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南省教育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81889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教育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湖南省教育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湖南省教育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湖南省教育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湖南省教育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湖南省教育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湖南省教育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湖南省教育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湖南省教育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湖南省教育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湖南省教育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湖南省教育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湖南省教育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湖南省教育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联考试题(含解析)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铁型牛耕是人类历史上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技术突破之一。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A. 西周B. 春秋战国C. 汉代D. 唐代【答案】B【解析】【详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广泛应用,出现牛耕,因此B正确,ACD排除。故选B。2.秦朝郡治的分布按现今省区计,北方省区共34地,南方省区共13地。汉平帝时各郡国治所分布按今省区计,北方省区共71地,南方省区共26地,这表明当时A. 北方经济发展水平更高B. 经济重心南移开始C. 秦汉时期南方籍官员较少D. 南方实行了郡国并行制【答案】A【解析】【详解】

2、因为北方开发早,经济发达,人口多,为了防止地方官控制太多人口,所以划分郡更多,A正确;魏晋南北朝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错误;南方行政区划少,不是因为南方籍官员少,C错误;南方郡少不是因为实行了郡国并行,而是南方经济欠发达,人口较少,D错误。3.隋唐是中国历史上农业有了创新突破的一个时期,下列生产工具可以证明这一观点的是A. 犁壁B. 高转筒车C. 曲犁D. 水排【答案】C【解析】【详解】曲辕犁是唐朝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耕犁,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故选C项;犁壁在汉代已广泛使用,排除A项;宋代发明高转筒车,排除B项;东汉杜诗发明冶铁工具水排,排除D项。4.有学者研究指出,汉代陶器中骆

3、驼形象寥寥无几,且形象非常稚拙或粗糙;唐代则出现大量精美唐三彩骆驼,骆驼两侧挂有袋囊长颈瓶、毡毯等,非常写实。骆驼形象的变化表明A. 汉代时中国还没有骆驼B. 唐代丝路贸易日趋繁荣C. 唐代制瓷技术大幅度提高D. 唐代以骆驼取代了马的作用【答案】B【解析】【详解】骆驼用于沙漠行商,多用于丝绸之路,骆驼形象的变化表明唐代丝路贸易繁荣,故B正确;汉代时骆驼形象“寥寥无几”,但不是没有骆驼,A错误;唐三彩是陶器不是瓷器,C错误;唐代在丝绸之路大量使用骆驼,因为骆驼比马更适应沙漠,但并未在全国完全取代马,D错误。5.为了防止武人专权,宋初曾将中央禁军统兵大将下放地方担任节度使,后来又规定节度使所辖州官

4、直接向朝廷负责,这些政策A. 造成了“三冗”现象中的”冗兵”B. 彻底解决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C.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 标志着地方行政体制成熟【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宋朝削弱禁军将领和藩镇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削弱节度使权力,能够加强中央集权,但不会增加兵员,政府大量招募流民从军,是造成冗兵现象主要原因,A项错误;仅仅材料中的措施无法达到“彻底解决”藩镇割据的局面的效果,排除B项;地方行政体制后来还会继续变革,比如创立行省制,可见“地方行政体制成熟”表述不恰当,排除D项。6.明代以前中国主要以铜钱为主要货币,到明中期后开始大量使用白银作为货币。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5、是A. 自然经济的解体B. 国内大量银矿开发C. 商品经济的繁荣D. 朝廷以白银作为赋税征收手段【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主要原因是商品经济的繁荣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货币,对外贸易发展流入了大量白银,为白银成为货币提供了条件,故选C项;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排除A项;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货币主要通过与西方贸易顺差从西方引入,并非国内白银产量提高,排除B项;因为白银大量流通,朝廷才以白银为赋税征收手段,D项因果颠倒,排除。7.宋代天下出名的市镇有几十个,而到了明清,一个省份就有数百个市镇,居住在市镇的人口甚至比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口还多。这反映了A

6、. 明清两代放弃了抑商政策B. 商品经济非常活跃C.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 城市都以经济功能为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到了明清,一个省份就有数百个市镇,居住在市镇人口甚至比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口还多”,城市发展,说明明清商品经济活跃,故选B项;明清并未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资本主义萌芽以雇佣劳动为标志,不能以市镇的繁荣为标志,排除C项;中国古代城市最早以政治、军事功能为主,两宋开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大量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城市,但宋以后仍然存在大量以政治、军事功能为主的城市,排除D项。8.明成祖设立内阁,让入值内阁的大学士担任皇帝的秘书、顾问。明中期之后,内阁掌握了“票拟”之权

