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1最新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质量评估.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7670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最新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质量评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1最新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质量评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1最新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质量评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1最新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质量评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1最新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质量评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2011最新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质量评估.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2011最新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质量评估.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2011最新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质量评估.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2011最新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质量评估.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2011最新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质量评估.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2011最新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质量评估.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2011最新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质量评估.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2011最新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质量评估.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2011最新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质量评估.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2011最新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质量评估.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2011最新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质量评估.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2011最新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质量评估.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2011最新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学案:专题一《中国古代文明》质量评估.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知识体系构建】【专题阶段特征】 【阶段质量评估】一、选择题:1. 人们认识历史事件必然会受到其所持史学观念的影响。在下列史学观念中,正确的有:“相似的历史条件一定会产生相似的历史结果”“从一定意义上说,历史的篡改是一种常态”“历史事件本身的发展是真实的”“论从史出是史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A B C D2. 海峡西岸地区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回答下题。图7为闽南地区王氏宗祠“世飨堂”的两块牌匾。它们 体现聚族而居的宗法观念 具有激励族人的教化功能 强调尊宗敬祖的文化认同 反映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A B C D3. (2011汕头一模)阅读周朝分封制的规定与周天子的

2、实力表格,从中你可以获得的正确历史信息有: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土地1000千亩150千亩100千亩60千亩军队六军三军三军一军分封制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进行的分封制调整了奴隶主贵族在财产和权力分配上的矛盾通过分封制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分封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进行A B C D4. 17世纪西方人认为:“(中国)这一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该制度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该制度是A军功爵制 B 郡县制 C 察举制 D 科举制5.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

3、远于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行省是元朝管辖边疆的唯一机构 B.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C.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拥有军政大权 D.行省辖区广阔,发展了前代的政治制6. 朱子语类记载:“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以上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对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 B门下省负责审议C三分相权,保证皇权独尊 D尚书省负责执行7. 元史张雄飞传记载,元世祖忽必烈问政于汉臣张雄飞,张雄飞答道:“古有御史

4、台,为天子耳目,凡政事得失,民间疾苦,皆得言;百官奸邪,贪秽不职者,即纠劾之。为此,则纪纲举,天下治矣。”元世祖遂设立御史台,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御史台的主要职能是A监察官吏 B征收赋税 C行政管理 D笔录政事8. 宋代职官大辞典之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称:“干德三年(965)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此为道一级之设官。”这一举措在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实现了中央集权 B剥夺了节度使的权力C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 D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9. 易中天先生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写道:“作为集权主义者,尤其是那些倾向于专制和独裁的雄略之主,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前朝的覆亡乃是因为过度的集权。他们

5、只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因此,他们的吸取教训,也只能是专制、专制、再专制,集权、集权、再集权。”汉武帝、宋太祖、明成祖这些“雄略之主”加强专制集权的相似措施是A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分割削弱相权 B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加强专制皇权C沿用秦朝以来的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D通过科举制和监察制,加强官僚队伍建设10. 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A精耕细作 B刀耕火种 C男耕女织 D铁犁牛耕11. 中国古代文献中常出现“关东”一词。秦汉时期的“关东”指函谷关(今陕西境内)以东地区,明清时期的“关东”则指山海关以东地区,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耕技术的推广 B经济重心的南移C政治中心的迁移 D社会制

6、度的变革12. 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A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 B物流通畅的草市C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D工官监管的夜市 13. 宋代词人周邦彦在少年游中提到“并(太原)刀如水,吴(苏州)盐胜雪”。这反映宋代A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B手工艺的提高和专业市镇兴起 C太原、苏州成为著名都会 D商帮势力崛起14. “坊的制度就是用墙把坊围起来,除了特定的高官以外,不许向街路开门的制度到了口口末年已经完全崩溃,庶人也可以任意面街造屋开门了。”如果日本学者加藤繁的这一观点符合史实这里省略的两字最有可能是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清代15.

