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含解析)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一、单选题1.在我国古代传统家族观念中,有长兄如父”“无父从兄”“幼子不如长孙”的说法,这反映了中国古代A. 家族社会和睦B. 贵族王位世袭C. 宗法观念浓厚D. 分封等级森严【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长兄如父”“无父从兄”“幼子不如长孙”是宗法制的影响,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宗法观念的浓厚,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家庭和睦,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是宗法制的影响,和王位世袭制和、分封制无关,故BD错误。2.西周“天子适诸侯,日巡狩;诸侯朝天子,日述职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
2、;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反映了西周诸侯对周天子要尽的义务是( )A. 帮助镇守疆土B. 随时派兵作战C. 及时缴纳贡赋D. 按时朝觐述职【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诸侯朝天子”可知西周诸侯对周天子要尽的义务是按时朝觐述职,故D项正确。帮助镇守疆土、随时派兵作战、及时缴纳贡赋都是诸侯的义务,但是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BC项。3.张岂之认为,“西周的分封制称为封建,即封邦建国。分封制即狭义的封建,但不等同于封建。西周的“封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确立君主专制制度中央权力得到了高度的集中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故正确;分封
3、制依靠血缘关系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故正确;分封制是地方分权,还未实现君主专制,故错误;分封制是地方分权,还未实现中央集权,故错误;正确,故选A;错误,排除BCD。4.西周建立后,封王室召公奭于燕,封成王弟叔虞于晋,封周公子伯禽于鲁,封殷商后代徽子于宋。古代中国讲究“同姓不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鲁宋可以通婚B. 燕晋可以通婚C. 鲁燕可以通婚D. 宋晋不可以通婚【答案】A【解析】【详解】“周王室贵族召公奭封国燕”“成王弟叔虞封国晋” “周公长子伯禽封国鲁”说明燕国、晋国和鲁国是姬姓封国;“殷商贵族微子启封国宋”说明宋国不是姬姓封国。因此,晋燕、燕鲁不能通婚,故BC项错误;宋晋、 鲁
4、宋可以通婚,故排除D,选A。5.礼记记载: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豆:古代盛食器具)。这表明当时A.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B. 实行礼乐制度C. 权力高度集中D. 体现了民主色彩【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信息来看,天子、诸侯、卿大夫等级分明,享受不同的待遇,表明当时实行具有严格等级秩序的礼乐制度。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西周时期最高统治者还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C项;材料信息与“民主”无关,排除D项。【点睛】礼乐制度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借以维护统治秩序的制度。不同等级的贵
5、族要行不同的礼仪,以此倡导和固化人们的等级观念。礼乐制度是维系奴隶制等级观念的规范,是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也是奴隶主阶级借以巩固其统治地位的重要手段,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礼乐制度本身就是等级制度,具有维护分封制、宗法制形成的等级秩序和加强统治的作用。6.据左传记载,为缓和与郑庄公之间的矛盾,周与郑国交换人质以示互信,周平王的儿子狐在郑国做人质,郑庄公的儿子忽在周王室做人质。这表明A. 分封制已完全退出历史舞台B. 周天子的权威削弱C. 郑庄公没有履行诸侯的义务D. 君臣关系走向平等【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分封制下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室的管理,材料“周平王的儿子狐在郑
6、国做人质,郑庄公的儿子忽在周王室做人质”说明周天子的地位下降同诸侯,说明周天子的权威削弱,故B项正确;A项“完全退出”绝对化错误,故A项排除;材料主要是强调周天子的权威削弱,而不是强调诸侯的义务,故C项错误;中国古代君臣关系不可能走向平等,故D项错误。7.据史载,夏启讨伐有扈氏时说自己是“恭行天罚”,对部下们则说:“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戳于社”。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子畏上帝,不敢不征”。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该材料表明夏、商、周时期的中国A 占卜和迷信活动盛行B. 宗法等级观日渐凸显C. 集权政治制度已形成D. 神权与王权有机结合【答案】D【解析】【
7、详解】材料“恭行天罚”“天命殛之”“子畏上帝”“天命诛之”这里都体现出借用上天意愿来加强统治思想,这体现出神权与王权有机结合的特点,故D项正确;材料中是借助神权思想加强统治,不是迷信活动盛行,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宗法等级的信息观念,故B项错误;夏、商、周时期的中国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C项错误。【点睛】“恭行天罚”“天命殛之”“子畏上帝”“天命诛之”是解题的关键信息。8.下列文献记载,按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之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机房”“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A. B. C. D.