7、,权力和地位大为提高。对这一历史现象理解准确的是A. 内阁的设立有利于君主专制B. 内阁的设立标志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C. 内阁权力的扩大不利于中央集权D. 明中期后内阁大学士成为法定宰相【答案】A【解析】【详解】内阁设立后,内阁大学士能够减轻君主的事务,但又不如宰相能制约皇权,A正确;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是在清代乾隆时期,排除B;内阁权力的扩大无关中央集权,排除C;内阁大学士只是皇帝的秘书,不是法定宰相,排除D。故选A。9.有学者说:“在公元1800年以前的两个半世纪里,中国最终从欧洲和日本获得了大约60000吨白银,大概占全世界有记录的白银产量的一半。”这么巨量的白银输入不但改变了以往的物

8、物贸易方式,而且改变了传统的以奢侈品为主、以满足封建统治者需要为目的贸易格局。材料旨在说明新航路的开辟A. 推动中国社会转型B. 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C. 促成了中国人口膨胀D. 导致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不但改变了以往的物物贸易方式,而且改变了传统的以奢侈品为主、以满足封建统治者需要为目的贸易格局”可知,白银的大量流入促进中国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白银大量流入,从而导致货币经济占据主导,进一步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故选B项;但中国社会仍然徘徊在封建社会,并未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排除A项;新航路输入高产作物,有利于中国人口增加,但材料并未提及高产作物

9、,排除C项;材料主体是讲中国在新航路开辟后获得了发展的空间,并未提到中国衰落的原因,排除D项。10.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协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这一材料本质上反映出清朝统治者A. 善于利用关税保护本国商业B. 不重视国家的经济利益C. 仍以天朝上国体制办理外交D. 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英国提出的关税比清政府原有的高,清政府就接受了“协定关税”,这样的税率尽管从经济角度看对清朝有利,但接受“英国”的“协定关

10、税”就等于放弃了关税主权,说明清政府不理解近代国家主权,故选D项;清政府接受这一关税是为了自己的财政收入而非保护本国商业,清政府实际上对本国商业采取的是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材料并不能直接说明清政府不重视经济利益,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体现出“天朝上国”,排除C项。11.谈到近代某一战役时,有人认为,这场战争,是两个东方国家之间,两种不同的近代化模式的比较,顽固地不肯变革政治制度的一方遭到失败,这场战争是A. 鸦片战争B. 中法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万历援朝战争【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是两个东方国家”进行的战争,一方“顽固不肯变革政治制度”“遭到失败”结合所学可知是中国与日本

11、的甲午战争,由于中国不肯变法,遭到失败,故选C;由“两个东方国家”排除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AB错误;由“近代化模式”排除明朝万历援朝战争,D错误。12.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朝统治阶级致力于“自强”“求富”,进行了一场自救运动。下列各项属于这场运动是A. 资政新篇B. 京师大学堂C. 轮船招商局D. 废除科举【答案】C【解析】【详解】洋务运动运动的口号是自强、求富,而轮船招商局是其成就之一,故选C项;资政新篇属于太平天国运动,排除A项;京师大学堂为维新派所创办,排除B项;废除科举属于清末新政,排除D项。13.19121914年间,中国共设厂3937家,平均每年设厂1312家,将近是190

12、41911年间每年设厂数的两倍。这主要是因为A. 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些障碍被扫清B. 受到了洋务运动的诱导C. 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D. 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答案】A【解析】【详解】1911年辛亥革命,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些障碍被扫清,故选A项;1895年甲午战败洋务运动破产,排除B项;1912年后已没有清政府,排除C项;1914-1918年一战爆发,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排除D项。14.从1937年8月到11月,上海一地共迁出民营工厂148家、机器设备12400多吨、工人2100多名。中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将这一时期中国工矿企业的大举内迁形象地比喻为“中国实业界的敦

