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形变化的外力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13题。1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2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有( )降水较少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河流较长风化物粒径较小A B C D3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
2、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 B土层浅薄C光照不足 D水源缺乏1C2B3B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形成的,山地中河流多、沟谷多、降水丰富是其形成的必备条件。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与山体的坡度和植被覆盖率关系不大;降水集中并不能代表降水多。第2题,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说明流水搬运能力较弱,堆积能力较强。山地相对高度小会导致水流速度较慢,流水搬运能力较弱;河流流程较长,大颗粒的砾石在河流的中上游堆积。第3题,由材料可知,贺兰山东麓南部堆积物以砾石为主,因此土层浅薄,不利于发展种植业。(2020北京模拟)读下图,完成4、5题。4图中( )A甲地
3、河流沉积物的面积不断扩大B甲形成时期河流流速比乙形成时期慢C乙地河流沉积物的面积不断缩小D河流沉积物的形成时期甲地早于乙地5该河谷( )A南岸为阳坡,因流水堆积作用形成B地处平原地区,沿岸人口聚落密布C夏秋季节为洪水期,河流流速较快D平水期流水侵蚀强,沿岸杨柳成荫4D5C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甲地在洪水位线以上,已不受河流作用影响,甲地河流沉积物的面积不会再扩大,A错误。流速越快,搬运能力越强,沉积物颗粒也就越大,由于甲地的沉积物颗粒大于乙地,故甲地形成时期河流流速比乙地形成时期快,B错误。由于洪水期还能淹没乙地,乙地还会有河流堆积作用发生,面积还会扩大,C错误。由图可知,乙地正在受到河流作
4、用影响,形成堆积体,而甲地早已形成且不会受到洪水影响,不会扩大,故河流沉积物的形成时期甲地早于乙地,D正确。第5题,读图可知,南岸向北,为阴坡,A错误。河流上游多位于山区,人口、聚落较稀疏,B错误。我国江南地区为季风气候,夏秋季节为洪水期,河流流速较快,C正确。平水期水位低,河流流速较慢,流水侵蚀不强,D错误。(2020济宁模拟)爬坡沙丘指在外力作用下沙粒沿山坡爬升形成的沙丘。西藏定结地区的朋曲和协林藏布江河谷地带,蒸发旺盛,多大风天气,从山坡底部向上形成多个爬坡沙丘,沙粒来自河漫滩。某研究团队在该区内沿主风方向选择4个爬坡沙丘。从山坡底部向上依次编号为P1、P2、P3、P4,研究了爬坡沙丘的
5、形成过程及粒度特征(下图)。据此完成6、7题。6定结地区爬坡沙丘( )A丘顶以中砂和粗砂为主B丘顶较迎风坡粒度细C背风坡中部较丘顶粒度细D背风坡中部以中砂为主7四个爬坡沙丘平均粒径最大的是( )AP1 BP2 CP3 DP46C7A解析:第6题,读图逐项分析可知,爬坡沙丘五个部位均以细砂和中砂为主,A项错误;丘顶的中砂和粗砂比例高于其他部位,因此其粒度较粗, B项错误;背风坡中部细砂比例高于丘顶,说明其粒度较细,C项正确;背风坡中部细砂比例最高, D项错误。第7题,从资料可知,爬坡沙丘沙粒来自河漫滩,4个爬坡沙丘沿主风方向,从山坡底部向上依次分布为P1、P2、P3、P4。结合风力作用的筛选性,
6、颗粒越细被搬运得越远,因此靠近河漫滩的P1平均粒径最大。牡蛎生长在气温适宜、清澈小河入海的河口海岸潮间带区域,牡蛎礁是由牡蛎不断附着在蛎壳上、长时期稳定堆积而成。牡蛎礁体具有明显的层状结构特征,其中的水平夹层厚度较薄,是牡蛎个体由于环境的变迁而快速窒息死亡。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牡蛎礁分布(左图)及某礁体局部剖面(右图),礁体由老到新。据此完成810题。8在牡蛎礁从到的形成时期,该区域( )A海岸线持续性向海洋推进B海平面间歇性下降C河流入海口泥沙含量稳定D地壳持续性下沉9礁体中任一水平夹层形成时期,该区域可能( )A处于枯水期,营养物质减少B处于洪水期,河流输沙量大C处于寒冷期,海平面上升
7、快D处于温暖期,植被覆盖率高10礁体顶部泥沙沉积层形成的主要沙源及外力作用分别是( )A海底淤泥海水搬运、堆积B海底淤泥风力搬运、堆积C河流泥沙流水搬运、堆积D河流泥沙风力搬运、堆积8B9B10C解析:第8题,如果海岸线持续性向海洋推进,其泥沙应该来源于河流沉积物,其推进方向也应该是河口方向,与图示信息不符合;根据材料可知,牡蛎礁分布在河口海岸潮间带区域。读图可知,牡蛎礁从到的形成时期,牡蛎礁逐渐向东南方向扩展,且向东南方向扩展的宽窄距离不一,即扩展的速度有快有慢,说明这一时期海平面间歇性下降,或陆地地壳间歇性上升;根据图中经纬度可以推断,该河流为海河,其上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由于黄
