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文科零班、奥赛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85324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文科零班、奥赛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文科零班、奥赛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文科零班、奥赛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文科零班、奥赛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文科零班、奥赛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文科零班、奥赛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文科零班、奥赛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文科零班、奥赛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文科零班、奥赛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文科零班、奥赛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文科零班、奥赛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西省上饶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文科零班、奥赛,含解析)考试时间:60分钟 分值:10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6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答案)1.史书记载,晋武帝司马炎共有26个儿子,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最终,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由此可见,晋武帝选立太子是根据A. 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B. 禅让制的尚贤原则C. 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D. 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制【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可知,最终晋武帝选立太子是根据宗法制的

2、嫡长子继承制,太子虽然天生痴愚,但因为是嫡长子,所以没有更换,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无论选择嫡长子还是贤子,都体现了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这不能使晋武帝确立最终的继承人;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晋武帝最终依据嫡长子继承制确立继承人,不是禅让制的尚贤原则;C选项不是选立继承人的依据。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2.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A. 防止宰相权重难控制B. 完善中央集权C.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 扩大民主权利【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隋唐将宰相的权力分散,目的是防止相权过重,威胁到皇权,所以答案选

3、A。其他选项不符合,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3.秦朝的郡县制开辟了中国行政区划的先河,下列有关郡守和县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是地方行政长官B. 由皇帝直接任免C. 职位世袭并可在辖区内自行铸造钱币D. 是皇帝加强对全国各地统治的工具【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B项正确,郡守和县令都是地方行政长官,由皇帝任免,对皇帝负责,但是郡守和县令并无在辖区内铸币的权力,中央统一货币,从而维护国家的统一。因此C项错误,故选C。D项正确,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4.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大致可

4、以表现出三个阶段A. 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B. 察举制世官制科举制C. 世官制科举制察举制D. 察举制科举制世官制【答案】A【解析】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最早是西周开始时的“世卿世禄”制即世官制,到汉武帝时实行察举制,由于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存在很大弊端,隋朝创立了科举制来选拔官吏,科举制到清末沿用了一千多年。故A正确,其他顺序不符合,排除。5.元朝行省制度的问世,使“军事、财赋、监察三位一体的行省高层督政区成为比较稳定、成熟的建制”,出现了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的特征。这说明行省的设置A. 严重制约地方自主性B. 形成地方威胁中央局面C. 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D.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答案】

5、D【解析】行省制“成为比较稳定、成熟的建制”,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故答案为D项。从材料中的“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来看,A项说法错误,排除;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不是中央与地方分权,材料不能体现分权与制衡原则,排除C项。6.伯利克里在演讲中说:“我们这个国家由全体公民治理”,但古代雅典曾驱逐过最能干、最好的执政官,也曾判处苏格拉底死刑。这说明A. 雅典是一个非常民主的国家B. 雅典民主是特定条件下的集体暴政C. 雅典民主是不讲人权的高压民主D. 雅典司法审判未起到维护民主作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由全体公民治理”,得

6、出雅典是一个非常民主的国家,而本题侧重点在关联词“但”字以后,故A项错误;雅典民主是小国寡民城邦政治的产物,“由全体公民治理”,可知是一种集体管理模式,驱逐最好的执政官,处死苏格拉底属于暴政行为,故B项正确;材料“由全体公民治理”,不是不讲人权,故C项错误;材料恰恰体现了雅典民主的滥用,而不是未维护民主,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B。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名师点睛】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全体公民是统治者,但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和局限性是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和利益,其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是少数人的民主。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

7、的政治制度,民主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而言,是遥不可及的。7.布鲁图是罗马的一个铁匠,他向贵族卡西借了10个金币,契约规定一个月内归还。可是,布鲁图在契约期无力还债。根据十二铜表法的规定卡西可以随意处置布鲁图 卡西有权拘押布鲁图布鲁图有权与卡西协商还债事宜卡西有权要求布鲁图还债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可见卡西可将布鲁图拘押至法庭审判,审判后可以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正确,C选项符合题意;不符合十二铜表法的规定,排除,ABD选项排除。8.以英国女王

8、伊丽莎白二世为主人公的电影女王中出现了这样的情景:女王的私人秘书在通知女王于议会大选中获胜的布莱尔首相要来拜见时,女王对他的用词进行了纠正“是准首相,罗宾。我还没有任命呢!”这一情形从侧面说明A. 首相就职前需得到英王任命B. 这一情节出现历史性错误C. 英国国王对首相人选有最终决定权D. 君主立宪制下英国国王没有任何的实权【答案】A【解析】“我还没有任命呢”足以证明英国的首相就职前是需要得到英王任命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这一情节出现是符合英国政治体制的,并非历史性错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英国国王对首相人选并没有最终决定权但有任命权,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没有任何的实权说法过于绝