13、刻尔克”。这主要说明A. 企业内迁有利于抗日持久作战B. 官僚资本大肆侵略民族资本C. 国民政府致力于内地工业发展D. 民族资本主义陷人绝境【答案】A【解析】【详解】1937年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营企业大量内迁,一定程度上为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故选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官僚资本大肆侵略民族资本,排除B项;内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抗战而不是发展内地工业,排除C项;解放战争时期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排除D项。1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取得成功,为城市经济改革提供了基础,也为其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下列各项属于这种成功经验的是A. 发挥计划经济对经济宏观调控的作用B. 集中经营,发挥

14、规模化的优势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各方面积极性的充分调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扩大了自主权,调动了积极性,故选D项;改革开放是逐渐减少计划经济成分,更多强调市场的作用,排除A项;家庭联产承包制下,包产到户,是分散经营,发挥个体经的优势,排除B项;1992年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C项。16.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党提出“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战略;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定位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可见我

15、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A. 正确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B. 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全面调控C 发展多种所有制调整产业结构D. 促进国际国内市场相互衔接【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的“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到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这些消息可知材料强调的是资源配置方式的不同,十四届三中全会前强调的是政府的主导作用,后期强调的是市场的基础作用,即要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A正确;据上分析可知材料不仅没有强化政府的作用,而是突出了市场的基础、决定作用,B错误;据材料没有涉

16、及所有制调整,C错误;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市场的作用,没有涉及国际国内市场相互衔接,D错误。17.1950年我国进出口额仅超过10亿美元,2008年达到25616亿美元,增长了2000倍,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和第二大出口国。这主要得益于A.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B. 对外开放政策C. 经济特区的设立D. 增强国企的活力【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2008年达到25616化美元,増长了2000倍,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和第二大出国”,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这主要得益于对外开放政策,故选B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但很长时间进出口额不高,可排除A项;经济特区的设

17、立在改革开放初期很大程度提升了中国的进出口额,但2008年这种规模的进出口,是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结果,不仅仅是特区创造的,排除C项;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展开,増强国企活力,对进出口有一定作用,但我国的进出口有相当部分是民营经济创造的,排除D项。18.1990年4月,在邓小平提议下,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开发和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这一事件是A. 20世纪90年代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B. 推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 从此上海成为经济特区D. 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浦东开放,进一步带动长江沿岸城市,深化了对外开放,是20世纪90年代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

18、故选A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浦东开发无必然联系,排除B项;上海不是经济特区,排除C项;1992年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项与材料时间“1990年”不符,排除。19.同为欧洲的古典文明代表,雅典建立了民主政治,而罗马却逐渐从共和国演变为帝国,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A. 雅典的生产关系比罗马先进B. 雅典人深受人文精神的影响C. 罗马文明深受古代中国的影响D. 帝国体制更适应对外扩张【答案】D【解析】【详解】帝国体制比共和国更适应国家的对外扩张,因此罗马从共和国演变为帝国,故选D项;雅典和罗马都是奴隶制,排除A项;罗马人也吸收了雅典人文精神,且在

19、古代社会,帝国制度与人文精神并不排斥,排除B项;罗马建立帝国并非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当时罗马和中国的联系较少,排除C项。20.近代英国对于国王的存废,经历了“反抗国王、处死国王、请回国王、进口国王”的不同选择。但最终英国的国王一直保留至今。这表明英国A. 国王成为专制的主要象征B. 贵族政治至今仍在发挥重要作用C. 选择一条符合国情的道路D. 至今仍有大量封建制残余【答案】C【解析】【详解】英国历史上关于国王不同的选择的最终结果是保留了国王,说明了君主制度是适应英国国情的,故选C项;立宪下的英王“统而不治”,排除A项;英国贵族执掌的上院如今已经不占据政治权力中心,贵族称号更多是一种荣誉,排除

20、B项;英国至今仍有贵族时代的残余,但其已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能说是封建残余,现代英国贵族已经不代表封建制,排除D项。故选C。21.有学者认为“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A. 率先实现了责任内阁制B. 真正实现了人人平等C. 开创了现代民主共和政体D. 开创了资本主义议会制先河【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美国独立后,确立了民主共和制,“新的、不同类型”指的是民主共和制的新型的政体,故选C项;率先实现责任内阁制的是英国,排除A项;美国建立之初,黑人、印第安人不

