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年高考预测历史(11)2006年文综历史模拟题 第I卷(选择题)北方各游牧民族自身的发展、创造的文明是中国历史与中华传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回答1215题。12史记载:汉初匈奴冒顿单于以其“控弦之士”三十万,使“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这一记载主要反映了 A.匈奴实现了内部的统一 B.匈奴骑兵南下侵扰中原C.匈奴统一了北方大草原 D.匈奴形成了强盛的奴隶制国家 13. 下图显示的是北方游牧民族在广阔草原上建立的第一座都城的遗址(航拍图),这座都城是 A.上京 B.会宁 C.兴庆D.赫图阿拉 14.右图所示的是一尊右手执杯、左手握剑的武士型石人像,这种石人应该是北方哪个游牧民族的遗存A.匈奴
2、 B.突厥 C.回鹘D.蒙古 15.辽(契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灿的明珠,能证明这一观点的历史文物是 A.鎏金铜牛 B.卢沟桥 C.山西应县木塔 D.云冈石窟佛像 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从衰亡走向复兴的历史见证。回答1619题。16.李大钊曾将日本的三次侵华罪行概括为“三甲”(甲午、甲辰、甲寅)战争,其中的“甲寅”战争是指 A.甲午中日战争 B.日俄战争 C.出兵侵占山东 D.全面侵华战争17.甲午中日战争与抗日战争的结局不同,其主要原因是A.国际环境不同B.战略指导方针不同C.领导力量不同D.战争的性质不同18.抗日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相比,中国方面最大的变化是A.领导力
3、量不是腐败的政治集团B.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形成全民族抗战C.军队素质提高,广大将士具有爱国精神D.国力增强,决定了战争的最后结局19.胡锦涛指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肯定了国民党军队的抗战B.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C.抗日军队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D.国共两党是中国抗战的主要力量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回答2023题。20.下列历史文献中最早提出保护人的生命权、自由权的是A.英国的权利法案B.法国的人权宣言C.美国的独立宣言
4、D.拿破仑的民法典21有的历史学家称人权宣言是“新社会的出生证”,主要是因为人权宣言 A.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B.为法国大革命迈出了胜利的第一步 C.推翻了法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阐明了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的基本原则22.1789年美国宪法增加的10条修正案,被称为“人权法案”,主要是因为它A.规定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B.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相等的权利C.承认所有成年人都有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规定人民有言论、出版、集会和信仰自由2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体现近代人权思想的宪法,下列对临时约法评述不正确的是A.规定了国民在国家中的地位 B.规定了人民基本权利
5、和自由 C.是中国第一部民主主义宪法 D.确立了总统制共和政体 第卷(非选择题)37.中国正在从造船大国走向造船强国,昭示着世界造船古国的再度复兴。阅读下列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造船航海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自唐宋以来,中国古代造船业遥遥领先于世界,久为世界各国所称道,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只是到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和现代机动轮船出现以后,我国在造船业上享有的长久优势,才逐渐失去。材料二 李鸿章在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江南造船厂前身)是中国近代造船业的开端。江南制造总局在1868年造成第一艘轮船“恬吉”号(后改名为“惠吉”),该船木壳明轮,锅炉自
6、造,主机由外国的旧机器改装。至1885年先后制造大小轮船十余艘,此后即行停造,专门修理南、北洋各省船舰。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自1995年以来,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造船大国,仅次于日本、韩国。日本和韩国分别在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用了10年左右时间相继实现了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赶超欧美造船强国,跃居世界造船大国前两位。近年来,我国提出了要在未来10年内争当世界最大造船国的目标。 材料四 纵观船舶发展历史,从古代船只到现代船舶,船舶技术大体上经历了三次飞跃性的发展。一是用钢质材料替代了木质材料;二是在推进方式上由传统的篙、桨、橹、帆等人力或借助自然
7、风力的推进方式发展为机器推进;三是导航方法由初期的海岸观察、天文导航、指南针导航发展为无线电、雷达和卫星导航等现代化导航系统。 回答:(1)以唐朝为例说明材料一所提及的中国古代造船业遥遥领先于世界,并据此概括唐朝造船业的特点。(2)材料一中“现代机动轮船”出现于何时?当时的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类似的交通运输工具?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推动中国近代造船业出现的主要社会因素。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等近代企业的创办为中国近代化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怎样的初步基础?(4)阅读材料三,结合史实简要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造船业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船舶工业是日韩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侧面,其经济快速发展的经验
