曲,不要说互访不易,即互通音问,也十分困难。这就很自然地要归结到“音书滞一乡”。然而就这样结束,文情较浅,文气较直。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先用“共来百粤文身地”一垫,再用“犹自”一转,才归
56、结到“音书滞一乡”,便收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效果。而“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四州”。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读诗至此,余韵袅袅,余味无穷,而题中的“寄”字之神,也于此曲曲传出。可见诗人用笔之妙。(三)名篇名句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是“_”。(2)韩愈师说中,有的人嘲笑他人从师,除认为彼此“年若道似”,不必从师外,还从地位、官职方面以“_”为借口拒绝从师。(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
57、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的诗句是“_”。【答案】 (1).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尊、酹、谀。三、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2018年3月,自然杂志连刊两文介绍有关石墨烯材料的重大发现。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文章的第一作者是来自中国的年仅21岁的博士生曾原。中国年轻人在国际上_,吸引了国人对石墨烯
58、的关注。石墨烯是一种纳米材料,被誉为“改变未来世界的材料之王”。自从石墨烯被发现以来,对于石墨烯材料的应用探索和商业化道路一直受到各发达国家重点关注的焦点,各个国家都_地扶持推动本国石墨烯产业的发展。在这方面,中国也是石墨烯研究和应用开发最为活跃的国家之一,与美国、日本_,位列石墨烯产业发展的第一阵营。在近日召开的“两会”上,以石墨烯为代表的新材料提案备受关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提到要推动新材料、新技术、新产业加快成长,并将石墨烯等新材料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随着批量化生产以及大尺寸等难题的逐步突破,石墨烯的产业化应用步伐正在加快。相对于航空航天等石墨烯重应用项目,智能可穿戴设
59、备、新能源电池等轻应用领域的石墨烯产品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从众多石墨烯产品的成功我们不难看到,石墨烯的商业化应用已经不是_,而是真正落地并走入千家万户。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崭露头角 不遗余力 齐头并进 空中楼阁B. 牛刀小试 不遗余力 同舟共济 水中捞月C. 崭露头角 竭尽心力 齐头并进 水中捞月D. 牛刀小试 竭尽心力 同舟共济 空中楼阁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自从石墨烯被发现以后,对于石墨烯材料的应用探索和商业化道路一直受到各发达国家的重点关注B. 自从发现了石墨烯,对于石墨烯材料的应用探索和商业
60、化道路一直是各发达国家关注的焦点C. 石墨烯被发现以来,石墨烯材料的应用探索和商业化道路一直受到各发达国家重点关注的焦点D. 自从石墨烯被发现以来,石墨烯材料的应用探索和商业化道路一直是各发达国家关注的焦点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因为在技术难度和规模化生产上更加有优势,所以率先取得了突破B. 率先取得了突破,是因为在技术难度和规模化生产上更加有优势C. 在技术难度和规模化生产上更加有优势,也率先取得了突破D. 率先取得了突破,在技术难度和规模化生产上更加有优势【答案】17. A 18. D 19. C【解析】【17题详解】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
61、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崭露头角:崭,突出;露,显露。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牛刀小试: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显示一下身手;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能。根据语境“中国年轻人在国际上”可判断“崭露头角”合适。不遗余力:遗,留下;余力,没有使完的力量。指把所有的力量全部使出来,没有一丝一毫的保留。形容做事卖力。竭尽心力:比喻用尽全部力量。“竭尽心力”的“心力”主要是指人的心力,而“不遗余力”的主语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国家。文中是“各个国家”,用“不遗余力”。齐头并进:不分先后地同时进行。同舟共济: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
