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年长春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从军行 同步试题1在下面句子中加横线字的正确读音上画“_”。 (1)小军坐在床上,揉着一双鼓鼓的泡(po po)眼,焦急地等待(di di)着爸爸回来。 (2)屋子里传(chun zhun)来了敏敏的喊声:“奶奶,快点给我盛(shng chng)碗饭来。”2 圈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豪不可惜( ) 恍然大梧( ) 一团膝黑( ) 振耳欲聋( ) 天蹦地裂( ) 气揣吁吁( ) 能曲能伸( ) 波涛凶涌( )3 在括号里填关联词语。 (1)我们( )掌握事物的规律,( )能把事情做好。 (2)我们( )能看到这样的景色,( )地球是圆的。
2、 (3)( )把敌人引进埋伏圈,游击队( )能把敌人消灭。 (4)火星表面上所谓颜色的变化,并( )由于植物的生长和枯萎造成的,( )由于风把火星表面上的尘土吹来吹去,才造成颜色的变化。4 填空,补充诗句。 从军行(二) 大漠( )( )( )( )( ), ( )( )( )( )( )辕门。 ( )( )( )( )洮河北, ( )( )( )( )吐谷浑。5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从军行(一)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解释加横线字的意思。 从军行( ) 暗雪山( ) 穿金甲( ) 终不还( ) (2)根据意思在括号里写出合适的词语。 铁衣
3、、战袍( ) 沙漠( ) 参加军队( ) 往远处望( ) (3)填空。 这首诗是_代诗人_写的,是一首优秀的_诗。诗的前两句_,后两句_。它反映了戍边将士_、_的雄心壮志。 (4)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终不还”是写将士对回归家乡没有时目的感伤。 ( ) “孤城”的意思是孤零零的城池。 ( ) 诗的最后一句写出了将士们的豪壮誓言:不打败敌人,决不回还。( ) 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 ) 诗中的“孤城”就是指“玉门关”。 ( ) (5)你还知道王昌龄从军行系列诗的其他几首吗?请写出一首。 _参考答案1(1)po di (2)chun chng【解析】2豪(毫) 梧(悟) 膝(漆) 振(震) 蹦(崩) 揣(喘) 曲(屈) 凶(汹)【解析】3(1)只有才 (2)之所以是因为 (3)只有才 (4)不是而是【解析】4略。【解析】5 (1)古诗的一种体裁 遮暗 磨破 归来 (2)金甲 黄沙 从军 遥望 (3)唐 王昌龄 边塞 写景 抒情 保卫边境 杀敌立功 (4) (5)从军行(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