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古诗三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_人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8786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古诗三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_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五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古诗三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_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五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古诗三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人教版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写了西湖盛夏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诗人的热爱之情。 教学这首古诗,我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抓住诗眼,挖掘诗的内涵。 教学中我抓住重点词句,围绕重点词句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本首诗歌的诗眼就在“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中的“毕竟”。“毕竟”既把诗歌要写的特定节令下的特定景色作了限定,集中在写“不同”,又突出诗人对眼前景色的由衷赞美,乃至惊叹之情。我抓住这两字诱导,提挈全篇,重点在引导学生理解“风光不与四时同”,让学生知道夏季中有三个月,六月居末,荷花最旺之时,景色尤美。 二、引导学生发挥想像,体会诗的意境。 古诗中的

2、思想感情一般表现得比较含蓄。教学时。我启发学生逐句逐段地进入诗中所描写的意象中去感受,去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我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发学生体验、感受、联想和想像,从而拉近古代和现代的距离,赋予古诗文以新的生命力,如鱼之江海中,自有无穷乐趣,而后发现情致理趣所在。在初读之后,我让学生先介绍自己所认识了解的荷,给学生头脑中留下一个大概的印象,然后用朗读录音回味叶圣陶爷爷的荷花,学生对荷花的感知就越来越具体了,最后看图画学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解诗人写西湖六月中“毕竟不同”的“风光”,捕捉了西湖特有景物“莲叶”和“荷花”,写出了它们一望无际和亭亭直立的形态,赋予了它们“无穷碧”和“

3、别样红”的色彩,红绿相映,荷日生辉,写足了西湖的美景。 三、拓展阅读,培养诗趣,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课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教材教”,即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开展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我们更不能就诗教诗,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也就是学生的生活和大自然。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古诗词距离学生遥远,有很多诗词都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就要*学生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习诗前让阅读、收集大量与“荷花”有关的资料,以便更好、更深地理解。在这一次次的积累中,学生的语文功底,领悟理解力才能渐渐地厚重起来。 在学完本首古诗后,我以一带一进行相关链接,引导学生学习李白的有关映日荷花的诗古风其二十六首,进行拓展阅读,打开课外阅读的新视窗。 教学本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诗歌内涵的理解,古诗的诵读指导,我将会在以后的古诗教学中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