62、喻利害相同。从语境来看,强调的是中国在石墨烯方面的活跃和发展水平,文章并没有共同战胜困难的意思,故选“齐头并进”。空中楼阁:指悬于半空之中的城市楼台;也比喻虛构的事物或不现实的理论、方案等。水中捞月:比喻某种事情根本做不到,白费力气。根据后面的语境“而是真正落地”,应选“空中楼阁”。故选A。【18题详解】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题中原句有两处错误,“对于”造成的成分残缺或介词赘余,“一直受到关注的焦点”句式杂糅。A下个,“自从以后”杂糅,“对于”造成的成分残缺或介词赘余;B项,“对于”造成的成分残缺
63、或介词赘余;C项,句式杂糅,去掉“的焦点”或“受到”改成“是”。故选D。【19题详解】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填写的内容与前文“重应用项目”构成递进关系,且应与“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句式保持一致,故应将含有“更加”的分句放在前面,排除B、D;“因为所以”的因果关系放在材料语境中,与前面
64、的句子不衔接,排除A项。故选C。20.下面是某班级学生参加班长竞选的演讲稿,其中有五处词语语体色彩不够合理,请指出并改正。大家好!我是,我要竞选的职位是班长。班长是许多同学都向往的职位,这一职位需要有能力有爱心的人来担任,我相信我有这个能力。我有足够的工作热情,我愿为班级事宜尽绵薄之力。我会主动服务于同学,并能够辅佐老师更好地管理班级。我之前担任过班级宣传委员、劳动委员,执掌过许多班级事务,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堪任班长一职。我深刻了解到:班长只有统筹并协调好各班委管理工作,才能创建良好的班风学风。总之,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一定会率先垂范,和大家一起建好我们的班集体。【答案】“绵薄之力”改为“一
65、己之力”。“辅佐”改为“帮助”“协助”。“执掌”改为“负责”“参与”。“堪任”改为“利于担任”。“率先垂范”改为“以身作则”。【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准确的能力。敬语指对听话人表示尊敬的语言手段。使用敬语,是尊人与尊己相统一的重要手段。谦词,就是表示谦虚的言辞。中国人喜欢谦逊,所以谦词在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是不可或缺的。“绵薄之力”是谦辞,这是在精选班长,语言要实事求是,不能过于谦虚,应改为“一己之力”。“辅佐”一词一般用于古代群臣之间,此处使用不合语境,应改为“帮助”“协助”。“执掌”一词一般用于国家或地方重要的部门,用于此处是大词小用,应改为“负责”“参与”。“堪任
66、”语意与语境不符,应改为“利于担任”。“率先垂范”是敬词,不能用于自己身上,应改为“以身作则”。【点睛】语言表达要做到“得体”,应学会“三看一理解”:(1)看文体,注意语体色彩。语体分为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书面语又有几种变体:公务语体、文艺语体、科技语体和政论语体等。口语通俗易懂,自然灵活,适用于日常交际对话及广播稿等。(2)看场合,注意“因境设辞”。(3)看对象,注意讲究分寸。(4)理解常见敬词与谦词的意义和用法。21.下面一幅汉字艺术图,请据此完成下列题目。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不超过30字)请描述该汉字艺术图的精妙之处。(不超过60字)【答案】用“京剧”两个字变形勾勒出京剧的净角肖
67、像。“京剧”变形组成的净角肖像生动形象。汉字字形与其词义表达内容巧妙融合,体现了汉字之美。【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表文转换的能力。我们要抓住图文的构成要素,如果是表,还要注意它的变化趋势,用文字叙述,当然,还要抓住图文所表达的主旨,是表的还要总结变化的规律。这是一幅汉字艺术图,我们可以看出来,这是艺术化的“京剧”二字,两个变形了的字重叠在一起,又恰似京剧中的“净角”形象,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花脸”。所以可以简洁地描述为这是一幅“用京剧两个字变形勾勒出京剧的净角肖像”。“京剧”二字变形处理后勾勒出的净角形象较为的生动形象,将“艺术”与“汉字”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也
