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培优通用版专题强化练(十三) 影响意义类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86819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5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培优通用版专题强化练(十三) 影响意义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培优通用版专题强化练(十三) 影响意义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培优通用版专题强化练(十三) 影响意义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培优通用版专题强化练(十三) 影响意义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培优通用版专题强化练(十三) 影响意义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培优通用版专题强化练(十三) 影响意义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培优通用版专题强化练(十三) 影响意义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培优通用版专题强化练(十三) 影响意义类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强化练(十三)影响意义类(限时25分钟)1.(2019广东揭阳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涠洲岛位于广西北部湾中部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岛屿北部、东部海岸主要为基岩岩滩,西部海岸以海蚀崖为主,该岛是全球珊瑚礁分布的北缘,珊瑚主要生活在热带海域,其生长条件较苛刻,最适宜温度为2527 ,对水环境要求高。随着气候变化,全球的珊瑚礁正在不断减少。目前科学家正在涠洲岛海域进行人工繁育珊瑚多项实验,主要采用固定式苗圃和悬浮式苗圃进行海底珊瑚种植,由于海况复杂,工作人员在海底种植珊瑚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下图为涠洲岛等深线(单位:米)及珊瑚礁的分布图(阴影区为现代珊瑚覆盖度5%)。(1)【原因措施类

2、】推测涠洲岛西部和南部地区珊瑚分布较少的原因。(2)【影响意义类】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涠洲岛珊瑚的影响。(3)【分析评价类】简述在涠洲岛海底种植珊瑚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问题。(4)【影响意义类】指出涠洲岛珊瑚礁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方向。解析:第(1)题,西部风浪大,侵蚀强,过强的风浪使珊瑚虫难以在基底上固着;水较深,光照较弱。南部为海湾,靠近海港,人类活动密集,水体污染较严重,海底以淤泥沉积物为主,会使珊瑚窒息而死,不利于珊瑚生长。第(2)题,珊瑚最适宜温度为2527 ,对水温、盐度、水深和光照等条件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水温度升高,影响珊瑚生存,导致珊瑚总量减少;使热带的珊瑚类型在更高

3、纬度也有分布,珊瑚分布范围向北扩大,成为热带珊瑚的避难所。第(3)题,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可从珊瑚本身生态环境的脆弱和海上工作的辛苦来分析。珊瑚易受风浪、台风破坏,种植难度大;水下工作量大,成本高;工作人员可能会遇到海底有毒或危险生物,威胁人身安全;海底压力大和缺氧环境,长时间工作影响身体健康。第(4)题,可持续开发利用即保护性开发,既能保护环境,又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利用珊瑚礁发展水产养殖;开展海洋科普教育和科研;发展潜水观光等旅游项目。答案:(1)西部风浪大,侵蚀强,水较深,形成侵蚀海岸;南部为海湾,人类活动密集,水体污染较严重,海底以淤泥沉积物为主,不利于珊瑚生长。(2)全球气候变暖导

4、致海水温度升高,影响珊瑚生存,导致珊瑚总量减少;使热带的珊瑚类型增加,成为热带珊瑚的避难所;珊瑚分布范围向北扩大。(3)珊瑚易受风浪、台风破坏,种植难度大;水下工作量大,成本高;工作人员可能会遇到海底有毒或危险生物,威胁人身安全;海底压力大和缺氧环境,长时间工作影响身体健康。(4)利用珊瑚礁发展水产养殖;开展海洋科普教育和科研;发展潜水观光等旅游项目。2.(2019河南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位于东非高原的布隆迪,境内多山地,是一个工业基础薄弱、以农牧业为主的国家。该国90%以上的人口从事农牧业生产,但粮食缺口仍在30%以上。近几年布隆迪从中国引进农业科技,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下图为

