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然而“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这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B.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C.郡国并行有利于消除内乱D.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解析“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反映了西汉初年郡国并行制的弊端和秦朝郡县制的积极作用,后者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因此选D项。答案D2.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C.皇权不断加强D.宰相数量逐渐增加解析由“首长制到委员制”,表面上看起来是宰相数量的
2、逐渐增加,但反映的实质问题是皇权在不断加强。答案C3.唐朝时,政事堂一开始是三省长官议事的地方,非三省长官不得进入。后来,皇帝常常把一些官阶较低的官员加上“参与朝政”“参议得失”“参知政事”等头衔,让他们有资格进入政事堂参与朝政。这样做主要是为了()A.提高政府决策的效率B.增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C.进一步削弱宰相的权力D.扩大唐政权的社会基础解析随着政事堂议事参与者的增多,宰相的权力进一步分散和削弱,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答案C4.“宋时的三省是虚位,既不常置,也不预国事,居宰相之位的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宋代的这种设置()A.使中央机构的运作机制臻于完善B.化解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进一步强化
3、了专制皇权D.是导致北宋出现冗官局面的主要因素解析把三省变成虚位,这实质上是进一步削弱相权的举措,宋朝统治者实行该举措的主观目的就是加强皇权。故选C项。答案C5.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一贯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A.决策权B.行政权C.军政权D.财政权解析在宋朝,行政权由中书门下行使,故B项正确。国家的最终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故A项错误;在宋朝,军政权由枢密院掌管,故C项错误;在宋朝,财政权由三司掌控,故D项错误。答案B6.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此项制度”指
4、的是()A.三公九卿制B.察举制C.三省六部制D.科举制解析科举制实行以后,通过考试,平民子弟可以凭才学跻身统治阶层。因此,D项正确。答案D能力提升1.汉朝时,汉武帝下令九卿直接向他奏事。与此同时,他还选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帮他出谋划策,发号施令。他这样做主要是为了()A.限制相权以保证皇权独尊B.避免中央政权的决策失误C.提高中央政权的行政效率D.逐步扩大政权的社会基础解析根据秦朝的定制,九卿是丞相之下的执行部门,汉武帝让九卿直接向皇帝奏事,这实质上是通过限制丞相的权力,来维护皇权的独尊。答案A2.钱穆先生认为,从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古代
5、政治文明的进步,皇帝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指()A.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B.权力中枢决策规范化C.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D.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解析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题干强调的是中央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从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进步,皇帝从后台走到了前台”可知中央官制的调整,使权力中枢决策规范化,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故C项错误;导致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的主要因素是科举制的实行,故D项错误。答案B3.659年,武则天通过高宗诏令改修氏族志为姓氏录,规定凡五品以上官员“
6、皆升谱限”,进入士族之列,其余“各以品位高下”为标准,共分九等,其中皇后之武姓被定为第一等。武则天的做法旨在()A.打击皇族以控制唐朝的政权B.恢复门阀制度以巩固自身统治C.进一步打击士族以加强集权D.扩大官吏来源以稳固自身地位解析按照现任官员的等级编制姓氏录,是对原有谱系之学的否定,这一措施冲击了原有的士家大族对封建统治的影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选C项。答案C4.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这表明元代设置行省是为了()A.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B.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C.钳制边疆地区,提高行政效率D.削弱地方割据
7、,减少财政开支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元代在地方设立行省,大量任命官员,使行省有诸侯的形制却没有诸侯的权力,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选官,故A项错误;行省不局限于边疆,“钳制边疆地区”的说法片面,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减少财政开支的内容,故D项错误。答案B5.元大德九年(1305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A.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B.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C.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D.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解析题目提供的材料表明,中书省要求各地对一些事情可以自行解决,但凡牵扯到钱
8、、粮等重要的事务,必须向中央禀报,这反映了中书省兼顾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因此,C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答案C6.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的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解析题干图片显示出,虽然唐代实行了科举制,扩大了选官的范围,但是,这一时期士族子弟仍占进士的71%,寒素子弟、小姓子弟所占的比重较小。这表明,当时的科举制并不完善。答案D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诸侯王除了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可以推“私恩
9、”,把王国土地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由皇帝制定这些诸侯的名号。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材料二汉制每年八月,举行饮酎大典,诸侯王和列侯献“酎金”助祭。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武帝以列侯酎金斤两成色不足为名,削夺106个列侯的爵位。还有一些列侯因其他各种原因而被陆续削爵。但此后仍不断有功臣侯、恩泽侯之封,列侯的数量还不少。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主观动机及客观效果。(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在颁布“推恩令”后还要削夺列侯爵位的原因。据此,概括指出汉武帝这些做法所体现的其政治统治的基本特征。(3)根据材料并结
10、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认识汉代在削夺列侯爵位之后,还会有封侯现象。参考答案(1)主观动机:分割王国的土地,削弱王国的实力。客观效果:诸侯国的政治地位降低,隶属于郡,其地位仅与县相当,再也无力对抗中央。(2)原因:诸侯国仍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基本特征:是西汉政治从无为转向有为的重要体现。(3)分封的列侯没有行政权力,封侯变成了封建统治者笼络人心、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
11、,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材料二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均摘编自钱穆国史新论中国传统政治材料三(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
12、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西汉与魏晋时代选官制度的相同点。(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解析第(1)问从汉代的选官制度也就是察举制的角度,回答察举制的内容和作用即可;第(2)问分别整理归纳两则材料的内容,从中找出其相同点;第(3)问依据材料三分别从“收归中央、分科考试和日益完善”三个方面归纳即可。参考答案(1)说明:汉代官僚政治得以发展,孝廉成为人们做官的主要途径,太学兴起和考试做官,进一步打破了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统治阶级通过察举制、太学考试等制度,建立起专业的文官集团。(2)相同:其目的都是选拔人才;都呈现制度化趋势;都是从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3)特点: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科举制日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