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强化训练二佳句集训一、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改1.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2.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3.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己画几笔?二、用合适的关联词表达下面几句话1.高尔基认为“给”的时候是付出,是帮助,快乐着别人,也快乐着自己。高尔基认为“给”比“拿”幸福。2.变色龙对我们的喊叫显得很迟钝。变色龙捕捉食物却很敏锐。三、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再仿照着写一句1.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2.你在这巴掌的地方竟然能跳舞。3.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四、综合改错署假,
2、我阅读了“水浒传”等古典名著,这些名著的内容真是五彩缤纷,我常常把精彩情节吸引住了,一读就是不到两个小时左右。这个假期,我真的保常到了读书的乐趣。五、在下面句子中填写适当的歇后语1.在学校举办的趣味运动会上,各个班都拿出了精心设计的运动项目,真是。2.“这件事绝对不是我干的,我可是。”强强振振有词地辩解着。3.李时珍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这真是啊!六、句子综合练习1.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点明时间、地点的诗句:2.用几句话赞美本学期我们在课文中认识的一个人物。3.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当你面对困难有退却之心时,你会用这样的格言来勉励自己:
3、4.贾岛回答道:“我正在斟酌诗里的一个字眼儿,无意间冲撞了大驾,求您宽恕。”(改为第三人称转述)5.请同学写出下面的人物的名言。高尔基: 鲁迅: 邓小平: 6. 对比阅读下面的对话,说明牧童在喊这两句时声音和心理有何不同。好几次他大叫:“狼来了!狼来了!”牧童吓坏了,他慌忙大叫:“狼来了!狼来了!快来帮忙啊,狼在吃羊了!”强化训练二佳句集训一、1.我难道不应该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吗?2.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一定会害更多的人。3.天下没有学不会的事,我可以自己画几笔。二、1.高尔基认为“给”的时候是付出,是帮助,快乐着别人,也快乐着自己,所以他认为“给”比“拿”
4、幸福。2.变色龙虽然对我们的喊叫显得很迟钝,但是它捕捉食物却很敏锐。三、1.比喻仿写略。2.夸张仿写略。3.排比仿写略。四、署暑“水浒传”水浒传五彩缤纷丰富多彩我常常把精彩情节吸引住了。我常常被精彩情节吸引住了。一读就是不到两个小时左右。一读就是两个小时左右。保常饱尝五、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2.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
5、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3.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六、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
6、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2.示例:恩科西真是名副其实的小斗士呀,他的坚强不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3.示例: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4.贾岛回答道,他正在斟酌诗里的一个字眼儿,无意间冲撞了大驾,求韩愈宽恕他。5.略6.第一次是故意戏弄村民,心里一点不紧张。第二次紧张得不得了,因为狼真的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