8、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借鉴? (5)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推动船舶事业出现三次飞跃性发展的主要技术因素。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上海、天津开埠以后,社会商业化程度日益加强,西学渐多,民主风气渐浓。正因为如此,上海和京津地区成为近代中国民主政治、救亡图存运动的中心,一南一北遥相呼应。 (1)简要分析上海和京津地区成为近代中国民主政治、救亡图存运动的中心的原因。以近代前期的史实说明两地“一南一北” 是如何“遥相呼应”的。材料二 近年来,环渤海地区固有的钢铁、原油、化工等重工业优势正在重组、优化,IT、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产业的新优势迅速涌现,为区域崛起注入了新的驱动力。继珠江三角洲、
9、长江三角洲大展活力之后,环渤海地区在东部沿海地区中增长强劲、引人注目,正在成为中国第三个经济增长极。(2)与全国其它地区相比,环渤海地区有哪些发展经济的优越条件? (3)简要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促进环渤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4)能源紧张是制约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试分析环渤海地区能源紧张的主要原因和解决的措施。材料三 环渤海地区天然的中心是北京,因为它是首都。但是在经济上,和同区域内的其他地方就没有这种紧密的联系。从产业结构上,三省两市(河北、山东、辽宁和北京、天津)趋同现象非常突出,导致企业间横向联系也就很少。比如环渤海地区内有十几个港口,这种竞争势必导致资源的浪费。另
10、外,环渤海地区的国有经济比重很高,行政干预经济发展的力量比较强,市场配置对资源的力量还相对较弱。(5)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常识有关道理说明应如何促进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发展。(6)试分析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参考答案:12.C 13.A 14.B 15.C 16.C 17.C 18.B 19.C 20.C 21.D 22.D 23. D37.(1)史实:能制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有“海上霸王”之称;能制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这是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雏形。特点:生产规模大,技艺水平高。(2)时间:工业革命中(或1807年)。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清政府实行
11、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政策,海外贸易受到严格限制。(3)因素;洋务运动兴起,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企业;筹划海防的需要;西方列强的入侵;外商在通商口岸创办船厂。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使中国学习西方的风气进一步打开,并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近代化知识与技能的人才,为中国近代化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初步基础。(4)综合国力的增强;进出口贸易不断增长。抓住机遇、适时调整经济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大力引进科技,发展外向型经济等。 (5)工业革命,机器和蒸汽机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钢铁工业和电讯事业的发展;第三次工业革命;航天技术和卫星导航技术的发明与应用等。39.(1)原因:较早开辟为商
12、埠,自然经济瓦解较早,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西学东渐,西方民主思想传入,先进知识分子比较集中;民族危机加剧,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现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 史实:维新变法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相关史实(略)。(2)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丰富的海洋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海陆空交通发达便捷;工业基础和科技实力雄厚;已形成实力较强的骨干城市群。(3)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发展创新;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经济全球化进程;重视科技、资本和人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原有的经济基础和人才基础;国家政策的倾斜等。(4)原因:工农业发达,人口、城市密集,能源需求量大,常规能源供应不足。 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降低单位产值能耗,节约能源;开发风能、核能等新能源;跨区域调入天然气、石油、煤炭或电能。 (5)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区域合作;发挥政府宏观上的规划和协调的作用,加快区域合作机制的形成;发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作用,形成区域合作的企业群体。 (6)有利于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提升中国与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扩大对外开放的水平,增强我国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设和谐社会。高考资源网 2006精品资料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