5、布隆迪位置图。(1)【原因措施类】简述布隆迪粮食缺口大的主要原因。(2)【原因措施类】分析布隆迪选择水稻种植来解决粮食问题的原因。(3)【影响意义类】列举大面积种植水稻对坦噶尼喀湖带来的影响。(4)【原因措施类】请为布隆迪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解析:第(1)题,可从人口增长、工业基础、生产力水平、水利工程、地形等方面去分析。第(2)题,可以从影响农业生产的土壤、水源、气候等条件以及水稻的单产等方面去分析。第(3)题,可以从湖泊水位、含沙量、水体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去组织答案。第(4)题,答案可以从优良品种的使用、加强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善等方面去

6、组织。答案:(1)人口激增,粮食需求增多;工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资料不足,生产效率低;农业生产水平落后,粮食产量低;水利工程落后,粮食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大;多山,可耕作土地资源少。(2)境内多火山灰、火山熔岩形成的肥沃土壤,全年高温,湿季多雨,河湖等灌溉水源充足,自然条件适宜水稻种植业发展;水稻单产较其他粮食作物高,发展水稻生产有助于缓解粮食危机。(3)湖水减少,水位下降;湖水污染加重,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湖泊含沙量增加;湖泊鱼类生长受影响,生物多样性降低。(4)使用优良品种,提高单产和品质;改良耕作制度,提高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调整种植结构,合理安排粮食生产和经济作物的关

7、系;增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3.(2019山东青岛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摩洛哥能源资源缺乏,为石油进口国。2018年10月22日,中国与摩洛哥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塔式熔盐太阳能光热电站在摩洛哥的瓦尔扎扎特投入使用。该项目是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后实施的首个海外光热电站设计项目。该发电站的定日镜群分布在中央集热塔的周围,镜面反射率高达93.5%,通过跟踪控制系统,将太阳光准确地反射、聚焦到中央集热塔顶部的吸热器,对熔盐进行加热,其中一部分热熔盐进入蒸汽发生器系统产生过热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一部分热量存储在熔盐罐中,为日落后满负荷发电积蓄能量。图甲示意摩洛哥及周

8、边区域。图乙示意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的组成及发电流程。(1)【影响意义类】画出两条过洋流M的等温线,并据此分析该洋流对沿岸地区蒸发量的影响。(2)【分析评价类】分析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能够显著提高发电量的设计优势。(3)【影响意义类】分析瓦尔扎扎特地区的自然条件对该项目运营产生的不利影响。(4)【影响意义类】简述该项目合作给摩洛哥能源开发带来的积极影响。解析:第(1)题,通过区域定位可知,该地区的洋流是加那利寒流,洋流的走向和等温线的走向是一致的。寒流的流向是由高纬度地区流向低纬度地区,因此等温线应当向低纬度方向弯曲。该洋流的性质是寒流,寒流对气候的影响是降温减湿,因此会降低沿岸地区的蒸发量以

9、及降水量。第(2)题,由材料可知,该发电站的定日镜群分布在中央集热塔的周围,镜面反射率高达93.5%,镜面高反射率,有利于提高太阳辐射的利用率;通过跟踪控制系统,将太阳光准确地反射、聚焦到中央集热塔顶部的吸热器,增加了太阳辐射的聚集程度,提高了发电效率;对熔盐进行加热,其中一部分热熔盐进入蒸汽发生器系统产生过热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一部分热量存储在熔盐罐中,为日落后满负荷发电积蓄能量,有利于延长发电时间,储存能量,保障后续发电。第(3)题,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对项目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从气候、水源等方面去分析。由材料可知,该地区位于沙漠边缘,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但降水少,并且昼夜温差大,容易

10、缩短使用寿命,而且多风沙天气,容易掩盖镜面,从而降低发电效率。水资源短缺不足等限制了产业的发展,提高了运营成本,降低了效率。第(4)题,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又要考虑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摩洛哥具有资源优势,中国拥有技术优势,相互合作,有利于摩洛哥能源的开发,同时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促进其经济的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缓解能源短缺的状况。该项目是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后实施的首个海外光热电站设计项目,中国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促进该项目的发展和成熟。熔盐太阳能是新能源,环保无污染,新能源的开发有利于促进其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缓解大气污染。答案:(1)画图如下。该洋流为寒流,水