9、对,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9.2012年2月美国白人协警齐默尔曼枪杀黑人马丁,未被追究任何责任,佛罗里达州法院在美国民众抗议浪潮中重启此案。在经过长达一年多的审理后,认定齐默尔曼无罪。全美各地再次引发强烈反响和抗议活动,美国总统奥巴马表态:“要是我有一个儿子,一定长得像马丁。”以此来安抚民众情绪。这表明在美国A. 总统可通过对法院施压促其改判B. 民众可通过舆论对法院施压促其改判C. 国会可独立修改并通过法律D. 法院在各方权力冲突时按法律独立审判【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未被追究任何责任,佛罗里达州法院在美国民众抗议浪潮中

10、重启此案”,但“在经过长达一年多的审理后,认定齐默尔曼无罪”,可见法院在各方权力冲突时按法律独立审判。故选D。考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美国1787年宪法分权制衡原则10. “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宪法史上绝无仅有的最简短、最经验主义的一部宪法,它的含糊不清、残缺不全可谓是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所有法律都仅限于分别阐述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现象A. 是共和派与君主派之间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的产物B. 说明浪漫主义情怀影响法国人对立法和法律的态度C. 证明法国人革命激情有余但治国能力远不如英、美D. 反映出法国忙于应付普法战争对

11、制定宪法重视不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题眼是“第三共和国宪法”。材料指出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所存在的局限性最简短、最经验主义、含糊不清、残缺不全,之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法国在大革命后一直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经过议会内部一系列的激烈斗争,1875年以一票之差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共和政体,这部宪法是共和派与君主立宪派相互斗争妥协的产物,故A项正确;宪法存在局限性并不是受到浪漫主义的影响,故B项错误;治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体现在许多方面,不能仅凭一部宪法就断定法国人治国不如英、美,故C项错误;普法战争是在18701871年,颁布宪法时战

12、争早已结束,故D项错误。11.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各邦保有一些民政自治权,而军事、外交、海关、货币、民法、刑法等权力均归中央政府。”上述内容反映出当时德国A. 有法西斯主义传统B. 仍然实行君主专制C. 实行君主立宪制D. 实行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联邦制【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德国君主立宪制相关知识的把握。根据题干材料“各邦保有一些民政自治权”“均归中央政府”可知D符合题意。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为联邦制国家,学生再结合美国的联邦制可确定必然选D。A在材料里无法体现,可排除。B错误,德意志帝国此时皇权虽然很大,但仍为君主立宪制国家,不是君主专制

13、。C正确,但同样与题意无关,因为题干在强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综上,本题选D.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12.“中英之间,为什么会爆发这场(1840年)战争?关于是否对中国开战,看起来似乎是与两种植物有关的贸易引起的英国人的鸦片和中国人的茶叶。”关于这场战争的研究结论,正确的是( )A. 正当贸易中中国在银元方面是入超的B. 鸦片和茶叶的冲突是战争发生的根源C. 英国议会的决议生效与否取决于英王D. 进行战争是维护正当贸易的必要手段【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商品在与英国的贸易过程中处于出超地位,

14、银元方面是入超的,英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而向中国出口鸦片,并由此最终引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故选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原因是要打开中国的市场,而非鸦片和茶叶的冲突,排除B;英国当时已经是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英王是虚君,C项说法错误,排除;维护正当的贸易没有必要一定要进行战争,D项说法错误,排除。13.太平天国运动的最主要历史功绩是( )A. 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B. 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C. 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D. 配合了亚洲第一次民解运动高潮【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主要解决的矛盾是国内阶级矛盾,它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

15、反动统治,加速了清朝统治的衰落和崩溃,故选C。A项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而非功绩,排除;太平天国运动尽管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并未实施,故B项不是最主要的功绩,排除;D是客观影响,不是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排除。【点睛】本题是最佳式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调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要区分主次选择主要矛盾。14.历史学家费正清说:“日本这时已成为一个现代国家,民族主义使它的政府和人民在共同的目标下团结起来对付中国;而中国的政府和人民基本上是各行其是中国人民几乎没有受到冲突的影响,政府几乎全部凭借北洋水师。”作者认为中国甲午战败的主要原因是A 国人民族观念淡薄B. 武器装备陈旧落后C.

16、 政府军事策略失当D. 北洋官兵妥协退让【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内容“中国人民几乎没有受到冲突的影响,政府几乎全部凭借北洋水师。”可以看出,作者认为中国甲午战败的主要原因是国人民族观念淡薄,没有团结对外的意识。BCD项不是材料内容反映出的原因,故选A。点睛:关于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需要掌握强政府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正政府封建制度的腐败与落后,无法对抗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15.下表显示的是清朝“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拨派给公共工程局的部分款项,该款项主要用于履行( )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规定要拆毁大沽炮台,故

17、选D。南京条约、天津条约、马关条约并无拆除炮台的内容,排除ABC。16.1912年2月12日,清帝逊位诏书颁布后,宣统帝正式退位。有学者将清帝逊位诏书说成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下列说法能作为其论据的是A. 中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由此确立并不断完善B. 两场革命都推翻了专制统治,重新建立了政权C. 中英两国都由此结束了帝制D. 都使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光荣革命”的含义是不流血的宫廷政变,清帝退位与英国的光荣革命相比,两者都结束了专制,重新建立了政权,选项B正确;清帝退位后,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民主共和名存实亡,选项A排除;英国保留了君主,排除C;清帝退位后,中国