7、经文献资料和考古证实,西汉长安城周长25公里多,城内有8条主要大街,均与城门相通。其中贯穿南北的一条大街长达5公里多,整个街面宽约50米。长安商业繁荣,从事商业交易的有九个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坊市界限被打破,商业活动分散在城中 是研究西汉城市与商业发展的素材之一统治者推行重商政策,促进商业的繁荣 青花瓷的热销给许多店铺带来丰厚利润A B C D16. (2011安徽百校联考)“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并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与朝贡贸易一起出台的,并构成了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基本内容。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与发展很大程度是消极的抗倭。”这表明,明朝推行“海禁”政策的主要原因是A是明代朝贡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 B

8、是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必须要求C受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的影响 D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17. “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新全球史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 A井田制 B均田制 C地主土地私有制 D农民土地私有制18. 明清数百年来,杭州人将十座城门的名字及其特色编成了杭曲大调:百官门外鱼担儿,坝子门外丝篮儿,正阳门外跑马儿,螺蛳门外盐担儿,草桥门外菜担儿,侯潮门外酒坛儿,(注:篮儿竹篮,杭州方言喜在词后加“儿”字。)从中反映出明清时期A杭州开始成为商业大都会 B杭州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官府对杭城进行

9、了区域功能划分 D杭城市民的经济文化生活较为丰富19. “洪武四年十二月,诏吴王左相靖海侯吴桢,籍方国珍所部温、台、庆三府军士隶各卫为军,仍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下述对材料中政策理解不正确的是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B促进了官方朝贡贸易的发展C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D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20.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因关心环保议题,开拍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记录地球生态所将面临的浩劫,而获得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面对地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你认为中国哪一思想学派最能回应此议题?A道家 B墨家 C儒家 D法家 21. 辟雍(右图)本为西周天子为教育贵族子弟设立的大学。史学家钱穆

10、说“西周镐京,辟雍所以行礼乐,宣教化,此乃政治上之莫大任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其教育与政事密切相关体现了思想自由、学术争鸣的文化特点这有利于维护宗法分封制这体现了当时学在官府的教育形制A BC D22. (2011温州八校联考)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 “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

11、腐朽、理学盛行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23. “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 A格物致知 B心即理也 C发明本心D致良知24. 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 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对黄宗羲这一表述的理解正确的是(

12、)A包含有朴素辩证认识 B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C主张为天下之人立法 D反映近代民主法治精神25. “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火药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就此观点,甲乙同学展开争论。甲:“四大发明一方面代表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乙:“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对甲、乙同学的看法,你认为A甲正确,乙错误 B甲乙都正确 C甲错误,乙正确 D甲乙都错误26. 由美国人出版的纸进步的带头人一书写道:“从公元二世纪初中国发明造纸后,这秘密保守了很长时间,然后像蜗牛似的传播到东亚、巴格达、开罗、摩洛哥,历

13、时1000年,再经过400年传遍欧洲,直到1694年才传入美国。”由此判断促进其传播的有利因素有来源:ks5u丝绸之路的开通 西欧各国的殖民张新航路的开辟 欧洲宗教改革的兴起A B C D27. 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儿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出明代出现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28. 韩愈师说中有“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文中的“六艺”亦指“六经”,是在儒家经典“

14、五经”之外另加A.论语B.春秋C.乐经D.礼经29. 前不久我国考古学家宣布一座位于河南中部的、属于东汉晚期的古陵墓,就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的寝陵。从该墓中出土了200多件文物,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是一些刻有“魏武王常所用”之类铭文的刻铭石牌和金属武器。下列推理合理的有魏武王曹操是朝廷分封的异姓诸侯,封地在魏 “魏武王常所用”之类的铭文可能是考古学家断定墓主人就是曹操的重要依据 刻铭石碑上的文字最有可能是隶书 金属武器应该以铁制为主,采用灌钢法冶炼而成A B C D 30. “其全景式地构图,散点透视,充满了细而巧的市井情节。货柜上的交易,街边桥头摊点的叫卖,载运米粮漕运的