21、能和白人享有平等的权利,排除B项;开创资本主义议会制先河的是英国,排除D项。2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A. 彻底消除君主派的影响B. 为全民直选总统扫清障碍C. 有利于巩固共和制D. 有利于团结共和派和君主派【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可知是为了防止君主派复辟君主制,从而有利于巩固共和制,故选C项;“彻底消除”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当时法国总统是议会联席选出,不是直选,排除B项;材料所述是为了打击君主派,而不是团结君主派,排除D项。23.17世纪中期,

22、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只有英国的商船才可以进出英国本土及其殖民地。这一规定反映了A. 英国正与西班牙争夺殖民霸主地位B. 英国与荷兰商业竞争激烈C. 英国开始推行自由主义D. 英国已经是世界殖民霸主【答案】B【解析】【详解】1651年的航海条例是保护英国本土航海贸易垄断的法案,而17世纪上半叶,荷兰作为海上霸主,因此英国该法案的提出明显是与荷兰争夺海上霸主地位,从而说明英荷两国商业竞争激烈,故选B项;1588年,英国已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西班牙从此衰落,排除A项;英国要到工业革命后才推行自由主义,排除C项;英国要到18世纪击败法国后成为世界殖民霸主,排除D项。24.英国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

23、5200万,增加到1840年的45590万榜;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640吨;煤产量177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000万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A. 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B. 大量巨无霸企业出现C. 工业生产迅猛增长D. 重商主义思想得到重视【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英国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1836年增至3000万吨”可知,此时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工业生产迅速提升,故选C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排除A项;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垄断,大量巨无霸企业出现,排除B项;随着工业革命发展,英国放弃了重商主义,盛行自由

24、主义,排除D项。25.19世纪90年代起,英国的许多铁路公司由于互相竞争而合并,最后只剩下4家较大的公司。在航运业方面,美国银行家摩根用3400万英镑创立了英美大西洋商船托拉斯,垄断了大西洋航运,这一现象表明A. 生产集中促使传统交通工具消失B. 经济发展推动生产组织形式变化C. 交通运输革新成为生产主要动力D. 自由贸易生产推动了生产的集中【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19世纪90年代起,英国的许多铁路公司由于互相竞争而合并,最后只剩下4家较大的公司。在航运业方面,美国银行家摩根用3400万英镑创立了英美大西洋商船托拉斯,垄断了大西洋航运”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许多铁路公司由于互相竞争而合

25、并,在航运业方面大西洋商船托拉斯垄断了大西洋航运,这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下,生产力发展,垄断组织产生,B 正确;据材料没有体现传统交通工具消失和交通运输革新成为生产主要动力,A、C错误;据材料反映的是铁路运输部门,而不是生产部门,D错误。二、非选择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宋朝的商品经济非常繁荣。新兴经济作物茶叶、甘蔗之类绝大部分进入市场。市场形成城市、镇市、草市三级金字塔型结构。在地方贸易网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江南西北等几个较大的区域市场。海外贸易规模超出唐朝,朝廷在南方沿海港口设立了多处市舶司。民间开始出现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 在宋代两

26、浙地区,农村市场快速发育和成长,广大农民越来越多地卷入到市场活动之中。在两浙地区,到北宋中期,镇作为农村经济中心地位的意义已基本确立。南宋时期,不少镇的市场发展水平不仅赶上,甚至超过了所在县城。摘编自陈国灿宋代两浙路的市镇与农村市场(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浙地区出现的经济现象。(3)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分析宋代商业繁荣的原因。【答案】(1)表现:农产品商品化;市场类型多样,商品流通范围扩大;纸币的出现与使用;海外贸易发达。(2)现象:农村市场快速发展;镇作为农村经济中心的地位确立。(3)国家统一,为商业繁荣提供了基础;农业、手工业发达,为商业