8、【答案】A【解析】反映的是秦朝的皇帝制,反映的是清朝的军机处,反映的是明朝废除丞相,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故正确的顺序是。故排除BCD,选A。9.有学者指出,吕不韦任秦国丞相时,就经常不自觉地越位,他精于怎样获得权力,但是不懂得放弃权力。为防止出现这种不自觉地越位现象,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A. 设尚书令以制约三公B. 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C. 明升暗降丞相的地位D. 重用侍从建立“中朝【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为了防止丞相“不自觉地越位”,即丞相越权,设置了御史大夫来监察百官,故B项正确;汉代设尚书令以制约三公,故A项错误;明升暗降丞相地位并不是秦始皇的措施,故C项错误;汉
9、武帝重用侍从建立“中朝”,故D项错误。10.秦汉时期,当皇帝难以决断军国大事时,便召集群臣,商谈解决方案,并由丞相领衔上奏,供皇帝做出决策,这被称为朝议制度。朝议制度A. 说明国家大事由群臣决议B. 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 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D. 有利于决策做到集思广益【答案】D【解析】【详解】对于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有利于皇帝听取不同意见,做到集思广益,故选D。“最终决断权归皇帝所有”,说明不是由群臣决议,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排除B。材料反映出以皇权为中心的政治体制,并非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排除C。11.秦朝一位大臣向
10、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这位大臣实际上主张A. 反对郡县制B. 反对分封制C. 确立三公九卿D. 实行科举制【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可知,该大臣认为郡县制不利于中央的统治,故A正确;据材料“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说明该大臣主张仿效古代推行分封制,故B错误;据材料“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可知,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而不是中央官制,故C错误;
11、据材料“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可知是主张分封制而不是选拔人才方式,并且隋唐开始实行科举制,故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联系所学秦朝推行郡县制的背景分析解答。12.出土于云梦县的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语书是南郡郡守腾给本郡各县、道官员发布的一篇文告,其强调“矫端民心,去其邪僻,除其恶俗”。据此可知,郡守A. 可以任免属县的官员B. 权力类似西周诸侯C. 有地方民风教化之责D. 掌管地方的监察事务【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矫端民心,去其邪僻,除其恶俗”,说明郡守不仅要负责对辖区的行政管理,还有负责对治下百姓的民风教
12、化。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郡守权力远小于西周诸侯,排除B项;郡守掌管行政事务,排除D项。13.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全国设郡36(后增至41)设县约1000左右。郡的最高长官是郡守,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县的最高长官为县令或县长,县以下设有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直接任免调动,不能世袭。以此可见,郡县制与周代“封士建邦”的分封制相比,最主要的差别是A. 形成了直接向皇帝负责的监察体系B. 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C. 确立了以贵族世袭为特征的地方机构D.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有效的管理【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直接任免调
13、动,不能世袭”可知郡县制下地方长官都由皇帝任命,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掌控和管理,故选D项;郡县长官是行政官员,而非监察官员,故排除A项;秦统一六国是实现了实际统一,而非形式上的统一,故排除B项;“以贵族世袭为特征”与题意相悖,故排除C项。14.学者钱穆指出,其实“宰”和“相”,在春秋时代也仅系封建贵族的家臣,但到秦汉则化私为公,变成了正式的政府执政官。这反映了A. 中央集权的高度发展B. 专制皇权的空前强化C. 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转变D. 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答案】D【解析】【详解】宰相从家臣到成为政府执政官,说明在宰、相的职能上所体现的宗族血缘色彩逐渐淡化,这是贵族政治到官僚政
14、治的转变的体现,故D项正确;宰相职能的及地位的变化与中央集权无关,中央集权主要涉及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问题,故A项错误;专制皇权的空前强化不符合秦汉时期的特征,故B项错误;科举制是隋朝开始出现,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15.曹魏时期,中正的评价必须有书面的正式材料。材料主要包括家世、品、状三个方面。状,指行状,是举主对于被举者道德才能的详细叙述。这反映出,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A. 加大了荐官的随意性B. 促进了社会阶级流动C. 注重选拔的公正合理D. 摒除了门第间的差别【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曹魏时期选官在程序上要求“中正”出据书面的正式材料,选拔内容包括家世、品行和道德才能等,反映
15、了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注重公正合理的一面,C项正确;要求“中正的评价必须有书面的正式材料”等,表明其并没有随意,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以家世为先,不能促进社会阶级流动,也无法摒弃门第间的差别,排除BD项。16.下列两则材料分别对应的朝代是A. 汉朝、清朝B. 唐朝、元朝C. 唐朝、清朝D. 宋朝、元朝【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解题关键是仔细读图。依据“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可知这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依据“一出中书左右丞相”可知这是元朝的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故B正确。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7.中国古代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起用身边的