11、温低,受其影响沿岸地区气温低,蒸发弱,水汽蒸发量小。(2)镜面反射率高,显著提高光线的有效利用率;通过跟踪控制系统,使定日镜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增加了单位面积的太阳辐射量,提高了发电效率;熔盐罐存储一部分热量,能够保证日落后仍能持续发电,延长发电时间。(3)该地区位于沙漠边缘,多高温天气,昼夜温差大且多风沙,缩短设备的使用年限;多风沙天气且降水少,定日镜面板易被沙尘覆盖,影响发电效率;水资源短缺,提高运营成本。(4)发展可再生、绿色清洁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引进中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大新能源开发力度;缓解该国能源短缺的状况。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

12、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习近平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港珠澳大桥采用“桥、岛、隧三位一体”的建筑形式;大桥全路段呈S形曲线,桥墩的轴线方向和水流的流向大致趋平。(1)【分析评价类】说出港珠澳大桥修建的主要自然障碍。(2)【分析评价类】推测大桥采用S形曲线的好处。(3)【特征描述类】相对于桥梁,说明中段采用隧道模式的优点。(4)【影响意义类】从城市发展角度,分析港珠澳大桥对珠海的影响。解析:第(1)题,交通建设的自然障碍可从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角度分析:跨海大桥建在海上,受海水腐蚀强;多风浪和台风灾害;海底地质条件复杂。第(2)题,由材料“桥墩的轴线方向和水流的流向大致趋平”可知,大

13、桥呈S形利于减少桥墩阻水率;大桥跨度较大,与直线相比,S形更美观,也有助于缓解司机驾驶疲劳。第(3)题,隧道模式不再需要桥墩,且隧道在海水以下,受海水侵蚀、海水运动影响小;该段海水深度大,隧道更安全;对海面航运影响小。第(4)题,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使珠海与香港、澳门间的交通更为便捷,经济发展受香港、澳门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强,有助于珠海经济腹地的扩大,促进城市化发展;影响珠海城市形态,促进其向大桥方向发展;有助于珠海调整城市经济增长模式。答案:(1)海水腐蚀性强;多风浪;多台风等气象灾害;地质条件复杂。(2)能缓解司机驾驶疲劳;减少桥墩阻水率(减少水流对桥墩的冲击);提升建筑美观度。(3)受海水侵蚀

14、、海水运动影响小;该段海水深度大,隧道更安全;隧道对海面航运影响小。(4)有助于珠海经济腹地的扩大,促进城市化发展;影响珠海城市形态,促进其向大桥方向发展;有助于珠海调整城市经济增长模式。5.(2019河北名校联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丹麦拥有世界最优的能源系统,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风电技术发达,被称为“风电的硅谷”。1991年,丹麦建成了全球第一个海上风电场,截至2017年持续运营的海上风电站已有15个,发电总量居世界之首。丹麦政府一直把能源效率视为“第一能源”,把绿色能源视为“第二能源”,并计划在2050年彻底告别化石能源。图甲为丹麦海上风能分布图,图乙为海上风电站结构图。(1)【特征

15、描述类】指出丹麦海上风能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解释原因。(2)【分析评价类】与陆上风电站相比,分析丹麦发展海上风电站在自然条件方面遇到的困难。(3)【影响意义类】简述丹麦2050年彻底告别化石能源对环境的积极意义。(4)【影响意义类】说明丹麦的能源开发利用经验对我国能源开发的启示。解析:第(1)题,观察图例并结合图示可知丹麦海上风能呈现出西多东少,距陆地越远越丰富的特点。该特点的形成与丹麦所处的风带及影响风力的因素有关。丹麦处于西风带,西部为迎风地带,故西部的风能丰富。距陆地越远受海洋影响越大,海洋较陆地平坦,摩擦力小,风的阻力小,风力大,风能丰富。第(2)题,与陆上风电站相比,由于丹麦处于西风带

