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年级上语文听课反思-6变色龙苏教版今天上午,我聆听了两节校级公开课,程老师和李老师均选择了五上变色龙,程老师执教第一课时,李老师则是第二课时。为了更好地从听课中有所收获,我反复翻看变色龙。变色龙一文通过“我们”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展示了变色龙的特点,从而提醒人们保护动物。第915自然段,写“我们”端详变色龙,了解了变色龙的特点,这是全文的重点。作者巧妙地将它通过叙事的形式展示出来,显得生动有趣。本课教学目标应是在学会字词的基础上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基于这样的教材分析,我再次回顾了
2、两位老师的课,感受颇深。程老师,一位颇有经验的前辈。她的课堂给我留下的总体印象印象是:用教材教语文。大家都知道语文课不是单纯地教几篇课文,而是将教材视为依托,有效运用教材来教语文。那么语文是什么呢?我觉得简单点说:语文就是听说读写的综合素养。回顾程老师的课,有三处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1、鼓励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变色龙的资料并加以总结,这有效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能力,耐心倾听,有效提取和总结信息。2、生字教学扎实,词串编排匠心独运。教师将文中的生字词按照外形、捕食和变色三类进行横向编排:巩固学生字音的掌握,为学生提供说话支撑,更妙的是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这样的编排能隐性引导学生总结出课文从哪几方
3、面写变色龙)。3、变色龙“外形”教学深入浅出,写作方法渗透自然。让一名学生上黑板画变色龙,其他学生读外形描写的句子,边读边画;然后问为什么我们读读就能画出来呢?因为文中介绍得很详细,很有顺序。师再问你能总结出描写动物的方法了吗?学生交流后进而总结写作方法并出示让学生齐读。这样的处理将文本的学习和习作方法的习得巧妙融合,很好的做到了用教材教语文。4、拓展与运用环节中的“小练笔”设置精当,让学生运用本节课学到的习作方法描写一种动物。这样的练笔针对性强,训练点明确,更有利于学生巩固习得的方法。总而言之,这是一节非常值得我学习的课用教材教语文!听完李老师的课,反思我自己的课,我的脑中满是疑问:怎么让教学目标清晰?如何有效设问?如何树立“问题意识”,让整节课在问题的探究中凸显出它的立体感,而不至于被琐碎的问题肢解进而导致学生和老师对教学的目标都有些模糊?曾经有老师说,一篇课文、一节语文课可以交给学生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想面面俱到做不到,也不需要做到。每节课哪怕只设定一个教学目标,然后努力去达成这个目标,这就是一节教学目标清晰,目标达成度较好的课。但说起来容易,操作起就不简单了。基于文本而超越文本,善用教材教语文;站在语文的高度解读文本,组织教学。这是我们共同追求的境界和高度。这需要时间、需要实践,更需要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