16、亲信近臣,以形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相互牵制。下列属于后者的措施是A. 汉代实行中外朝制B.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C. 明朝设内阁D. 清朝设军机处【答案】B【解析】【详解】汉武帝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组成“内朝”或“中朝”,让他们参与到朝廷军国大事的讨论中,成了宫廷的决策核心,不符合题意,排除A;唐朝实行三省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属于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符合题意,故选B;明朝起废除丞相,明代内阁大臣和清代军机大臣均没有实权,无“宰相”之实,排除CD。18.汉武帝设刺史,唐设御史,宋太祖设置通判。这些举措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在对地方管理的过程中重视A. 分割地方权力B. 对地
17、方官的监督C. 发挥文官的作用D. 利用地方矛盾相互制衡【答案】B【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宋太祖设置通判的本来目的就是让通判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从而最终达到加强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最终目的。故B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对地方官的监察【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19.下表为唐代进士的出身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唐代科举制名称士族子弟寒素子弟小姓子弟比例711613A. 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B. 缩小了人才选拔范围C. 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D. 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答
18、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反映的“寒素子弟”和“小姓子弟”在进士中也占据一定比例来看,说明唐代科举制兼顾到了多个阶层,但很不完善,因为“寒素子弟”和“小姓子弟”比例很小。故答案为C项。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与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标准不同,排除A项;科举制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排除B项;科举制打破特权垄断,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点睛】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20.假设在如图所示中央机构所在的朝代,国家要在关
19、中一带修建一座宫殿,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礼部B.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户部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刑部D.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答案】D【解析】【详解】图示反映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首先要弄清楚三省的具体作用和程序,中书省负责决策计划,之后门下省负责审议计划,之后尚书省负责执行计划,而后交给相对应的各部来具体落实,负责工程的是工部,D符合三省六部制的决策程序,故选D;中书省应在第一位,尚书省应该在第三位,AB项错误;中书省应在第一位,门下省在第二位,尚书省应该在第三位,故C错误。21.下表反映了秦至南宋浙江地方行政区划情况。据表可知时期秦
20、代西汉三国西晋隋朝南宋浙江区划1郡16县1郡23县2郡25县4郡33县6郡46县2府5州59县A. 郡县制在浙江的实施始于西汉时期B. 宋代淅江基层管理体制有本质变化C. 秦代至南宋浙江经济逐渐得到开发D. 浙江历代地方管理机构为两级体制【答案】C【解析】【详解】秦代至南宋浙江的郡县逐步増加,表明浙江经济逐步得到开发,地位越来越重要,故C正确;郡县制在浙江的实施始于秦朝,故A错误;宋代浙江基层管理体制实行府州县制度,和郡县制没有本质变化,故B错误;南宋浙江实行府州县三级地方管理机构,故D错误。22.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康雍乾三朝实录、论
21、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等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下列论文题目最符合他想法的是A. 叙说清朝的民族政策B. 论中央集权的加强C. 试析封建专制的强化D. 论丞相制度的废除【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结合所学可知,康雍乾是清朝皇帝,清朝时期,通过大兴文字狱加强思想控制,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来加强君主专制,故论文的题目可能是试析封建专制的强化,故选C;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与民族政策无关,排除A;军机处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B不符合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排除;明朝朱元璋废除丞相,不符合康雍乾三朝实录,D错误。【
22、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联系所学清朝专制主义空前强化的知识分析解答。23.明成祖时特选拔杨荣、胡广等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务(参与机密事务决策)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关于对明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A. 内阁设定为法定的决策机构B. 六部逐步沦为内阁下属机构C. 内阁的票拟意见为最终决策意见D. 内阁的地位有变但职责基本未变【答案】D【解析】【详解】明代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排除A,选D;六部作为执行机构,按不同职责根据皇帝旨意分理全国政务。内阁在形式上六部与内阁仍是独立的行政机
23、构,故B错误。明太祖时殿阁大学士很少参与政务;到明太祖时内阁正式成立,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地位不断提高,内阁的票拟意见取决于皇帝的批红,排除C。24.针对军机处的“有官无吏”现象,清朝赵翼说:“枢廷义取慎密,有官无吏。”也有学者指出“始密且速矣。”军机处名义上虽然有官,但实质上除了皇帝,其他人全都是吏,是真正的“有吏无官”。对军机处“有官无吏”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便于严格保密有利于提高效率加强君主专制其实是有吏无官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枢廷义取慎密”说明便于严格保密,故正确;据材料“始密且速矣”得出有利于提高效率,故正确;材料“实质上除了皇帝,其他人全
24、都是吏”可知,加强了君主专制,故正确;据材料“是真正的有吏无官”表明其实是有吏无官,故项正确;正确,故选A;BCD不全面,排除。25.谏议制度是监察制度的一部分,“谏”字的独特含义是对皇帝的绝对权威提出异议。唐代的门下省具有谏议和封驳职能明清时期监察制度达到顶峰,但专设的谏议机构却没有了。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唐代谏议制度对皇权不起作用B. 明清谏议机构消失是服务于皇权需要C. 明清监察制度对君臣形同虚设D. 谏议制度能够从根本上限制皇权至上【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与材料中“谏字的独特含义是对皇帝的绝对权威提出异议”“专设的谏议机构却没