16、内,西风带内气旋活跃,天气多变,海上建设的施工难度加大;在陆上建风电站,基底在陆地,建设相对容易,海上建风电站基座在海底,海底地质复杂,因此海上建站需要进行地质勘查,建设难度更大;海水具有腐蚀性,海上风电站后期维护修理成本高。第(3)题,化石能源的开采会破坏生态,燃烧时会排放温室气体和部分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彻底告别化石能源可以直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不使用化石燃料会使得化石能源的开采量减少,从而有益于生态环境保护并减轻化石能源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第(4)题,中国应加大科技及资金投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及能源开发水平;结合各地实际,科学开发利用绿色能源以保护环境;

17、改变目前以煤为主体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绿色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比重等。答案:(1)分布特点:西部风能比东部丰富;距离陆地越远,风能越丰富。理由:西部受盛行西风影响大,风能丰富;海上摩擦力小,风速大,风能丰富(或靠近陆地摩擦力增大,风速减小)。(2)海上气旋活动频繁,天气多变,海况复杂,施工难度大;基座在海底,地质勘查和建设难度大;海水盐度高,腐蚀设备,设备维护修理成本高。(3)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减少化石能源开采带来的生态破坏;减少化石能源在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任答2点即可)(4)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绿色(或清洁)能源;加大资金投入,

18、提高绿色(或清洁)能源开发水平;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提高绿色(或清洁)能源的比重,改善环境质量。(任答3点即可)6.(2019河南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格达半岛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地表冻土广布,此处设立了西伯利亚纬度最高的自然保护区,驯鹿在广阔的苔原上栖息繁衍。随着气候变化,格达半岛及周边区域出现大量天坑,据调查其为地下甲烷在高压状态下爆炸形成的坑洞。甲烷是有机质在隔氧环境下分解而成,其对地表辐射的吸收能力是二氧化碳的二十余倍。下图为格达半岛位置示意图。(1)【原因措施类】简述格达半岛土层中多甲烷的原因。(2)【原因措施类】气候专家认为甲烷坑洞的出现将会加速全球气候变暖进程,请解

19、释原因。(3)【影响意义类】说明甲烷坑洞对驯鹿生存的影响。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格达半岛处在极圈以内,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有机质分解速度较慢,为甲烷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结合图文材料可知,该区域冻土广布,众多的冻土层可很好地将氧气隔绝开来,从而为甲烷的形成提供了物理条件;由材料可知,格达半岛冻土广布,地面密闭性较好,甲烷不易泄漏,易积累。第(2)题,该区域冻土广布,在当今全球气候变暖的环境下,冻土会大量融化,地下的甲烷将会泄漏出去,进入大气中,甲烷会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从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第(3)题,由图文材料可知,大量天坑的存在破坏了完整的地表形态,破坏了驯鹿的活动场所,从而使其栖息地面积减小;大量天坑的出现使驯鹿在迁徙觅食时容易失足跌入天坑内,从而威胁驯鹿的生命安全;天坑内释放的甲烷使该区域局部地区气温升高,使喜寒的驯鹿难以适应。答案:(1)格达半岛气温较低,土壤有机质积累较多;地表多冻土,隔绝氧气,土壤有机质在缺氧条件下分解形成甲烷;甲烷在冻土封闭环境下进行积累。(2)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冻土消融,大量甲烷从土层进入大气层;甲烷对地表辐射的吸收能力强,增强温室效应,使得冻土消融加快,更多甲烷进入大气。(3)甲烷坑洞导致驯鹿栖息地面积减小,趋于破碎化;坑洞对驯鹿的迁徙觅食造成安全隐患;坑洞释放的甲烷导致气温升高,驯鹿喜寒难以适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