18、没有了皇帝,排除D。17.观察下图邮票,该邮票的发行主要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爆发多少周年( )A. 17周年B. 29周年C. 28周年D. 30周年【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即1937年,因此距离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28周年,故选C。纪念五四运动爆发17周年为中华民国二十五年,排除A;纪念五十四运动爆发29周年为中华民国三十七年,排除B;纪念五四运动爆发30周年为中华民国三十八年,排除D。18.作家魏巍曾写道:它是地球上的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这条诗意而壮美的红飘带背后,是皑皑雪山、茫茫草地、滔滔江河,是饥饿、寒冷、疾病、硝烟,是理

19、想、信念、意志”材料描述的事件A. 标志着国民大革命的失败B. 成为创建人民军队开端C. 粉碎反动派扼杀革命的企图D. 拉开武装反抗国民党序幕【答案】C【解析】从“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可知,这位作家叙述的是红军长征的起点与终点,因此这一节事件指的是红军长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是一次战略转移,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误,国民大革命的失败标志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D选项错误,拉开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序幕是南昌起义。19.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这几个政治口号,真是不翼而飞,飞到无数乡村的青年壮年老头子小孩

20、子妇女们的面前,一直钻进他们的脑子里去,又从他们的脑子里流到了他们的嘴上。”该文描述的这一现象表明A. 新三民主义是此时期的旗帜( )B.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革命C. 马克思主义开始广泛传播D. 中国革命性质开始发生根本转变【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可知此时是国民大革命时期,此时的指导思想是新三民主义,答案为A;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材料内容是1924年开始的国民大革命就不能说是第一次,B错误;马克思主义开始广泛传播是在五四运动后,与材料不符,C错误;中国革命性质在新

21、中国成立前没有发生变化,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通过关键词“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得出国民大革命时期。了解大革命的进程和革命任务。20.1949年10月,大陆尚未全部解放,反革命势力还很猖獗,长期遭到破坏的国民经济有待恢复,群众组织和觉悟程度未达到应有的水平。这体现出A. 中国共产党没有掌握政权B. 新生政权建设任重而道远C. 祖国完成统一的艰难性D. 政协制度实行的必要性【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信息是:新中国刚刚成立面临着各种问题。这说明了新生政权建设任重而道远,故B项正确;新中国已经成立,故A项错误;新中国面临的不仅是完成统一问题,故C项错误

22、;新中国政协制度在1949年9月已经基本建立,故D项错误。21. 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闻名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卢商)早孤,家窭(j,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摘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七材料二(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毛衣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梭伦

23、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摘自【加】哈罗德伊尼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反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当时社会政治有何影响?(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并分析其进步作用。(3)比较上述两种政治制度变化的主要不同,以及二者所导向的社会观念的差异。【答案】【解析】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主要考查对材料中的信息正确解读的能力,由材料一中的信息“(卢商)家窭(贫寒)困 ,能以学自奋。举进士”可知此时的选官制度应为科举制。第二小问主要考查相关史实再认再现的能力,可从科举制的积极作用这一角度思考作答。(

24、2)主要考查相关史实再认再现的能力。可从梭伦改革措施的意义这一角度思考作答。梭伦改革中的解负令将广大平民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以财产多寡来确定公民的政治权利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恢复公民大会、设立四百人会议与设立公民陪审法庭等国家权力机构的改革措施,打破了享有世袭特权的贵族对国家政权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加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梭伦也由此成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人。(3)主要考查对相关史实进行比较分析的能力。可从选官的标准、打击的对象及所维护的政体等角度来作答

25、。如从所维护的政体看,前者是封建政权人才选拨制度的进步;后者扩大了奴隶主任用官员的范围。从打击的对象看,前者打击了世家大族势力;后者削弱了贵族世袭特权。从选官的标准看,前者依据才学选拨官员;后者根据财产授予权利。从制度演变看,前者未改变封建专制政体;后者促使旧氏族贵族专制走向奴隶制民主政治。从社会价值观看,中国人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西方人逐步形成追求财富的观念;中国人崇尚“学而优则仕”,文化知识主要用于维护皇权统治;西方人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重视个性的发展。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22.材料

26、“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请回答:(1)这是哪一个革命政党的革命纲领?中华民国建立的时间?此政党是由哪个阶级哪个派别建立的?(2)后来这一纲领又被阐发为什么? “鞑虏”是指什么?(3)孙中山在哪一刊物中又进行了阐发?其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答案】(1) 中国同盟会,1912年1月1日(元旦),资产阶级革命派(2)三民主义,满族统治者,即清朝统治者。(3)民报,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是辛亥革命指导思想。【解析】【详解】(1)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它是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由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于1912年1月1日。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纲领后来被孙中山凝练为三民主义,其中的“鞑虏”是指的是满族统治者,即清朝统治者。(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发表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机关刊物民报上,其主要内容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来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