68、体现了汉字后面我们深厚的文化内涵。【点睛】解答图文转换题的步骤:第一步,要细致观察画面的整体内容,搜索并提取有效信息,看图画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第二步,要仔细观察画面的背景和人物,看画面的背景反映了什么,背景和人物有什么联系。第三步,要观察画面中的细节,如人物的表情和动作,要与画面进行心灵的对话。第四步,合理想象,丰富画面内容。无论是单幅图还是多幅图,画面上的内容总是有限的。观看图画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丰富画面内容,从而有助于揭示画面蕴含的主题。四、写作2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69、字。【答案】【例文】认清自我离自己越近的东西,往往看得越不清楚,正所谓“欲知人者,必先料己之短长”这时正确认识自己尤为重要,认识自己,才能认识他人,认识社会,最终走向成功之巅。相传,在吴国和西晋灭吴时期,有一位叫周处的人,他为人性情暴躁,纵情肆欲,常常为祸乡里,使村民苦不堪言。于是就把他和山上的猛虎、水里的蛟龙合称为“三害”。一天,周处看到一些老人围坐在一起愁眉不展,问过后才知是猛虎和蛟龙又来兴风作浪,周处听后就说:“我去除掉他们。”之后就迈着大步离去了。过了一段时间,村民见周处一去不回,以为他与猛虎、蛟龙同归于尽,十分欣喜。可没成想,他却带着蛟龙、猛虎的尸首赶了回来。后来周处才知道原来自己也
70、是“三害”之一,就下定决心,痛改前非,最后终于除了自己这一害,得到了乡邻的赞扬和拥护。从古至今,人无完人,只有学会全面看待自己,才能有所进步,找准自己的位置,使自己更加成功。自知者明,自胜者强,人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有可能成为了不起的人。虽说如此,但依旧有许多人认不清自己,生活在一个自己伪造的虚拟世界里,看不到自己的本来面貌。有时候,生活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了你行为的点点滴滴,而这面镜子,别人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镜面上的污浊,真正可以使镜面光洁的,只有你自己!总而言之,人只有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才可以完善自我,孔子云:“吾日三省吾身”难道不引人深思吗?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让自己的缺点无处遁形,多听取
71、别人的意见,这样你就会提升自我,在人群中脱颖而出,成为海面上升起的一颗新星。其实有时,在空闲的时间里,你能自我反省出很多东西,仰望星空,看着宇宙鬼斧神工的杰作,你会思考许多事情。“不己知者,焉能知人?”只有学会了认识自己,才能看透常人所无法看透的东西,这也不失为一种“学问”。而我们就是在这种“学问”中成长,逐步成为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像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都缺少自我反省的能力,我们应从现在开始,严格规范自己。从小事做起,从生活做起,成为祖国新一代的接班人。为了祖国的发展和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我始终相信,我可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写作漫画作文的时候一般可按四步审题:
72、先看画面内容; 再看画中语言(画面语言、画题); 找画面与画题相统一的内涵。因为画题往往是画龙点睛之笔; 看与现实生活中哪方面有联系,找准分析角度。【审题】该则漫画材料由三部分构成,每一部分的主体都是两只狗。第一幅,两只形体大致相似的狗各自跑开,去了不同的地方;第二幅,它们来到两面不同的镜子前,其中一只狗在镜子中变得高大威武,另一只则变得十分矮小;第三幅,两只狗发生了变化,一只匍訇在地,充满乞求与卑怜,另一只则趾高气扬,阔步前行。漫画的寓意是只有正确地认清自己,才不会失掉自信心。狂妄自大来自于过高地评估自己。立意角度:从照放大镜的小狗角度:狂妄自大来自于过高地评估自己;从照缩小镜的小狗角度:只
73、有正确的认清自己,才不会失掉自信心;从整个漫画的角度:认识事物要冷静,莫被表象迷惑;认清自己,找准位置,正确定位;做人要自知,勿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坚守本心,做好自己;“偶像”的作用,心理暗示对人的影响。素材准备:诗人鲁黎说:“还是把自已当作泥土吧,老是把自已当作珍珠,就会有被埋没的痛苦”。的确,真正认识自已的人明白自已该干什么,是什么样的人,有怎样的力量。从而依据事实,确立符合实际的目标,去追寻适合自已的成功,人生道路上也会平坦许多。善于自我认识的人是比比皆是的。伟大的鲁迅先生一向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律,他热爱青年,支持青年,甚至还闹出过为青年人补靴子的笑话。然而,当他发现“
