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作业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57866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作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作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作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作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作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自我小测1西汉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A“削藩” B颁布“推恩令”C废除王国的政治权力 D平定“七国之乱”2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质上是()A皇室内部争夺最高权力的斗争B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发展C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D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的表现3贾谊在治安策中建议:“欲天下之治,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国。”西汉政府采取的哪项措施反映了这一主张 ()A削夺列侯的爵位 B削夺王国的封地C颁布“推恩令” D九卿有事,上报中朝4旧唐书记载:“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这一现象发生在()A西汉末年 B南北朝时期C唐朝后期 D北宋中期5北宋时期

2、,负责地方监察的官员主要是()A御史大夫 B刺史C通判 D节度使6为解决唐朝后期以来的割据分裂问题,宋初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以下不属于这些措施积极作用的是()A铲除了藩镇割据的社会基础B有利于各级政府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C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D有利于社会的安定7据史料记载,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八天内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的讲一件事,有的讲两三件事,共计3291件事情,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有效处理政务,明朝的措施是()A设立中朝 B设立丞相C设立殿阁大学士 D设立军机处8明成祖统治时期,殿阁大学士的职责包括()参与军国大事的讨论备皇

3、帝顾问直接统辖六部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A BC D9服饰是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下列三幅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10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其侍从顾问;康熙帝设南书房(后来发展为军机处),挑选翰林院学士任职。从中可以看出()A明清饱学之士享有政治特权B明太祖和康熙帝处于危机境地C明清皇帝推行重视文人的政策D两者都是强化专制皇权的产物11阅读下列材料:周亚夫,汉文、景之世名将。周勃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因治军谨严有方,不

4、久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汉景帝刘启即位后,任亚夫为车骑将军。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吴楚七国发动叛乱,周亚夫率军平定了叛乱。5年后,周亚夫迁为丞相,很受景帝器重。不久,因不同意废栗太子,又在王皇后兄王信和匈奴降王徐卢五人封侯等政事上与景帝旨意相左,加以梁孝王的挑拨和诬陷,受到景帝猜忌,中元三年(前147)被免除丞相职务。景帝后元元年(前143),周亚夫子私买工官尚方甲盾五百具,备作其父葬器,被人告发,事连周亚夫。廷尉召亚夫对质,并逼其供认谋反。周亚夫不服,绝食五日,呕血而死。请完成:(1)材料中,周亚夫“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什么制度?(2)依据材料,由表

5、及里地分析周亚夫被免除丞相职务的原因。(3)周亚夫曾经做过太尉,后来被廷尉逼供而死,太尉是什么官职?从材料看,廷尉又是什么官职?(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七国之乱的原因。汉武帝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主要措施是什么?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朱熹曾这样评论宋朝的政治体制: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材料二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晋、冀、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请完成:(1)材料一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

6、具体措施是指哪些?作者对此看法如何?(2)材料二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参考答案1解析:王国能够威胁中央,主要原因在于其控制地域广阔、势力强大。“推恩令”解决了这一问题,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不会对中央造成影响。答案:B2解析:五代十国的开国帝王大多出身于唐末节度使,他们不属于同一家族,也不是少数民族的首领,故A、C、D三项均与史实不符,而B项反映了五代十国这一历史阶段的本质特征。答案:B3解析:“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这一规定与贾谊的建议完全吻合。答案:C4解析:文中所述现象,是藩镇割据。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于

7、“安史之乱”被平定之后。答案:C5解析:北宋时期在州郡长官之下设置通判,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由此可见,通判具有监察职能。而御史大夫、刺史存在于宋朝以前;节度使属于军事将领。故A、B、D三项均不正确。答案:C6解析:宋代官制的特点是机构重叠、相互牵制,这种制度的主要弊端就是效率低下。故B项与史实不符。答案:B7解析: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丞相在秦朝就已经出现,在明初被废除;中朝设立于汉朝;军机处是清朝为加强统治开始设立的机构。由此可以排除A、B、D三项。答案:C8解析:明朝废丞相后,六部由皇帝亲自掌管。明成祖统治时期,大学士地位逐渐上升,但仍然无权管辖六部。答案:D9解析:“一统河山”“四方平

8、定”“六合一统”所强调的都是维护王朝统一、安定。明太祖命制这三种帽式并颁行全国,显然是为巩固朱明王朝的统治服务的。答案:C10解析: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是废丞相的结果,是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的重要体现;康熙帝设南书房,是为了便于其直接控制军国大事。它们都是为强化专制皇权服务的。答案:D11参考答案:(1)宗法制。(2)由于周亚夫和景帝的意见不同,经常触犯景帝;他人谗言。实质是皇权和相权之争。(3)太尉掌管军事。廷尉掌管司法。(4)原因:汉初,刘邦在地方推行郡县制与分封制兼用的政策。他逐一消灭异姓诸侯和功臣,同时分封同姓诸侯王,希望以此巩固刘姓的统治地位。但同姓诸侯王势力越来越大,威胁中央,景帝时大臣晁错建议削夺诸侯王的封地和权力,引起诸侯不满。汉武帝的措施:实行“推恩令”,规定诸侯嫡长子以外的子弟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12解析:首先要阅读理解材料,充分提取材料包含的有效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分析归纳相关问题。参考答案:(1)措施: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作者看法:防止地方割据取得成功,但导致地方军事力量削弱,造成在外族进攻时的失败。(2)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