8、土高原流经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图中河流含沙量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河流入海口泥沙含量变化大。第9题,根据材料可知,牡蛎礁是由牡蛎不断附着在蛎壳上、长时期稳定堆积而成。洪水期,河流水量大,流速快,侵蚀作用强,不利于牡蛎在蛎壳上堆积。在两个牡蛎礁体之间,由于摩擦力增大,河流流速变缓,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便在两礁体之间沉积下来,形成水平夹层;枯水期水量小,流速慢,有利于牡蛎在蛎壳上堆积形成牡蛎礁;寒冷期,冰雪融水量减少,海水遇冷收缩,海平面可能会下降;礁体中的水平夹层是由泥沙堆积而成。温暖期,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不利于水平夹层形成。第10题,根据材料可知,牡蛎礁分布在河口海岸潮
9、间带区域,据此推断,礁体顶部泥沙沉积层的泥沙来源于河流,受河流水的搬运和堆积作用,最后沉积在礁体顶部。(2021北京模拟)湘西地质公园有我国唯一的红林岩(图a),据地质专家考证,红林岩形成于45亿年前,并在岩层中发现大量三叶虫化石。园区内散落分布有多个家族村寨,建有许多传统建筑吊脚楼(图b)。吊脚楼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支撑。读图,完成11、12题。11a景观( )A受风力侵蚀作用形成B岩体主体为岩浆岩C适合在正午前后观赏D岩体曾沉积于海下12b景观中民居的特点是( )A院落宽敞,利于通风B坐北朝南,便于采光C悬空设计,防潮避湿D墙体厚实,驱寒避暑11D12C解析:第11
10、题,据材料可知,红林岩形成于45亿年前,并在岩层中发现大量三叶虫化石。三叶虫生存在远古温暖的浅海环境,说明岩体曾沉积于海下,故D正确。第12题,读图可知,该民居是吊脚楼,一般依山傍水而建,悬空设计,防潮避湿,通风干爽,故C正确。吊脚楼通常成群落分布,错落有致,院落并不宽敞,故A错。坐北朝南、便于采光,墙体厚实、驱寒避暑都是北方民居的特点,故B、D错。二、非选择题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丹霞地貌是由陆相红色砂砾岩形成的地貌。丹霞地貌在我国广泛分布,其中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组成的丹霞地貌组合以”中国丹霞”名称共同申请世界自然遗产并获批。(1)丹霞
11、地貌有何特点?红色砂砾岩从岩石的成因属于哪类岩石?(2)丹霞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是怎样的?解析:第(1)题,从景观图中可以看出,丹霞地貌的顶部较平坦,但山体险峻,山麓地带形成缓坡。砂砾岩是沉积岩。第(2)题,砂砾岩是流水沉积而成,该岩层形成后经地壳抬升成为山地,经一系列外力作用形成了目前的丹霞地貌。答案:(1)顶平、身陡、麓缓。沉积岩。(2)流水沉积形成红色砂砾岩,后来地壳抬升形成山地,又在风化、重力崩塌、流水侵蚀、溶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丹霞地貌。14(创新培优题)(2020北京模拟)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图甲是“黄河水系图”,人们常说“黄河九曲十八弯”,在黄河流域不同河段多见曲流(图乙)
12、和曲峡(图丙)。曲峡是古平原面形成的曲流,后经地壳垂直运动仍保留原来的曲流形态。(1)(综合思维)简述图丙中所示地貌的形成过程。为了畅通河道,利于防洪和航运,许多河流都采用了在弯曲河段狭窄处开挖引河的裁弯取直工程。甘肃省玛曲县海拔为3 5003 800米。黄河玛曲段曲流众多,在此补充的水量占黄河总水流量的45%,被誉为“天然蓄水池”。 (2)(综合思维)黄河玛曲段虽河道弯曲但没有实施裁弯取直工程。请分析原因。解析:第(1)题,读材料可知,宝泉沟分布在太行山区南部,地势平缓,河流侵蚀河岸强烈,河道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弯曲;又因地壳抬升,河流下蚀作用增大,形成曲峡。第(2)题,读图可知,玛曲位于黄河上游地区,人类活动少,主要发展牧业,经济发展较落后,河道航运价值低,裁弯取直措施会降低河流调节能力,故没有实施裁弯取直工程。答案:(1)该地区早期地势平缓,河流侵蚀河岸,河道逐渐弯曲,形成曲流;后期地壳抬升,河流向下侵蚀,保留原来曲流的形态,形成曲峡。(2)人口较少,以畜牧业为主,洪水造成损失少,航运价值低;处于黄河水源涵养区,裁弯取直后蓄水、调节能力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