15、货船,纤夫、屠户、小贩、商人、官宦、酒保、食客、船工、挑夫、货郎、游人、行者、铁匠、脚夫,凡是当时社会存在的各类人等,尽皆被表现出来。还有驴子骡子,酒店酒旗、巨舟小舢,箩筐挑担,茶楼摊点,无一不被刻画得入微。”这段文字所描述的画作属于A 写意画 B 风俗画 C 山水画 D 宫廷画二、非选择题3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 图示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分)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

16、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凤凰网(2) 依据材料二,概括这一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6分)材料三 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完全的话)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 华盛顿1787年给友人的信(3) 依据材料三指出,美国是如何解决独立之初面临的问题的?(2分)材料四 中央对地方实行严格管理,国家官员在

17、君主面前,永远只能处于被管理的地位,决不能按自己的意图或根据客观条件运用独立的治理权。 中国政治制度史(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和美国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不同?(2分)(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2分)来源:ks5u3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来源:高考资源网KS5U.COM台湾高山族耕田图材料二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芬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纷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材料三 松江旧无暑袜店,暑月间穿毡袜者甚众。(明)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方争来购之

18、,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生。从店中给筹取值,亦便民新务。来源:ks5u明范濂云间据目抄材料四 机器制造创于泰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效行于中国天津麦面盛行,今秋又有宁人(指朱其昂)购来磨面机器一座,在紫竹林招商局下开张磨坊,名曰“贻来牟机器磨坊”。日计焦煤若干,及用机器司务两人外,又需小工十余人,开销似乎过费。然事半功倍,出面极多;且面色纯白,与用牛磨者迥然不相同。 1878年12月14日申报请回答: 据材料一、二,概括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分) 据材料三,指出“暑袜店”主与制袜“合郡男妇”之间的关系,说明了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关系”发展

19、缓慢的政策原因。(2分) 据材料四,概括中国经济结构出现的变化。(1分)与材料三相比,分析其特点。(2分) 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1分)33. (13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二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第三册周易程氏传材料三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李贽焚书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

20、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李贽藏书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4分)(2)材料二宣扬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这些观点的目的何在?(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4分)(4)上述材料反映的儒家思想发展变化具有怎样的特点?(1分)34.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材料 二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夏日绝句请回答:(1)“一定

21、时期的文化是由一定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决定的,并具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两首作品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2)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是用什么历史典故批判现实社会的?试作简要分析。【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析】: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史观,的理解是错误的,历史发展有其特殊性,例如近代19世纪60年代,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日本和中国都向西方学习,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皆以失败告终,而日本的明治维新却获得了巨大成功。所以的结论是错误的,应该选择A。来源:高考资源网KS5U.COM2【解析】:A 牌匾反映的是宗法制,体现的是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排除即可。3【解析】:B 本题可用排除法。按照

22、“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进行的是宗法制,故排除含选项。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周王室在土地、军队上拥有绝对实力,故正确。材料反映了分封制是依据血缘亲疏分配,从而形成等级秩序,故正确。4【解析】:D 从题干的时间17世纪来看,只有BD符合该时间段,而从题干反映的内容来看,体现的是政府的人才构成问题,故只有D符合题干要求。5【解析】:B 从材料可以看出元朝建立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构,包括宣慰司的设立,从而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6【解析】:A 唐朝的中书省不是最高行政机构,负责审核,属于立法机构。7【解析】:A 。从材料中“百官奸邪,贪秽不职者,即纠劾之”可以说明,御史台职责是监察官吏。8【解析

