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云南省水富县沙梁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五柳先生传》第一课时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6540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水富县沙梁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五柳先生传》第一课时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云南省水富县沙梁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五柳先生传》第一课时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题(课时) 五柳先生传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主备序号2班级姓名组名/层次家长签字学习目标(含重难点)1、积累文言知识,朗读并背诵全文。2、朗读课文。学法要求默读课文后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课文后体会作者情感。课前预习 3、诵读课文。4、注拼音辄( ) 吝情( ) 欤( ) 箪( )瓢屡( )空 晏( ) 黔( ) 汲汲( ) 俦( ) 衔觞( )课堂展示一、检查预习1、展示搜集到的背景资料。2、能够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二、翻译课文要求:四人小组,大声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词句,翻译课文,并划出不理解的词句。(按照读文-释词-译句的步骤进行) 三、课堂检测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每有会意: 造饮辄尽:

2、环堵萧然: 晏如也: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2、翻译(1)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 其言兹若人之诗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A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4、在括号内解释文中加点的字。在空白处翻译句子。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反馈批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