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3)_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7047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3)_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3)_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3)_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3)_人教新课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设计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学习目标: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

2、、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1、认识4个生字,掌握一个多音字“挑”。能借助词典,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

3、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父亲教导“我”的话。3、领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以作者为榜样,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重点: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在文中和现实生活中的含义。难点:链接生活中发生

4、的“遇到困难,如何选择其它方式克服困难”的事例,深刻理解题目的含义。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出示数学公式2+7=?,6+3=?,你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同样的道理也出现在了我们接下来要上的新课中,读课题。二、 “三标课堂”新模式(一)出示学习目标1、认识生字词,掌握一个多音字“挑”。能借助词典,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父亲教导“我”的话。3、领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以作者为榜样,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二)达成目标1、出示初读感知。(1)自读课文,熟悉课文。在朗读课文中掌握、理解本课的生字词。(2)边读边思考:课文的主要讲了什么

5、内容?2、检查自学情况。(1)读生字词,重点词的理解。(2)指名读课文,概括课文大意。3、边读边想:(1)作者从父亲那儿学到了一个什么道理?(2)作者用哪几件事说明了父亲的教导“让我一生受用不尽”?4、理清事件,比较中“悟”道。(1)梳理事件。课文写了“我”在生活中的两件事(第一件是制作40件毛衣,第二件是举办大型时装展。)请继续读课文,完成学习卡。填好后尝试说一说事情的梗概。具体事例困难办法事件结局赶织毛衣维黛安太太一个人无法在两周内完成请了二十位心灵手巧的妇女帮忙。四十件毛衣顺利交单。时装展示裁缝姑娘在另一家时装店的挑拨之下跑光了,衣服都未缝成。举办一个不是成衣的时装展。激发了客户兴趣,前

6、来订货的人络绎不绝。 A、比较事件,感悟启示。 B、两件事有什么共同点?从事件中你知道了什么? 作者之所以能在遇到困难后又获得成功,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父亲的话。出示,齐读)出示句子齐读:“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这段话的意思可以用哪处词来形容?(此路不通走彼路,殊途同归,另辟蹊径等)(广场生活目标;路方法)这是父亲对我的教导,也正是作者牢记了父亲的教导。使作者走上了成功之路。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她的成功?请把它划出来。(2)比较心情,领悟启示意义。在制作毛衣这件事情中,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变化?找出文中能看出心情的句子。

7、教师根据学生交流随机出示:A、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B、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半路上,我猛然停住脚步,C、从此,一条时装的河流,源源不断地从我的时装店里流了出来。(喜上眉梢)学生尝试读句子,引导体会读出言外之意。(引导学生通过“大喜过望”、“垂头丧气”理解作者的心情;通过“猛然”、“不然”体会作者换种思路。)C再读句子。能带着你的体会读读这些句子吗?总结:三次心情的变化,反映的是作者在一件事上的历程。尽管作者遇到了困难,但是她没有放弃,依然积极的想办法,并获得了成功。由此,我们看到了:“积极的态度、换种思路”对成功的重要性。(板书)(3)比较写法,练

8、习表达:学会选材很重要,怎样表达也是关键。课文中作者在写这两件事的时候,详略处理一样吗?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4)回顾文题,体会寓意A、为什么说父亲的教导让我一生受用无穷?B、结合生活实际体会“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含义?(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问题吗?你是如何解决的?请说一说。)(三)检测目标1、填空题。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星( )棋( ) 大喜( )( ) ( )头( )气 心( )手( ) ( )( )不同 络绎( )( )听说一家大商场订货,我( )。可是,想到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可能完成订单时我( ),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最后,我找了二十位( )的妇女,终于按时完成了订单任务。从此,前来订货的人( )。2、课内阅读。“好好瞧瞧吧,亲爱的孩子,”父亲和蔼地说,“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 )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 )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方法,“广场”比喻_,“路”则是比喻_。用课文中父亲的另一句话做具体的解释说明,就是“_。”三、拓展延伸。阅读链接:从主题丛书中寻找与本课写作手法一样的文章进行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