23、】 D 。北宋设立转运使负责地方的财政税收,将地方财政收归中央,这样使地方失去经济主动权,再没有经济实力与中央对抗。9【解析】B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明成祖时丞相早已不复存在,故A项错误。秦朝以来,地方行政制度不断变化,如西汉实行郡国制,宋代实行路府(州)县三级制,元明清实行行省制,故C项错误。科举制由隋朝创立,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的只有B项:汉武帝设中朝,宋太祖设二府三司,明成祖设内阁,作为新的中枢权力机构,为专制皇权服务。10【解析】:D最能代表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是封建社会时期的农业,B是原始农业,所以排除。A是耕作的特点,不是耕作方式。C是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即家庭为单位男耕女

24、织的简单分工。D才是耕作方式。11【解析】:C 。秦汉时期的“关东”在陕西境内,而明清时期的“关东”在山海关以东(即河北秦皇岛),可以看出位置向东向北移,而这与经济重心的南移恰恰相反,其实反映的是都城的迁移,如西安到北京。故选C项。12【解析】:A 扣住关键词“东汉”即可。物流通畅的草市、工官监管的夜市基本上是唐宋之后。而繁华的商业市镇在明清时期出现。13【解析】:B 考查宋代经济的发展。宋代时期,我国手工业、商业发展繁荣,突破了时空限制。太原的刀“如水”与苏州的盐“胜雪”,一则体现手工艺的提高,二则体现专业市镇的兴起。14【解析】:C 从材料我们可以得出这个朝代已经完全打破了唐朝时市坊必须分

25、开的规定,只可能是唐朝后的朝代,结合所学我们可以得出宋朝时已经打破了市坊界限。15【解析】:D扣住时间“西汉”,“坊市界限被打破,商业活动分散在城中”在唐宋后;统治者推行的不是重商政策,而是重农抑商政策;青花瓷的出现不是在汉代。16【解析】:C.注意与朝贡贸易与“抗倭”斗争的联系即可。A、B两项表述过于片面。17【解析】:B 。通过此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可知,时间为汉代以后,首先排除A选项,时间不符;这项制度是实施的标准是“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因此正确选项为B。18【解析】:C杭曲大调中十座城门分别是不同商人的聚集地,反映出区域功能的不同。A、B、

26、D选项现象都未能够从材料中体现出,如B选项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应是出现雇佣劳动关系,但材料并不没有反映。19【解析】:D题中所述政策为海禁政策。A、B、C三项分别涉及了海禁政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海禁政策并未改变中国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自鸦片战争之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D项为正确答案。20【解析】:A 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四大主流思想。题干的主题是环保问题,因人类的过度开发而导致人与自然的矛盾突出,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道家认为“道”为万物之源,无为而为,与题意相符;墨家主张“非攻”、“兼爱”、“尚同”等;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与礼,主要关注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关问题;法家主

27、张变法、奖励耕战、严刑峻法。21【解析】:D 从材料上明显反映出“行礼乐,宣教化”的强烈政治色彩,因此项为正确,此外通过题目给出的选项也可知是必须选的;西周实行分封制,如何来维护分封制下的统治秩序,那就是“礼乐”这一手段方式。春秋以前是“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材料能体现这一点;这样,强烈的政治色彩及学在官府,所以是不对的。22【解析】:D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反映了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与周相适应的是分封制和宗法制。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百家争鸣。唐朝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北宋五子开创了理学,南宋朱熹建立了理学体系。23【解析】:A。引文出自二程遗书原意是说被虎咬过的人才真知虎的厉害。比

28、喻一提到可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连脸色都变了。“二程”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他们把“知识、道德、天理联系起来。24【解析】:C题中提到的西周时期的“封建”分封制、秦朝的郡县制、西汉的郡国并行制等措施都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统治,是为“一家”服务,并非为天下苍生考虑。故C项符合要求。25【解析】:B。四大发明使中国自大,阻碍了中华民族的发展;由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封建专制和文化专制导致中国缺乏不重视科学技术,四大发明没能产生巨大效益。来源:高考资源网KS5U.COM26【解析】:A 欧洲宗教改革兴起于1517年,其主张是否定教会权威,与造纸术传播无关,且影响主要局限于欧洲大陆。传教士