25、有”相符,故B项正确;A选项说法与材料中“谏字的独特含义是对皇帝的绝对权威提出异议”不符,唐代谏议制度应该起一定作用,故A项错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对“臣”监察绝非形同虚设,故C项错误;谏议制度是从属于皇权,不可能从根本上限制皇权,故D项错误。二、材料阅读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代内阁大学士无定额。永乐年间有七人,宣德年间有十四人,万历年间有二十人,崇祯年间有五十人。明代内阁无属官。然而清代的内阁制就有不同:清代内阁大学士的名额,康熙年间,满汉大学士率为四员,到了乾隆十三年以后,才规定满汉学士各二员,协办大学士或一员或二员,非有缺不可递补。至于内阁官员有大学士、学士、侍
26、读、中书舍人、典籍,其下又分设十二个小机构,作为国家行政中枢远较明代内阁组织庞大。这也导致清代内阁出现了权责不明的现象。材料二 明太祖创设殿阁大学士之始,仅令其侍左右,备顾问,并不参与国政。迨仁、宣之世,创设票旨制度之后,大学士已参预政事,其后又有首辅、次辅之分,票拟仅决于首辅一人。然清则刚好相反,清内阁制成于康熙时代,然此时便有翰林院分去内阁一部分的职掌,因翰林院的职务亦为掌制诰以备顾问的机关。至雍正时,为对西北用兵而另设军机处,参掌机密,大有取而代之的趋势。以上材料均整理自明清两代的制度比较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要求:(1)完善上述材料出处中“”,并据材料简要概括这一制度从明到清的发展变化。
27、(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导致这一制度发展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明清时期这一制度发展变化的影响。【答案】(1)制度:内阁制度;发展变化:成员人数上,从没有严格规定到阁员人数的相对固定;组织机制上,由较为简单到组织较为庞大,分工更加细密;权力上,呈现由小到大但最终不断被削弱。(2)主要原因:出于维护皇权、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3)影响: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变化;减轻了皇帝处理政务的负担;也强化了君主专制;同时内阁分工的细化易造成各部门之间的互相推诿,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材料出处的“”处应为“内阁”。根据材料一
28、的内容可知,内阁由明代人数无定额、无属官发展到清代的人数相对固定,拥有一定数量的阁员,并下设十二个小机构;由组织结构简单发展到组织庞大,分工细密;清代的内阁相对明代的内阁来说权力被进一步削弱,甚至出现权责不明的情况。(2)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清代设立军机处,而且清代军机处相较明代内阁来讲权力更是被进一步削弱,清代内阁权力同样也是被不断削弱,而君权则进一步加强。由此可知导致这一制度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出于维护皇权、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3)明清时期这一制度发展变化的原因是社会形势发展,君主专制强化的结果,所以该制度的发展变化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皇帝处理政务的负担,强化了君主专制。但分工的细密,权责不明
29、,也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初行政图(局部)材料二(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15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管司法兼监察)按抚使(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提举常平(管长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使用武人。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材料三元史记载: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
30、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摘编自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和唐代中后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并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宋代为加强地方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代行省制的特点及影响。【答案】(1)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诸侯国权力日益强大,威胁中央集权。唐中后期:地方设置藩镇,由节度使管辖;节度使权发展成为地方割据势力,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威胁中央集权。(2)措施:抽调地方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任用文臣担任地方官,设通判监督;设转运使,将地方大部分的财政收入收交中央。(3)特点:行
31、省权力较大;行省的设置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影响: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2点即可)【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中图一汉初行政图的信息“北海郡”、“胶东国”等信息可知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关于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诸侯国权力日益强大,威胁中央集权方面分析作答。根据材料一中图二唐代中后期形势图的信息“河东节度使”、“卢龙节度使”等信息可知唐中后期在地方设置藩镇,由节度使管辖;关于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藩镇割据、威胁中央集权方面分析作答。(2)根据材料二“(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
32、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管司法兼监察)按抚使(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提举常平(管长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等四司”等信息即可概括宋代为加强地方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3)关于特点,根据材料三“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等信息即可概括特点。关于影响,根据材料三“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加强中央集权、国家统一、行省制度的开端等方面分析作答。【点睛】解答本题要紧扣“两材”:解答历史材料题,要紧紧依托两个“材”,一个是命题者提供的“材料”,解题时紧扣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北海郡”、“河东节度使”、 “(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等,这是解答试题的最主要的依据;另一个是教材,通过试题中材料的指引,回归教材,解题时回顾中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内容。学生能把“材料”和“教材”完美地结合起来,回答问题就会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