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三峡之秋_人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7597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三峡之秋_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三峡之秋_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五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三峡之秋人教版方纪写的三峡之秋是写景抒情的散文。展现了三峡在中秋这天的美丽景色。作者抓住一天当中三峡景物不同的特点:早晨,露水闪烁,绿叶金实,新鲜而明净;中午,金色的群山,奔腾的江水,三峡充满了热烈的气息;下午,三峡的黄昏是青色的,透明的,明亮的江水平静而轻缓;夜晚,灯光在江面上摇曳,长江沉沉欲睡,清冽的月光犹如瀑布、素锦,凌空非降。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教学本文我重点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1. 课文共7个自然段,划分意义段出现了分歧意见。关键是第六自然段写月光是归为第二段还是做为第三部分总写处理。我让学生认真地反复地读第六自然段,最后大家一直的意见是放在写夜晚这

2、部分。课文分为三个意义段1/26/72.抓准写早晨、中午、下午、夜晚几个时间段中长江的特点的词语。用具体的景物体现特点早晨 中午 下午 夜晚明丽 热烈 平静 宁静 朦胧露水 阳光 雾 渔火 月亮橘柚树 长江水 倒影 灯光 群山在这部分中,早晨和中午的特点的词语很好找,一眼就看出来了。下午和夜晚的特点不容易找准。读完第一次时,学生找到的是透明(明亮)、沉沉欲睡(惊醒)或者宁静(静谧)3.教会学生读懂每一个句子,理清文章的段落的顺序,体会句子间的关系,了解分号的用法在教学第六自然段时,首先让学生标出这段的三个句子。然后一句一句的读,把每个句子的意思读懂。第一句写月亮上来的很迟的原因。(山高、谷深、

3、天空狭小)第二个句子写了长江之上月亮升起的过程。“起初”和“不知在什么时候”是表示时间的短语。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第三句是写月亮升起以后的美丽景色。分句的前一半写群山,后一半写月亮,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朗读的时候想象文中描述的情景,带着喜爱、欣赏的感情来读。在读不同的段落时注意语调、语速的变化。例如读早晨的三峡,语调应是轻快的,这样才能把三峡明丽的特点展现出来。读中午的三峡,语速应快一些,语气是热烈的。读夜晚的三峡,语速应慢下来,体现三峡的宁静之感。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发现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感悟,比老师总是预设之后期待生成更有效。再加上老师及时的评价鼓励,虽然有些时候可能并不精彩,但却为孩子树立了自信,有了自信学乐无穷。正如课堂中的精彩,为三峡之秋增添了独特的“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