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七组知识盘点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6638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七组知识盘点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七组知识盘点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七组知识盘点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七组知识盘点人教新课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七组知识盘点一、易错音荟萃绷脸(bn)日寇(ku)诸葛(zh)刹那(ch)坠入(zhu)灰烬(jn)骨髓(su)悄然落地(qio)二、多音字聚会刹:sh(刹车)ch(刹那)悄:qio(静悄悄)qio(悄然)劲:jn(使劲)jng(劲敌)重:chn(重复)zhn(重要)三、易考字大全销毁灰烬瑰宝斩钉截铁坠落仇恨眺望玲珑剔透四、认识近义词景观(景色)掠走(抢走)销毁(毁灭)任意(随意)进犯(侵犯)叩问(询问)五、认识反义词损失(收获)真挚(虚假)整齐(杂乱)崎岖(平坦)宽敞(狭窄)寂静(嘈杂)六、易考词积累1.表示修饰的词语。(真挚)的心(珍贵)的文物(刹那)的寂静(崎岖)的山路(不可估量)的损

2、失(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楼阁(坚强不屈)的声音(举世闻名)的园林(横七竖八)地躺着2.补充词语。同仇敌(忾)临危不(惧)(勇)往直前前仆后(继)力挽(狂)澜中流(砥)柱(众)志成城舍生取(义)任(重)道远再接再(厉)天南(海)北众星(拱)月七、易考句集训比喻句:1.此外,还有很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圆明园的毁灭)2.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狼牙山五壮士)描写方法:1.动作描写: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狼牙山五壮士)2.语言描写:“我觉得,你今天这一课

3、上得好极了!你教得很有感情,孩子们学得也很有感情。”(难忘的一课)排比句: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圆明园的毁灭)反复句: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多次出现)(难忘的一课)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

4、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八、易考文本大全1.圆明园的毁灭描写了北京西北郊曾经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它过去是一座皇家园林,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博物馆、艺术馆。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圆明园遭到毁灭,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有残垣断壁、一片狼藉。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

5、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主力转移,诱敌上山,顽强歼敌,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勇于牺牲的精神。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

6、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3.难忘的一课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4.最后一分钟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歌,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在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