27、提供了充足的产品;商业环境宽松。【解析】【详解】(1)表现:根据“新兴经济作物茶叶、甘蔗之类绝大部分进入市场”得出农产品商品化;根据“市场形成城市、镇市、草市三级金字塔型结构”得出市场类型多样,商品流通范围扩大;根据“民间开始出现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得出纸币的出现与使用;根据“海外贸易规模超出唐朝”得出海外贸易发达。(2)现象:根据“农村市场快速发育和成长”得出农村市场快速发展;根据“镇作为农村经济中心地位的意义已基本确立”得出镇作为农村经济中心的地位确立。(3)根据所学,可从国家局部统一,农业、手工业发达,为商业提供了充足的产品,商业环境宽松等角度分析总结。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28、要求。材料一 张謇(18531926年)出身手江苏海门农家,1894年状元及第。甲午战争后,张謇向两江总督张之洞提出实业救国的主张,被委派创办通州实业公司。张謇主张依靠棉纺织业和冶铁业发展国民经济。他兴办纱厂,开办垦牧公司、治铁厂、纸厂、火柴厂、盐业公司等。他用企业利润兴办公益事业,在江苏南通开办学校,还设立了育婴堂、养老院甚至还修了马路。由于逐年亏损和负担过重,张謇于一战后破产。摘编自章开沅张謇传材料二 涩泽荣一早年访欧后被日本明治新政府选拔为民部省长官,1873年他辞去职务,开始建立第国立银行,还帮助建立了王子造纸厂、大阪纺织厂等,据统计,由他参与创立的企业总数达500多家他主张广泛筹集社

29、会资金来创办企业,他认为,国家要达到真正的独立,既要发展本国现代产业,也培养具有自由平等精神的新知识人,他一方面把实业家和实业界组织起来,向政府提出政策体议,一方面注意实业教育的普及和实业道德的熏陶,晚年时他致力于社会教育事业和国际友好往来,涩泽荣为日本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摘编自【日】中井英基张謇与涩泽荣一;日中近代企业家比较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謇创办实业的特点并说明时代背景。(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涩泽荣一与张謇在创办实业过程中的共同特点。并分析说明两人命运不同的社会原因。【答案】(1)张謇:弃官从商,实业救国;得到官府支持;产业种类较多;兴办公益事业;

30、从辉煌到破产。背景: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开明官员的支持。(2)共同特点:将创办实业与救国救民结合;都曾担任官员,与政府有一定联系;积极向西方学习。社会原因: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日本逐渐赢得了民族独立;近代中国缺乏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而日本国内政局相对稳定;很长时间中国都未能建立资本主义政体,而日本明治维系后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解析】【详解】(1)张謇:根据“状元及第”“提出实业救国的主张”得出弃官从商,实业救国;根据“被委派创办通州实业公司”得出得到官府支持;根据“他兴办纱厂,开办垦牧公司、治铁厂、纸厂、火柴厂、盐业公司等”得出产业种类较多;根据“用企

31、业利润兴办公益事业”得出兴办公益事业;根据“由于逐年亏损和负担过重,张謇于一战后破产”得出从辉煌到破产。背景:根据“甲午战争后”,结合所学得出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根据“实业救国”得出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根据“张謇向两江总督张之洞提出实业救国的主张”得出开明官员的支持。(2)共同特点:根据“实业救国”“国家要达到真正的独立,既要发展本国现代产业”得出将创办实业与救国救民结合;根据“状元及第”“被日本明治新政府选拔为民部省长官”得出都曾担任官员,与政府有一定联系;还可从积极向西方学习分析总结。社会原因:根据材料和所学,可从社会性质,国内政治环境,政治体制等角度比较说明。28.阅读材料,完成下

32、列要求。材料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早半个多世纪,是明强盛的直接体现。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的葡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马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是唯一的东方人。宪群中国通史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自选角度,评述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要求:表述成文,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等次及得分评分标准一等 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能够准确充分运用史实;阐述明确,逻辑严密二等 观点明确;理由较充分,能够运用史实予以说明,逻辑关系较清楚三等 有观点,运用史实不够准确,逻辑

33、关系不清;观点不明确或没有,运用史实不够准确或不能够运用史实【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叙述可知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超过新航路开辟将近一个世纪,被称为“大航海时代”的先驱,是唯一的东方人。结合所学知识与新航路开辟相比较,从当时的科学发展给郑和远航提供条件,郑和远航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可以得出一个观点:郑和下西洋的价值影响。论述这个观点时首先从航行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造船技术高超、应用指南针航海技术等方面分析,充分展现了中国明朝的实力,也是人们智慧的展现;其次体现郑和船队到达各国,大都受到热烈欢迎,带去的丝绸和瓷器最受各地人们的喜爱;船队返航时,许多国家的国王和使臣随船队前来访问中国。郑和下西洋为促进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往来作出了卓越贡献。最后分析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时代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必须要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合作。开放与包容、锐意探索与和平奋斗,铸造了民族的国运昌盛之道;相反,自我封闭、夜郎自大,则会断送民族的生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