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17不平常的信西师大版2019不平常的信是西师版教材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主题是感悟动人心魄的美好情怀。我原计划上两课时,觉得内容不多没必要,在教学时就安排了一课时,结果时间很紧估计是在上课前几分钟我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了本单元的主题及内容后才进入课文教学的,从而耽误了后面的感情朗读时间而这一环节可以放在课外完成。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学环节:一、质疑释疑,破题切入。让学生讨论: 文中插入了几封信的片断? “不平常的信”到底指的是哪封信? 让学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句子与同学交流。 二、扣住题眼,理解词语。 引导学生反复读课题,挖出题眼“不平常”留作悬念激趣。 引导认读生字新
2、词。 联系上下文理解相关词语(课后第二题)三、激趣赏析,品读感悟 引导学生沿着起因(赵蒙生死)发生(排长写信)发展(赵妈托人代笔回信)结果(感悟到赵妈的坚强和伟大)这一线索,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 朗读“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春天,我们收到那一封不平常的来信”等句子,掀起情感波澜,感悟英雄母亲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 相机运用范读、领读、学生分角色读、小组间轮读、挑战读、全班齐读等多种形式,在互相评议中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英雄妈妈对大叔说的话,为学生理解文章中心奠定基础。引导学生顺理成章地感悟和归纳文章中心,感受文章平中出奇的朴实美。 四、拓展空间,强化技能 1. 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学
3、生总结归纳。 2. 你想对那位坚强而伟大的母亲说点什么? 3. 你想对自己说点什么?反思我的教学,在引导学生解决理解词语时,可以让学生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练读,进行感悟理解;而我没有进行练读没有为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扫清障碍。这是第一大失误。其二,在引导学生品读感悟初始,对每一个环节导读不够,仅仅就读准音读通顺作为尺码,而后就直接进入了对那封不平常的信的感悟这一部走得太快了,以至于在理解感悟后一部分时倍感吃力。我觉得可以在前两封信上下功夫,在导读时应当仔细揣摩写信人及看信人当时的心理活动,进行有声有色的导读,然后深情并茂的诵读“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春天,我们收到那一封不平常的来信”等句子
4、,掀起情感波澜,感悟英雄母亲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理解英雄妈妈对大叔说的话 ,为学生理解文章中心奠定基础。其三,在引导学生朗读英雄妈妈对大叔说的话时缺乏层次感,学生没有读味道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加强朗读指导练习。其四,在第二课时教学拓展这一环节上,没有及时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收获及对英雄母亲与对自己说的话,单单就让学生说了而且还可以把相关的词语板书出来,以提示学生组织有序的语句进行练笔。纵观全课教学,如果上两课时,第一课时可以上至引导读文,了解故事梗概截止,而且要对前两封信进行感情练读。第二课时就重点感悟英雄妈妈对大叔说的话,感悟这封信的“不平常”在哪里;同时处理相关作业。如果只上一课时,就应该单刀直入,不走弯路。首先从课题入手,抓住题眼“不平常”,请学生浏览全文,弄清共有几封信的片段?哪封信是不平常的信?然后就对每一封信进行练读,同时弄清楚这封信是在什么情况下是谁写的?为什么要写?当时的心情怎样如此进行练读的话就能够读出情感来。在此基础上去感悟那封不平常的来信就轻松多了。本课最大的失误是自己明知一课时上不完却这样做,这是极不明智的。希望以后不再发生如此糊涂透顶的蠢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