74、青年人中也有虫豸(蠹)”的时候,他并未因要保存面子而一意孤行,而是适时的反省自己,解剖自我,因而更为后人所推崇。当代的大作家史铁生,在与顽症的搏斗中,正确地认识了自我的缺陷和价值,而能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坎坷和磨难。他写道:“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懦夫衬托了英雄,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我们不免发现古人的自我认识相当清醒。李贺说:“我生二十不得志,一心愁谢如枯兰。”才二十岁的人,心旌已经褴褛,像他这样的年龄,正是旁人急于升官进仕,正是他人期望宦达的年代,而他却不顾暇这些,当后人抽丝剥茧地打开他固守的精神世界的产物发现,凄美与惊艳这样令人惊讶
75、的精神果实,惟独没有蒙翳。人只有在无功利的同时,内心澄澈如水,如入无碍之境,司马迁在他人眼里完全是个废人,苏格拉底日日拖着肥大的身躯踽踽而行,贝多芬在他人看来是个聋子,但他们都超乎他人的期望成为伟人。我们不禁要反省他们对于人生的自我认识,凡是精神伟大的人都拥有一颗自我认识的心,强烈的精神意识能帮助他们摒除外界走向的干扰,在他们心中自己选择的走向是通向精神殿堂的捷径,不论世殊事异,他们在自己选择的路上奋斗拼搏,从未放弃,“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他们在他人期望的悖论中走向辉煌。 有人用一生的光阴,寻求他人期望的成功人生,商业家劳心劳神,政治家殚精竭虑,只有有心人才会追源溯流,从自己认定的精神家园中
76、打捞成功的鱼群,最终他会像渔家拉动海带一样,将自己成功的人生越拉越绵长,最终拉动整个大海。正确认识自己,它是梦想之石,去击出理想之火;它是理想之火,去点亮创造的灯;它是创造之灯,去照亮成功的路;它是成功之路,通向四面八方而不迷途!结构思路:本题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根据内容可以写成一篇记叙文。写作角度可以用漫画中的小狗作为主人公,也可以用现实生活中的人作为主人公。通过叙述几件事,表达文章的主题,即:只有正确地认清自我,从而树立正确的理想,才能实现自我。本文也适合于写成议论文,可根据漫画的寓意确定立意,然后确定中心论点,利用论据进行论证。论证的结构可以采取对照式:认清自我,能逐步实现
77、自我;不能认清自我,导致理想虚无,从而最终导致人生失败。最后总结全文,强化观点。【点睛】看图作文,关键就在于看懂图。立意、拟题都离不开对漫画的正确理解,如何看懂图,本人觉得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1“一枝一叶总关情” 著名漫画家丰子恺说过“漫画是简笔而注重意义的一种绘画”。漫画虽是简笔,但画中无闲笔。因此看图贵在细心审阅图画,要有整体意识,不要遗漏画面的内容。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留心各种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看图主要关注画面的标题、标注文字,画面里有什么人、什么事,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特别是“语言”与“动作”的细节,把准确握漫画的整体倾向是讽刺还是赞扬。这些都能帮助我们理解题意,可以说
78、“一枝”、“一叶”都关系到对整个画面寓意的理解。 2“为有源头活水来”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漫画的:“以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画面,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漫画是作者用图画的语言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是同社会实际相联系,富有针对性的。因此我们要把漫画还原到现实生活中去,可以说还原社会是理解漫画的源头、活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揣摩到画面的深刻寓意。3“众里寻他千百度”漫画的内容常常给我们“横看成岭侧或峰”的感觉,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立不同的意,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对画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然后仔细研究,好好寻找,把握漫画的主要倾向,找到图画的精髓,把握最深刻的立意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