29、对造纸术的传播曾起过作用,但那是在明清之际西学东渐时期(带回的东方文明),他们带着宗教狂热推动新航路开辟也发生在这之前,皆不属于宗教改革的范畴,所以错误。27【解析】:A 明清时工商业经济发展,士人阶层逐渐壮大,反对传统礼教的小说逐渐增多,而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实际就是一个反礼教的形象,其头上的紧箍咒实际代表的是中国传统的纲常礼教秩序。来源:ks5u28【解析】:C 六经是五经(诗经尚书礼经易经春秋)之外再加上乐经。29【解析】C本题将时政与历史相结合,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秦朝全面废除分封制以后,除了汉初、明初等个别时期外,历代封建王朝对宗室和重臣基本上是只封王不封土,

30、不正确;出土的金属武器应该是以铁制为主,但灌钢法出现于南北朝时期,不正确;只有两项合理。30【解析】:B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判断。借由题中的描述,可知该画作反映了当时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场景,属于民间风俗画。二、非选择题:31【解析】本题以中美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作用为主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第(1)题根据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的特点进行归纳;第(2)题通过阅读材料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加以概括;第(3)题联系美国共和政体确立的史实来分析;第(4)题从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的差异来比较;第(5)题从国情和历史传统的角度来谈认识。答案:(1)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2)作用:奠定了中国古代多民族大

31、一统国家的基础,有利于国家的统一;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有利于农耕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利于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3)召开制宪会议,制定1787年宪法(联邦宪法),根据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4)中国:权力高度集中,地方无独立的权力;美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国家主权属于联邦,中央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5)农业文明时代中央集权制度适合中国国情,工业文明时代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适度分权相结合已成为先进国家普遍的选择;中央集权制度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近代中央集权制度有着本质区别。32【解析】可从我国古代农业经济三个基本特点分析,图一反

32、映铁犁牛耕;图二反映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时间定位于明朝,且材料中“给筹取值”等反映了其关系是雇佣与被雇佣,当然这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本质特征。注意时间定位“1876年”、“贻来牟机器磨坊”、“机器”,以及材料中的介绍的生产方式,既可看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出现,同时比起明清最大的特点在于“机器”的使用。上述材料从古代到近代,反映了中国社会经济从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过渡,即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经济的近代化(工业化)。答案特点:铁犁牛耕为主的耕作方法;男耕女织(小农经济)的为主的生产模式。关系:雇佣与被雇佣。说明:江南的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原因:重农抑商;海禁政策。含义:出现了资本主

33、义生产方式。特点:用机器生产(或引进西方技术);效率高。趋势:由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或近代化)。来源:高考资源网KS5U.COM33.【解析】:第一问很明显宣扬的就是董仲舒提倡的“君权神授”,背景就是为了巩固专制主义统治的需要;第二问从材料可以归纳得出作者宣扬的是封建伦理纲常,目的依然是论证封建统治秩序的合理性或者说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第三问中,李贽的思想主张从材料可以概括为强调人的正常私欲,背景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从材料可以看出儒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与时俱进的过程。答案:(1)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大一统。适应国家统一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2)主张:“父子君臣,天

34、下之定理”。(或写宣扬封建纲常、封建道德规范)。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合理性。(3)强调人的正当私欲,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4)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趋时更新。34【解析】本题以宋词对时代的反映为主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题联系宋代的政治状况加以分析。第(2)题结合材料中提到的人物,孙权、项羽的言行与当时社会现实相对照来分析。答案:(1)对祖国河山分裂的悲痛,对祖国统一的渴望,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这些正是源于宋金对峙和金兵南下给中原人民带来的灾难以及南宋政权的苟且偷安。(2)辛弃疾歌颂孙权敢于同曹操、刘备争雄的积极进取精神,讽刺南宋朝廷的萎靡不振,并发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叹,表达了南宋人民的共同呼声。李清照用项羽失败后无颜见江东父老、愤而自刎的故事,讽刺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行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